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品牌狹路相逢,無印良品的追趕者在賣什麼?

2020-12-23 百家號

廣義上來講,雜貨店指的是販賣雜貨的店子。「雜貨店」這個概念其實很早之前就有了,大到百貨商場,小到家門口前販賣柴米油鹽的小鋪子,都可以稱作「雜貨」商店。但若從這兩年零售市場的狹義概念上來看,雜貨店實際上指的是「雜貨品牌」——譬如像是「無印良品(MUJI)」這種,以品牌運營的方式來賣雜貨的概念店。

「無印良品(MUJI)」直譯過來的意思是「沒有商標的優質物品」,這反映了這一品牌的初始設定——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出現下滑、消費低迷,民眾除了要求產品的品質上乘外,也期望能有更多的低價產品出現。在這一背景下,MUJI公司創始人木內正夫,創辦了「無印良品」公司,宣傳會提供包裝較簡潔、拿掉了商標,省去了不必要的設計,提供「物超所值」的好產品。這一概念極大地迎合了當時、當地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也令無印良品在商業上獲得了較大成功。

不過,「無印良品」在中國,卻並沒有走它初始創業時期的「物美價廉」概念,而是包裝起了「文青」、「情懷」等概念。但這兩年,這些概念的效果開始一點點的不好用了。而且,伴隨著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即便是在「雜貨店」領域,也孕育出了一些定位參差的無印良品的「追趕者」們,他們現在都在賣些什麼?又各有哪些特點?就讓我接下來走進這些門店來看看吧。

