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抱怨,一天吃的鹽也沒多少啊,可是總感覺口乾、想喝水,那可能是你沒注意生活中的「隱形鹽」!就算吃的飯菜沒加很多鹽,可是你的蜜餞、方便麵、肉鬆、辣椒醬等等都含鈉,可不要攝鹽超標哦~
攝鹽量超標,身體會發出「信號」
過量攝入食鹽是引發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等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專家表示,鹽吃太多除了增加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還有可能間接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 當發現身體出現以下異常,可能是你的攝鹽量過高了!
信號1:想喝水
信號2:思維不活躍
信號3:四肢等局部位置出現水腫
信號4:經常上廁所
信號5:頭部隱隱作痛
信號6:皮膚變得粗糙、乾燥
以上信號你「中槍」了幾個?如果符合多個選項,可能是由於你吃了太多「鹽」,而你還不知道!
小心生活中的「隱形鹽」
我們說的「鹽」,其實指的是鹽所含的「鈉」。減少攝鹽量,不僅僅是少吃鹹味的食物,還要警惕一些食品中的鈉含量。
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教授何鳳俊說,大部分食鹽攝入來自家庭烹飪用鹽,而當前的一個趨勢是加工食品、街頭小吃、餐館和各種快餐連鎖店快速發展,需要注意這些食品中的含鹽量。
從食品的包裝成分上,我們就能看到標註的鈉含量(即鹽含量)。那麼,到底有哪些日常食品藏著「隱形鹽」呢?
1、各種零食
一些餅乾、甜麵包、點心類的食物,幾乎都藏著隱形鹽。為了更好的口感,這些食品在加工前都要加入含鈉的輔料。
另外,涼果蜜餞、果脯果乾等酸味零食的鈉含量也高,很容易被人們忽略。蜜餞、果脯一般是經過長時間在鹽水裡浸泡,再取出來曬乾,用糖醃製。
一些鹹味的零食,如魷魚絲、牛肉乾、海苔、薯片、瓜子等,由於加入含鈉的添加劑(檸檬酸、鈉苯甲酸鈉)較多,一般含鹽量高。
2、各種調味料
平時我們做菜加的醬油,含鹽量是很高的,除此之外,辣椒醬、豆瓣醬、雞精、味精、蠔油、腐乳等調味品更是含鹽量高的「大戶」! 而100克豆瓣醬相當於15克食鹽,100克醬油相當於15~20克食鹽。所以,大家在添加調味料時,要有所克制,少放一些。
3、醃肉製品
我們常吃的臘肉、火腿、午餐肉、肉鬆等加工類肉製品都含有較高的鹽。 例如,臘肉的含鹽量高達5~10%,它需要通過大量的鹽來加工,以便於長期風乾時可以抑菌、防腐,還能保持肉質的鮮嫩。
4、速食、快餐食品
經過調查,一盒方便麵含有6.2克鹽,一包方便麵的含鹽量相當於人一天需要攝入的總鹽的量。 即使是沒有加調味料的食物,也有高鹽的風險,如100克掛麵,其含鹽量1.6克。此外,還有披薩、漢堡、油條、早餐麥片、包子、饅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