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提倡每天食鹽少於6克,如何控鹽?其實隱形鹽更可怕

2020-12-22 騰訊網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要培養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每天烹調油25~30g。那麼我們不僅就會問為什麼食鹽不能超過6g?6g鹽怎麼來衡量?日常我們做菜時怎麼添加食鹽?

目前隨著健康科普知識的越來越普及,我們很多的老百姓已經意識到食用過多的食鹽會對身體不利。在回答如何衡量6g食鹽之前,我們需要先來看一下到底過多食鹽對我們身體會有哪些危害?只有了解到過多食鹽的危害,我們才能夠真正認識到確實需要減少食鹽攝入量。

其實食鹽是對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物質之一,記得小時候聽老爺爺講故事,就說他們在艱苦時期,缺少食鹽,會到來渾身沒進,沒精神,吃不進飯,身上浮腫等等。那時候就覺得食鹽是好東西,應該越多越好。

後期,隨著科普知識增多,尤其是學醫之後,越來越認識到,使用過多食鹽後,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容量增加,體內酸鹼平衡失衡,會使胃酸的生成增多,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增加。

所以說,鈉含量增多,則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常常過多的食鹽會造成血壓升高、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增加,還會帶來骨質疏鬆,破壞胃黏膜增加胃部疾病導致感冒,皮膚老化,甚至還會增加癌症的發病機率。

所以說,所有的中國膳食指南、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指南,都是建議不要過多的食用食鹽,而且把食鹽的數值限制在6g,這個數值既可以保證人體正常的食鹽攝入,也可以有效控制食鹽過多帶來的危害。

但是不得不說,我們國家目前的食鹽平均攝入量,要遠遠大於這個數值。相關調查資料表明,我國目前每人每日食鹽的攝入量均在8-10克左右,而愛吃鹹菜的人,每日食鹽的攝入量達到了15克以上,遠遠超過需要量的標準。尤其北方人口味重,日均食鹽量在15克左右。

那麼6g鹽到底是多少?日常如何控制好食鹽的攝入?

其實食鹽的控制是一個估算數值,要儘量的按照6g以下來使用,沒有必要說你一定要要個來測量。日常我們多用一平的啤酒蓋作為參考,一天大約一個人可以食用一啤酒蓋的鹽量。而且目前有很多的控鹽勺,可以更為精確的計算食鹽的量。其實這些也是一個參考,並沒有真正實用性操作的意義。

比如,我們每次一家三口人吃飯,一日三餐食用食鹽的量就是在大約3啤酒蓋,每次炒兩個菜,那麼每個菜就是半啤酒蓋的食鹽量。但是事實我們真的去這麼做嗎?每次吃菜我們都能一點不剩的吃完嗎?菜湯也不剩嗎?每次三個人吃菜能夠完全平均分開嗎?這顯然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你去每次炒菜時,用精確的食鹽量,那肯定是不可取的。

炒菜時怎麼來估計食鹽的量?

這就要求有個主要的原則:就是儘量少放食鹽。

比如,我們可以在一個人吃飯時,用三分之一啤酒蓋的食鹽量炒一個乾菜,體會一下菜的口味,以後炒菜時儘量按照這個鹹淡去做菜。

再比如,可以記錄一包500g的食鹽從打開到用完的時間,根據食用天數,使用人數,計算出平均每人每天大約的食鹽數,也可以粗略估計食鹽的用量,如果過多那就需要調整。

食用食鹽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首先,務必注意隱形鹽的攝入。比如吃菜時再來一盤小鹹菜或其他醃製食品。比如喜歡放醬油、味精、豆瓣醬等等。比如喜歡吃加工食品,喜歡零食等等,這些都含有大量的隱形食鹽。如果在吃這些食物時,那就需要更加減少炒菜時加的食鹽。

再者,日常吃飯時儘量少吃菜湯。因為炒菜時大多數的食鹽都進入了菜湯裡面,減少喝湯,就能減少食鹽攝入量。

另外,炒菜時可以適當放醋和糖等,可以提高菜的口感,減少食鹽放量。

另外,需要攝入高鉀食物,來平衡食鹽帶來的危害。尤其是新鮮蔬菜,水果等含有高鉀,日常需要適當多吃。

另外,腎臟病人、肝硬化腹水病人、心力衰竭病人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尤其注意不要攝入過多的食鹽,因為可以加重病情或者帶來疾病的併發症。

但是,這麼說,也並不是說鹽越少越好,前文說了,食鹽對於我們有些很重要的作用,人體不可缺少。尤其是夏季出汗多,鹽需要量就大,可以適當增加鹽的攝入。

所以說,日常攝入食鹽不超過6g,是一個約數,它提示的意義在於保證身體最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儘量的控制食鹽的攝入,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食鹽過多帶來的身體危害。日常尤其注意隱形鹽的攝入。

