「兒媳,我好心伺候你坐月子,你別作妖行嗎」「你給我滾」

2020-12-17 騰訊網

有些婆媳矛盾是因為婆婆對兒媳有意見,或者兒媳對婆婆有意見;有些婆婆,是因為婆媳間爭風吃醋導致的;有些婆媳矛盾是因為「利益衝突」導致的;還有些婆媳矛盾是因為「帶孩子」或「養老」的問題導致的。

不管是上面哪種婆媳矛盾,從根本上來說,所有的婆媳矛盾都是因為「觀念不同」導致的。

觀念不同,涉及的概念很大,不是說婆婆和兒媳一見面就鬧得不可開交,而是,婆婆和兒媳各自作為獨立的個體,從小到大都有屬於自己的觀念,彼此的觀念一旦存在衝突,那就會有矛盾。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花錢問題上,婆婆和兒媳如果消費觀念不一致,兒媳正常花錢,婆婆卻認為她鋪張浪費,從而各種批評兒媳,就鐵定會鬧矛盾。在生活習慣問題上,兒媳平時不出門的時候也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婆婆看不慣批評兒媳,同樣會鬧出矛盾。

有些婆媳之間鬧矛盾,會越鬧越兇,甚至導致離婚。而有些婆媳之間鬧矛盾,就純粹只是婆媳之間的私人恩怨。

相比之下,前面一種婆媳矛盾,不管是婆婆要趕兒媳走,還是兒媳自己要離婚,抑或是男人摻和導致離婚,不如後面一種「公私分明」的好。後面一種婆媳之間鬧矛盾,丁是丁,卯是卯,不讓戰火延伸,不因此鬧離婚,整體上來說,矛盾雖然一直在,但不會造成什麼危害。

下面這個男人雖然表面上在吐槽婆媳矛盾,其實他母親和媳婦都相對比較理性,沒危害到他的婚姻,其實也就算不上什麼大問題了,我們來看一下。

東林老師:

雖然那些吐槽婆媳矛盾的兒媳說得都有理,雖然我能體會到她們的感受,但是從我自身的經歷而言,我真的很想說,婆媳矛盾發生了,最痛苦的是男人,卡在中間真的很不好做人。

我也不知道她們為什麼會鬧矛盾,我甚至不知道她們從一開始就彼此看對方不順眼,在婆媳矛盾正式激化之前,我一直盲目樂觀,認為我的婚姻中沒有婆媳矛盾。

婆媳矛盾正式激化是在我們的孩子出生之後,在此之前,我媳婦和我媽之間是一種面和心不和的狀態。

孩子出生之後,我媳婦坐月子期間,我媽主動來照顧她坐月子,主動來幫忙帶孩子。我本來以為這是好事,可是有一天我回到家,明顯感覺到家裡的氛圍不對,兩個人都氣呼呼的。

我不說話還好,我剛一開口,她們就爭先恐後跟我告狀,彼此互相指責,接下來又吵了起來,把我晾在一邊,變成她們兩個人的矛盾了。

我媽說,「兒媳,我好心伺候你坐月子,你別作妖行嗎?」

我媳婦張口來了一句,「你給我滾!誰作妖誰心裡有數,我沒求著你來伺候我,你不想幫忙帶孩子就明說,我不稀罕,我巴不得你趕快走!」

我覺得我媳婦當著我的面「讓我媽滾」有些過分,就提醒她注意措辭,結果我媽就勢跟我說,「兒子你看到了吧?這是兒媳該說的話嗎?她竟然讓我滾!」

我像個牆頭草一樣,又急著安慰我媽,「媽,別跟我媳婦鬧了,以後還指望她養老呢!」

我媽來了一句,「我死也不指望她給我養老!」

我當時真的很混亂,完全懵了,脫口而出說了一句,「你們到底要怎樣?到底要我怎麼辦?」

我發火了,她們才停止爭吵,但是彼此臉上依舊帶著怒氣。那一刻,我深刻感覺到,我的餘生,註定會卡在婆媳矛盾中過活。

雖然這場鬧劇以我媽的離開而告終,但婆媳矛盾始終都在,我媽再也不來了,我媳婦也從來不跟我一起去看我媽。我試過兩邊勸,試過兩邊說好話,但是沒用,她們各自都說,「這是我們的私人恩怨,與你無關!」

說得輕巧,怎麼可能與我無關?一個是我媳婦,一個是我媽,與我無關,那跟誰有關?

