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扶貧道路上,有許多女性,以百折不撓的精神擊退一個個「攔路虎」,成了日照扶貧戰線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三八婦女節到來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芳華」——日照扶貧女書記》系列報導,聚焦駐紮在基層一線,致力於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女將」,挖掘她們的感人事跡、鮮活故事。
駐村第一書記費紅豔
村裡的煎餅坊又開工了
小小煎餅鋪出脫貧路
大眾網·海報新聞日照3月8日訊(記者 苑小雪)走到五蓮縣石場鄉前坪頭村村頭,陣陣煎餅香味撲鼻而來,原來是村裡的煎餅坊又開工了。走進煎餅坊,四個鏊子一溜擺開,四名婦女有條不紊烙著煎餅。第一書記費紅豔一趟趟的往車上裝煎餅,裝完車,她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笑著說:「煎餅依然供不應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駐村第一書記費紅豔提前結束春節假期回到村裡,她一邊和村裡嚴防死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邊和村幹部謀劃今年的扶貧產業。這幾天,費紅豔組織村民對煎餅坊周邊進行嚴格消毒,對每天出入煎餅坊的村民進行防控知識培訓,讓他們分批進入煎餅坊工作,鄉黨委政府還聯繫把煎餅納入了全縣菜籃子直供,就這樣,煎餅坊又正常運轉起來。「正常是六個鏊子一起烙,十餘名婦女,有削地瓜的、添火的、磨煎餅糊子的、烙煎餅的……分工明確,因為疫情,我們只好減小規模。」費紅豔一邊介紹,一邊提醒大家戴好口罩。據了解,前坪頭村是省級貧困村,也一直有著做手工煎餅的傳統。莊戶嫂煎餅坊的負責人張吉花,從前幾年開始,就帶領村裡的婦女及部分貧困戶利用閒暇時間烙手工煎餅,由於缺少推廣渠道,生意一直不溫不火。2019年,五蓮縣委組織部派五蓮農商銀行的費紅豔到前坪頭村任第一書記。到了這裡,費紅豔發現村裡加工煎餅可以擴大規模,幫助農戶脫貧致富,就向縣行做了匯報,縣行領導實地調研,決定投資7萬元建起了煎餅坊,進行規模化煎餅加工。為了打開銷路,經過學習和專家指導,村裡給煎餅註冊了商標,做了包裝盒,還建立了微信群,線上線下同時銷售,微信群第一周就達到了500人,又建了第二個群,現在煎餅賣的全國各地供不應求。「我一天工資80元,一月下來就是2000多元,這在農村就是一筆不少的收入了。」烙煎餅的大媽說,家裡老人身體不好,外出打工不方便,幸虧有這煎餅坊,讓我們賺錢補貼家用。費紅豔說:「一方面,煎餅坊解決了貧困戶的就業問題,讓她們實現了脫貧;另一方面,烙煎餅所用的原料地瓜、玉米、高粱…都是從村民手中收購的,這樣免去了他們外出奔波銷售的麻煩」。除了煎餅坊,費紅豔還積極參與招商引資工作,會同村兩委和部分村民,前後5次去臨沂、濰坊等地參觀考察項目,引來客商12人次進行項目考察落地,引進建築企業並實現稅收15餘萬元。「看著前坪頭村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推動和大家的努力下,漸漸走出貧困的陰影,村民生活一天天變好,我心裡非常高興。」 費紅豔感慨地說,作為第一書記,就應該在脫貧攻堅的一線堅守,把村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辦,帶領大家走出一條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