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物考證龍的圖騰形象存在已經有8000年的歷史,幾乎跟中國文化一樣的古老,所以中國人是龍的傳人

2021-02-08 Visar
猶太人的問題

為什麼會有猶太人的問題?這是一個很殘酷的問題。整個西方包括猶太人,其解決猶太人問題的努力,貫穿於猶太人上千年歷史的數百次輪迴之中。

對來自不同族群的猶太人來說,因為不同程度的問題,比如:更卑賤、更貧窮、更沒有教養、更庸俗、並且阿拉伯化,他們需要努力證明自己是個猶太人。

 

為什麼會是猶太人?

這個問題猶太人自己做過無數次的反省,但是都未找到根源與癥結,或者猶太人自己不願意面對之。

在我看來,猶太人的問題,就在於猶太人自己,在於猶太教本身。

 

這是猶太人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是其根源與癥結。

猶太人不願意面對的問題是:如果承認這個根源與癥結,等於在等著猶太人被同化掉,這無疑於自殺。

 

猶太人會在迫害、暴虐、流放中生存,但是卻會墮落在他們的勝利中。被同化才是最大的危險,被徹底消滅掉倒不是猶太復國主義擔心的。

 

在猶太人身上,我看得出是什麼叫信仰,以及如何形成信仰?信仰,同一個信念不段地重複、強化就會形成一種信仰;信仰是無須論證的,它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存在;它成為一種本能。


耶路撒冷與以色列國家對猶太人是一種信仰,這種信仰是通過猶太教強化、凝固在每個猶太人的細胞中;這種信仰使得猶太人保持自己的傳統文化,且不大可能融化在國際社會中去;猶太人失去這個傳統文化,就會有被同化掉的危險。這也是傳統猶太人與世俗猶太人,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不可調和之處。

[國會大廈入口的安檢崗哨]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猶太人的問題基本無解。這是乾枯的木架上結出苦澀的果子。可是,換個角度看,為什麼中華民族不存在這個問題?倒是中華民族文明在同化、異化中不斷地擴展、壯大?

 

當然,除了有排猶事件,歷史上也發生過排華事件。但是總體上,中華民族文明在歷史上不斷地吸收外來種族民族、不斷吸收外來文明文化,不斷地揚棄、不斷地兼容並蓄、不斷地與時俱進、不斷地進化,跟滾雪球一樣成為今天這樣的規模。

這一切是由一個文化的基因所決定了的。

 

猶太文化是古老的羅馬帝國遺留下來的一個碎片,是歐洲的文化造就了現在的猶太人,是歐洲的反猶主義文化塑造了猶太民族意識。

 

文明是文化的根系,文明是文化的母體。羅馬帝國之後歐洲不再有文明,聖經成為猶太教與整個西方的母體;現在的歐洲文化是古羅馬帝國的不同碎片及碎片化的文化,類基督教則是這些碎片中廣泛共有的色調。

 

一切虛無主義都是個悖論,它也不可能解決自身的問題。猶太教也是,聖經本身就帶著悖逆與分化的因子。

 

受宗教影響,現在的西方就是放大了猶太教文化,但是很不幸,卻是對猶太教的反噬。很荒唐很可笑是不是?


現在的以色列國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講的就是地理環境對人的影響。領土、土地本身也是文明的組成部分。

 

換句話說: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文明,或者說什麼樣的文明就孕育什麼樣的人。原話是顧鴻銘講的,大體如此。

獨一無二的地理環境,也孕育了文化的差異性。不同文化的魅力就在於這種差異。巴勒斯坦奇特的地理環境造成了當地奇特的歷史、文化、宗教及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歷史重疊。

 

現在的以色列國名義上是民主國家,實際上是猶太民族的民族主義國家,也是種族主義國家。猶太復國主義處於戒備心理,將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排除在兵役之外、法律之外;下一步是找個嫌惡與反對的藉口,以剝奪國籍、排除在國家之外,以便時機成熟時驅逐之。

 

這幾乎是猶太復國主義的必由之路,「以色列是猶太人的民族國家」的立國的基本原則就決定了這一切。

依據以色列人口統計處的調查,至2018年4月,以色列有884.2萬人口,其中74.8%猶太人(多數是德系猶太人)、20%阿拉伯人、以及5%「其他」人種。[百度百科]

2014年11月23日,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以色列內閣批准了將以色列定義為「猶太國家」的法案。

 

2018年7月19日,以色列議會通過「猶太人國家法案」,是向這最後關頭又近了一步。

 

國家是一個共同體,是這個國家所有公民的國與家。但是,在以色列,公民不叫以色列人,叫猶太人與外邦人,這裡的外邦人是異教徒的另外一個叫法。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按這種邏輯思維,估計沒有一國會消停的。

你想想看,中國如果不是中國人的中國,而是漢人的中國,那不是很搞笑的嗎?

