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學校,為了體現分層教學來給學生劃分等級,都設有重點班,也稱「尖刀班。這類班級由於受到學校的重視,一般師資力量較強,老師工作也會更加認真負責,對學生高標準嚴要求,而且學生也是較為優秀的,要通過考試成績獲得重點班席位,自然重點班的學生普遍要比普通班的學生成績優異。
所以家長們都以孩子在重點班為榮,可是有重點班就有普通班,一些學生明明成績很一般,甚至在普通班都是成績平常的學生,家長仍然想方設法試圖通過關係或者送禮把孩子送進重點班。因為在這些家長的眼裡讓孩子在重點班裡當「鳳尾」比在普通班裡當「雞頭」要好。
為什麼家長不惜犧牲面子和金錢也要把孩子送進重點班呢?首先我們要明確重點班與普通班的區別:
1. 起點不同:
重點班的孩子一般起點較高,因為他們都是摸底考試中成績比較好的,說明其基礎知識掌握較好。而普通班的孩子,無論是在學習成績還是在學習能力上都相對低一個等級。所以在學習成績這一角度來看,過去的學習成績作是將來學習的基礎,所以重點班的學生普遍較普通班學生起點高。
2. 教學進度和難度不同:
重點班的孩子因為對知識基礎的掌握較好,所以不管是在教學的廣度、深度還是速度上,相比普通班來說,效率都會更高一些。老師教學的重點不是傳輸書本知識,而是書本以外的延伸;而普通班則基礎知識佔主要地位,在書本知識的基礎上適當拓展。
3. 班風不同:
重點班往往臥虎藏龍,多數都是學霸,個個學習能力都很強,再加上重點班學習氛圍濃厚的影響,和高分學生之間的壓力,競爭意識是很強的,學生好勝心過強就會導致人際關係比較緊張,沒有普通班氣氛活躍。當然普通班的競爭壓力就相對較小,但是學風也更加鬆散,所以想要在普通班取得好成績,就要靠自制力了。
4.師資不同:
重點班因為有頭銜帶來的成績壓力,俗話說「好馬配好鞍」,所以學校自然會配備更有經驗的、教齡更高的老師任教,這都是可以理解的;當然這也不是對普通班老師的否定,同樣的老師,放在重點班和普通班,也會因為學生質量的不同,考出的成績也會有所差距,所以凡事都是相對而言,要合理分配,以實現資源配置利益最大化。
當然選擇去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去普通班當雞頭,是很多家長面臨的艱難抉擇,因為他們只看到了普通班的優越之處,而疏忽了重點班對成績普通的孩子所帶來的影響:
一、重點班學習進度快,孩子的自尊心會受到傷害
通常情況下,重點班的老師講課的進度比較快而且思路也比較新穎。然而孩子們上課都是需要按照老師的模式來進行學習思考的。如果孩子跟不上老師的思路和進度,那麼就很有可能造成孩子對這一部分的知識掌握的不夠從而影響下一階段的學習。長期下來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這會嚴重的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時也會導致孩子的學習興趣逐漸下降。當孩子的負面情緒長期無法得到排解時,也會對其心理造成極大的創傷。
二、孩子無法融入重點班
重點班的孩子個個都很優秀,哪怕是之前在班級裡一直受到老師重視的同學,到了這裡也會變得平平常常,失去原來的優越感。這會給那些一直成績優異的學生的心裡帶來很大的落差感。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十分自卑,這不僅僅對學習無益,也會使孩子變得內向,不愛與人交流,對孩子的心理髮育也有許多不良的影響。
三、孩子需要時間適應重點班的環境
都知道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後會進行測試,把普通班中優秀的孩子調入重點班。所以如果孩子是從普通班後轉到重點班級裡的,就會處在一個新的陌生的學習環境裡,他再次花費時間來適應新的老師和同學。此時的孩子不僅僅要考慮學習,還要重新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這些都需要孩子花費時間去適應調整,無形之中也會分散孩子學習的精力。
其實,孩子上重點班還是普通班都是次要的,而讓孩子明白上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學習,無論身處什麼學習環境,只要肯努力都會取得優異的成績,其他都是客觀原因。所以家長們一定不要一門心思的要把孩子送進重點班,這樣做反而不會對孩子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相反會讓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差,甚至造成一些心理問題。
我是果兒媽,一位80後寶媽,每天在這裡為大家分享一些育兒趣事,
以及我作為過來人的一些經驗。
果兒媽也是育兒領域的優質創作者、更是專業的兒童潛能開發師,幫助家長們正確育兒的同時,幫助孩子變得更優秀。
若你喜歡果兒媽的文章,記得轉發、點讚、評論、留言!
我也非常樂意幫助家長們解決育兒的困惑、分享育兒的歡喜,
果兒媽一直都會在這裡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