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軍、王玉敬夫婦是聊城市東昌府區道口鋪街道邵月河村人,丈夫王廣軍前幾年打工時左臂不幸受傷,成了四級傷殘。妻子王玉敬因腰部神經損傷,下肢活動受限,被定為三級傷殘。兩個人都失去了從事重體力勞動的能力。殘疾人生活不易,何況還要供兒子上高中,全家人靠6畝責任田的收入生活,日子過得相當拮据,2015年被認定為貧困戶。
2018年9月,為幫助貧困殘疾人脫貧致富,東昌府區殘疾人聯合會舉辦了為期兩個月的理髮、推拿、按摩培訓班,免費幫助生活困難的殘疾人學習謀生技術。當年已經50歲的王廣軍和47歲的王玉敬一起報名參加了這次培訓,並於當年11月份,在扶貧幹部的幫助下,開起了一家推拿按摩店。
對這個來之不易的創業機會,兩人十分珍惜,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幹好按摩店上,對每一位顧客都盡心盡力。開業一年多來,兩人憑著肯吃苦、善鑽研的勁頭,加上公道的價格和無微不至的服務,小店吸引了不少回頭客。現在推拿店每年能收入2萬元,雖然不多,但穩定的收入讓他們的家庭擺脫了經濟上的困擾,成功脫貧。
王玉敬說,當初培訓班裡有四五十個學員,現在只有他們夫妻倆開起了自己的推拿店,這都多虧了黨和政府的扶貧好政策、扶貧幹部的支持和眾多好心人的幫助。她以前做夢都想不到,兩個殘疾人的家庭能有現在的生活。夫婦兩人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經過這兩年的磨鍊,夫婦二人的技術有了很大提高,他們又有了新打算:下力氣好好再幹幾年,創出自己的品牌,將來把按摩店開到城裡去,用自己的高超技術和誠信服務更多的人,走好自己的脫貧致富路,讓日子越過越好。
在地裡幹完活,王廣軍、王玉敬夫婦倆手拉手回家。雖是人到中年,但夫妻倆之間的恩愛甜蜜讓村民們十分羨慕。
王玉敬用筆在丈夫身上標出穴位的位置,進行推拿練習。
比照當初的學習筆記,王玉敬在丈夫身上練習不同的推拿手法。
王玉敬手法細膩,給客戶拔罐針灸沒出過差錯。
王玉敬給一位女性客戶做推拿。
王廣軍(左後)在給客戶做頸椎治療。
沒有客人的時候,兩個開心聊城,其樂融融。
性格活潑的王玉敬喜歡拍小視頻,記錄生活的點滴。
看到王廣軍這麼辛苦,已經學會一些推拿手法的兒子就給父親王廣軍推拿放鬆。
為了多掙點兒,王廣軍在城區一家單位找了一份夜班保安的工作。
王廣軍在給責任田的莊稼噴灑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