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損毀名勝古蹟罪的犯罪構成要件具體有哪些

2020-09-07 仁壽縣人民檢察院


故意損毀名勝古蹟罪的犯罪構成要件如下:

(一)客體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國家有關名勝古蹟的管理秩序。

(二)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蹟,情節嚴重的行為。


(三)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蹟,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來源:法妞問答

【免責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公眾號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

相關焦點

  • 受賄罪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受賄罪犯罪有哪些構成要件?
    那麼受賄罪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受賄罪犯罪有哪些構成要件? 網友諮詢: 受賄罪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受賄罪犯罪有哪些構成要件? 北京市煒衡(南通)律師事務所童本華律師解答: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複雜客體
  • 假冒註冊商標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有哪些構成要件?
    近年來,隨著商標使用變得愈加廣泛及商標價值日益得到重視,對侵犯商標類犯罪的打擊力度也變得越來越大,那麼假冒註冊商標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有哪些構成要件?網友諮詢:假冒註冊商標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有哪些構成要件?
  • 尋釁滋事罪構成要件初探
    作為「小口袋」罪,人們關注的並非是該罪的刑罰配置問題,而是對它的犯罪構成要素的認定和在法律的具體適用上所產生的困惑。在司法實踐中,如何來界定行為人在主觀要素上所表現出來的「隨意」與「非隨意」?對構成本罪的危害程度上如何界定「情節惡劣」和「情節嚴重」的範圍?同時對尋釁滋事中行為人實施侵害的對象有無限制和條件要求等等?本文擬對這些問題作一分析。
  • 淺談犯罪成立要件與犯罪構成要件的異同
    犯罪成立五個要件的觀點認為:犯罪成立要件除嚴重社會危害性、違反刑法規定性、應受刑罰處罰性三個要件外,還應增加主觀上的故意和過失、單位或者自然人主體等兩個要件,共五個犯罪成立要件。犯罪成立四個要件的觀點認為:犯罪成立要件與犯罪構成要件是統一的,具備了犯罪構成四個要件就構成犯罪,因此,犯罪成立要件就是犯罪構成要件,犯罪成立的四要件也應該是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四個要件。
  • · 淺析危險駕駛罪的構成要件 - 平安四川-法制網
    最高人民法院將本條罪名抽象為危險駕駛罪,「醉駕」、「飆車」這兩種違反交通安全管理法規的行為遂得以確立為犯罪,從行政處罰領域進入到刑法控制領域。犯罪概念是對犯罪現象的抽象概括,要正確認識危險駕駛罪,還需進一步研究危險駕駛罪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尤其是犯罪的具體構成要件。  成立犯罪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在理論上稱之為犯罪構成。
  • 釐清碎片化構成要件罪名界分競合效應
    刑法中一些罪名具有外在表現形式極為相似的客觀要件,易引起混淆,在具體適用時應緊密把握行為人的主觀犯意的具體內容,主客觀相一致地認定犯罪事實。例如,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一章中的尋釁滋事罪客觀方面的要件有「任意毀損公私財物」,而侵犯財產罪一章中的故意毀壞財物罪客觀方面的主要要件是故意毀損破壞他人的財物,兩罪的客觀要件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實踐中極易似是而非。
  • 立足構成要件區分侵犯個人信息犯罪之罪數
    司法實踐中,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範圍較廣,經常和其他犯罪產生交集。由於公民個人信息的洩露常常導致大量詐騙、敲詐勒索、故意傷害等犯罪案件發生,給公民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極大損害。因此,探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和其他相關罪名之間的關係,釐清一罪與數罪以及相關法律適用爭議,具有重要意義。  罪數,是指行為人所犯之罪的數量,即行為人實行的犯罪究竟是構成一罪還是數罪。
  • 交通肇事罪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是什麼?
    交通肇事罪規定在刑法分則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其是指違反交通運輸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犯罪。那麼交通肇事罪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是什麼?網友諮詢:交通肇事罪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是什麼?
