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中小學「補習風」更甚 中韓教育面臨相似困惑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本報記者韓國考察歸來發現,中韓教育體制相似,面臨困惑也相似

  日前,由華爾街英語組織的韓國教育考察團,來到韓國首都首爾,對當地的英語培訓市場和基礎教育體系進行了考察。來自全國7個城市10多家主流媒體的記者參加了考察。為了使記者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對韓國的教育體制有個全面的了解,主辦方特別選擇了慶熙學園,這是一個從幼兒園到中小學到大學都有的一條龍教育樣板。記者發現,同為東亞國家,韓國的教育體制與中國出奇相似,所面臨的問題也如出一轍。文:記者李義峰、何有貴 圖:李義峰

  英語培訓

  多為出國或考證

  韓國人學英語也功利

  考察團首先參觀了華爾街英語位於首爾的培訓中心,華爾街英語韓國CEO徐朱錫表示,韓國的英語培訓市場很大,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韓國人的英語水平很差。徐朱錫說,全世界託福成績最差的三個國家就是韓國、朝鮮和日本。另外,韓國曾經經歷了40年的軍政府統治,私人海外旅遊直到1981年才解禁,韓國99%的人不會說英語,甚至許多外企的人英語水平都很差。華爾街英語是2004年進軍韓國的,到目前為止,無論是學員數還是營業額都有10倍的增長。韓國選擇英語培訓的主要是三類人,一類是生意人,一類是公司職員,再就是大學生。韓國一般的公司白領年收入有5萬美元,他們會拿出5%進行充電。而大學生選擇英語培訓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進大企業,一個是出國。目前有400萬韓國人在國外留學或定居,其中300萬在美國。由此可見,韓國人學英語也是相當「功利性」的,不是為了考證就是為了出國。

  基礎教育

  可以不上學 但不能不上輔導班

  在韓國有句名言:如果是老師,他的影子也不能用腳踩;中國和韓國同樣是注重孩子教育的國家,但是與中國不同的是,韓國的中小學承受著比中國學生更大的壓力;中國和韓國一樣,課外教育佔據著中小學教育的一定位置,但是與中國不同的是,韓國的課外教育佔據著「半邊天」的位置。

  記者參觀了成立於1961年的韓國慶熙小學,這個學校目前共有學生720人,六個年級,每個年級有4個班。據該學校的副校長介紹,該學校最大的特點是外語教學,記者參觀的當日,正遇到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英語測試,採用的是老師與學生對話的形式。靈活實用的方法是值得我們國內的學校學習和借鑑的。

  慶熙女子中學是建立於1959年的一所學校,現在有21個班747名學生。學校副校長為我們準備了充分的介紹和電腦演示,他流利的英語表達是我們很多學校的管理者難以到達的水平,在他近1個小時的介紹中,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校設立的一門課,叫做社會自願服務,也就是我們說的自願者行為,每個學生一年必須有54個小時的社會服務時間。

  16次基礎教育改革收效甚微

  如果說在中國逐步興起的,或者說突飛猛進的各種社會培訓機構已經讓我們目瞪口呆的話,那麼韓國的基礎教育的課外教育更讓我們大吃一驚。在韓國,同樣實施的是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和大學四年的6、3、3、4的學制體系。但是韓國的中小學學校一般是在下午3時就放學回家,回家後這些孩子們又開始了另外一種學習,那就是課外補習。所以在韓國有另外一種說法,孩子不上學可以,但是不上課外教育卻不行。據統計,在人口不到5000萬的韓國這樣一個國家,中、小學的各種課外教育費用多達18億美元。近年來,課外培訓費用高漲,使很多出身貧困家庭的孩子們越來越多地被排除在進入社會主流的教育之外,於是改革現存的課外培訓的呼聲一年高於一年。據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的有關人士介紹說,韓國關於中小學基礎教育的改革已經進行過16次,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每次改革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留學

