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石憶舊

2020-12-19 今日建德

 

我出生在淳安茶園鎮賦溪村,從童年記事起,就與石件相伴:石門檻、石板路、石獅子、石牌坊、石磨、石臼、石魚缸等,這些石件,全都是用茶園石做的。我的老家旁邊原是明代萬曆進士方尚恂的借山樓遺址,尚留有長長的石板和一隻石元寶,兒時的我常跟小夥伴一起,站在石元寶上戲耍。

賦溪是個大村,歷史悠久,文化積澱很深,素有淳南進士村之稱。至1959年移民時,有500多戶3000多人。村中大路小路30餘條,縱橫交錯。

賦溪至茶園有十裡路,全用茶園石板鋪就。東至瀆渡、銅官,西至合洋、港口,南通玳瑁嶺、西嶺(即今石林)、壽昌、李家的道路,亦以茶園石板鋪成。

七歲時,我跟隨大人到村東大崗山放牛,第一次見到茶園石開採後留下的石窟。大大小小的石窟裡注滿了水,深不見底。大人們說,這叫「天窟」,跟大海相通。由此而胡弄出神話:當年石工鑿到底部,聽見雞鳴,方知已通陰間。我站在這些石窟旁,只是遠遠地看著,不敢走近。有時擲一石子下去,落水聲沉悶而悠遠,且有回音,內心更加充滿懼怕。我的三外公(外祖父的兄弟)的媳婦因妯娌間發生口角,一氣之下,跑到石窟投水自盡,因水深無法打撈,五六天不見屍首。後來用滾釣撈屍,才弄上來。這件事更增添了石窟的神秘感。

在茶園鎮東的大崗山麓,是茶園石的主要產地。明萬曆年間編修的《續修嚴州府志》載:「淳安縣東五十裡茶坡,溪南兩峰相峙,其中產青碧堅石。」茶坡即茶園。茶園青碧石,一直以來都是上等建築材料,名揚蘇、浙、皖。這種石頭,在地質學上稱凝灰巖,其質地細勻,韌而柔,開採時,質軟,易施工,隨意造型。開採後,經風吹日曬、雨淋,質地變硬,經久耐用。唐宋時已廣泛開採利用,原睦州郡治、淳安老縣城賀城,遂安老縣城獅城,嚴州府城(現梅城)的古建築的石料都採用茶園石。

1967年,我第一次到杭州,發現城區街巷的石板路、石階、牆界,西湖景區的石橋、石欄、碑亭,用的也都是茶園青石。當晚,我住宿在米市巷的一幢老房子裡,這座房子的門檻、天井等,也全用茶園青石築成。1947年《淳報》上有一篇文章稱,杭州南宋宮殿、蘇堤六橋、三天竺的墳冢、著名的扇莊、金鋪等有名建築,都以茶園青石為料。

2010年,我赴蘇州、無錫旅行,在著名的拙政園、留園、滄浪亭等處,雕欄玉砌的茶園石建築也是隨處可見。蘇州距離淳安較遠,茶園石通過大運河,運往蘇南地區。

2014年,我隨戶外徒步群毅行杭徽古道,當晚住宿歙縣老城徽城,這裡的古徽州府衙門,府衙前那座著名的許國石坊,以及古城的其他一些老建築,也都是用茶園青石建成的。

那時,有很多老闆在此投資作業,每個老闆都擁有一個或數個石場。工匠們在石場中不停地忙碌著,有的開鑿,有的雕琢,他們的技藝都很高。開鑿出來的每一塊石料,長寬準確,厚薄均勻。每個石場都有自己的號,出運前都印上自己的號,相當於現在的商標,若有質量問題,可按號追究。出運石料是個繁重的體力活,先把石材從深深的石窟裡抬出來,然後抬到新安江邊裝船。扛夫們或兩人一組,或四人一組,或多人一組,依石料的大小而定。抬石時,大家一起喊著自編的號子,以保持步伐的一致。每當老闆發薪水時,他們都用圍裙布兜著白洋(銀元)和銅板,興高採烈地上街去,買幾塊程氏「正興」號五香豆腐乾,坐在街邊喝上半碗五加皮酒。那是一種勞動後的收穫。

民國時,地理學家張其昀著文稱:「茶園鎮背山面江流紋開採頗盛。」但到了民國後期,茶園石開採逐漸衰落,20世紀50年代已停止生產,60年代大壩蓄水,千島湖水庫形成,大大小小的石窟大多沒入水底,只有少量海拔較高的還能看到,形成了千島湖上一道特有的景觀,如羨山島上的「天池觀魚」等(見下圖)

 

