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烙油饃不起層?擀麵之前抹點油,個個酥香層數多,比買的好吃!
在上大學之前一直都不知道各個地方的文化差異有多麼巨大,面對來自天南地北的舍友們平時聊的話題難免離不開家鄉的美食,小編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河南人,小時候是伴著「翻饃皮兒,烙油饃,得兒一個」這樣的個要長大的,民謠中講述的就是河南非常地道的一種特色美味—烙油饃,最思念家鄉的時候總能想起這道美食。雖然說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個地方的特色美食也已經逐漸走上各大城市的街頭小巷,但幾乎很少有地方能夠看到烙油饃的身影。
但每次回到家鄉的時候,鄉鎮街道邊總少不了它的存在,後來結婚之後,對家鄉的美味更是想念,有時候會偷摸著自己在家學做烙油饃,原本看起來在母親手中非常簡單的油饃,到了自己手中卻總是照不出想要的味道,油饃吃起來不僅非常拽牙,而且還有些幹,最主要的是油饃裡面一點都不起層,沒有一點油饃的樣子,後來才知道原來自己的方法有誤,問了媽媽之後才知道,原來烙油饃是有訣竅的,擀麵之前抹點油,個個酥香層數多,比買的好吃!
【烙油饃】
食材:麵粉800g,涼白開250g,開水250g,食鹽適量,色拉油少許,香油適量
製作過程:
1、取出400g麵粉,倒入250g涼白開,一邊攪拌一邊倒水,最後揉成麵團,同樣取出400g麵粉和250g開水攪拌在一起,同樣揉搓成麵團,最後把這兩種麵團揉搓在一起。
2、蓋上鍋蓋,醒面30分鐘,然後拿出來繼續揉搓均勻,切成大小合適的小劑子。
3、把麵團劑子擀成一個巴掌大的麵餅,上面放入適量的食鹽,色拉油,塗抹均勻。
4、然後沿著麵餅一側的邊緣開始卷餅,就像捲紙一樣,最後捲成一個捲兒。
5、大部分人這個時候就開始捲成圓圓的餅開始擀麵餅了,其實這個時候再多做一步,把剛才卷好的面卷壓扁,然後繼續在上面抹上一層色拉油。
6、再繼續捲成圓圈,如下圖所示。
7、然後再開始擀麵皮,直到擀成和平底鍋一樣的大小為止。
8、平底鍋中擦一層油,然後把擀好的麵皮平鋪在鍋中,等看到麵皮起了均勻的泡,就可以翻面了。
9、烙到兩面都起了非常均勻的焦皮花色,就可以出鍋了。
10、麵餅拿出來直接吃都覺得非常美味,如果吃的比較講究,也可以切成小牙跟家人一起分享。
油饃漆的層數非常多,就靠著在擀麵皮之前多加一步抹油的動作才能夠成功,這樣烙出來的油饃不僅口感吃起來比較酥香,即便是放一個晚上,再吃也不會拽牙,而且再吃烙饃的時候,不光山東人喜歡卷著大蔥吃,就連河南人也比較喜歡這個操作,只有吃過的人才懂。
【小貼士】
1、因為普通的麵粉比較勁道,麵團在反覆的揉搓之後,就會變得更加勁道,烙成饃之後就會更加勁道,不利於牙齒不好的人咀嚼,所以加入一半的燙麵之後,在口感上面會有很大的改善。
2、燙麵和普通麵粉的比例一般是1:1,麵團揉的稍微軟一些,烙出來的饃更加軟和,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都比較喜歡吃,甚至比買的還要好吃。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可以先點個讚哦,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用,也可以收藏之後慢慢學習,或者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哦,想要了解更多的美食資訊,那就加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