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硬實力#
要說廣州美食最地道的傳統味道,那一定都藏在荔灣越秀海珠這些老城區的街巷中,這裡有著很多幾十年歷史的經典餐館,都這訴說著老廣味道的魅力。但最近幾年隨著餐飲行業不斷變革,在越來越多所謂的網紅美食衝擊下,老城區每年都有很多經典老店執笠,實在讓人唏噓。但也有一些老店在這當中積極得求變,靠著多年積攢下來的口碑和地道的出品,仍然被吃客們喜愛。
今天毛哥要和大家說的就是這樣一家店,兩三年前,當時已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廣州經典酒樓「醉瓊樓」店主揮筆寫下」珍重」告示,用的是粵語地區特有的「三及第文」,即融匯文言文、現代白話文與粵語口語三者的文體。一時間,醉瓊樓結業消息遍傳羊城,我也趕著去吃了一次。當時我和朋友論談家國大事,席上卻有一兩道家常美饌,令人恍惚。收銀時,對老闆娘說了一句「祝君安好」,也算聊表寸心。今日憶起,仍是無盡唏噓。
新店層出不窮,老字號逐漸結業。傳統的老廣味要逐漸消失了嗎?
所幸的是,老闆承諾了一句「後會有期」,醉瓊樓如今重新開業,改名」華哥私廚」。雖然名字變了,但味道不變,街坊的熱情也依然沒變。讓我們一起來光復北路443號再來嘗嘗這經典味道。
金牌醉瓊雞
老牌飯店,肯定要有雞坐鎮,這道金牌醉瓊雞是店裡融匯了白切雞與鹹雞,創出自家的「醉瓊雞」。圍觀了一隻醉瓊雞上桌前的全過程,完全被師傅圈粉。動作行雲流水,帥得像金庸筆下的大俠。下單後不到五分鐘,師傅就親自把這盤雞端上來了。聽到我驚嘆太快,還樂呵呵地回應道「斬個雞,灑灑水啦~」
醉瓊雞雞種很好,大小適中,浸煮到剛斷生,帶著濃濃的香氣,半隻的分量足夠兩人分享。雞皮有一定的厚度,口感爽滑到接近於「脆」。肉身緊緻嫩滑,雞皮晶瑩,沒有多餘的脂肪,層層分明。
佐料既有姜蔥,也有沙姜鹽,無論蘸哪一種,味道都非常好,因為雞種好雞味足,已足夠好吃!
鹽焗雞
醉瓊樓有客家血統,自然以鹽焗雞和鹹雞為主。鹽焗雞看似簡單,但古法須用油紙包好,粗鹽埋熟,這才使鹹香入味。許多地方的鹽焗雞太偷懶,都是用簡單的雞料雞粉處理,一兩口後就知道不行了。而這裡的鹽焗雞,真的沒有讓毛哥失望。
華哥的鹽焗雞,不但肉骨入味,且有麻油香氣。雞皮、脂肪、肉,與貼骨部分的肌理,每一處處理都臻乎完美。至此可嘆,羊城的鹽焗雞,醉瓊樓當有一席。
豉汁炒牛心頂
牛心頂則是常見的「黃喉」,不過黃喉用的多是豬心頂。這種內臟,一般都要在屠宰時放血得當才好吃。然而如今有此講究的地方也不多,許多火鍋店裡的黃喉都用化學劑泡白了,毫無味道只能吃個口感。華哥的牛心頂用豉汁炒,卻不僅僅是掛漿,而是真的有豉汁逼入食材。爽脆的同時,多了一份軟糯的溫柔,別具風韻。這道菜比牛雙眩易得,因而我更推薦有緣人嘗一嘗這道菜。
黑叉燒
雖然名字也叫黑叉燒,當時和炳勝的那道招牌黑叉風格完全不同。這裡的黑叉燒上菜很有特色,上桌前會淋一點點酒,吃起來有淡淡的酒味口齒留香,入口即化香而不膩!
半煎炸突出脆皮,花肉化開,瘦肉鮮嫩彈牙,那份焦邊最是讓人喜歡,這道叉燒也是難得的美味,比很多燒臘檔的叉燒都要好吃!
脆皮炸大腸
也是一道老城區很多老菜館都喜歡做的菜,這裡的出品也非常不錯。大腸入口外表吃起來像薯片一樣酥脆,輕輕咬下立馬感受到大腸那軟糯的口感,細細咀嚼之下滿口油香,實在是美味至極。
蘸上一點搭配的甜辣醬,不僅解膩也更加開胃,實在是一道下飯的好菜!
總體來說,這家老牌餐館確實都保留了以前的老味道,每道菜的出品都相當可以,經過歲月的變遷,雖然老字號想要堅持曾經的味道很難,像醉瓊樓這樣的已經算優秀了。回到越秀荔灣這些老一點的城區,才能感受到老廣州的味道。房子還是低矮的兩三層樓,但門前馬路上汽笛轟鳴,這就是變化。
好了,本期毛哥老廣經典餐館專題就先到這裡了,更多地道廣州美食攻略還請多多關注毛哥,謝謝!#吃在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