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這麼好的事

2021-02-07 康老師的野蠻生長


如果你覺得自己無知,那就去讀書吧。不過讀著讀著,你會發現自己更無知。這不是在繞口令,而是我最真實的經歷與感受。


《讀書這麼好的事》是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新穎寫的,在讀書這事上他帶給我不一樣的思考角度,囿於原有的認知,我以前從未考慮過。


讀完書後,我就像推開了一扇新的窗戶,領略到了一些新的風景,看到了一些新的出路。


讀難一點的書,獲得更強烈的快樂。


讀書可以給人帶來快樂,愛讀書的人都有這種體驗。想像一下把書從頭讀到尾,一路暢通無阻,輕輕鬆鬆,舒心暢快。


人很容易沉浸在這份快樂裡,忘記去追尋更強烈的快樂,比如我這種初嘗讀書甜頭的人。


可是更強烈的快樂該如何獲取呢?讀更難讀的書,那種需要克服困難才能理解的書是一種選擇。


聯想到自己的閱讀經歷:早在2016年我就買了一本本厚厚的《社會心理學》,可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感到艱難吃力,書中許多的專業術語理解起來很困難,同時專業的心理學知識使得我在讀書時必須充分調動有意注意,稍一分心我就有可能掉進不知所云的泥淖裡。後來我因為克服不了這種閱讀困難而放棄了讀完此書。



現在想來,如果當時的我堅持下去並最終攻克了這一困難,那我從此次閱讀經驗中獲得的快樂一定會更加強烈。


張教授在書中引用了這樣一句話,讀理解起來毫不費力的書獲得的只是貧瘠的快樂,這貧瘠的快樂令人討厭——它敗壞了那開頭艱澀、終而美妙的精神事物的滋味。


先放空自己,然後再開始新的閱讀。


張教授先給我們講了《莊子》的雜篇《庚桑楚》裡面的一個故事。故事大概是這樣的:老子有一個學的很好的弟子庚桑楚,另有一個叫南榮趎(chú)的人帶著很大的困惑去向他請教。庚桑楚向南榮趎講得口乾舌燥,依舊沒有解決他的問題。庚桑楚只好讓他去找自己的老師老子。


老子一見到南榮趎就問:你來就來吧,怎麼還帶著這麼一大幫人來?南榮趎一聽,嚇了一跳,回頭看卻並沒發現任何人。就在他回頭時,老子又說了一句話:難道你還沒聽明白我說的是什麼意思嗎?南榮趎更加不明白了。他被老子這麼一嚇,最後連要去請教什麼問題都忘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點,我們在接受一個新東西時,比較好的狀態是把自己的心先空出來。唯有這樣,我們的大腦才會有更充足的空間去接受新的觀點。


被舊知識和舊觀點裹挾著的大腦,很容易將新事物攔截在大門之外。


閱讀高於自己已有水平的書。


前面講到閱讀理解起來毫無障礙的書可以獲得快樂,這種快樂主要是因為我們通過書印證了自己。「瞧,書裡說的和我想的是一樣的。」這樣的快樂我時常會有。


張教授在書裡連續幾次追問,讓我開始思考這種快樂的價值:讀完之後,你要想一想,你從這本書裡獲得了什麼?你的理解能力得到了鍛鍊和提高沒有?你的想像受到刺激和啟發沒有?你和沒讀這本書之前有沒有一點點的不一樣?


因此,人要閱讀高於自己已有水平的書。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啟迪自己的想像能力。在文字無聲的召喚下,你接受了挑戰,最終贏得了挑戰。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你就獲得了更多不斷提高自己的機會。