1、名創優品

主要產品類型:生活必備、時尚趣玩

特點:性價比高

有人說,名創優品無論從外觀還是商業形態,都有點類似無印良品,雖然他們一般都是開在熱門商圈的底商或是角落裡,未必是核心地段,但客流量一直都還不錯。

名創優品在店內專門開設了網紅爆款的展示區,很有特色。

偶爾會有一些與二次元文化聯名的單品出現在這裡,這些都是這個品牌比較受年輕人喜愛的原因。

而生活日常的必需品,則主要是以薄利多銷為主,譬如「網紅水杯」,單價五元兩隻。

2、NOME

主要產品類型:衣服,家居用品

特點:設計師品牌,設計感強

NOME中文名「諾米家居」,要售賣的是一些品質的家居單品及一些家居類服裝,也有一些玩具之類的小物件。

「血緣」上來講,它是一家瑞典獨立設計師品牌,因為單品的設計感和品質較高,這兩年這個品牌在評論圈口碑還不錯。

不過,相比之下,NOME售賣產品的價格也相對較高。就算是買個水果乾零食,走的也是「簡約國際範兒」。

3、九木雜物社

主要產品類型:文具,時尚趣玩

特點:專門設計、適合學生族

九木雜物社是隸屬於晨光文具旗下子公司。不過,因為「出身」就是在一家文具公司,所以九木雜物社天生帶著學生範兒和書卷氣。

不管是各類讓人眼花繚亂的文具,還是那些漂亮的手帳、小物什,都是「少女心」滿滿。

「學霸」手帳——專門為學生一族設計的產品很貼心,也很有趣。手包之類的單品,也是以簡單實用為主,並沒有設計太多、過於花哨的感覺。

4、海瀾優選

主要產品類型:服飾、家居用品

特點:生活方式組合產品多

海瀾優選生活館,是海瀾集團旗下生活方式類家居品牌。主張是「家居生活相關的全品類產品的一站式購物場所」。當然,也少不了海瀾傳統的「強勢」產品——家居服飾。

或許是因為體驗館面積較大的原因,也有一些類似宜家家居的家居組合展示空間。

日常的家居用品,則主要是餐具、客廳、廚衛用具中的小物件居多。

5、酷樂潮玩

主要產品類型:玩具、飾品、

特點:動漫產品多,物美價廉

酷樂潮玩,主打「潮範兒」,隸屬星動力潮流百貨旗下。

這個品牌賣場裡面賣的產品中,最吸引年輕人目光的應該是與「二次元」文化相關的動漫玩具、禮品。

也有一些色彩斑斕的時尚飾品,看起來應該是少女們喜歡的款式,以及一些箱包單品,主打可愛系的「街頭風」,多為創意類、搞怪系,品質較為一般。

新京報記者 周紅豔 攝影 新京報記者 周紅豔 校對 何燕

相關焦點

  • 日本雜貨品牌「無印良品」官網售賣家電產品
    日本雜貨品牌「無印良品」官網售賣家電產品來源:聯商網2014-03-01 20:26  競爭不只是在家電品牌之間,任何一個外來者都能成為一匹「狼」。  日本雜貨品牌「無印良品」也悄然開賣家電了。  在無印良品日本官方網站上,冰箱、電飯煲都已經開始接受預約。據悉,此次發布的產品多達7種,還有洗衣機、榨汁機、電熱水壺、微波爐、烤麵包機、烤箱。  一如無印良品的簡約的設計,新推出的家電系列由擔任無印良品產品設計師多年的深澤直人監製,不論外觀還是功能上都保持著深澤直人一貫的設計風格,簡潔、柔和且注重人性化的使用細節。
  • 無印良品敗在品牌
    廢話不多說,先拋出一個結論:無印良品的基因是一家賣貨公司,而不是一家品牌公司。我之前經常問國內消費行業的大咖如何看無印良品,現在國內有許多人對於無印良品的固有印象,甚至是討論最多的一個觀點,就是認為無印良品是一個品牌設計感十足的公司。就正是因為有如此這般的錯誤印象,我們接下來逐步梳理無印良品的發展歷程,帶大家一起來看無印良品這家公司本質的DNA。
  • 賣雜貨的無印良品、賣衣服的森馬,為啥都開始賣菜了?
    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被消費者認為是冷淡風的代表。據悉,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設菜市場,首店將入駐上海瑞虹天地。無印良品的菜市場將延續簡約的風格設計。除了售賣鮮魚、生肉、蔬果等生鮮農副產品外,還提供現場加工和用餐服務,消費者可參與食材的料理。
  • 現在的無印良品還是那個來自日本的雜貨品牌嗎?
    近日,MUJI無印良品被爆出與芬蘭Sensible4公司共同開發一款適用於極端環境的自動駕駛巴士。這款名為Gacha的自動駕駛巴士在系統應用上採用了Sensible4公司的核心技術,而在整體外觀設計方面則由MUJI全權把控。
  • 無印良品(Muji)貴麼 是什麼檔次
    無印良品(Muji)是知名雜貨品牌,中端價位。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在日文中意為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產品注重純樸、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理念,在包裝與產品設計上皆無品牌標誌。
  • 無印良品在中國賣不動了,日本成功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在日本大獲成功的無印良品,到底在中國這個特殊的市場上做錯了什麼?二、為啥降價那麼多還是沒人買?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我們曾經專門有過一篇文章《世界成功中國失敗的無印良品,為什麼只在中國賣高價?》當我們自己分析無印良品的發展的時候就會發現,無印良品在日本和中國成功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在日本,無印良品起家於日本上個世紀80年代的經濟停滯,當日本人都沒有錢來買昂貴的商品的時候,無印良品適時打出了「有理由的便宜」,其核心目標是為消費者提供「造型簡樸、樸素且價格適中的商品」,無印良品強調產品本身的價值,採用弱化品牌LOGO的反品牌概念,無印良品的做法是通過減少從生產到流通過程中的各種浪費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在無印良品眾多的中國追隨者中,或許確實有一部分人沉迷的是無印良品強調的「家」的品牌認知以及其主張環保、反對過剩包裝的思想理念、推崇的人文情懷,但不可否認,在品牌逐漸壯大之後,無印良品的追逐者也不乏「慕名而來之人」,他們或許更為看重品牌背後的象徵意義,這與星巴克、喜茶被追捧的道理如出一轍。
  • 「無印良品」貴不貴?
