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教練 | 「正確答案」從來不是管理者決策的核心

2020-12-16 中華網
       決策是對管理者來說是一種冒險,也是對判斷力的考驗。每個管理者都希望能找準方向,踩到下一個風口,做出正確的決策。決策過程中複雜的邏輯和數學方法已經開發出來了,但人們不怎麼關注基本的過程。什麼是「決策」?制定有效決策的重要因素是什麼?

一、日本式決策

日本公司做出許可協議決策的時間可能長達3年,在這期間日本人不涉及具體條款,不討論計劃生產什麼,也不提他們需要什麼幫助或專業知識,但一旦達成共識,日本人能夠在4周之內準備好投產。

日本人在決策時,會試圖讓那些必須執行最終協議的人參與到達成共識的過程中,並贊同需要達成許可協議的觀點。直到所有人一致認為需要做出決策的時候,決策才會被制定出來。只有這時,所謂的談判才真正開始,並且日本人往往會飛快地推進。

二、「全票贊成」時拒絕做決策

決策時需要考慮替代選擇,否則就容易鑽牛角尖。管理決策不能依靠鼓掌做出(即不能在「全票贊成」的情況下做決策)。管理者只有立足於不同觀點之間的碰撞和對話,在不同判斷之間慎重抉擇,才能制定有效的決策。所以,制定決策的首要規則是除非存在異議,否則不做決策。

有效的決策者不會一開始就假設一項提議的行動方針是正確的,而其他的一定都是錯誤的,他們也不會一開始就假設「我是對的,其他人都是錯的」。相反,有效的決策者往往開始時,就承諾找出存在異議的原因。

因此,有效的決策者總是問:「是什麼讓此人認為如此不同的立場是合理的?」有效的決策者首先關注的是理解,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思考誰是正確的,誰是錯誤的。

三、決策需要落實到個人

有效的決策是一項關於成果和行動的承諾,如果決策做出之後必須進行「推銷」(即決策之後還要重新東源大家去行動),那就是沒有行動,沒產生成果,實際上就等於沒有決策。至少在決策得到貫徹落實之前,可能會耽誤太久,以至於採取行動時決策早已過時。

首要規則是確保每個必須採取行動貫徹或破壞決策的人都負責任地參與討論。除非採取特定步驟執行決策已成為某人的工作安排和責任,否則就等於沒有決策。

管理者有許多任務,但只有管理者才能做決策。因此,第一項管理技能就是制定有效的決策!