所以,當猶太復國主義在傾注全力打造「猶太人的以色列」時,以色列國的存在的合法性被削弱了。

只要猶太人走不出虛無,所謂的以色列國、猶太人、猶太民族都是處於虛無當中,都僅僅只是個虛無的概念而已。

 

讓對手有更重要的事要忙。看看以色列的周邊:要麼跟以色列友好,比如約旦;要麼很慘,比如:葉門、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埃及、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蘇丹;要麼就是繼續整治,比如伊朗。

[國會大廈前面的廣場]

 

以色列對周邊的戰爭

80年代著名的貝卡谷地空戰,更創下過50比0的懸殊戰績,將敘利亞的米格戰機和防空飛彈陣地全部摧毀。

 

最終,以色列打擊敘利亞,奪取貝卡谷地摧毀敘利亞的空軍力量。

以軍還曾空襲伊拉克核設施,毀滅了伊拉克的核大國之夢,更不用說定點清除黎巴嫩真主黨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薩達姆打著「和平利用核能」的幌子,在巴格達附近建成一座核反應堆。

 

以色列憑藉自己的精明頭腦和軍事實力,悄悄地策劃了針對伊拉克核反應堆實施打擊的「巴比倫行動」。

1981年6月7日,以色列出動14架飛機騙過航空雷達,穿越兩個國家,偷襲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東南約20公裡處的核反應堆。當時一家外國通訊社是這樣報導的,這座造價4億美元的核反應堆,被以色列空軍「像敲開一個雞蛋殼似的」炸個稀巴爛。


先發制人

「我們的國土用戰鬥機飛的話,從南到北只要飛5分鐘,開車只要3個小時;從西到東只需要1分鐘,開車1個小時;飛彈來襲的預警時間只有30秒!所以,以色列只要發現周邊有威脅或者潛在威脅,他一定會先發制人打擊別人,因為等別人打來的話,你做什麼都來不及了」。

 

在確信戰爭已經不可避免時,就必須先發制人打擊,以最大可能迅速摧毀敵有生力量,奪取戰爭主動權,這是最明智的選擇。

 

——對中國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以現在高超音速飛彈的速度,就算是從關島飛到中國,也要不了幾分鐘;如果等別人打過來,中國做什麼都已經來不急了,不是嗎?中國現在的所謂積極防禦政策就是在坐等敵人飛彈在本土上爆炸。在我看來,任何一個敵國飛彈處於發射狀態的瞬間,中國就得侵入其系統;在其離開發射架的瞬間,中國就得立馬啟動反擊系統,並且就將其摧毀在發射架上空。就算現在沒有這個能力,以後也要想辦法擁有,要不然,談什麼安全?

七燭臺,這是猶太教及以色列的標誌性的物件。一想到猶太教或以色列,就很容易想到這個燭臺。

有點像中國的龍的形象——

[透明的國會大廈圍牆]

龍是中國人的精神圖騰

實物考證龍的圖騰形象存在已經有8000年的歷史,幾乎跟中國文化一樣的古老,所以中國人是龍的傳人。

 

1994年,遼寧阜新查海遺址發掘的一條興隆窪文化石塊堆塑龍。這條龍用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礫巖擺塑,全長19.7米,龍頭部最寬處約2米,呈昂首張口、彎身弓背狀。距今8000年。

 

1987年河南省濮陽市發現一處早期仰韶文化遺址,有用蚌殼精心擺塑的龍虎圖案,龍圖案身長1.78米,高0.67米,昂首、弓身、長尾,前爪扒、後爪蹬,狀騰飛。距今6600年。

