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臘是道教重要節日,五帝考校定福報
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有「三元五臘」的說法,而「三元五臘」都與道教關係密切。提起三元節的來源很多人可能有所了解,而對於五臘節的由來可能就知之甚少了。
據《雲笈七箋》記載,正月初一(春節)是天臘,五帝會於東方九炁青天;五月初五(端午節)名地臘,五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七月初七(乞巧節)是道德臘,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十月初一(寒衣節)是民歲臘,五帝會於北方五炁黑天;臘月初八(臘八節)是王侯臘,五帝會於上方玄都玉京。
三元節是三官大帝賜福赦罪解厄的日子,那麼五臘節呢?據《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稱,五臘日是「五帝攢會之日……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可見,五臘也是道教齋醮祭祀的重要節日之一,和三元節的地位類似。
五帝朝會添神清算,學道者當朝真行道
五臘在道教的地位與「三元節」相似,故而在民間有「三元五臘」的說法。三元節三官大帝賜福赦罪解厄,五臘日便是五帝校定生人延益的良日。
《赤松子章歷》卷二有:「王長謂趙升真人曰:子知五臘日乎?趙升真人曰:吾於鶴嗚洞侍右,聞先師與鬱華真人論之,五臘日者,五行旬盡,新舊交接,恩赦求真,降注生氣,添神請算之良日也。此日五帝朝會玄都,統御人間地府、五嶽四瀆、三萬六千陰陽,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也。學道修真求生之士,此日可齋戒沐浴,朝真行道。今故明傳妙旨,可宜勤行之。」
如此可見,五臘日在道教其實是「五帝朝會玄都,統御人間地府、五嶽四瀆、三萬六千陰陽,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是學道修真求生之士,齋戒沐浴,朝真行道的好日子。
五臘分工不同,五帝校定禁忌需注意
五帝,即五老上帝。按《道教全真秘旨》言:「東方青靈始老蒼帝九炁天君、西方皓靈黃老白帝七炁天君、南方丹靈真老赤帝三炁天君、北方五靈玄老黑帝五炁天君、中央元靈元老黃帝一炁天君。」三元信仰中,上元天官賜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那麼五臘節呢,是不是也有相應的分工或者禁忌呢?
據《赤松子章歷》記載:
正月初一天臘,五帝校定生人神氣,時限長短,益添年命。求禱子孕,祭祀先亡,升達玄祖。其日不可壅滯溝澗,用力色慾。可吟詠歌贊,導引神氣。
五月初二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外滋萬類,內延年壽,記錄長生名字。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玄祖。其日不可伐損樹木、血食,可服氣,消息四大。
七月初二道德臘,五帝校定生人骨體枯盛,學業文籍,名官降益。其日可謝罪、請福、服氣、沐浴、祭祀先亡。其日不可伐樹碎石,食啖酸鹹,乘騎臨險。可導引攝理,展舒筋骨。
十月初一民歲臘,五帝校定生人祿料、官爵、算盡、疾病輕重。其日可謝罪、請添算壽、祭祀先亡、沐浴玄祖。慎勿多食、侄昏醉睡。可行道禮拜、旋逵庭壇。
臘月初八王侯臘。五帝校定生人處所、受祿分野、降注三萬六千神氣。其日可謝罪、求延年益壽、安定百神、移易名位、回改貧乏、沐浴、祭祀先亡、大醮天官,令人所求從願,求道必獲。此日不得聚會飲樂。可清淨經行山林有壇庭之處,行道有念,三魂七魄,不得經營俗事,逢臘日即是。
據以上,正月初一天臘,五帝校定生人神氣時限長短;五月初五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七月初七道德臘,五帝校定生人骨體枯盛;十月初一民歲臘,五帝校定生人祿科官爵;十二初八王侯臘,五帝校定生人處所,受祿分野。五臘日,齋戒沐浴,朝真行道,自然獲福無量。
志心皈命禮。陰陽始祖,天地根原。受誥命於玉皇,秉咒章於靈寶。採書錦篆,吐五氣之精華;赤幅丹囊,發三光之晃耀。簫歌於寒靈殿內,飛步於紫微宮中。鍊度身形,鎮驅妖邪。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五靈五老上帝,度人護命天尊。
又誥
志心皈命禮。一元分炁,五曜舒暉。按行乎南北西東,餡患乎雨踢寒燠。奠中宮者曰聖,佐后土者曰神。各分周天之候,不爽次舍之經。九街大使,三界行人。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太虛布化,周通無極,五老天尊
惟願眾生,得聞正法,萬罪冰消,善芽增長!
惟願眾生,得聞正法,永斷得迷,常修正道!
惟願眾生,得聞正法,不落邪見,法輪常轉!
祖師言:
「心存邪僻,任爾燒香無點益;
持身正大,見我不拜又何妨」
「道教正統」修行人的第一訂閱號
致力於傳統國學及道學文化的復興、闡釋、傳播
修行人的心靈淨土,煉道者的法海梯航|開悟|增慧|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