好在她們倆各自對我都沒有意見,夫妻之間沒有矛盾,母子之間也沒有矛盾。由此,我每一天只能小心翼翼地活著,不敢得罪她們任何一個。我心裡很清楚,一旦我得罪了我媳婦或者我媽,我現在的生活會瞬間失衡。

男人沒有因為婆媳矛盾離婚,應該慶幸!

試想一下,如果上面那個男人的婚姻中有了婆媳矛盾之後,兒媳因為受不了婆媳矛盾而選擇離婚,或者在婆婆的逼迫之下,兒媳迫不得已選擇離婚,那離婚對他來說就是很重的損失。

從他的話裡行間,能感覺到他是個善良的人。他媳婦和他母親應該也都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會把婆媳矛盾當成私人恩怨,沒有把戰火蔓延到他身上。

他的這種婚姻形態,雖然有婆媳矛盾在,但只是一次性的婆媳矛盾,總得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他是考慮到以後可能在給父母養老時有難處,可能之後婆媳關係一直不睦,所以才會糾結。其實,沒什麼好糾結的,走一步看一步就好了。

男人沒有因為婆媳矛盾離婚,應該慶幸!但問題是,並不是所有男人都能有幸在婆媳矛盾發生之後不離婚,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的為人。比如上面那個男人,他與其感謝妻子和母親沒有毀了他的婚姻,不如感謝他自己一直以來的為人很好。

從這個層面來說,希望每個男人都能好自為之,就算你調和不了婆媳矛盾,但你至少要能跟自己妻子和母親的單向關係都好,這樣的話,她們各自心裡以你為重,才不會把婆媳矛盾的戰火延伸到你身上。而這項工作,需要的是男人平時對夫妻關係和母子關係的維護,臨時抱佛腳裝好人可行不通!(文/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相關焦點

