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前221—206),在最初統一六國的時候,秦朝的面積只有200多萬平方公裡。隨著北伐匈奴,收復河套;南徵百越後,秦朝的面積達到了300萬平方公裡。譚其驤畫的秦朝版圖,將雲貴高原也劃入了,但是卻沒有劃入交趾。小編進行了一些調整。
漢朝(前202—220)漢朝初期,其疆域面積和秦朝初年一樣。後來經過漢武帝北擊匈奴,經營西域,徵服南越、朝鮮、西南夷等,疆域面積迅速擴張到了600萬平方公裡左右。漢朝對西域地區的控制時間很長,達到了150年。
西晉(265—316年),280年,西晉滅吳國後,疆域和漢朝的疆域大致差不多,略小於漢朝。不過西晉對西域的控制比漢朝要小得多。西晉也是一個大一統的朝代,但是由於存在時間短和內亂不止,其國力沒有得到發揮就滅亡了。
隋朝(581—618),589年,隋朝滅陳朝,再一次統一了中國。此時的隋朝的面積達到了300多萬平方公裡。此後經過隋煬帝在河西、嶺南的開拓,面積達到了400萬平方公裡。隋朝存在的時間也很短,但是為唐朝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唐朝(617—907),唐朝建立後,在628年完成了內地的統一,面積達到了300多萬平方公裡。隨後滅東突厥、薛延陀、高句麗、高昌、西突厥等,面積迅速突破了1000萬平方公裡。不過唐朝在大漠的統治只維持了35年。唐玄宗和武則天時期,突厥復國,唐朝面積穩定在600萬平方公裡。755年安史之亂後,唐朝面積迅速萎縮為300多萬平方公裡。
北宋(960—1127),北宋並未完全統一內地,燕雲十六州和西夏,大理國都是割據狀態,因此面積只有280萬平方公裡。而北方的遼國的面積卻突破了400萬平方公裡。
元朝(1271—1368),蒙元消滅了西夏、西遼、金國、吐蕃、大理、南宋,統一了東亞大陸。到1279年,其疆域北到貝加爾湖一帶,西到哈密一帶,面積突破了1400萬平方公裡。譚其驤的元朝版圖上不封頂,一直到北冰洋,十分荒謬,故不採納。
明朝(1368—1644),明朝於1381年統一內地,面積達到了400萬平方公裡。在永樂時期,設置奴兒幹都司和徵服安南,面積突破了600多萬平方公裡。這個數據僅維持了20年。隨後,明朝全面收縮,面積長期維持在400萬平方公裡以內。
清朝(1636—1912),清朝建立後,吞併了漠南蒙古,明朝故地,喀爾喀蒙古、吐蕃各部、西域各部,面積突破了1300萬平方公裡。這個數據維持了100年,到1858年後的50年維持到1150萬平方公裡左右。1912年,將五族之地的主權全部轉讓給了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