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有這3種表現,證明情商低,很多家長卻以為孩子聰明乖巧

2021-01-11 J媽學堂

有一個高智商的寶寶固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有一個情商高的寶寶,對家長來說更是一種幸福且快樂的事情。現在越來越的家長也開始將孩子的發展重心偏移到孩子的情商教育上來了。

情商高的寶寶智商肯定不會差,但是智商高的寶寶情商卻不一定高。情商高的寶寶不僅意味著寶寶聰明,更多表現在,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上。

情商高的寶寶會經常令家長開心。因為他們會在你生氣的時候,哄哄你,家長的怒氣也就被風吹雲散。

情商高的寶寶讓家庭更和睦

鄰居家的小寶就是一個特別好的例子。我們作為成年人,在外面碰到鄰居或者是親戚,肯定都會非常熱情地打招呼。但是,大多數三歲的寶寶看見「外人」肯定躲在爸爸媽媽的懷裡。

小寶每次跟著媽媽買菜回來的時候,都會跟遇到的鄰居爺爺奶奶打招呼,小嘴特別的甜,以至於左右鄰居都特別喜歡這個小朋友。

最讓人驚訝的還是,小寶對「家庭關係的」調節。

前段時間,鄰居夫妻兩人吵架了。別的孩子看到家長吵架,肯定會大哭大鬧。但是小寶沒有哭鬧,而是拉著爸爸媽媽的手,讓他們互相道歉。

家裡如果有這樣的寶寶,對於家長來說,真的是一件非常舒心的事情。所以說,情商高的寶寶不僅會說話,而且讓家庭更和睦。

孩子說話有這三種表現,可能情商低

情商高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很強。但是有些時候,孩子說話也能看出低情商,而很多父母還以為是孩子聰明的表現。

1、說話霸道

《高情商教養》一書中說:孩子說法霸道,是低情商的一種。但是卻被很多家長誤認為孩子有擔當,勇敢。

對於現在很多的寶寶來說,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一個孩子受到四個老人的關愛,以至於老人對孩子的關心都變成了溺愛。有的寶寶認為自己才是家裡的「大王」家長,長輩都應該讓著他,造成孩子說話非常霸道。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說話霸道點不好嗎?將來走進學校或者社會才能不被別人欺負啊。其實說話霸道的寶寶更容易受到別人的針對。更多的是因為寶寶的做事習慣也會表現得非常霸道。以至於很多人不喜歡這樣的行為。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多的應該保持敬畏的心態,而不是「一言堂」,為人謙遜有禮貌才是現在寶寶應該有的狀態。

2、不喜歡跟別人交流

很多天才,性格內向,大都沉默寡言,因為面對孩子的不交流,很多家長也會認為是聰明的表現。

還有些家長認為寶寶還小,這只是孩子害羞的表現。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不僅僅是害羞導致的,更多的是因為孩子懶得開口,而且不知道應該怎麼打招呼,是低情商表現之一。

孩子越是不跟人打招呼就越是不會。這樣下去就很有可能形成惡性循環,以至於孩子長大了,遇見熟人也不會輕易的開口說話。

這就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了,在別人眼裡更多的是會責備家長的不負責任,家長沒有盡到教育孩子的責任。

3、孩子說話沒底氣

有的家長管教孩子的方式特別的嚴格,以至於孩子在家長面前「大氣不敢喘」。家長誤以為這樣的孩子聽話乖巧。

這樣的寶寶而更容易被人欺負。孩子並非天生的懦弱,而是家長的管教方式過於嚴格。

孩子不僅僅會在家裡邊不敢說話,即便是到了外面也不敢跟人說話。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的不利。孩子說話沒有底氣,為人處世就可能會被人欺負,低情商讓孩子不知道如何應對。

因此家裡的事情,有的時候也需要聽從一下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意識到他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發不發聲都一樣。有些事情需要家長跟孩子商量一下,而不是自己拿主意。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的重要,不要說自己是第一次當家長沒有經驗。

從小小的細節就可以看出來孩子的心理狀態,

因此家長千萬不要忽略帶孩子的細節問題。因為這可能關係到孩子的成長。如果您的寶寶有以上三種表現的話,證明孩子情商需要提高了。家長最好及時幫助寶寶糾正過來,以免影響寶寶日後的生活。