  7萬多在韓留學生

  有6萬是中國人

  在韓國訪問期間,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教育參贊艾宏歌給我們介紹了中韓教育的基本情況。現在韓國正在逐步加大英語的教育力度,特別是在基礎教育中加大英語的教育力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漢語教育的地位。不過他表示,中韓是鄰居,6萬家韓資企業在中國投資,中韓有150多對友好城市,中韓之間的交流肯定是越來越大、越來越廣、越來越深,包括語言教學也是如此,他說,現在在韓國的外國留學生有7.5萬人,其中有6萬人就來自中國內地。如果說原來的來自中國內地的留學生大多數是來自東北和山東的話,現在來自廣東、雲南,甚至新疆和西藏的留學生也越來越多。

  入讀慶熙大學

  每年兩次機會

  記者參觀的慶熙大學是韓國招收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大學。慶熙大學是趙勇植博士1949年創辦的一所綜合性大學,現已成為韓國頂尖的私立大學之一,目前在韓國所有大學的排名第八,私立大學排名第五。十幾年來,國際教育院一直承擔著韓國政府邀請的所有海外學生韓語進修項目,以及中國的優秀韓語專業學生語言培訓和韓語系教師的教學培訓等政府項目。

  慶熙大學至今開設了人文、社會、理工、醫學、藝術、體育等方面的100多個專業,其中酒店觀光、經濟學、傳播學、醫學、新聞信息學方面的研究業績尤為突出。所有專業的英語授課比例達到30%,為無韓語基礎的外國學生在學習上提供了很多便利。值得一提的是慶熙大學的文體專業十分有名,像韓國明星RAIN、李孝利就就讀於該校,而慶熙大學原校長、趙勇植博士的兒子趙正源,目前就擔任世界跆拳道聯合會的主席。對於留學生而言,慶熙大學一年有兩次入學機會,3月入學,上一年10月報名,9月入學,當年5月報名。攻讀本科要求普通高中畢業生、韓語TOPIK4級以上,每學期學費不同專業從人民幣兩萬到三萬不等。攻讀碩士學位要求具有學士學位,具有TOPIK5級以上證書,並能運用相應韓語水平者,部分使用英語面試的專業和研究生院除外,每學期學費從三萬到四萬元不等。宿舍費用每學期80萬到110萬韓元(約5000到7000元人民幣)。