我是@全科醫聊,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相關焦點

  • 都在提倡每天少於6克鹽,如何控鹽?其實隱形鹽更可怕
    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每天烹調油25~30g。那麼我們不僅就會問為什麼食鹽不能超過6g?6g鹽怎麼來衡量?日常我們做菜時怎麼添加食鹽?目前隨著健康科普知識的越來越普及,我們很多的老百姓已經意識到食用過多的食鹽會對身體不利。在回答如何衡量6g食鹽之前,我們需要先來看一下到底過多食鹽對我們身體會有哪些危害?
  • 警惕隱形鹽 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
    ■ 本報記者 徐晗溪 通訊員 馮瓊  說起控鹽,很多人都認為這是高血壓患者的任務,跟自己關係不大。但是,一項涉及全國75個大中城市的調查顯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58.2%的居民食鹽量偏高。  鹽乃「百味之長」,但攝入過高鹽量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冠心病、骨質疏鬆、肥胖等疾病。
  • 說明你鹽吃多了!這4種「隱形鹽」食物要警惕
    「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總是需要來一點調味料,才更有味道。 而食鹽是生活中必備的調味品,在煎、燜、燉、炒、煮等等烹飪方式中,都有它的影子。 雖然很多美味的菜都要靠鹽來實現,但是這個令人又愛又恨的調味品,吃多了的確會對健康帶來潛在的威脅。
  • 說明你鹽吃多了!這4種「隱形鹽」食物要警惕
    「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總是需要來一點調味料,才更有味道。 而食鹽是生活中必備的調味品,在煎、燜、燉、炒、煮等等烹飪方式中,都有它的影子。
  • 寶多大吃鹽?吃多少鹽?啥是「隱形鹽」?
    寶寶年齡不同,吃鹽量也有所不同6個月內寶寶不用鹽中國營養學會對6個月以內的寶寶,鈉的推薦量是200毫克,換算成鹽是 0.5克。一般輔食中原材料就含有少量鹽分,所有初期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完全可以不用加鹽。
  • 省疾控發起「全省減鹽行動」: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5克
    三湘都市報8月26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張亞娜)記者今天從省疾控中心了解到,25日該中心舉行了全省「減鹽」行動推廣視頻培訓會,提倡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5克。 為何會發起這個「減鹽行動」?如何健康減鹽?
  • 少吃鹽能讓人遠離病床!6克鹽有多少?一看就懂
    食鹽是生活中必然會用到的一種調味品,煎烤烹炸皆離不開它。但是,食鹽一旦吃多了就會給身體帶來麻煩,食鹽攝入越多,必然會增加機體患高血壓、缺鈣、胃癌等疾病的風險;食鹽給現代人增加了不少的麻煩,所以「控鹽」一定是所有人要學會的一件事情。
  • 拒絕高鹽食品,首先得搞清楚「隱形鹽」,醫生來教你區分
    無論是去看病還是看一些養生頻道,專家的意思都是教你拒絕高鹽食品,因為會增加該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風險。中國食品保障法很早就已經提出每天的食鹽含量超過5克,但是事實上我國人群根本就不當回事兒,基本上每天都會超過這個範圍。
  • 中國減鹽宣傳周:宣傳減鹽理念,踐行減鹽行動 控鹽「915」提防...
    過量攝入食鹽有哪些危害?生活中如何做到控鹽?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河南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與慢性病防治所專家安偉峰、鄭州市中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朱紹英。 注意食品營養成分表留心「藏」起來的鹽 安偉峰講道,很多人認為自己根本沒吃那麼多鹽,殊不知並不是看得到的食用鹽才是鹽,許多調味品裡也含鹽。生活中常用到的調味料,如生抽、老抽、蠔油、雞精、豆瓣醬等都含有大量鹽。 要想知道究竟每天吃了多少鹽,除了調味料,購買的食品鹽分一定不能忽略。
  • 寶寶不吃鹽就安全了嗎?你可能不知道還有「隱形鹽」...
