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暑假青少年科普培訓班的小學生在體驗機器人魅力。
溫州網訊 今秋9月,我市各小學一年級新生將迎來科學課啦!繼今年2月國家教育部發布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後,昨日,浙江省教育廳又出臺《關於實施小學一二年級科學課程的通知》,對小學一二年級科學課程的課時安排、教材選用、師資調配及教師培訓給予明確規定。
《通知》要求,小學一、二年級每周安排1課時科學課程,三至六年級的科學課時數保持不變。在不突破《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規定的小學一、二年級周總課時數的前提下,減少浙教基〔2015〕36號文件設置的小學一、二年級拓展性課程每周各1課時,用於小學一、二年級科學課程的實施。
至於教材方面,2017年9月小學一年級科學教材分別為《科學》一年級和《科學學生活動手冊》一年級,教材版本沿用原選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小學三至六年級使用現行科學教材不變。小學二年級科學課程從2018年9月開始開設。
記者採訪獲悉,目前我市小學科學課程按照三、四年級每周2課時,五、六年級每周3課時的安排進行。三、四年級涉及到觀察的基本方法、實驗的基本過程,五、六年級引入宇宙的奧秘等內容。「此番將科學課程的開設時間提早到一年級,反映了國家對青少年早期科學教育的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甌海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特級教師李玉宇如是說。
針對一些家長提出的「小學一年級學科學會不會太早」的疑問,李玉宇表示,家長們不用過於擔心。他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其實孩子在學前教育階段已接觸到科學的內容,比如老師引入春天這個主題,裡面的氣候變化、季節更替就是科學的內容。而一年級的科學教材,在設置上充分考慮了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注重幼小銜接,目的在於引導孩子關注身邊的科學現象,培養對科學這門學科的興趣,在觀察、實驗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於即將全面開設的科學課,李玉宇坦言,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師資儲備。「開好這門課,需要大量有學科素養的專職教師為依託。就目前來看,一些學校面臨專職師資不足的情況。」對此,籀園小學科學教師陳耀也有同感。「這就需要我們的學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門引起高度關注,做好師資儲備,完善小學科學教師隊伍建設,不讓科學課程流於形式。」
陳耀建議一年級學生家長,要在思想上重視科學課程,做好與孩子一同觀察、探究和實踐的準備,探究的項目不必多,一學期堅持一個項目即可,這樣才能培養孩子在科學方面的興趣。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潘舒暢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