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散文閱讀欣賞:論結婚與獨身(帶翻譯)

2020-12-27 新東方網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

培根散文閱讀欣賞:論結婚與獨身(帶翻譯)

2015-10-20 15:14

來源:網絡

作者:

  of marriage & single life 論結婚與獨身

  he that hath wife and children, hath given hostages to fortune; for they are impediment to great enterprises, either of virtue, or mischief. certainly, the best works, and of greatest merit for the public, have proceeded from the unmarried or childless men; which both in affection, and means, have married and endowed the public. yet it were great reason, that those that have children, should have greatest care of future times; unto which, they know, they must transmit their dearest pledges. some there are, who though they lead a single life, yet their thoughts do end with themselves, and account future times impertinences. nay, there are some other, that account wife and children but as bills of charges. nay more, there are some foolish rich covetous men, that take a pride in having no children, because they may be thought so much the richer.

  有妻與子的人已經向命運之神交了抵押品了;因為妻與子是大事底阻撓物,無論是大善舉或大惡行。無疑地,最好,最有功於公眾的事業是出自無妻或無子的人的;這些人在情感和金錢兩方面都可說是娶了公眾並給以奩資了。然而依理似乎有子嗣的人應當最關心將來,他們知道他們一定得把自己最貴重的保證交代給將來的。有些人雖然過的是獨身生活,他們的思想卻僅限於自身,把將來認為無關緊要。並且有些人把妻與子認為僅僅是幾項開銷。尤有甚者,有些愚而富的慳吝人竟以無子嗣自豪,以為如此則他們在別人眼中更顯得富有了。