相關焦點

  • 世界長壽之鄉——廣西浦北縣石祖嶺茶園一日遊
    今天我們來到其茶園種植示範區——北通鎮石祖嶺石祖禪茶園石祖嶺禪茶園,位於五皇山地質公園內,與浦北著名景點五皇嶺同屬一山脈,上到山頂有一茶坊,實乃三伏天避暑聖地一路上有大大小小的池塘數個,環境極為詩意,青山綠水山頂設有無邊際泳池,在海拔七百多米的大山山頂上邊遊泳邊欣賞鬱鬱蔥蔥的風景,愜意至極。不知恐高的朋友是否敢下去暢遊一番?
  • 《風景優美的茶園》石將軍-協助拍攝
    我們常說的茶園包括兩種,一種為種植茶葉的地方,另一種為喝茶娛樂的地方。風景優美的茶園【第1幅圖】此作品由金華攝影愛好者路先生在著名的河南地區拍攝風景優美的茶園【第2幅圖】此作品由嘉興攝影愛好者昌先生在著名的株洲地區拍攝
  • 湖南規模最大的石砌梯土茶園建成記
    在茶場黨支部的領導下,幹部群眾鬥志昂揚,信心百倍,工地上紅旗招展,大家鼓足勁兒幹,揮鋤整地,移石開梯,喊起勞動號子,呈現一派熱氣騰騰的動人景象。克服困難探索新路子在石頭山上開茶園,當時,很多人不理解,附近不少社員直搖頭說:「這樣開茶園,真是吃了飯沒得事做。」
  • 廣西浦北縣:生態茶園鞏固脫貧成果
    時值寒冬,廣西浦北縣三合鎮的象古嶺茶園裡,目之所及是一壟壟蒼翠茂盛的茶樹,幾個農民在茶樹叢中剪枝、翻土、施肥。  「今年這片茶園年產量達3.5萬公斤,年產值200多萬元。」象古嶺茶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梁祚金高興地說。茶園目前擁有茶林500畝,吸納15戶貧困戶就業並脫貧,輻射帶動周邊村農戶種植2000多畝茶樹。
  • 益陽茶故事|湖南規模最大的石砌梯土茶園建成記
    在茶場黨支部的領導下,幹部群眾鬥志昂揚,信心百倍,工地上紅旗招展,大家鼓足勁兒幹,揮鋤整地,移石開梯,喊起勞動號子,呈現一派熱氣騰騰的動人景象。克服困難 探索新路子在石頭山上開茶園,當時,很多人不理解,附近不少社員直搖頭說:「這樣開茶園,真是吃了飯沒得事做。」
  • 嘉義市迷霧茶園間的霞之道 賞茶觀晚霞雲海去
    闢建於迷霧茶園間的霞之道。記者邱淑玲/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記者邱淑玲/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春到秋季皆暖熱的臺灣南部地區只有在冬季天氣較為涼爽,但來到海拔千餘米的嘉義阿里山茶區頂石棹,夏季一樣涼爽宜人,加上冬季南部又是乾季,此時最適宜安排遊步道。逛步道,可不是健腳一族的專利,遊人可依個人腳力,選擇輕鬆易行的頂石棹步道群短程路線,一樣可以享受步道遊趣。
  • 六十石山 臺灣最美的金針花園
    繼玉裡赤柯山、太麻裡金針山忘憂花開後,花蓮六十石山的金針花也進入盛花期,大片美麗的針花吸引遊人上山賞花,也為進入暑期尾聲的花蓮帶來度假人潮。雖然今年針花晚開,但七、八月暑夏少了颱風攪局,山區針花開得格外燦爛,加上六十石山迷人的地景,使得山頭針花更有看頭。  六十石山,與赤柯山、金針山並稱東部三大金針區,只要假期許可,不少遊人規畫的花東遊程,特意一次遊遍三個山頭,欣賞三處金針山區截然不同的花開風情。
  • 石祖禪茶園暫停開放的公告
    石祖禪茶園暫停開放的公告 尊敬的遊客朋友們: 您好!
  • 又3家茶園創建生態有機茶園
    又3家茶園創建生態有機茶園 發布日期:2019-12-11 09:19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茶人茶園】臺北熊空茶園
    ,一個令臺北人心嚮往之的絕美秘境──「熊空茶園」。 熊空茶園是臺灣農林於2008年開放經營,海拔高700公尺,足足有七個臺北大安森林公園之大。裡面不只茶園,還有櫻花林、楓林、柳杉森林、梅園、蔬菜園、果園,一年四季都可以來這裡探尋不同自然風景。
  • 什麼是茶園?
    憑藉京杭大運河水上交通之便,京、津、滬等地的名角也接踵而至,造就了清末至民國期間,全國各地名伶匯聚拱宸橋演出,「茶園」競開的盛況。此茶園,非彼茶園。有人說:「戲曲是用茶水澆灌起來的一門藝術。」這話不假,唐宋以來,中國人就有「勾欄瓦舍」之說,到了明清時期,戲曲演出的場所開始以賣茶點為主,這便是「茶園」的由來。
  • 全國人大代表龍獻文牛角山茶園宣講全國兩會精神
