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寶寶飲食要注意的調味品用量

2020-12-22 楊洪美營養師

大家好,我是營養師楊洪美,很開心在百家號的平臺和大家分享母嬰知識,大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留言。

1歲以後寶寶可以添加鹽和調味品了,所以很多家長就覺得可以肆無忌憚了,很多家長還說吃了鹽才有力氣。難道寶寶可以添加鹽以後就能肆無忌憚去添加了麼?還有醬油、食用油、醋、糖等,每個作用不一樣,對寶寶來說哪些是必須的哪些是不必的,在選擇的時候又該注意什麼。

鹽:

一歲以內的寶寶不建議攝入鹽,因為可能會造成腎臟的負擔。一歲以後可以適當添加鹽,但是也要注意量。1-2歲的寶寶每日攝入鹽的量為0-1.5克,2-3歲的寶寶每日攝入鹽的量為小於2克。患有一些心臟病、腎病、呼吸道感染的幼兒更應該限制鹽的食用量,避免加重疾病的發病率。如果說寶寶出現出汗比較多、腹瀉、嘔吐等情況的時候,鹽的攝入量可以相對的增加一些,彌補丟失的鹽分。如果給寶寶的飲食中添加了醬油、雞精、老抽等調味品的話,那麼鹽就要減少(15ml醬油差不多是1克鹽)。除了我們能看到的調味品含鹽,生活中我們吃的很多食物還含有隱形鹽,比如:燻肉、鹹菜、餅乾等含鈉的零食。如果吃了這些食物,那麼鹽的攝入量也要相對減少。

食用油:

油脂是人必須的營養元素之一,對於1-3歲的寶寶來說,它可以提供大腦和神經發育的脂肪酸,特別是一些橄欖油、大豆油等,它們是脂肪酸的良好來源。但是脂肪酸再好也不能過多的攝入,1歲以內不要超過10克,1-2歲的寶寶一天攝入5-15克就足夠了,2-3歲的寶寶一天攝入10-20克就足夠了。油的話也建議調換著寶寶來吃,比如這段時間給寶寶吃核桃油、過段時間吃橄欖油、再過段時間吃葵花籽油等,買小瓶裝,這樣輪換的機率也比較大,因為不同的油脂可以提供的脂肪酸也不同。

醋:

嬰兒不適應吃醋,因為嬰兒的腸道和消化系統不是很健全,比較脆弱,而醋的話對腸道產生的刺激也是比較大的,容易引起胃酸。而1歲以後的寶寶他的腸胃功能和消化系統發育的會相對來說比較完善一點,所以給幼兒做餐的時候可以稍微加點醋。醋在食物中起到很多作用,比如:保護維生素c不被太多的破壞、可以增加鹽的鹹味從二少攝入鹽、醋還可以助消化、殺菌、促進食物裡面的鈣析出等等。雖然醋有這麼多作用,我們還是不建議攝入過多的醋,少量即可。

醬油:

兒童醬油最近兩年被炒的很火熱,貌似兒童就必須要用兒童醬油一樣。那我們也來看看兒童醬油的真正的身份。一歲之前不建議加醬油。一歲以後可以稍微加一點醬油來調味。(寶寶)兒童醬油是專為兒童健康研製的釀造低鹽淡口醬油,適合拌飯、清蒸食物等,一則起到開胃的作用,二則補充營養。但是記得購買的時候看清楚配料表和加工工藝。

首先看醬油的顏色,釀造醬油一般呈紅褐色,比普通醬油的顏色稍深一點,如果顏色太深,說明添加了焦糖色素;(還可以看配料表裡面到底有什麼)其次是輕輕地、慢慢地搖動醬油瓶,釀造醬油的流動性較緩,有微量沉澱;然後聞醬油的味道,釀造醬油往往醬香濃鬱、酯香味醇厚。

除了上面三點去挑選以外我們還要強調一點,就是在購買醬油的時候儘量去購買釀造醬油,不要去購買配製醬油。釀造醬油所需時間長、成本高,而配製醬油則相反。「雖然標準中規定配製醬油中,釀造含量不得低於50%,但實際操作中由於沒有有效的檢測辦法,如果有企業冒充,很難檢測出來。」消費者在購買時可以留意標籤上的產品標準號:釀造醬油執行的是GB18186,而配製醬油執行的是行業標準10336。並且加了醬油以後鹽的攝入量也要相對減少。