  更多精彩內容 >> 新東方網英語頻道 

  全國新東方英語課程搜索


(實習編輯:高奕飛)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培根散文美文閱讀欣賞:Of Truth 論真理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培根散文美文閱讀欣賞:Of Truth 論真理 2015-10-20 15:04 來源:網絡 作者:
  • 雙語散文:論婚姻(培根)
    有的人在結婚後仍然願意過獨身生活。因為他們不喜歡家庭,把妻子兒女看作經濟上的累贅。還有一些富人甚至以無子嗣為自豪。也許他們是擔心,一旦有了子女就瓜分現有的財產吧。有一種人過獨身生活是為了保持自由,以避免受約束於對家庭承擔的義務和責任。但這種人,可能會認為腰帶和鞋帶,也難免是一種束縛呢!
  • 弗朗西斯·培根《培根隨筆》名著閱讀知識點
    【作者簡介】弗朗西斯·培根(1561年一1626年),第一代聖阿爾本子爵,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散文家、哲學家。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實驗科學的創始人,是近代歸納法的創始人,又是給科學研究程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論科學的增進》以及《學術的偉大復興》等。
  • 英語美文欣賞:論美(培根)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英語美文欣賞:論美(培根) 2012-03-19 17:01 來源:網絡 作者:
  • 臺灣女作家張曼娟主張獨身 "只談戀愛不結婚"
    臺灣女作家張曼娟主張獨身 "只談戀愛不結婚" 2008年12月08日 16:35 來源:揚子晚報 一直堅守獨身的張曼娟在北京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她不想結婚,「是經常一個人發呆,不適應太過複雜的環境,如果真的遇到同質性高的知己,也許會考慮共同走一段。」  因暢銷遭負面批評  1985年,張曼娟還只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年輕女孩,她的第一部作品《海水正藍》擄獲了全球華人讀者的心。
  • 最該讀培根的是青年人,人生也許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但最該讀培根的是青年人。早讀培根的話,人生也許可以少走一些彎路。但遺憾的是,他們常常不願讀,因為青年人喜歡自己去從生活中獲取經驗,而不肯從別人那裡去取得現成的經驗。三和蒙田不同的是,培根寫作時筆鋒不帶個人情感。
  • 明清散文在法國的翻譯與研究
    車琳教授在此文中詳述了明清散文在法國的翻譯與研究狀況,內容涉及馬古禮、班文幹及艾梅裡等當代漢學家。本文節選部分只涉及明代散文在法國的翻譯與研究,全文內容敬請閱讀本刊紙本。】 在法國漢學界,譯介中國古代文藝性散文成就最大的當屬曾任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圖書館館長的俄羅斯裔法國漢學家馬古禮(Georges Margouliès,1902—1972)。
  • 培根散文閱讀欣賞:論父母與子嗣(中英對照)
    of parents & children 論父母與子嗣   the joys of parents are secret; and so are their griefs, and fears: they cannot utter the one; nor they will not utter the other. children
  • 閱讀、寫作、翻譯相結合的文學翻譯教學
    中國傳統的翻譯理論大多圍繞文學翻譯展開,譯論和文論是融會貫通在一起的;中國傳統的翻譯教材以及譯例也大多圍繞文學翻譯展開。本書集文學閱讀、基於閱讀的寫作、文學翻譯於一體,避開應用文體翻譯的熱點,另闢蹊蹺,旨在探索如何整合三者從而提高翻譯能力和樹立翻譯觀。
  • 培根論人生:知識就是力量!
    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國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科學家。他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中被尊稱為哲學史和科學史上劃時代的人物。馬克思稱他是「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第一個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人。
  • 中學生英語課外閱讀:培根美文賞析-論婚姻
    有的人在結婚後仍然願意過獨身生活。因為他們不喜歡家庭,把妻子兒女看作經濟上的累贅。還有一些富人甚至以無子嗣為自豪。也許他們是擔心,一旦有了子女就瓜分現有的財產吧。有一種人過獨身生活是為了保持自由,以避免受約束於對家庭承擔的義務和責任。但這種人,可能會認為腰帶和鞋帶,也難免是一種束縛呢!
  • 談談散文的閱讀教學
    從閱讀教學的角度來看,散文的教學應該貫徹「語文課程標準」的思想,即「要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設問要圍繞這些方面啟發學生進行散文的正確解讀。除此之外,我們還可分別從形象、語言、意境、意象、波瀾、情感、內蘊、哲理等各方面來立體的欣賞散文形神兼備的特點。
  • 翻譯目的論與文學翻譯
    在目的論的理論框架下,原文處於次要地位,譯者不必過分拘泥於原文,可以採取靈活的策略方法進行翻譯。在文學作品的翻譯中,詩歌、散文和小說等的翻譯方法就很不相同,即使對同一體裁文學作品的翻譯,不同譯者也往往使用不同的翻譯方法。這種不同除了由譯者的風格和文化背景的差異造成外,往往還源於譯者所希望達到的不同的翻譯目的。
  • 「英文觀止」2017年卡 帶你認識這18位英美散文名家
    在以往的「英文觀止」課程中,齊文昱老師曾精講培根的三篇散文名篇:「英文觀止」2017年卡課程中,包含了培根的另外三篇名文:【「看點」劇透】中國民國時,有一位學貫中西的語言大家,用38年翻譯了莎士比亞的全部作品;在研讀、翻譯莎翁作品的日子裡,他對蒲柏(Alexander Pope)的這篇文章推重備至,甚至放置案頭,時時溫習。這位名家,叫梁實秋。
  • 翻譯者,必須是一個真正意義的文化人
    在散文方面,他譯過培根的《隨筆》中的部分篇章。雖然只譯了少數幾篇,但是篇篇精妙,堪稱散文翻譯的典範之作。另外,他還選譯過英國散文家科貝特的《騎馬鄉行記》。科貝特的文章曾受到馬克思的盛讚,王佐良十分喜愛。他的譯文同原作一樣質樸有力,散發著土地的芳香。當然,王佐良最為傾心的還是英國詩歌,所以英詩翻譯很多,出版過《彭斯詩選》、《蘇格蘭詩選》、《英國詩文選譯集》等。
  • 閱讀主體學定閱讀取向
    閱讀,意味著有一個特定的閱讀者。讀者的閱讀目的、任務和閱讀習慣等。不同取向會採取相應的閱讀方式、閱讀姿態,進而運用與取向相匹配的閱讀方法。閱讀取向是戰略層面上的「如何閱讀?」如果閱讀任務是默寫,那麼就會採用與任務相應的記背取向,並運用與此相配的方法:記住每一個詞,看清每一個字。
  • 小說排行榜2020[轉載]散文閱讀方法
    5,閱讀技術論文,注意作品中所包含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方法。  2。欣賞性閱讀的四個步驟  所謂欣賞閱讀,它是指主要目的是欣賞作品的藝術形式的閱讀。它基於解釋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超越表演技巧或下班欣賞和評價語言風格等方面。通過閱讀,努力達到情感共鳴和理智理解的頂峰,培養並逐步提高藝術的審美能力。從實際閱讀情況來看,通常, 可以採取以下步驟進行有益的閱讀:  1。
  • 譯言||王佐良:翻譯者,必須是一個真正意義的文化人
    王佐良最早的文學翻譯活動始於西南聯大任教時,授課之餘將曹禺的代表作《雷雨》譯成英文。儘管是剛剛涉足翻譯領域,但已顯示出在這方面不凡的才華。在這一時期,他還翻譯過喬伊斯的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遺憾的是,當時正處於戰亂時期,譯稿不幸隨戰火化為灰燼。王佐良一生譯作以詩和散文為主。在散文方面,他譯過培根的《隨筆》中的部分篇章。
  • 閱讀與欣賞 琦君散文《父親》誦讀
    本專欄音頻資源來源於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曾經非常知名的欄目《閱讀與欣賞》。暫時沒有與音頻對應的文字資源,以下文字,僅為大家欣賞和理解提供參考。原文這篇文章,我在網上找了很久才找到,文字大體上與音頻相同,但也有少部分錯誤,不過很少不影響閱讀,還是以音頻為準。
  • Bring home the bacon是把培根帶回家?培根內心是拒絕的!
    口袋君感到很困惑:工作結果的好壞與買培根回家有關係呢?原因是……Bring home the bacon≠買培根回家早年英國鄉村集市流行一種遊戲,大家比賽抓一隻抹了油的小豬,勝利者可以把豬帶回家。趣談:還有哪些食品用來形容人「培根」和「麵包」都有引申的含義,口袋君再介紹4個和食品相關的單詞,是不是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