    新湖南客戶端4月10日訊(通訊員 石立新 楊昊天 鄔騰兵)4月7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默戎鎮牛角山上的茶園裡,全國人大代表龍獻文向正在採摘春茶的苗族村民,宣講全國兩會精神。龍獻文在牛角山茶園宣講全國兩會精神 龍獻文圍繞「走進新時代 實現新作為」的主題,從大會盛況、大會主要精神、湖南代表團主要活動等方面,介紹了全國兩會的盛況,詳細解讀了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憲法修改等核心內容,重點傳達和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閉幕會上的重要講話,進一步激發群眾幹勁、凝聚力量,為實現全年任務目標努力奮鬥
  • 「三朝元老」仙遊鄭紀之子鄭主忠的武夷《御茶園》詩品讀
    「三朝元老」仙遊鄭紀之子鄭主忠的武夷《御茶園》詩品讀吳斌「他在遊武夷時,留有一首題為《御茶園》的茶詩:御園此日焙新芳,石乳何年已就荒?應是山靈知獻納,不將口體媚君王。詩的意思就是說:我來的真是很巧,御茶園裡的茶農,今日正在焙制新茶。
  • 冰封茶園景如畫
    冰封茶園景如畫 信息來源:柳州日報 發布日期:2020-12-17 09:27 【字體:大中小】 連日來,受持續低溫天氣影響,海拔1100多米的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鎮侗天湖有機茶園被冰雪覆蓋,銀裝素裹,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 福鼎西陽村:民間茶園巡山隊為生態茶園「保駕護航」
    原標題:福鼎西陽村:民間茶園巡山隊為生態茶園「保駕護航」「航拍畫面裡有疑似茶農噴灑農藥。」航拍無人機在上空持續航拍10分鐘後,巡山隊員反饋道。「降低高度,確認目標人物是否存在違法行為。」隊長吳可斌回復道。經確認檢查,原來虛驚一場,那是農民在給太子參施肥,但巡山隊員並不敢放鬆警惕,繼續前往下一個點巡邏。
  • 《都挺好》明玉去度假的茶園,恩施州城附近也有一處,風景更美!
    最近熱播大劇《都挺好》26集中明玉帶著石老闆旅遊度假、採茶秀恩愛,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生活令人嚮往,由於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得天獨厚的條件,又有「鄂西林海」、「世界硒都」之稱,這樣風景優美的茶園恩施比比皆是,覆蓋全州,下面來跟大家分享離州城近、又具有代表性的一處吧。
  • 以匠心致初心|從茶樹到茶杯,深度解鎖「桃石尖」有機白茶世界
    清明前夕,北京、阜新、杭州、淮南等地中科盛聯各子公司的行政負責人在中科盛聯總部執行總裁李琢的帶領下,來到中科盛聯旗下的有機白茶產業基地——浙江磐安桃石尖山,只為親自去體驗,那杯握在手中的白茶、那口流連於唇齒的茶香,從田間到茶杯所要經歷的完整旅程。桃石尖頂白茶的瑰麗世界,終於在我們面前緩緩鋪陳開來。
  • 湖北茗道茶園在哪裡?湖北茗道茶園自駕遊路線介紹
    湖北茗道茶園是大悟縣有名的一個茶園,在這裡佔地面積廣,而且種植的茶樹種類也非常多,其口感也是一流的,那麼這個茶園到底在哪裡?該怎麼走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下詳情。湖北茗道茶園地址:這個茶園主要位於大悟縣三裡城鎮柏園村,它的旁邊就是路家衝水庫、滴水巖、南黃貓嶺,目前在大悟沒有直達車到達這個茶園,市民們想到這個茶園的話,需要自駕遊前往喲。
  • 怎麼樣高效解決酸度不適宜茶園的改造、黏土茶園的改造呢?
    酸度嚴重不足的茶園,茶樹呈萎縮狀態,完全失去生產能力。這些茶園一般出現在石灰巖、石灰性頁巖和石灰性砂巖等風化的土壤上,土壤心土層及底土層pH值比較高,因選地不嚴而闢為茶園。也有原為屋基、墳山、廟址等,為了集中連片,也闢為茶園。由於這些墳山、屋基、廟址等石灰殘留量較高,土壤酸度不足,結果給茶樹造成危害,成為低產、低質茶園。
  • 廉江石角鎮油房村:茶園飄香 日子紅火
    本報記者 李波 攝8月7日,雨後初霽,車行鄉間,廉江市石角鎮油房村的丘陵地間,遍野茶園,陽光照耀,油綠髮亮。茶園邊小河旁,一棟棟小洋樓拔地而起,庭院間小孩在玩耍嬉戲,廣場前農閒的村民們跳起了廣場舞。據了解,石角全鎮7萬多人,其中移民4萬多人,是廣東省移民大鎮。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為支持建設鶴地水庫,解決雷州半島乾旱,村民紛紛搬離寶貴的家園。不少難離故土的村民就在水庫邊的荒山腳下搭起茅草棚,建起泥磚瓦房,開始「耕山捕魚」的移民生活。油房村就是這樣成為了移民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