    本報記者 楊群多年前,流行歌手組合「無印良品」清新細膩的歌曲風格風靡一時。歌迷都知道,該組合取名的靈感,源於一個日本的雜貨連鎖店。多年後,上海街頭也有了這家「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破產?是時候選擇新的品牌購買了!
    2020年7月10日,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日本零售行業巨頭,『良品公司』美國子公司宣布申請破產。據報告顯示,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3月17日起美國所有無印良品門店被迫停業,終止運營,無印良品在美業務受到嚴重影響,美國區業務持續虧損,負債已高達6400萬美元,故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以求應對。
  • 無印良品在中國的潰敗:品牌管理失策 定價過高
    過多的品牌曝光導致追捧者迅速增加,高端受眾就喪失了對品牌的興趣。他們偏好「安靜的品牌」,享受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優越感,「別人不知道我在用什麼品牌,但看著就是厲害」。過於顯眼的品牌標識,是暴發戶炫耀的醜陋模樣。  早期消費得起無印良品的中高端群體,在其不斷走紅,被迫走向大眾的過程中逐漸遠離了。
  • 無印良品的失望與失意
    如今,提起無印良品,粉絲的心態是很尷尬的。作為將精緻美學、日式生活方式帶入中國的品牌,無印良品的「良品」形象正在坍塌。無印良品近日被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6款家具材質「以次充好」的事件,與以往的質量「小毛病」相比明顯升級到「嫌欺騙消」。在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已經在營業收入增長的失意之下,品牌形象更讓人失望。
  • 你在某音和某寶買的超低價無印良品四件套是正品嗎?
    最近小編發現某音上好多賣無印良品四件套的,打著清倉處理的旗號,說原價1099的四件套只要99,很多人不禁疑惑,這是真的嗎?是正品嗎?且聽小編一步步分析。首先我們要說一下「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這三個商標是不是一回事?
  • 無印良品:生活美學販賣者
    除了純樸、簡約、顏值高的雜貨,無印良品還販賣什麼?自疫情期間以來的國內市場中,盒馬鮮生等生鮮業態的走勢持續良好,而無印良品也踏入了這一領域,要在中國賣起了「菜」。在十月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無印良品宣布將要在該商場推出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中國首店的消息。而這一項目,也是無印良品「以食為主」的最新業態之一,在宣布入駐中國之前,東京和大阪的繁華地帶也同樣有著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的身影。
  • 無印良品MUJI:急進、危機與重生
    開發團隊花費最多的時間在思考「消費者喜歡什麼」和「追逐考究的商品」,這些甚至仍是指導今天無印良品商品開發的價值觀無印良品商品開發和生產原則:1、選擇優質原材料,品質不低於商場中銷售的民族品牌(national brand);2、不斷改良生產工藝;3、商品採取簡約包裝;4、價格必須低於民族品牌30%;時代背景:1、日本經歷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後,當時日本消費者開始追求「
  • 無印良品為何頻出次品?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王敏傑 馬雲飛伴隨著質量問題的頻發,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經營業績也受到影響。反觀本土大眾零售商名創優品、nome等後來者,卻有著強勁的發展勢頭。2005年,無印良品正式進軍中國市場,此後一度風光無限。但眼下,伴隨著質量問題的頻發,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經營業績也受到影響。反觀本土大眾零售商名創優品、nome等後來者,卻有著強勁的發展勢頭。「群狼環伺」的戰場上,未來,無印良品能否突出重圍,重返巔峰?
  • 無印良品在中國失去的市場份額,這個日本品牌能搶到嗎?
    先有宜家中國的首個城市店在上海靜安寺開張,後有日本知名生活雜貨連鎖品牌LOFT中國首店落戶上海徐匯美羅城。據了解,這是LOFT在海外,也是中國的第一家直營店。在日本,LOFT和MUJI(無印良品)、niko and...被視為「雜貨三巨頭」。每年,不少去日本旅行的遊客,都會去這幾個品牌的店鋪逛一逛,以體驗日本當地的雜貨文化。
  • 無印良品召回59萬瓶裝「問題水」 家居連鎖賣食品靠譜嗎?
    摘要 【無印良品召回59萬瓶裝「問題水」 家居連鎖賣食品靠譜嗎?】  今年1月,無印良品售賣的一款進口燕麥餅乾亦被香港消委會「點名」,檢出縮水甘油、丙烯醯胺含量較高。儘管這次召回產品主要在日本及中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有售,但接連曝出的食品安全問題,再次讓外界關注這家日資家居雜貨巨頭的管理。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   「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 8月1日起無印良品260多個品類商品降價20%
    日前有消息稱,無印良品計劃自今年8月1日開始在中國對260多個品類的商品降價20%,而目的則是「通過價格優勢進一步擴大消費層」。這個以銷售生活雜貨、服飾類商品為主的日本品牌,在中國市場受到不少中產階級、文藝青年的喜愛,雖然常常被與快時尚相提並論,但其價位比起快時尚品牌來要高出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