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睿媽寶貝
寶媽們基本上都知道,第一道輔食應該給寶寶吃的是米粉。可是加了米粉後,什麼時候給寶寶添加其他食物?又應該先吃哪個、後吃哪個,寶寶才會更容易接受,身體才能長得更好呢?
輔食添加在一些人眼裡,覺得就是給孩子吃食物嘛,哪有那麼講究,想給孩子先吃哪個就吃哪個,要不多麻煩的。
但是給寶寶添加輔食,其實中間有很多學問,添加對了,寶寶才能吃得好,身體也會更加健康。
016~7個月寶寶的發育飲食特點
6個月的寶寶由於身體所儲存的鐵已經被消耗完,而母乳和奶粉裡所含的鐵也是有限的,因此專家建議在寶寶六個月時應該先添加高鐵米粉。當寶寶接受米粉後,就可以循序漸進地給寶寶添加其他食物。
6~7個月的寶寶,在飲食上,主要以接受、適應各種新的食物為主。每次只增加一種新的食物,嘗試三天後,如果寶寶沒有任何過敏反應並且大便正常,就可以換另一種新的食物添加 。
6~7個月寶寶每天的輔食添加次數為1~2次,可以根據寶寶每次的飲食量來安排。
寶寶的奶量:6個月的寶寶由於處在輔食的接受期,攝入量較少,因此寶寶的奶量沒有太大變化,應該在800ml~1000ml;7個月的寶寶幾乎已經完全接受輔食,並且很多寶寶的輔食量也會有所增加,奶量就可以控制在600ml~1000ml之間。
雖然寶寶已經開始添加輔食,但還應該以奶為主,輔食為輔,適當的控制輔食的量,不能因為寶寶喜歡吃輔食,就隨意的增加輔食的量,而減少寶寶的奶量。如果奶量不夠,也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02有序地添加新的食物,寶寶長得好
6個月左右的寶寶,不僅僅是身體需要其他的營養,寶寶的胃腸道也能夠消化奶以外的食物,所以這個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更合適。但為了寶寶的腸胃能夠更好地適應,因此剛開始給寶寶添加易消化、吸收的米粉對寶寶的身體發育更好。
根莖類食物的添加
當寶寶的身體成功地接受米粉後,就可以引入其他根莖類食物,比如土豆、南瓜、胡蘿蔔、山藥等。因為這類食物,也屬於澱粉類食物,容易消化吸收,也是在初期鍛鍊寶寶腸胃功能的好幫手。
這類食物採用蒸的方式即可,然後用輔食機打成泥糊狀就可以給寶寶食用。但每次只能引入一種,觀察3天,如無不適,才能夠引入新的食物。
在這個過程中,寶媽最好記錄下寶寶每天的輔食添加情況,如果出現了過敏反應,應該立即停止這種食物的添加,並且記錄下來,等到3~6個月後再試著添加。
綠葉類食物的添加
添加部分根莖類食物後,寶媽就可以給寶寶引入不同的綠葉類蔬菜。綠色葉子類蔬菜富含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但同時也都含有草酸,因此適合使用水煮的烹飪方式,不僅能夠去除農藥、也能去除大部分草酸。但水煮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破壞蔬菜的營養。
這類蔬菜的味道比較澀,有的寶寶不易接受,媽媽可以把蔬菜泥和米粉混合,或者和其他寶寶已經適應的根莖類蔬菜混合到一起,降低葉子菜的特殊味道,寶寶更容易接受。
7個月添加肉類
如果在6個月的時候,寶寶對於新輔食的接受一切正常,那麼七個月後,就可以讓寶寶嘗試紅肉、雞肉、魚肉等食物。
1、魚肉
魚肉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給寶寶吃魚肉,可以首選鱈魚,不僅富含優質蛋白質和DHA,而且脂肪含量低,也是低致敏性的食物。
如果有寶媽問,這幾類肉中,應首選哪一種給寶寶吃。那麼鱈魚就可以作為首選,因為他的肉質鮮嫩、刺少,而且易消化,很適合給寶寶食用。
除了鱈魚,這些魚也可以在7個月後適時地給寶寶添加,如三文魚、鱸魚、鯧魚、多寶魚等。
在製作魚肉的時候,可以先用檸檬片除腥,然後再上鍋蒸熟,挑出魚刺做成魚糜給寶寶吃。
2、雞肉
雞肉富含優質的蛋白質,以及更多有價值的營養物質等,也是最早能作為輔食給寶寶添加的肉類之一。
在給寶寶製作雞肉泥的時候,可以在水裡放少許薑片用來除腥。煮熟後,把雞筋和雞皮去除乾淨,再打成肉泥給寶寶食用。
3、紅肉
紅肉主要以豬瘦肉和牛肉為主,不僅富含蛋白質,也能夠補充寶寶身體所需的鐵質。但豬肉最好選擇純瘦肉給寶寶食用,過多的食用肥肉容易造成寶寶肥胖。
紅肉不易咀嚼,剛開始給寶寶添加的時候,最好做成肉泥,寶寶易吞咽、好消化。
在肉類的添加上,沒有必須的先後順序,寶媽可以根據自家的飲食情況來為寶寶添加。但一定要做的足夠細膩,並且去除腥味,寶寶才更容易接受。而且肉類沒有米粉好消化,因此在添加的時候,每次可以少量添加,依寶寶的接受情況慢慢增加。(在不過敏的情況下,只要寶寶的大便正常,就可以繼續逐漸加量。)
睿媽寄語:寶寶腸胃比較嬌嫩,在添加輔食的時候,需要慢慢來,讓寶寶一樣一樣的去適應,這也是鍛鍊寶寶胃腸道的一個過程,但是需要媽媽細心、耐心,寶寶才能夠吃得好、長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