  • 「老婆,你怎麼不管伺候我媽?」「她沒伺候我坐月子!」婆婆哭了
    02要是兒媳需要婆婆照顧月子,婆婆沒有去,在這個最需要幫助的情況,她會生氣,對你有意見,這是往後數年都很難和解的。還有兒媳無論生了孫子還是孫女,都是跟著自己兒子姓,就衝著這一點婆婆先去伺候兒媳是理所當然的。這也符合當下的傳統以及常情。何況女兒有她自己的婆婆照顧。
  • 兒媳坐月子婆婆沒照顧,兒媳記恨婆婆咋辦?別擔心將來兒媳不伺候
    我娘家離得遠,當時我們是跟婆婆住在一起的,按理說在生孩子的時候,婆婆應該會好好照顧我坐月子吧。可是,我生孩子的時候,婆婆竟然連一天都沒有伺候,說這話可能有的媽媽會不相信,無論大家相信與否,事實就是如此。 當時,婆婆是在服裝制帽廠的門市部賣衣服,每天同一個班有3個人上班,家裡有事情完全可以請假的,可是婆婆卻絲毫沒有請假伺候我的意思。
  • 「憑什麼非要我媽伺候你坐月子?」面對老公質問,寶媽回答很心酸
    有人因為坐月子,發現老公更愛自己,有人因為坐月子跟家人結下了「月子仇」。當然,還有人月子一開始就生了一肚子氣。有位寶媽說,自己正在坐月子,想要婆婆來伺候。但婆婆推脫身體不好,讓她找自己親媽來伺候。她覺得婆婆是拈輕怕重,就跟老公抱怨了幾句。結果老公就質問她:「憑什麼非要我媽伺候你坐月子?你媽來不行嗎?」寶媽聽了瞬間火大,回答道:「我也想讓我媽來,但她還得幫我哥嫂照看孩子。
  • 「你生孩子,憑啥讓我伺候月子」婆婆發朋友圈,兒媳的評論亮了
    現在不少產婦出現的抑鬱症,跟坐月子的好壞密不可分。坐月子對女人很重要,按說婆婆是過來人,她應該能感同身受。但恰恰因為是過來人,更主要是媳婦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有些原本對媳婦看不慣的婆婆,自然就不想好好伺候媳婦坐月子。
  • 50歲阿姨的心裡話:伺候過月子,我才知道為什麼婆媳關係難相處
    月子裡,她出錢出力,帶娃、做飯、洗衣服,真是兒媳讓她幹啥她幹啥,從來沒說一個「不」字。但是,有一次她端著雞湯走到兒媳房門口,聽見兒媳正跟兒子撒嬌抱怨:「你說,你媽才五十多歲就不上班了,這不明擺著等咱們養嗎?還有,她也不老,腦子怎麼那麼不好使,很多事說了幾遍還是做錯,飯菜做得難吃,衣服也洗不乾淨,還不如保姆做得好呢。」
  • 兒媳坐月子婆婆沒照顧,婆婆生病兒媳去照顧,兒媳:我是為了老公
    婆媳相處會有矛盾,在兒媳坐月子裡,難免會發生不愉快,但母女相處就一定愉快嗎?其實也不一定的,只是很多人習慣性地認為,母女一定是相親相愛的。電影《春潮》裡講述的就是一對關係緊張的母女,其實生活中類似情況的母女並不少,只不過程度有輕有重罷了。如果一個女人能認識到這一點後,就不會對婆婆抱特別大的期望和要求了,也就少一些失望了。
  • 「我媽沒義務伺候月子,但你有義務為她養老」原因讓人無法反駁
    文|秘籍君坐月子,對女人來說至關重要。不僅關乎身體健康,也關乎以後與家人的關係。如果女性月子坐不好,家人沒盡心,最後很可能留下了「月子仇」。有位寶爸留言說,自己母親年紀大了,行動不便,需要老婆照顧。但是,老婆卻說:「我坐月子時她沒有幫忙,老了也別指望我伺候。」這位寶爸很生氣,吼道:「我媽沒義務伺候月子,但你有義務為她養老!」給父母養老不是兒子義務嗎?
  • 「不伺候月子,你照樣給我養老」多年後,說這話的老人打臉了
    不僅僅是因為月子期間這不能吃,那不能吃,還有一些雞毛蒜皮的家庭瑣事。尤其是在找人伺候月子這件事上,更讓產婦發愁。我一個朋友,當初坐月子時,想請婆婆幫忙。但是,婆婆在她面前拿架子,非得讓請三四次才來。後來,朋友一個人帶娃吃不好睡不好,難免有情緒,就對婆婆說:「我們是一家人,你也早晚有用到我的時候。」結果,婆婆說:「不伺候月子,你照樣給我養老。」
  • 「我媽沒義務伺候月子,但你有義務為她養老」寶爸的話無法反駁
    加上前幾年那篇在網上傳閱很火的文章《你不管我小,我不養你老!》,讓越來越多寶媽們開始記住月子仇,如果月子裡不伺候,那老了也別指望我給你養老。前段時間樓上樂樂媽媽跟我們吐槽,說那會兒婆婆不管伺候月子,現在要過來看病,但是樂樂爸爸要出差,樂樂媽媽表示:非常不願意。
  • 「我媽沒義務伺候月子,但你有義務為她養老」寶爸的話無法反駁!
    加上前幾年那篇在網上傳閱很火的文章《你不管我小,我不養你老!》,讓越來越多寶媽們開始記住月子仇,如果月子裡不伺候,那老了也別指望我給你養老。前段時間樓上樂樂媽媽跟我們吐槽,說那會兒婆婆不管伺候月子,現在要過來看病,但是樂樂爸爸要出差,樂樂媽媽表示:非常不願意。
  • 婆婆「重男輕女」不伺候兒媳坐月子,女人反問一句話,婆婆拎清了