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出土的玦型黃玉龍形器。材料為玉,高26釐米,玉龍墨綠色,體捲曲,平面形狀如一「C」字,龍體橫截面為橢圓形,直徑2.3~2.9釐米。距今5000年。龍的形象歷經5000多年,基本沒有什麼改變,見證中國文明5000年傳承生生不息。

 

龍的形象與精神崇拜,至始至終貫穿於中國文化之中——

 

祖神女媧補天體現的是創世女神那悲天憫人的精神情懷,也成為龍之精神情懷。

 

鯀與大禹治水、蚩尤刑天九死不悔、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衛填海、杜宇化鵑體現的是龍之抗爭、進取的精神。

 

農神神農體現的是龍之平民品格,平凡而親和。

 

牧神黃帝體現的是龍之奮發圖強、海納百川、兼容並蓄、團結統一之精神。

 

日神伏羲、雷神炎帝、火神祝融、水神共工體現的是龍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精神。

 

諸子百家爭鳴體現的是包容,是變革、創新求變,是擊浪弄潮、出類拔萃、爭當第一,是中國文化集體的智慧與共同的價值觀。

 

這就是龍的精神、龍的圖騰,這就是中國人的精神。

[國會大廈門口的大七燭臺。這一切,都在體現一種律法與規則,或者法律。]


法律

公元前563年,「鑄刑書於鼎」的《鑄刑書》是中國目前實物為證的第一部成文法律;比被捧上天的《十二銅表法》早了112年。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定不是中國最早的成文法,更早的成文法只有看以後的考古確認了。

[國會大廈外圍]

 

一幫二貨,經常拿中國人的法治與人治來說事,是很膚淺的。

 

政治的核心是秩序,維護秩序的工具先有道德,後有法律。


政治的關鍵在於教化,道德是最為重要的一環,法律則是最後的防線。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制度在進化的過程中,其道德標準與綱領已經遠遠超越所謂的為正義、平等、自由、人類尊嚴而生活而鬥爭的要求。這不是那個愚蠢透頂的契約關系所能比的。

這就是為什麼說中國文明的傳統,是以人為本,以德治國,以禮立序,以樂致和。

 

人治與德治往往關聯,人治與德治強調教化與道德。這是一種很高明很先進的政治理念,對執政者與受教者都提出了道德要求。這也是符合自然法則的,不是嗎?

就算是馬戲團的訓獸師也要培養跟動物的感情,何況是政治。中國從來都不是單純靠人治或單純靠法治來搞政治,中國文明與疆土幾千年來不斷擴展就是這種政治先進性的結果。可是中國政治的傳統就是在一幫孫子嘴裡給說得一無是處:將法治與人治對立起來,人治代表著落後、愚昧、獨裁、專制、腐朽,法治代表了未來、先進、民主、獨立、自由?人類社會何其複雜也,是這個簡單愚蠢的「契約論」者可以解決的問題嗎?以這些孫子的方式去訓練馬戲團的野獸,估計過不了多久,要麼所有的獅子老虎給他處決掉,要麼他自己給獅子老虎吃掉。

任何一個概念都不能絕對化,都不能無限放大。在中國的哲學中,任何矛盾都是對立存在,相互依存又相互轉化,在運動變化中達到平衡,達到和諧統一的。

 

這西方的「契約論」又算得上是什麼鬼?

