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7月18日人物版刊出長篇通訊《地質之魂》,介紹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四一六隊原副隊長、總工程師徐輝煌的感人事跡,引起反響。
7月19日下午,四一六隊召開向徐輝煌同志學習座談會。大家認為,《光明日報》以整版篇幅傾心報導徐輝煌事跡,讓地質人備受鼓舞。整篇報導採用第一人稱敘述的表現手法,親切、真實、感人。大量的故事、生動的細節,展現了徐輝煌忠於事業、不畏艱苦、以苦為樂、呵護人才、愛崗敬業的事跡,是一首催人淚下的地質人精神讚歌。
隊長張國華說,徐輝煌同志熱愛地質工作,他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四一六隊工作,一幹就是28年。在單位最困難的時候,他都沒有放棄地質工作,幫助單位走出了低谷。我們要學習徐輝煌忠於事業,全力以赴獻身國家地質事業。
安保科科長姜夏明說,為了國家利益,他放棄了多個高薪聘請的機會,年近50的他,不顧有病的身體,還經常與同事們一起風餐露宿,爬山涉水工作在野外一線。徐輝煌的敬業精神、奉獻精神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工會主席、紀委書記劉定勇說,輝煌同志去世後,我才了解到他在內蒙古荒野的礦區是靠啃冷硬饅頭、喝點礦泉水堅持工作的。現在想起這些我都深感慚愧,為什麼當時我不多與他聊聊工作上的事呢。他在外面所經歷和承受的艱難困苦,只有他自己和他身邊的工作人員知道。我們身邊還有許多這樣默默奉獻的地質人,需要我們更加關心、加倍呵護。
財務科劉鳳舞說,由於分工不同,我沒去過野外,不知道野外的苦和累,直到這次看了徐輝煌同志的長篇事跡報導,才真正體會到苦與累、奉獻與奮鬥意味著什麼。在我以後的工作中,要學習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要想辦法克服。
勞人科金唯說,徐輝煌為適應崗位需要,從零開始,虛心求教,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成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十百千人才工程專業首席工程師、省地勘局模範地質工作者。當前,我們需要大力培養這種懂技術、肯鑽研、敢創新、勇奉獻的年輕複合型人才。
《地質之魂》見報後,被中國文明網、中國青年網、中工網、鳳凰網等迅速轉載。徐輝煌已成為7月份「中國好人榜」候選人。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追認徐輝煌為「勞模標兵」,並下發決定,廣泛開展向徐輝煌學習,加強構建新時期地勘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記者唐湘嶽 通訊員李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