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聊到了生活常識的話題上。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巷子裡邊不睡人,高山頂上不看雲」。這句俗語雖然看上去很土,但其意義還是蠻深遠的呢!
「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我不解地問。
老農說:「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清楚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
緊接著,老農開始給我講解起這句俗語來。老農說:
一、巷子裡邊不睡人
所謂的「巷子」是指狹窄的通道、胡同。在古代的時候,也特指宮廷中的小道為「巷」。
對於地面上來說,兩邊有建築物而中間是空地的地方被稱為「巷」;而對於地下來說,四面有「壁」,而中間有空洞的地方被稱為「巷」。
如果我們具備一些生活常識,我們就會發現巷子裡與其他地方相比會涼快或冷一些,其原因就在於巷子很容易形成一個「風道」,而且,風速較高。
在中醫的理論當中,往往把「風」與「寒」聯繫在一起形成一個術語叫做「風寒」,而風寒被中醫認為是一種「病邪」,對人的健康會產生許多不利的影響。
比如,中醫認為,人一旦受了風寒,輕則,就會導致後腦強痛,就會發生感冒;重則,就會引起肢體酸痛甚至會出現風溼現象。因此,中醫告誡人們:免遭風寒的侵襲。
據介紹,人在睡覺的時候,其身體的免疫能力就會下降,就會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幹擾,如果在巷子裡睡覺,就有可能遭受風寒的侵襲,從而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
凡是做過礦工的人都知道,如果常年在井下巷道裡作業,到老年的時候身體就會出現各種風溼類疾病。因此,許多礦工都不願意常年在巷道裡作業,以免身體遭受風寒的侵襲。
而正是因為巷子裡容易形成「風寒」,所以,農民朋友們才總結出了這麼一句俗語----「巷子裡邊不睡人」。
二、高山頂上不看雲
「雲」,是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或凝化而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
「雲」是地球上龐大的水循環系統的有形結果,而且,是一種飄忽不定的東西。據稱,有些雲的移動速度很快,可以達到百米/秒,而有些雲的移動速度比較慢,一般在10-30米/秒左右。但不管雲的移動速度如何,總歸來講,雲都不是靜止不動的。
如果一個人靜止不動而長時間看雲,就會產生些許的眩暈感覺。如果一個人站在平地上因看雲而產生了眩暈感覺並不可怕,因為,即便是因眩暈而摔倒了,也不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但站在山頂上就很危險了,一旦一個人因看雲而產生了眩暈感覺並摔倒,就有可能摔下懸崖,其後果是難以想像的。所以,農民朋友們才總結出了這麼一句俗語----「高山頂上不看雲」。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才算是弄懂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由此看來,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還是相當豐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