2018年法國的「黃馬甲」運動將法國的民主鬧劇推上了新高度,這個或許成為標誌性的事件:老貴族已經沒落到只剩下爵位這張皮來支撐最後的尊嚴了。

當然,中國在完善法制、以法治國的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龍的傳人」文化符號形成的歷史依據
    朝陽讀者 楚正文   本刊約請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田兆元教授作答   距今五千年左右,形成了成熟的「龍的傳人」的文化符號   中華文明的龍文化起源可以上溯到八千年以前。比如東北遼寧的查海文化,那裡有距今八千年的擺石塑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龍文化形象。而在西北陝西北首嶺也有距今七千年的龍文化的前身。
  • 中國頻頻發現龍的蹤跡,龍真的存在嗎?難道不僅是中國人的圖騰?
    龍,在中國的影響頗為深遠。在中華大地之上,幾乎隨處可見龍的影響。不管是從生肖文化來看,還是從「血脈起源」來看,中國人永遠都是龍的傳人。一直以來,這種所謂的「龍」,是被譽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圖騰象徵,並沒有所謂的實質性證據。那麼,龍這種生物,究竟是真實存在呢?
  • 民族「龍」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僅是一種圖騰那麼簡單
    引言:華夏民族源遠流長,我們以「龍」為圖騰已有數千年,中國人潛意識對龍的崇拜和嚮往早已根深蒂固。龍即是一種神話傳說的產物,又是氏族社會的一種圖騰,同時還肩負著王朝天子的象徵意義。它的形象中所蘊含的內在精神,早已超越了「龍」本身。
  • 貴州發現龍化石,外形酷似中國龍,12生肖為何唯獨龍沒有實物?
    但是「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卻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封建社會,皇帝不僅會自比為天子,而且還會自詡為龍的化身。華夏子孫自稱為龍的傳人,難道中國人的祖先真是龍嗎?根據進化論的說法,人的祖先皆為猿猴,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和龍就沒有任何關係了。
  • 中國唯一一個龍文化主題公園,就在深圳這個區!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巨龍腳底下我成長長成以後是龍的傳人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我們唱著這首《龍的傳人》長大,龍是中國人的圖騰,是烙在炎黃子孫身上的深深印記。
  • 在我國古代龍真的存在嗎?傳說夏朝有人養龍,還吃過龍肉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華民族自稱是龍的傳人。但是這個龍,只是聽說過,誰也沒見過,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個什麼東西。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龍是至尊,權力的象徵。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皇帝的兒子被稱作龍子。華夏民族也被成為是龍的傳人。那麼,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過這種叫龍的生物呢?其實,在《史記》中,還真的記載過龍這種生物!而這個所謂的龍,便是生活在夏朝的一種聖物。相傳在孔甲時期,天帝為了保養孔甲守禮,於是將一雌一雄兩條龍獎賞給孔甲駕車。
  • 新解讀中華民族是羊的傳人:龍的傳人英語怎麼說?
    他說:「龍到底是什麼,說法不一,難以確定。而羊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從歷史上是可考的。」   黃楊稱,被視為中華民族血脈的羌族,其名「羌」是甲骨文中最早記識族號的唯一文字。而在甲骨文中,「羊羌同義」,因此羌人又被稱為「羊人」。同時,中文裡的一些代表美好含義的文字也都包含「羊」字,例如「美」、「善」和「祥」。羊的形象和藹可親,適合作黃河文明的象徵。
  • 中國龍:兩億年前的龍圖騰
    「每天一隻中國龍」之中國龍雙冠加持,威高位重中國龍June 17, 2020歌曲「龍的傳人」火遍中國,但估計作詞人侯德健也沒想到,黃河腳下竟睡有真龍!(來源:網絡)「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
  • 日本古代的龍是3爪,韓國古代的龍是4爪,為何中國的龍卻是5爪?
    隨著歷史的發展,如今的我們已經沒有了古代森嚴的等級制度,因此,就不需要使用龍脈、龍氣等來說明一個人足以擔任皇帝,但是,龍在當今中國人眼中依舊是一種受人尊敬的生物,如今的中華兒女,還常常自稱自己為龍的傳人。
  • 「營口墜龍事件」疑點重重,如果龍不存在,為何有那麼多目擊者?
    即使人類文明目前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我們對海洋依然不是很了解,人類還沒去過的深海地區還有很多。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突出了神仙和神龍的重要性。對於所有信奉馬克思唯物主義的人來說,神鬼是人們根據現實原型虛構出來的形象,現實中根本不存在神仙和魔鬼。那麼龍真實存在嗎?