    有句話是這樣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因為月子期間,往往是女人最脆弱的時候,也更容易激化婆媳矛盾。就拿我身邊的朋友來講,她們日常跟婆婆相處的還算融洽,但是在坐月子期間,因為育兒理念不同,甚至是生活觀點矛盾,導致關係惡化的也不再少數。
  • 「我媽不就是月子對你不好,至於記仇這麼久嗎」,月子仇還真會
    就這樣小婧月子沒坐好,因為生氣她也是落下了一身毛病。聽小婧吐槽,她婆婆要醫藥費的時候她說沒有,她老公竟然說:我媽不就是月子對你不好,至於記仇這麼久嗎? 「月子仇」對不少女性來說都是刻骨銘心的,有時候記一輩子也不為過。畢竟坐月子對一個女人來說可是一生中最脆弱也最需要照看的一段日子。
  • 「坐月子別指望我,幹不了伺候人的活」「不敢,六十歲的小公主」
    當然,也有很多婆媳相處好的例子,我曾今就看到一個婆婆冒著大雨給在醫院上班的兒媳送午飯的視頻,視頻裡兒媳看到婆婆冒著大雨來醫院「責怪」婆婆,婆婆就表示擔心兒媳上班累,還吃不好。值班醫生護士們紛紛都表示十分羨慕她有個這麼好的婆婆,記者也說道:你婆婆對你可真好!婆婆聽到後表示嫁進了家裡就是一家人了對自己女兒好,不是應該的嘛!
  • 「你坐月子憑什麼讓我媽伺候」愚孝老公一通理論,母子兩人回娘家
    女人坐月子一般都是在婆家有婆婆照顧,按照很多人的說法,就是孩子出生姓的是男方的姓,自然也是男方家的人。但現在有很多家庭是獨生女,丈母娘心疼自己的女兒,到了女兒生孩子的時候,丈母娘就伺候自己女兒。按理說丈母娘伺候不伺候月子,也沒有人能說出什麼,如果婆婆不伺候,就有些說不過去。
  • 「我坐月子你只顧掙錢,下班回來才做飯」,婆婆的回答讓人心酸
    但是,還沒滿月的寶寶月子裡總愛鬧人,她一個人白天帶,晚上哄,她休息不好,餓了也沒東西吃,覺得特別委屈。有一次,她實在餓得不行,婆婆下班之後她忍不住發火道:「我坐月子你只顧掙錢,下班回來才做飯。」婆婆一聽,也很委屈:「我有工作,而且你生孩子我又沒產假,不能說休息就休息。再說了,我不掙錢怎麼幫你們還房貸,以後怎麼給孫子買東西,老了花什麼?」
  • 辦滿月酒,寶媽不讓婆婆抱娃:我坐月子時,你在照顧你女兒月子
    01辦滿月酒,寶媽不讓婆婆抱娃:我坐月子時,你在照顧你女兒月子小桑不顧父母反對,遠嫁給了現在的丈夫。婆婆:"這是我親孫子,你憑什麼不讓我抱!"小桑:"就憑你不照顧我月子,跑那麼遠去照顧你女兒月子!"婆婆:"我照顧我女兒月子,有什麼錯嗎?她是我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
  • 「讓親媽來伺候月子,是我最後悔的事,奉勸各位寶媽別學我」
    朋友感慨:「讓親媽來伺候月子,是我最後悔的事,奉勸各位寶媽別學我。」就比如伺候月子,親媽心疼女兒多過外孫,而婆婆則疼愛外孫多過兒媳,如此一來在很多事上兩人考慮問題的角度就不同,自然容易鬧矛盾。結果,月子裡受累、受涼,反而月子沒坐好,落下一身毛病。
  • 婆婆:我不伺候你月子,但你不能請月嫂讓我沒面子
    別說她一開始就從未奢望過老太太能回來全權照顧她了,本著為人父母的心情,她反倒同情大嫂帶孩子不易,自顧不暇呢,所以一早就做好了請月嫂或者請娘家媽來伺候月子的心理準備。婆婆一聽親家母要來,心裡更慌了,語無倫次地說道:不行,使不得,讓你媽來就更不行了,她會埋怨我們做長輩的對兒媳不上心,對孫子不重視的,都是三村五裡的,萬一落下閒話,我以後還怎麼做人啊?
  • 「怎麼我要坐月子,你就生病了」「不好意思,就是這麼巧」
    現在的時代是婆婆和兒媳的碰撞,兩個人之間的火花可是噼裡啪啦。一個要求兒媳婦天天伺候公婆事事聽話,一個要求婆婆尊重自己各不打擾。這思想合不到一塊兒去,以後的生活也很難熬。兩個女人對峙起來,那可是比什麼戰爭都激烈。
  • 「婆婆不幫忙帶娃,你願意伺候她養老嗎?」兒媳的回答很現實
    「我和你媽掉河裡你先救誰「、」我和你媽發生矛盾了你幫誰「、」我和你媽……「這些」送命題「,男生們在談女朋友的時候可能多多少少都有經歷過,但其實這些看似開玩笑的話,背後都反映出了一個問題。但還有一個弊端就是在懷孕的時候,準媽媽懷了孩子之後,隨著肚子慢慢變大,產期越來越接近,身邊是很需要人照顧的,而且生完孩子之後坐月子也是離不開人的。老公總是要出去賺錢的,請保姆來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也是不太現實的,相比這些來說,自然婆婆來照顧比較好一些。婆婆幫忙帶娃是義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