對於企業,確保階段性目標的達成,培養關鍵人才! 對於員工,快速提升目標管控和團隊輔導能力!畢度海企業管理通過目標教練全程跟進輔導形式,有效打造學習型自組織,快速將管理者轉化 為目標教練®,並打造一套梯隊人才培養體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管理者如何進行決策?謹記七個點,五可以兩不準做正確的決策
    什麼是決策?美國著名管理學家西蒙說過:「管理就是決策。」管理就是做好一系列的決策。管理者就是決策者,同時也是決策結果的承擔人,成與敗都要擔起應有的責任。在團隊中,做決策的流程大致是:發現問題——做出解決問題的決定——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帶領團隊嘗試方案——承擔決策的結果——發現問題(循環往復)。決策的最終結果是成功的,功勞是大家的。決策的最終結果是失敗的,責任是管理者的。
  • 管理者理性決策的7個關鍵步驟
    理性決策應該怎麼做?其實很簡單,就是訓練自己掌握理性決策的步驟,讓它變成你的思維習慣,以下,enjoy:作者 | 陳春花(北大王寬誠講席教授,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院長)來源 | 春暖花開決策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日常決策,一類是重大決策。每個管理者都會面對日常決策和重大決策的挑戰。 那麼理性決策怎麼做?
  • 第一次做管理者,誰不是摸著石頭過河?
    2)重心注重實施效果,而不是局限於實施本身。看待任務的思維,曾經是按領導想法與指示工作,以完成被指派的工作為目標。管理者則不同,需更加關注想法的提出與最終的執行效果。制訂工作指導思想,分析工作核心及現存的工作問題,制訂實施規劃,選擇執行時間及最佳解決途徑。「謀事在人」,是指管理者要做好任務的分配,員工的協調。
  • 彼得·德魯克:學會做決策,是所有管理者都要具備的重要能力
    這位老闆只做了一個決策,卻解決了所有分店同樣的類似的問題。所以管理者需要做的是決策,而不是決定。是有效的決策,而非無效的決策。高效的管理者一般不會做太多的決策,他們做的都是重大的決策。他們重視的是給問題分類,看看哪些問題是重複性發生的,哪些問題是策略性的,而不是重視去「解決問題」。他們需要的是決策的結果,而不是決策的技巧。在決策中,最騙人的是正反兩面折中的決策。在決策中,最費時的不是決策本身,而是決策的推行。
  • 優秀管理者,更擅長做人才生意
    教練式管理,主要提升全體成員的兩個能力:覺察力,責任感。所有人一起動腦,一起擔責,這是管理者對員工最好的培養。教練式管理,主要提升全體成員的兩個能力:覺察力,責任感。所有人一起動腦,一起擔責,這是管理者對員工最好的培養。馬雲重視人才培養,也深諳這條培養之道。
  • 谷歌氧氣計劃:優秀管理者的10大特質
    以下是谷歌發現的成為一名優秀管理者所必備的10個特質,包括包容性和做出決策的信心。 你並不是每天都能了解到一家真正聰明的公司是如何證明管理者並不重要的。但這正是谷歌對氧氣項目所做的。 他們的假設是,管理者的素質無關緊要,管理者充其量是一種必要之惡,往壞裡說,是一種無用的官僚體系。
  • 優秀的管理者應該是「教練」| 經濟學人閱讀
    揚基棒球隊的傳奇球員、教練、字詞誤用大師尤吉.貝拉(Yogi Berra)曾說:「棒 球90%在於心理,剩下一半在於身體。」企業主管們可能需要把數學學得比貝拉 好些。但他們一樣需要著重培養良好的心態,不管是他們自己的,還是他們所帶 領的團隊的。
  • 【從組織行為學看管理】規避決策失誤,管理者們要考慮到的三大問題
    西蒙說:「管理就是決策。」在組織行為學中,做出正確的決策是有一套流程和思想的,對於做出決策的流程,相信各位管理者都能爛熟於心。那麼今天我們來具體探討一下,管理者做正確的決策需要考慮到的除了流程之外的其他三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 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筆記
    本書中,德魯克集中論述了一個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這本書是德魯克最著名的管理學著作之一,傾注了德魯克極大的心血。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6個特徵:(1)重視目標和績效;只做正確的事情。(2)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3)作為一名知識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貢獻。(4)在選用高層管理者時,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績效和正直的品格。
  • KT決策法:管理者高效決策的法寶,讓你擺脫決策恐懼症的決策方法
    今天第一桶金學派和大家聊一聊助力企業進行高效決策的法寶——KT決策法。這一經典的決策工具已被翻譯成17種語言,並被世界各地許多國家的數千名員工和經理使用。KT決策方法通過對各個要素的排序和識別,可以提供無偏見的決策分析,優化最終的決策結果。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效決策》 |《全員經營》學習系列⑪
    我們今天講到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關於做「有效決策」的這個單元。決策是很重要的事情,決策失誤是最大的失誤,一招不慎,全盤皆輸。曾經有人說管理的核心就是決策,所以管理就是決策,做管理就是做決策,這就是把管理歸結為決策的「決策學派」。
  • 學習能力是核心競爭力
    有效決策。——能否用更少的時間去完成?能否在同樣的時間裡完成得更多?在工作中原創性的貢獻是什麼?是否用人之所長?是否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是否迅速地做出了正確的決斷?這是每個管理者每天需要思考的問題。經紀人五大核心工作:設立目標,任務分派,激勵溝通,績效評估,培育人才。——合理的目標就是管理的願景、工作的動力。任務的合理分派就是授權和分擔責任。激勵溝通以保證工作效率。績效評估評定任務完成情況。
  • 劉潤對話衡量:到底什麼是CEO教練?
    第二、教練幫助CEO自己做出正確決策。CEO每天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決策。那應該如何做出一個正確的決策呢?需要兩個條件,一個要了解信息環境,另一個是你要有決策模型。— —可能有同學會問,那為什麼不直接給CEO決策建議呢?其實,被輔導的CEO下意識裡都是直接尋求建議的,期待教練能給答案。但是作為教練,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給出答案。
  • 不清楚目標,談什麼執行力?
    現在和你們分享教練型領導人的下半部分,我們在前人智慧的基礎上,研發了一個「教練型領導力模型」,主要包括內核的教練原理,以及外延的「情景教練模式、教練型領導人的8項核心能力,以及企業教練的核心教練技術」3個領域主題。現在重點聊下這3個主題內容。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2、如何挖掘管理者的自我價值。3、如何發揮下屬的長處。4、如何在工作中確定重點和抓住重點。5、決策的幾大要素和如何決策。但是管理者的思路應該是:成果——鼓勵——成果。如何有效和團隊中其他成員有效合作,相當大程度取決於人際關係,包括:上司,同事以及下屬。良好的人際關係不是八面玲瓏,而是出於真實的互助,真正的互惠互助才能有效保持。
  • 《決策的智慧》:領導人決策3大步驟,教你快速做一個正確的決策
    今天,第一管理學派要推薦給大家的是《決策的智慧》,作者是諾瑞納赫茲。這不是一本關於決策的通識理論書,而是重於日常實踐和一些商業決策的書,本書是關於生活和商業中的:決策的思路、資源分配以及實施執行。決策的目標是什麼,這一步不但十分重要而且一旦搞錯,全盤皆輸。
  • 彼得·德魯克:人事決策遵循的5個步驟
    總的來說,他們做出的決策,平均成功率不超過33.3%,最多有l/3的決策是正確的,l/3沒什麼效果,還有l/3徹底失敗。 雖然人事決策的平均成功率不高,但也有一些管理者的人事決策做得近乎完美。在「珍珠港」事件發生時,美國軍隊裡的各個將領都已經超出服役年齡。
  • 團隊出現衝突,管理者不能壓制或約束它,而是正確地解決或利用它
    衝突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如同一團隊中,成員與成員之間的意見不合、互相攻擊;一部分成員與團隊之間的矛盾和對立;同一組織系統中團隊之間的分歧、矛盾和對立;團隊的管理者與下屬員工的矛盾和分歧,等等。管理者只有正確對待和處理這些衝突,才能夠有效調節員工因衝突而起的負面情緒,才能使矛盾向著有利於完成任務和實現團隊目標的方向轉化。
  • D2 | 簡述決策的過程
    需要注意的是:①評估機會和問題的精確程度有賴於信息的精確程度,所以管理者要盡力獲取精確的、可信賴的信息;②即使收集到的信息是高質量的,在解釋的過程中,也可能發生扭曲;③即使管理者擁有精確的信息並正確地解釋它,處在他們控制之外的因素也會對機會和問題的識別產生影響。
  • 管理者如何正確實行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它強調組織群體共同參與制定具體的、可行的而且可客觀衡量的目標,目標管理的理論基礎是激勵理論中的目標設置理論。一、目標管理的四個要素1.目標具體化,明確、具體的描述預期的成果2.參與決策要求制定工作目標時,涉及目標的所有群體共同制定目標,並共同規定如何衡量目標的實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