相關焦點

  • 韓國經濟恢復靠中國?韓國經濟遭受重創,中韓合作獲寄望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疫情爆發後,在全球範圍內都引起了巨大的經濟破壞,很多國家的經濟都面臨崩潰。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韓國,也受到了嚴重打擊。在絕大部分國家都選擇閉國門的當下,韓國的商品出口受到了限制。一些韓國人將韓國的經濟恢復,放在中韓貿易協定上,將該協議當成韓國經濟在下半年復甦的重要推動因素。韓國經濟遭受重創據報導得知,韓國的經濟將在今年萎縮超過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韓國屬於受到疫情衝擊較小的國家之一。
  • 補習之風仍興盛
    據了解,香港各類中小學均會在暑假期間組織遊學團或交流團,前往例如澳大利亞、韓國、臺灣等當地的學校交流;或開展主題性的交流團,探訪音樂、書畫學校等,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此外,香港學校和家長也非常重視社會實踐活動,但不會集中安排在假期,而是平均分布於學期之中,定期組織學生參加義工活動、賣旗募捐、老人探訪和童軍活動等一系列課外項目。 「近幾年,學校的教育思路正在慢慢轉變。
  • 亞洲學生壓力大:韓國下課補習 泰國無課外活動
    泰國教育部長蓬貼說,一些外國中小學學生上課時間雖然遠少於泰國學生,卻有更好的學術表現,泰國中小學應該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泰國的家長們對待「減負」卻心態複雜,既希望給孩子減壓又擔心孩子因此落後。9歲的差彭就讀於泰國農業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他課外補習內容已達五年級水平。差彭的母親帕坦彭女士無奈地表示,「泰國社會充滿競爭,孩子課後不補習就可能落後於別人。」
  • 煙臺韓國學校:以教育為媒 架起中韓友誼橋梁
    在煙臺市萊山區,就有一所高標準、現代化的「韓商子女」學校,它就是煙臺韓國學校。該校在秉承韓國教育模式的基礎上兼教中國特色傳統文化,以教育為媒,架起中韓友誼橋梁。&nbsp&nbsp&nbsp&nbsp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韓兩國經貿合作的不斷發展,來煙臺投資、定居的韓國客商不斷增加。為了讓韓商在煙臺工作生活無後顧之憂,韓商子女的教育問題急需解決。
  • 【智慧講堂】中韓家庭教育分享交流報導
    ,中國教育界人士及家長精英齊赴美麗的韓國濟州島,共同交流探討「中韓兩國家庭教育」的話題。韓國的父母們到底喜歡那種爸爸的風格?以下是小編在韓國為您全程報導交流會現場: 一、中韓報導歡迎儀式(略)、二、濟州觀光大學樸校長致歡迎詞辭(略)三、雙方代表團團長發言(略)、四、中韓友誼長久、雙方互贈禮物
  • 韓國藝術家:中韓兩國音樂劇「珠聯璧合」闖全球
    韓國藝術家:中韓兩國音樂劇「珠聯璧合」闖全球 2016-04-08 18:39:48韓國音樂劇協會原會長尹浩進8日在廣西柳州舉行的第六屆中國文化產品國際營銷年會上說。  韓國是亞洲音樂劇的中心,也是僅次於倫敦、紐約的世界第三大音樂劇市場。尹浩進當日就韓國音樂劇創作及發展狀況發表主旨演講。他說,如同中國目前發展音樂劇所走過的路徑一樣,最早韓國音樂劇也是由搬演百老匯、倫敦西區的音樂劇開始的。
  • 從《天空之城》看中韓教育升學制度差異
    最近大熱的韓劇《天空之城》引發了中國對韓國教育的思考與討論。今天小編就來簡單介紹一下中韓兩國關於教育升學之路的相同與不同之處。杭州一老師從韓國帶回來的小學課表總的來說,中韓兩國的小學教育制度大致相似,只是學習內容不同。
  • 韓國在線教育案例:Megastudy如何煉成
    在東亞國家裡,韓國的教育環境跟中國更為相似,是否能上大學很重要,上什麼樣的大學很重要,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所以,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捨得花錢。2009年,韓國用於公共教育的經費達到了55萬億韓元,佔到其國內生產總值的6%。與此同時,私人的教育支出超過了20萬億韓元。
  • 「韓國世翰大學中韓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廣州辦事處」揭牌儀式圓滿舉辦
    6月21日,「韓國世翰大學中韓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廣州辦事處」揭牌儀式在中國南方人才市場總部順利舉辦。韓國世翰大學李昇勳校長、安鍾琪院長、中國南方人才市場管委辦王世華主任、策劃部程少兵副部長、南方人才教育許樂平主任及各界人士近100餘人出席活動,共同見證廣州辦事處的成立。
  • 韓國中學中韓教師協同下的中國語教學