  • 犯罪構成要件之間是互斥還是競合(重合)
    不僅故意殺人罪與故意傷害罪、搶劫罪與盜竊罪、盜伐林木罪與濫伐林木罪、濫用職權罪與玩忽職守罪等犯罪構成要件之間存在重合的部分,而且故意與過失、偽造與變造、增值稅專用發票與抵稅發票、普通發票、絕密與機密、秘密等構成要件要素之間,也可以進行包容性評價,即可以將高度行為評價為低度行為、重度要素評價為輕度要素。
  • 綁架罪的構成要件,如何量刑?
    `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一、綁架罪之成立要件及罪數綁架罪是指以勒索財物或者其他非法要求為目的,採取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綁架他人為人質的行為。
  • 犯罪構成三要件說與四要件說之比較
    具體來說該當性中包括了行為主體、危害行為、犯罪對象、危害結果、因果關係幾個要素。  (2)違法性。違法性要求犯罪行為不僅是符合構成要件的行為,而且實質上是法律所不允許的行為,即必須是違法的行為。違法性的判斷標準在於是否有違法阻卻事由。違法阻卻事由是排除具有該當性的行為的違法性的事由。違法性阻卻事由一般包括正當防衛、緊急避險、法令行為、被害人承諾等。  (3)有責性。
  • 刑法基礎入門:犯罪構成與構成要件
    犯罪構成該當性也稱構成要件符合性,是指構成要件的實現,即所發生的事實與刑法條文規定的內容要相一致。具體來說該當性中包括了行為主體、危害行為、犯罪對象、危害結果、因果關係幾個要素。符合主觀和客觀(2)違法性。違法性要求犯罪行為不僅是符合構成要件的行為,而且實質上是法律所不允許的行為,即必須是違法的行為。違法性的判斷標準在於是否有違法阻卻事由。
  • 放火罪點火就構成犯罪既遂嗎,放火罪是如何認定的?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相關規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體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那麼,放火罪點火就構成犯罪既遂嗎,放火罪是如何認定的?
  • 犯罪構成要件,法考刑法大綱解讀,出題預測,司法考試真題分析
    【命題方式】考查方式是結合刑法分則具體的罪名及其罪狀,對犯罪構成要件要素的分類進行考查。 【命題要點提示】(1)構成要件要素: 犯罪構成由犯罪客體要件、犯罪客觀要件、犯罪主體要件與犯罪主觀要件組成。各個要件又由不同要素組成,組成要件的要素就是犯罪構成要件要素。
  • 構成要件的個別化機能研究
    所謂構成要件的個別化機能,是指構成要件所具有的區分此罪與彼罪的機能。除了個別化機能以外,一般認為構成要件還具有保障機能、違法推定機能和故意規制機能。個別化機能與保障機能、故意規制機能一起,被合稱為構成要件的社會機能。
  • 本案構成放火罪還是故意毀壞財物罪?
    被告人李某的辯護人提出「被告人李某是通過放火達到毀壞被害人財產的目的,罪名為故意毀壞財物罪更為恰當」、被告人邵某某的辯護人提出「罪名應為故意毀壞財物罪」,從犯罪構成看,被告人放火侵害的對象雖然是他人財物,但是從放火的地點、環境看足以構成對公共安全的危害,因此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更符合放火罪的構成要件,故該辯護意見不成立,不予採納。被告人邵某某放火的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
  • 搶劫行為的認定有哪些情況,搶劫罪構成要件是怎樣的?
    我們身處在一個和平年代,居住在穩定安全的大環境下,不必經歷戰火和災難,但是還是有不法分子破壞社會和諧,實施搶劫的犯罪行為,那麼搶劫行為的認定有哪些情況,搶劫罪構成要件是怎樣的?網友諮詢:搶劫行為的認定有哪些情況,搶劫罪構成要件是怎樣的?
  • 構成要件要素知多少
    2、主觀的構成要件要素,即為說明行為人內心的、主觀方面的要素,如故意、過失、目的、動機等。四、共同的構成要件要素與非共同的構成要件要素1、共同的構成要件要素,指犯罪構成共同要件中為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須具備的要素。如犯罪主體、犯罪行為、罪過,就是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須具備的共同的構成要件要素。
  • 案例:尋釁滋事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想像競合
    如果其行為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處罰,因涉案金額達不到我國故意毀壞財物罪要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以上的定罪標準,那麼這二人被無罪釋放,因二人已經被逮捕,可能還涉及到國家賠償。兩罪區別:主審法官對尋釁滋事與故意毀壞財物兩罪從犯罪構成的四要素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尋釁滋事罪是指肆意挑釁,隨意毆打、騷擾他人或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或者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
  • 拋棄孩子多久算遺棄罪,遺棄罪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近年來,遺棄嬰兒的現象時有發生,各地經常會有見到被丟棄的嬰幼兒或老人被遺棄的案件發生。那麼拋棄孩子多久算遺棄罪,遺棄罪的構成要件是什麼?網友諮詢:拋棄孩子多久算遺棄罪,遺棄罪的構成要件是什麼?江蘇順邦律師事務所王震律師解答:拋棄孩子不以遺棄時間的長短判定遺棄罪,遺棄罪的構成要件包括:(1)侵犯的客體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