上面我們說到的幾個調味品對於寶寶來說是常見的也是常添加的,所以學會添加多少,怎麼去購買,相信大家可以給寶寶最健康的飲食。

相關焦點

  • 寶寶飲食要注意,1歲前最後一個猛長期,錯過了只能再等青春期
    對於每個媽媽來說,孩子的每一點成長發育都值得關注,尤其面對還在哺乳期的孩子,媽媽們在他們的飲食上總是操碎了各種心,不僅要保證他們的營養吸收要足夠,還要保證營養要均衡。這不,面對孩子一歲前的最後一個猛長期,他們的飲食習慣,總有人會忘記及時調整了。
  • 1-3歲寶寶輔食飲食注意要點
    3、飲食安排:三餐兩點或三餐三點,早、中、晚是3次主餐,上午和下午或晚上安排2-3次點心餐,以母乳、牛奶、酸奶、水果、麵包片等作為點心食物。4、飲食搭配:每天1個雞蛋,50-75g肉禽魚,每天50-100克的穀物類,蔬菜和水果仍以幼兒需求而定;這是全天的用量,可按餐次自由分配。
  • 1-3歲寶寶飲食指導
    當寶寶1歲以後如果條件允許的話 繼續母乳餵養或者添加其他乳製品,逐步過渡到食物多樣化。如果是純母乳餵養者,建議餵養到2歲,滿2歲斷奶時每天喝幼兒配方奶粉或其他乳製品。人工餵養者建議每天喝幼兒配方奶粉不少於300ml。2 選擇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主食可以選擇標準米、面、適量雜糧和薯類。
  • 1-2歲寶寶飲食餵養注意要點,建議家長收藏!
    每個年輕的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小寶寶聰明、健康地成長,為了如願達到這個目標,媽媽們一定要注意科學餵養寶寶,不讓寶寶產生營養性疾患。對於1-2歲的寶寶來說,飲食要特別注意,寶媽們一定要上心,對寶寶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那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 1-2歲寶寶飲食餵養注意要點,建議家長收藏
    每個年輕的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小寶寶聰明、健康地成長,為了如願達到這個目標,媽媽們一定要注意科學餵養寶寶,不讓寶寶產生營養性疾患。對於1-2歲的寶寶來說,飲食要特別注意,寶媽們一定要上心,對寶寶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那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 1~3歲寶寶要注意飲食要點與進餐禮儀,正處於這個階段的必看
    1~3歲的寶寶飲食習慣逐漸趨向於大人,但是也要屬於自己專屬的要點,從寶寶獨立進餐開始,就要培養良好的用餐習慣。1~3歲的寶寶在飲食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1~3歲的寶寶,身體所需要的營養除了從母乳中獲得,還要每天從飲食中獲取。
  • 1歲以內寶寶的「飲食黑名單」,這些食物堅決不能給娃吃,要當心
    011歲以內寶寶的「飲食黑名單」,這些食物碰都別碰一、鹽1歲以內的寶寶,主要是因為這兩種調味品會造成寶寶「缺鋅」,如果攝入量多了,還可能傷害孩子的大腦,影響孩子的智商。三、部分水果1、獼猴桃獼猴桃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對人體來說很有好處,但是1歲以內的寶寶,是不建議食用獼猴桃的。
  • 1歲寶寶是否可以吃乾飯?過分精細的飲食,並不利於寶寶成長
    1歲寶寶日常飲食需要著重補充蛋白質以及新鮮的水果、蔬菜,其中奶製品是每日必備品,奶類食物與其他固體食物的比例約為2:3,1歲大的寶寶每天仍舊需要喝大約500毫升的奶,其餘的是魚、肉、蛋、蔬菜和水果的合理搭配。
  • 家長注意了!寶寶的輔食要注意什麼?這3種調味料不要隨便加
    新生兒剛出生以後要進入一段時間的母乳或者奶粉餵養,隨著寶寶慢慢成長,母乳或是奶粉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量。這時家長們就需要給寶寶添加輔食了,但輔食也不是隨便添加的。如果在添加輔食上沒有注意,很可能會反而害了寶寶。
  • 1歲3個月寶寶飲食特點
    一、牛奶仍然是主餐,同時是重要的過渡期 1歲3個月的寶寶,主餐仍然是配方奶。注意,不要給寶寶喝鮮奶,酸奶可以適量。 在保證足夠的營養,他們的膳食安排的原則是要過渡到成人膳食。因此,為這時期的寶寶選擇的食物必須含有豐富的營養素,要重視動物蛋白和豆類的補充。特別應補充一定量的牛奶,但一般不超過800升,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
  • 0-3歲寶寶飲食特點:寶寶吃得好,健康又聰明!