讀書是為了進步,讀書是為了使狹窄的心逐漸變大,讀書是為了滋養精神和心靈,讀書是為了體驗讀書的快樂······


如果你感到無聊,那就去讀書吧。畢竟,讀總比不讀好。


相關焦點

  • 天天讀書|《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
    ~讓生活天天都是讀書天。——哎呀,都忘了告訴他小豬的事了,算了不如到咕魯魯家去吧——滑動查看《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當烏魯到了咕魯魯家,正要告訴他午睡林裡的秘密,咕魯魯捧出軟軟的蘋果派,原來蘋果也是在午睡林裡採的,得趁熱把它吃了吧!好吃好吃太好吃了,烏魯走的時候自然也帶走了很多,「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呢!」天啊!又忘記告訴他小豬的事了,算了吧!
  • 讀書這件事雖好,但有些陷阱也得避開
    關於讀書的好處、讀書的意義,已經不必多談了,從小到大,我們從老師、家長、媒體乃至於我們自己的閱讀體驗中,聽得足夠多、看得足夠多、也感受得足夠多了。不過,當「多讀書」成了一種「輿論正確」時,反倒鮮有人去思考,該怎麼讀書才是真正的「好」,或者說,是否也存在某些可能,「多讀書」反倒弊大於利?
  • 讀書是一件不合時宜卻不得不做的事
    說我假裝愛讀書也好,被逼著讀書也好,反正我是這麼熬過來了。可是總感覺未得究竟,我究竟算是一個讀書人嗎?如果以古代科舉制來算, 非要強行比較,以錄取率為基準,當今的研究生能勉強匹配個舉人。你,電腦控制得好,去當程式設計師;你,挖掘機研究的不錯,去當工程師;你,菜炒的好,去當廚子。很少有學校能教導人發出對自身的思考,我們是誰,我們為何而來,我們為何而去,我們為何活的稀裡糊塗。當然上學的時候也沒覺得啥,讀書頂個鳥用,該玩玩,該吃吃,該喝喝。
  • 修養身心的好方法——讀書
    確實,讀書不但能修養心性還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讓自己更加的朝氣蓬勃。最近參加了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的晨讀讀書會,每天5:00-6:00早起讀書,並分享,感覺自己一下子又活過來了,整個人活力滿滿,新的一天叫醒我的不是別的,而是我要起來讀書了,後面還有一群夥伴陪著我,督促著我,監督著我,這用久違的感覺真好。
  • 專訪於丹:讀書是件走心的事
    可是不要以為在鍋爐房裡就是在做高考的準備,他看大量大雜書,從地理、人物傳記到野史筆記,他外語好,還看各種原版小說。他屬於那種離了書就好像斷了糧食一樣的書痴。他還喜歡高聲唱歌,嗓子特別好,是我們班最樂觀的一個男生。我記得那是一個深秋,風吼吼的,我們去追悼會上送他,正中間是他的照片,45°角斜側臉,朗聲大笑的照片,一看就覺得音容宛然。
  •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
    直到前天在路上碰到一個學生,他現在在交警隊做協警,在一起彼此寒暄了幾句正準備離開各忙各的,這時學生突然抓著我的手問我:「老師,讀書有沒有用?」,「課堂上講的那些詩歌、散文……對我有沒有用?」,「還有數學、英語……對我現在生活有沒有用?」
  • 孩子,為什麼讀書這麼重要?
    而不讀書的孩子,輸掉一種精神能源,隨著閱歷的增加,你的體會越來越深:缺少這種能源,人生後勁不足。  今天,我們來說說讀書這回事!一、孩子為什麼要從小讀書?  胡適先生認為有三點可以講:  第一,因為書是過去已經知道的知識學問和經驗的一種記錄,我們讀書便是要接受這人類的遺產;  第二,為要讀書而讀書,讀了書便可以多讀書;  第三,讀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應付環境,並可獲得思想材料的來源
  • 好讀書 讀好書 讀書好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以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來教育學生,要求他們從小養成愛讀書的良好習慣,通過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奠定人生的基礎,走向成功的人生。好讀書,喜好讀書,做一個愛讀書的人,手不釋卷,愛不釋手;讀好書,讀適合自己的書,讀有益的書,開卷有益,獲益匪淺;讀書好,嘗到讀書的甜頭,讀書可以豐富知識,充實人生。在書這一良師益友的教導下,沿著書籍的階梯,攀登人生和事業的高峰。
  • 「我為什麼要讀書,讀書這麼苦」農民父親的回答太贊了,說到心坎
    雖說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絕對是回報最高的投入,是世上最光明最好走的路。,有對父子之間有這麼一段經典對話。兒子問父親,讀書這麼苦,為什麼要讀書?這世上所有的東西,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碼,他日都會一一回報到自己身上。如果你現在不吃讀書的苦,將來一定會吃更多生活的苦。因為,生活的苦,90%與金錢有關。不排除極少數不讀書依然能發大財的人,但你永遠無法保證自己就是那極少數人之一!
  • 孩子,為什麼讀書這麼重要?家長一定注意了
    如果他喜歡看書,我砸鍋賣鐵都會給他買書,這事不怪我啊,我也發愁著呢!」那麼孩子真的這麼不愛讀書嗎?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孩子都認為身邊存在著「阻礙自己閱讀」的因素。「我明明很愛看書,只是很少有時間和環境讓我看書」成為大多數孩子的心聲。