    鹽是人的身體內必須的養分之一,也是新一代科學育兒的媽媽經常跟老一輩發生分歧的觀點。媽媽們通常都知道,1歲以內的寶寶是不應該吃鹽的,但在老人們的眼裡,多吃鹽長力氣,寶寶如果不吃鹽的話,哪有力氣呢? 所以才有了每次給寶寶做輔食,家裡的各種靈魂拷問:
  • 上海市民每天攝鹽量超標近4克 免費派發控鹽勺
    上海市民每天攝鹽量超標近4克 免費派發控鹽勺 2008年08月01日 14:02 來源:解放網-新聞晚報 2008年上海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的重點項目——派發控鹽勺項目正式在全市啟動。該項目由市愛衛會(市健康促進委員會)、市衛生局、市醫保局聯合實施,將通過郵政專遞的形式,向全市500萬居民戶免費派發控鹽勺,倡導市民養成「每人每天6克鹽」的健康生活方式。
  • 警惕食物中的「隱形鹽」!這5個跡象說明你鹽吃超了!
    鹽是百味之首,我們吃的每道菜都需要放鹽才有味道。而且,我們也需要每天吃鹽,因為鹽中含有的氯離子和鈉離子,均是體內電解質的主要成分,靠著它們才能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議,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g。
  • 老年人每天攝入多少鹽,才有益健康?世衛組織:超過6克,要反思
    不少的老年人口味比較的重,所以攝入的鹽偏高的,但是一般一個成年每天都會從食物中攝入一千毫克的鈉元素,這也就意味著只需要再從食鹽中攝入一千二百毫克的鈉元素,所以控制每天吃鹽的量在三克這樣即可。
  • 為何每天只能吃5克鹽?
    科普君 「五味鹹為首,百味鹽為先」,無論是饕餮盛宴,還是粗茶淡飯,都離不開食鹽的調味。食鹽是人們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也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成分。但攝入過量的鹽會危害人體健康,食鹽量過高與很多疾病的發生有直接關係。
  • 專家稱:最經濟的補碘方法是每人每天吃6克鹽
    如今食鹽中添加的碘濃度是否過高?哪些人群補碘有特殊需求?本報也請專家詳細解說了一下。   江蘇省疾控中心環境疾病防制所副所長王培樺介紹,至2010年末最新調研結果,從外環境飲用水碘含量來看,除全省西北部徐州市轄的豐縣、沛縣兩縣和銅山、睢寧、邳州等部分鄉鎮是高碘地區外,全省仍然屬於輕度缺碘地區。南京也屬於輕度缺碘地區,居民需要長期每日從膳食中補碘。
  • 劉璇「鐵血育兒」引熱議,不讓4歲兒子吃鹽,吃鹽真的越晚越好嗎
    關於吃鹽是否越晚越好的話題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孩子什麼時候吃鹽這件事,該如何看待?吃鹽真的越晚越好嗎?根據相關專家的建議,一般在孩子6個月之前,每天攝入的鹽量大概是200毫克,在6個月之前是不需要額外給孩子增加鹽的攝入,因為寶寶可以直接從母乳以及一些日常的輔食中來攝取鹽分,供身體所需。
  • 醃製品薯片話梅瓜子 哪些零食含「隱形鹽」
    原標題:高鹽零食危害健康 哪些零食含「隱形鹽」   隨著健康飲食觀念深入人心,我們都知道吃鹽太多於身體有害。雖然躲得了餐桌上的高鹽飲食,但是您有沒有忽略身邊的一些高鹽零食呢?它們似乎披著隱形的外衣進入您的購物袋,不知不覺中就危害您的身體健康。   每天應該吃多少食鹽呢?
  • 每天吃鹽別超過多少克,近40%的人不知道,我們今天告訴大家
    隨著公眾對於健康關注度的提高,人們對於鹽與健康的基本知識有所提高,但對高鹽高鈉食物、控鹽方法的認知還相對較低,控鹽相關行為尚有待改善。建議在開展控煙相關工作中,應將控鹽相關知識具體化、實用化、通俗化,並應採取多種健康促進手段,大力推廣控鹽相關工具和技能,使控鹽「看得見、摸得著、做得到」,提高大眾維護自身健康的能力,促使大眾主動控鹽。我們今天來科普一下,鈉和食鹽在文獻中常可交換使用,1g鈉相當於2.5g食鹽。
  • 蜜餞、方便麵……多款常見食品包含「隱形鹽」,怪不得吃了會口乾!
    有人抱怨,一天吃的鹽也沒多少啊,可是總感覺口乾、想喝水,那可能是你沒注意生活中的「隱形鹽」!就算吃的飯菜沒加很多鹽,可是你的蜜餞、方便麵、肉鬆、辣椒醬等等都含鈉,可不要攝鹽超標哦~
  • 食物裡那些看不見的鹽,正在把你變成一條鹹魚
    加了鹽,食物總能更好吃些,於是乎本來一天我們可以吃鹽5~6g(《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人均每天控制在6g以內,健康中國行動意見建議控制在5g以內),變成了人均一天吃到10g,甚至還有人吃的更多!除了那些肉眼可見的鹽,暗戳戳加在食物裡的鹽,才是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