    想要寶寶長得健康,肯定在飲食上要下功夫,了解了寶寶0-3歲的飲食特點和規律,想讓寶寶健康聰明就不是難事了。一、4-6個月寶寶飲食特點:最佳輔食:液態和糊狀的食物。>①寶寶已經能夠獨立行走,活動量日漸增加,寶寶的胃容量可增加到300毫升;②這個階段寶寶的飲食還不能完全和大人一樣,在做飯的時候要注意寶寶的特點,選擇容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③飯菜還是要少放鹽,不要吃醃製的食物,不要在菜中放味精、色素、糖精之類的調味品;④不要吃刺激的食物,如辣椒
  • 皮皮狗育兒飲食之3歲後寶寶飲食要怎樣安排
    當寶寶逐漸長牙後,很多寶爸寶媽們都會想方設法地給他多補充一點營養,都想寶寶能長得白白胖胖。而對寶寶的成長發育來說,3歲之前跟3歲之後的飲食大有不同,那3歲之後寶寶的飲食該怎麼安排呢?皮皮狗又來給大家開課了哦~1. 寶寶到了3歲,,乳牙基本上都長齊了,但是牙齒的咀嚼功能還不是很強,所以比較適合吃一些軟且易於消化的食物。特別是每天早餐,可以給寶寶喝一些營養的豆漿or牛奶,吃一些易於消化的麵包或者是小饅頭。2. 午餐是一天中最要吃好的一餐。
  • 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01 鹽鹽素有「百味之首」的美稱,是我們飲食中最離不開的一種調味品。隨著育兒知識的普及,很多家長都知道,寶寶1歲前不用加鹽。6-12個月的寶寶,每天建議的鈉攝入量是350mg。食物中本身含有的鈉(如奶粉、輔食)完全可以滿足這個需求,所以不必額外加鹽。可是1歲後,寶寶該怎麼吃鹽,吃多少鹽呢?營養學會建議,總的原則還是清淡飲食,少量加鹽即可。
  • 給1-3歲寶寶制定食譜的原則
    因此,1歲以上的寶寶,不一定能從固體食物中攝取到足夠的蛋白質,飲食上還應該注意攝取奶類,奶類食品仍是他們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美國權威兒科組織建議,奶類與固體食物的比例應為40∶60。按照這個比例計算,每天大約需要給寶寶提供奶類500毫升。 2.食物品種應該怎麼選擇?
  • 寶寶多大可以吃調味品,寶寶輔食能加調料嗎?一文弄懂
    經常會有媽媽在我們的公眾號後臺問這些問題,關於寶寶多大可以吃調味品,寶寶輔食能否加調料這些問題,今天我們依次來解答。寶寶多大吃調味品?1歲以內的寶寶,無需添加調味品;1歲以後的寶寶,儘量少鹽、少糖、少添加各種調味品。
  • 13個月寶寶吃奶還是飯?抓住4要3不要飲食要點,寶寶吃的香
    1歲寶寶的飲食要點 1.從奶類過渡到穀類 寶寶1歲以後的飲食要以奶類為主逐漸過渡到以穀類為主,也就是說新手媽媽要有意識地增加寶寶飯菜攝入量,要分清孩子的飲食主次是以吃飯為主,喝奶為輔,寶寶的每天飲食安排可以奶35%,輔食65%,同時一定要注意營養搭配。
  • 13個月寶寶吃奶還是飯?抓住4要3不要飲食要點,寶寶吃的香
    1歲寶寶的飲食要點1.從奶類過渡到穀類寶寶1歲以後的飲食要以奶類為主逐漸過渡到以穀類為主,也就是說新手媽媽要有意識地增加寶寶飯菜攝入量,要分清孩子的飲食主次是以吃飯為主,喝奶為輔,寶寶的每天飲食安排可以奶35%,輔食65%,同時一定要注意營養搭配。
  • 寶寶1-3歲輔食添加要注意,這些黑名單寶媽一定要記住!
    寶寶小的時候,腸胃比較虛弱,所以寶媽們給1--3歲的寶寶添加輔食要注意,這些輔食黑名單一定要記住! 1 、一歲以內,不可給寶寶添加「鹽」 母乳或者奶粉中含有的足夠的鈉元素,已經滿足嬰兒每日需要,過量的鈉會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如果血液中鈉的含量遠大於寶寶的承受能力,就可能導致寶寶血液滲透壓加大,造成脫水的症狀。
  • 家長看過來:疫情期間,寶寶飲食要注意什麼?
    那麼,疫情期間,寶寶在家的飲食應該注意什麼呢? 疫情期間不適宜減肥,而是要均衡飲食,肥胖及超重兒在疫情間儘量不控制飲食但也不要讓幼兒暴飲暴食。給幼兒保證每天食物要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魚禽肉蛋類、奶、大豆及堅果類。 幼兒每天至少攝入150-300克蔬菜、150-250克水果,牛奶350-500毫升。 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每天孩子應該要保證1個雞蛋、1杯奶、1手掌心大小的肉、1手掌心大小的魚來滿足蛋白質需求,並用粗雜糧代替部分精米白面,以攝入更多的B族維生素。
  • 寶寶1歲前不能加鹽,當真一點調味品都不能放嗎?
    自從寶寶開始添加輔食,老母親的忙碌每天都在繼續。食材的挑選要費功夫,精心烹飪要功夫,器具的清洗消毒也要功夫,但當你在廚房忙碌了大半天,卻經常是:忙碌2小時吃飯1分鐘。寶寶面對你精心準備的輔食,就是各種拒絕,就是一口不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