孩子是家長的希望,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成人成才,那麼家長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寶寶再培養成「書呆子」了。孩子的情商在將來會成為成功路上非常重要的一個加分項。

相關焦點

  • 智商不錯情商堪憂?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證明情商不低
    每個家長都想有一個高智商的孩子,在家長眼裡學習高於一切。孩子智商高證明孩子聰明,學習好,以後成功的機率比較大,未來能有一個好的生活。但是很多父母都忽略了情商的重要性,忽略了對孩子情商的培養。一個情商高的人走在社會上往往更加吃香。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大多有這"3種表現",第一種就讓人反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從行為舉止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情商和教養,情商高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認可和喜愛。同樣,每位父母都不希望外人評價自己的孩子是個低情商沒教養的孩子,但是在如何教授孩子禮儀這一方面,很多家長找不出門道,或許可以先從餐桌禮儀開始教育。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有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這幾年,隨著家長教育意識的增強,情商教育受到了很多家庭的重視,逐漸成為了一種衡量能力的新標準,而作為家長的我們也都希望孩子的情商高。根據相關研究證明:成功的關鍵因素,20%由智商構成,而80%取決於情商!
  • 「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發現了要及時引導
    正常來說,情商高的孩子都有很強的自制力、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等。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習慣,就能看出來他長大是什麼樣子,如果家長們發現孩子有以下這3種表現,情商真的低得可怕,家長們要及時引導。情商對孩子有多重要?
  • 李玫瑾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會有這5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有了孩子之後,父母們的生活重心大部分就都圍繞著孩子了,有時候儘管為了教養孩子付出了很多精力和心力,但是孩子的表現卻還是很不盡人意。由此可見,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說起對孩子的教育,大部分父母最關心的應該就是自己的孩子智商高不高、聰不聰明、將來能不能有所成就了吧。
  • 李玫瑾坦言: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及時糾正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34;,就算吃飯的時候也不能有一刻老實,總是大吵大鬧、到處亂跑,一點規矩都沒有,這些正是因為家長在平日裡的教育方式不當導致的。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餐桌上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注意
    但這周註定是不平凡的一次聚餐,原因就是隔壁桌有一個「熊孩子」,在吃飯的時候跑跑跳跳、大聲喧譁,儘管他媽媽在呵斥他,效果卻微乎其微,我不禁轉頭看了看自家乖乖坐著的寶寶,滿心欣慰。可能很多父母會覺得我對孩子要求過於低,其實吃飯就能看出一個孩子情商的高低。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需要趁早糾正
    情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家長卻在教育孩子時忽視了情商教育,孩子從小養成了低情商的行為習慣。對孩子日常的表現,李教授也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需要趁早糾正雖然現在大多數家庭吃飯時不會要求所有人都閉嘴不言,但是出於基本的禮貌,吃飯時還是不應該大聲說話或者有太大幅度的動作。情商高的孩子出於好的行為習慣和自我控制的意志力,吃飯時是不會大聲喧譁的。家長如果不及時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為,孩子今後與其他人吃飯時很容易被嫌棄,到時候的影響可就大了。
  • 孩子的這3種表現明明是缺愛,可悲的是,家長卻以為是情商高
    文/小熊育兒日記隨著教育理念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不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也非常在意孩子的情商是否足夠。人們普遍認為圓滑會說話的孩子就是情商高,在今後能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更容易取得成就。事實上,在幼兒時期,有些孩子的圓滑表現並不是情緒高,而是缺少愛,如果家長不能夠及時地進行引導,將會給孩子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