    由於很多中國教師並不精通韓語,所以到韓國講授中國語時會和韓國老師一起上課,這就形成了中韓老師協同上課的一種新教學模式。有很多學者對韓國學生學習中國語時遇到的發音、詞彙、語法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地研究,並提出解決方法,結合韓國高中的實際情況就這種模式的優缺點及對策進行探討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 文字禮儀服飾 原來中韓文化有這麼多相似之處
    ,韓餐大大小小的碗碟也是頗為琳琅滿目……;另一方面,中國的螢屏上也上演了越來越多的韓國引進版的綜藝節目,兩國的流行文化有了更多的重合,從文字、文學、禮儀、審美、建築等十大方面比較,橫跨傳統文化和流行文化,會發現原來中韓在文化上有這麼多相似之處。
  • 菲朗生物中韓文化交流|體驗韓國料理魅力 促進中韓文化交流
    12月13日,菲朗生物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舉辦以「體驗韓國料理魅力 促進中韓文化交流」為主題的韓國文化體驗活動。她表示,中國與韓國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中韓文化交流歷史源遠流長,菲朗作為一家在中國的韓資企業,必須承擔起企業的責任和使命,此次以文化體驗為契機,舉辦的中韓文化交流活動有著巨大意義。
  • 中韓就熱點問題溝通 專家:韓國認識到「薩德」問題嚴重性
    中韓就熱點問題溝通 專家:韓國認識到「薩德」問題嚴重性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對於中韓雙方日前就「薩德」、朝核等熱點問題進行溝通一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在接受央視記者專訪時表示
  • 中韓自貿區談判完成 韓國媽米餐具進入中國是機遇也是挑戰
    隨著中韓自貿區的建立,中國消費者將可以買到更多物美價廉的韓國商品,享受「足不出戶」的消費樂趣。  不出國門、不代購即可選購優質韓貨  由於地理位置相近、生活習慣相似等特點,韓貨一直深受中國百姓喜愛,赴韓遊人數也逐年增加,據韓國駐華大使館2015年1月13日公布的數據,
  • 井大附中與韓國湖南大學合作成立中韓特色班
    中國吉安網訊(彭生苟、李竑旻)為積極響應國家關於教育國際化的戰略號召,提升中外合作辦學層次,突出學校辦學特色和社會影響力,讓更多學生共享優質國際教育資源,搭建直升海外名校就讀的橋梁,6月29日,青原區井岡山大學附屬中學與韓國湖南大學合作舉行中韓特色班籤約儀式。此舉標誌著我省第4個、吉安市首個學校與韓國湖南大學籤約中韓特色班。
  • 課外補習:反噬教育的影子教育
    補習教育綁架學校教育在城市學校,由於多數孩子都參與了課外培訓,致使學校的教學進度難以組織,少數未參加過補習的學生不得不參與補習。課外補習更重要的是對教育價值的改變:只關注考試成績而不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從而「成功地把教育變成了一種商品」。課外補習擴大教育不公過度的課外培訓極大地增加了學生課業負擔,高昂的補習費用成為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
  • 【UED】「八人雙城記」韓國四代建築師作品展暨中韓建築論壇
    【UED】「八人雙城記」韓國四代建築師作品展暨中韓建築論壇    【UED】「八人雙城記」韓國四代建築師作品展暨中韓建築論壇
  • 「中韓青年交流論壇」在韓國清州舉行
    新華社韓國清州9月21日電(記者田明)由中國駐韓國大使館主辦、全韓中國學人學者聯誼會承辦的「中韓青年交流論壇」21日在韓國清州舉行。逾200名中韓學生學者出席活動,圍繞兩國經貿、文化、法律等各領域交流議題展開討論。
  • 韓國小學生英語補習成災 月支出近900元人民幣(圖)
    正在接受英語補習的韓國小學生  據韓國《亞洲經濟》報導,韓國某英語教育服務企業7日,公開了針對534名小學生家長的問卷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韓國小學生平均每月用於英語補習的費用為15.4萬韓元(約合人民幣890元),這一金額約是補習韓語費用(6.6萬韓元)的2.3倍。   據調查,韓國小學生接受英語補習的比率高達79.8%,遠高於接受韓語補習的比率(40.4%)。面對英語和韓語補習時,84.2%的韓國家長選擇讓孩子英語補習。
  • 中韓廣告合作新橋梁-韓國鎬世亞洲有限公司
    (M Plus Asia)作為一家跨國企業,擁有十多年的經營經驗,集諮詢、市場營銷、廣告設計、市場推廣、演藝娛樂於一體,並成功與中國各大傳媒籤約合作,與多家知名韓國企業和政府機關達成合作意向,並且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打造精英團隊,致力於創建中韓共贏的理想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