  • 「我為什麼要讀書,讀書這麼苦」這位父親的回答太贊了,說到心坎
    ,有對父子之間有這麼一段經典對話。兒子問父親,讀書這麼苦,為什麼要讀書?這世上所有的東西,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碼,他日都會一一回報到自己身上。如果你現在不吃讀書的苦,將來一定會吃更多生活的苦。因為,生活的苦,90%與金錢有關。不排除極少數不讀書依然能發大財的人,但你永遠無法保證自己就是那極少數人之一!
  •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讀書,是件有趣的事
    中華文字博大精深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與君共享,讀書的有趣。如果有一臺時光穿梭機,你是否願意去穿越五千年,領略大千世界的無限風光?有趣的事,是讀書迴文詩分成通體回文、單句回文、環復匯回、本篇回文和雙句回文。蘇小妹也寫過一首雙句回文:採蓮人在綠楊津,在綠楊津一闕新。
  • 李玫瑾:讀書是最幸福的事!孩子不肯讀書,是沒告訴他生活的真相
    讀書是世間最幸福的事情。 一個愛讀書的人,比其他不曾讀書的人更懂體察宇宙,品味人生,感受痛苦,領略幸福。 讀書可以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在生活中遇到什麼樣的難題,在書中自然能恍然大悟,迎刃而解。 而現代社會的人心浮躁,大人能靜下心來讀書都變成一件很奢侈的事,能真正靜心讀書的人不多了。 更不要說孩子了。
  • 早起讀書這件事,我們持續做了1000天
    以前說話聊天很容易詞窮,不會表達(現在看來其實是讀書太少,腦子沒貨),聊天很容易進行不下去,現在比以前好了一點,很多話題都可以聊,即使聊不下去,我也可以拿書上的內容、案例來扯一扯。@遊學-天津-Ellen頭腦變得更加清楚,開始學著獨立思考,有自己的思考邏輯,並且養成了當日事當日畢的習慣。@[674]Jan.
  • 還是讀書好
    有很多事情做起來都很苦,其中讀書的苦,已經是眾多事情裡,比較不苦的了。不吃讀書的苦,還會有很多苦等著你吃。這就是好老師的作用。(當然很可惜的是,中國現在的高等教育師資力量真的還不夠。我當年辛辛苦苦考一個普通大學,學日語的時候,日語老師連日本都沒有來過。)第三 讀書最重要的,不是讀完了可以改變世界,而是改變自己。所謂的改變自己,不是改變自己的物質世界,不是說讀完書,就會變成有錢人。
  • 原來是這麼做!讀書筆記和簡單主題讀書法是我們的讀書捷徑?
    「黠問」讀書能賺錢嗎?回答是能幫助賺錢的,如果讀書真沒有用,人類為什麼會成立世界讀書日呢?世界讀書日促進生產消費雙繁榮讀書既然這麼好,那麼怎樣讀書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和獲益呢?那就是做讀書筆記的問題了,毛澤東主席曾經有一句名言我們現在可以分享一下,叫做:無筆不讀書,意思是說:如果手裡不拿筆桿子(順手做筆記),不是好的讀書和學習方法!
  • 讀書筆記大全:讀書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讀書讀書筆記 2013-08-22 12:14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微推薦 |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
    今日所談的是自由的看書讀書,無論是在校,離校,做教員,做學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閒必讀書。這種的讀書,所以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養性靈。人之初生,都是好學好問,及其長成,受種種的俗見俗聞所蔽,毛孔骨節,如有一層包膜,失了聰明,逐漸頑腐。
  • 畢業生就業這麼難,上大學還有用嗎?讀書的意義不僅是找工作
    之所以就業這麼難,疫情的影響當然佔大頭,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每年的畢業生在不斷增加,但對應屆生的需求,卻逐年減少。於是當高考結束,大學錄取開始的時候,看著那些喜悅的學子,總有人要上來潑冷水,這麼低的就業率,讀大學還有用嗎?就算是被名牌大學錄取了,以後不還是找不到工作,只不過是浪費了四年的時間罷了。
  • 王自健:對我影響最大的事就是讀書
    文|金子(富書專欄作者)「對我影響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讀書」許久未見的王自健回來了。熱播劇《安家》中,王自健飾演一個身穿定製西裝的房產中介王子健。抑鬱症的特點,主要是整個人情緒低落、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但王自健卻仍然保留了唯一的「興趣」,那就是「我想知道我到底是咋回事。」為此,他大量閱讀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從弗洛伊德、榮格,一直看到曾奇峰、武志紅老師的書,我認為我已經把精神分析這事研究得特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