  • 情商低的孩子,會有這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幫助他們糾正
    情商對於孩子很重要雖然在學校的時候,老師都是喜歡那些聰明的孩子,但是聰明的孩子不一定能在現實當中站穩腳跟,現實的生活是很殘忍的,交際能力不好的話,得不到上司的待見。情商低的孩子,會有這4種表現1、喜歡打斷別說話「喜歡跟別人傾訴是一個人的本能,但不會打斷別人說話的人,才是有教養的」,這句話是歌德曾說過的。
  • 說話早的孩子特別聰明,說話晚的孩子就情商低嗎?
    對於父母來說都希望寶寶能夠早日開口說話,莎莎說,看到很多同齡的孩子比自己家女兒說話多。她最近非常擔心寶寶的語言能力有問題。她聽說,說話早的孩子都特別聰明,說話晚就會情商低。其實莎莎不用太緊張的,因為有的孩子說話早,而有的孩子說話就會晚一點,這都是因人而異的和情商沒有關係,這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就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火的育兒講座視頻,視頻中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李玉錦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的幾個重要階段,其中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若在此時發現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咱們孩子的情商多半不高,家長要及時糾正。
  • 家長眼中孩子這3種「懂事」的行為,未必是好事,多半是情商低
    孩子有這3種表現,看似懂事其實就是情商低,家長別再得意了!帶娃的辛苦,只有為人父母者才能感同身受,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懂事聽話,覺得這樣帶娃才會輕鬆。殊不知對於孩子來說,有些小情緒才是正常現象,處處「懂事」的娃,多半是情商低,未必是一件好事。
  • 孩子情商低怎麼辦,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說話更討人喜歡
    這與情商的修為是脫離不了關係的。情商不是與生俱來的,是要在人際交往中磨合出來的。情商高低和年齡大小沒有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過了一輩子說話都得罪人,有的人初出茅廬就可以在社會上混得風生水起的原因。家長要教孩子孩子說話的藝術,就要從情商培養開始。
  • 情商低的孩子,會有3個表現,聰明父母提前避免
    情商,是由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係組成。可以說,成功=20%智商+80%情商。 情商低的孩子不自信,不會與人交流,溝通。會影響人際交流和以後事業的發展。 情商低的孩子,會有3個表現,聰明父母提前避免!
  • 情商低的孩子,往往有這3種表現,希望你家孩子沒有
    因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除了在乎孩子的智商外,也開始注重孩子的情商。孩子的情商高低,基本在小時候就表現出來了,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些表現,有沒有你家的孩子?孩子把這些話說給成年人,都會讓人很難堪,如果說給了心智尚未發育成熟的同齡人,造成的傷害會更大。所以,如果孩子經常說一些戳別人痛處的話,就是情商低的表現之一。無論有意無意,家長都要引起重視。
  • 情商低的孩子,往往有這3種表現,希望你家孩子沒有!
    誠然,每個人無法改變自己的短板,但是也都不喜歡自己的痛處被別人高談闊論。情商低的孩子,就會不顧別人的感受,來戳別人的痛處。在電視劇《虎媽貓爸》中,有一個片段讓我印象很深刻。劇中的女孩茜茜在小區裡遇到了一位收廢品的爺爺,她直說自己如果不好好學習,長大就會賣破爛。
  • 情商低的孩子,小時候就能看出來,這3種表現家長要儘早幫忙整改
    對於情商很多家長都表示並不是很理解,這也是非常正常的情況,畢竟我國還處於「重智輕情」的階段,對於情商並不是很重視。而一個孩子情商的高低,其實在小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若孩子有這4種表現,那麼家長一定要儘早幫忙改正。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情商高不了,容易吃虧
    家長從李玫瑾身上,學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一次講座中,他提及了孩子的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長大後情商高不了,容易吃虧,家長需要從情商上培養孩子。4種表現」,都是哪些表現?,喜歡抱怨的孩子往往情商比較低,生活當中有很多事情我們需要去面對,不可能都是順利的,很多人會把這些不順利變成負能量,整天各種的抱怨感慨命運不公平。
  • 寶寶3歲前,如果有這3種表現,並不是「乖巧」,可能是智力低下
    要說做家長的最期待的,那莫過於希望孩子能夠順順利利生下來並且能夠聰明機智,我想,應該不會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聰明吧。但是也有些寶寶生下來,就表現出一些特別奇怪的表現,他們有的生下來就非常「乖巧」,有的不喜歡和外界交流,總之就是很文靜。很多家長認為,這樣的孩子是生下來報恩的,所以才這麼乖巧。但是家長們要注意,這些孩子雖然顯得「乖巧」,也有可能是孩子智力低下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