  • 教學設計方案:《龍的傳人》
    教師播放北京故宮龍圖騰圖片,提問:故宮前的龍,給人一種什麼感覺?它的身體主要都由哪些動物身體部位組成?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總結:龍的形象高貴威武。主要由鷹爪、蛇身、魚鱗、鹿角、鱷嘴、兔眼等組成。我們都知道,龍是由我國古人的智慧想像而創造。龍,象徵著一種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都驕傲地稱自己為「龍的傳人」。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歌曲《
  • 龍的簡筆畫:真的有龍嗎
    龍,真的有龍嗎?  據12月4日《新聞晨報》載,由於「龍」在西方世界被認為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龐然大物,「龍」的形象往往讓對中國歷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國人片面而武斷地產生一些不符合實際的聯想。甚至有專家準備就此專門研究「重新建構和向世界展示中國國家形象品牌」,據說還被列入了科研課題之中。
  • 我們為什麼是龍的傳人?
    因為到底龍是什麼?大多數的人,都已經不知道了。所以他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有淺人認為,龍是一種動物,中國的先祖認為,中國人是這種動物的後代,故自稱龍的傳人。還有的淺薄者認為,這是原始人的圖騰崇拜,是純粹的動物崇拜,除此之外,並無深意。
  • 圖騰:中國人的圖騰文化和對某些動物的刻板印象,到底是什麼?
    提到圖騰,這個詞兒大家很熟悉,是指一種原始的崇拜,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漢民族的龍圖騰,還有前幾年比較火的狼圖騰,古代的圖騰多以自然的動植物或者是傳說中的動植物為圖騰,在那個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對自然 有著一種敬畏之心,其實現在提倡的可持續發展 也是對自然有種敬畏之心 。
  • 為什麼說,中國人是龍的傳人,只是源於歷史上的幾個典故
    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古代曾經發生過很多很多歷史趣事,正是因為歷史的車軲轆不斷地向前推進,才推動了文化,政治,經濟多方面的發展,如果大家今天想要返璞歸真,追溯本源的話,那麼中國的龍文化是必須要了解的,很多人都說中國人是龍的傳人,但是你是否知道,這個龍是哪一個時期的龍
  • 為什麼中國人叫做是龍的傳人,龍的來歷又是什麼?
    中國是一個文明歷史都是很長久的國家,在這個神奇的國度當中有著許許多多的事情,而正是因為這些故事才會讓歷史不斷的前進跟發展,從而推動了歷史文化的交流,不光是文化還有文明社會等很多個方面的發展,但要是從頭說起來的話,這個國家的龍的文化,還有龍的傳人這一個詞又是怎麼興起來的你知道麼?
  • 徐大發:稱中華民族是「羊的傳人」太武斷
    中共南通市委黨校教授、圖書館館長黃楊提出,相較「龍的傳人」,中華民族更應是「羊的傳人」。(12月26日《溫州商報》)  黃教授「羊的傳人」論的論據有三:一是羌族其名「羌」是甲骨文中最早記識族號的唯一文字。「羊羌同義」,因此羌人又被稱為「羊人」,其圖騰就有羊。
  • 身為中國人,你知道中華民族為什麼被稱為龍的傳人嗎?
    為了讓政府部門、企業、創業者對品牌及其價值有更多的認識,掌握打響品牌的方法,中誠信品牌實驗室特獲獨立品牌學家魏義光授權,發布《品牌大邏輯》《品牌新常態》《品牌中國夢》《品牌大法則》正版書內容連載。幾千年來,龍伴隨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人們又把它視為最大的吉祥物,受到人們的膜拜和信仰。中華民族一直把龍作為民族的象徵,並將其作為圖騰來崇拜,並自稱為「龍的傳人」、「龍的子孫」。龍的形象已成為一種符號、一種情感、一種文化,所以炎黃子孫對龍表現出一種極大的無比熱愛和崇拜。
  • 中國文化中的「羊基因」:伏羲神農最早以羊為圖騰
    羊是人類最早開始狩獵和馴養的動物之一,中國傳統文化從誕生時起就與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據最新考古發現,距今大約8000年前的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以及距今約7000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都已出現了陶羊……可以說,「羊的基因」幾乎滲透進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
  • 中國人是"羊的傳人"?伏羲神農最早以羊為部落圖騰
    首先恭祝您,羊年喜氣洋洋!  你了解羊文化嗎?你知道羊與我們的祖先什麼關係嗎?你知道羊年春節南京有什麼活動嗎?即日起,本報推出「迎新年喜羊羊」特別報導。說羊文化,道羊典故,搜羅羊年春節期間吃喝玩樂……總之,有關羊的一切,我們都將傾情呈現給您。  羊是人類最早開始狩獵和馴養的動物之一,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從誕生起就與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