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巷子裡邊不睡人,高山頂上不看雲」,是啥意思?

2020-12-14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聊到了生活常識的話題上。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巷子裡邊不睡人,高山頂上不看雲」。這句俗語雖然看上去很土,但其意義還是蠻深遠的呢!

「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我不解地問。

老農說:「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清楚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

緊接著,老農開始給我講解起這句俗語來。老農說:

一、巷子裡邊不睡人

所謂的「巷子」是指狹窄的通道、胡同。在古代的時候,也特指宮廷中的小道為「巷」。

對於地面上來說,兩邊有建築物而中間是空地的地方被稱為「巷」;而對於地下來說,四面有「壁」,而中間有空洞的地方被稱為「巷」。

如果我們具備一些生活常識,我們就會發現巷子裡與其他地方相比會涼快或冷一些,其原因就在於巷子很容易形成一個「風道」,而且,風速較高。

在中醫的理論當中,往往把「風」與「寒」聯繫在一起形成一個術語叫做「風寒」,而風寒被中醫認為是一種「病邪」,對人的健康會產生許多不利的影響。

比如,中醫認為,人一旦受了風寒,輕則,就會導致後腦強痛,就會發生感冒;重則,就會引起肢體酸痛甚至會出現風溼現象。因此,中醫告誡人們:免遭風寒的侵襲。

據介紹,人在睡覺的時候,其身體的免疫能力就會下降,就會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幹擾,如果在巷子裡睡覺,就有可能遭受風寒的侵襲,從而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

凡是做過礦工的人都知道,如果常年在井下巷道裡作業,到老年的時候身體就會出現各種風溼類疾病。因此,許多礦工都不願意常年在巷道裡作業,以免身體遭受風寒的侵襲。

而正是因為巷子裡容易形成「風寒」,所以,農民朋友們才總結出了這麼一句俗語----「巷子裡邊不睡人」。

二、高山頂上不看雲

「雲」,是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或凝化而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

「雲」是地球上龐大的水循環系統的有形結果,而且,是一種飄忽不定的東西。據稱,有些雲的移動速度很快,可以達到百米/秒,而有些雲的移動速度比較慢,一般在10-30米/秒左右。但不管雲的移動速度如何,總歸來講,雲都不是靜止不動的。

如果一個人靜止不動而長時間看雲,就會產生些許的眩暈感覺。如果一個人站在平地上因看雲而產生了眩暈感覺並不可怕,因為,即便是因眩暈而摔倒了,也不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但站在山頂上就很危險了,一旦一個人因看雲而產生了眩暈感覺並摔倒,就有可能摔下懸崖,其後果是難以想像的。所以,農民朋友們才總結出了這麼一句俗語----「高山頂上不看雲」。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才算是弄懂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由此看來,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還是相當豐富的呢!

相關焦點

  • 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是什麼意思?農村人的顧慮有道理嗎?
    文/惜談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是什麼意思?農村人的顧慮有道理嗎?臨近過年,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逐步準備返回農村老家度過春節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農村老話經常講的「生不睡柳,死不睡楊」這句話,從字面上的解釋就是說,人活著的時候不要睡柳樹,離世之後也不能睡楊樹。其實這裡的柳樹楊樹指的是柳樹和楊樹的木材打造成的器具。人活著時睡的家具自然是床,離世老人躺著的自然就是棺木了。那為何農村人認為柳樹打造的床不能睡,而楊樹打造的棺木不能躺呢?
  • 農村俗語「睡覺莫睡巷,最毒穿堂風」啥意思?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的農村俗語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當中,這些俗語可是經過老一輩的經驗總結下來的,千萬不要小看這些俗語,雖然淺顯易懂,但是蘊含的意義特別深刻。就比如農村俗語睡覺莫睡巷,最毒穿堂風是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不要著急,聽我慢慢說來:巷子的風不僅涼,還比較猛,假如你睡在巷子裡面,事必會對身體造成損傷的。沒有人敢睡在巷子裡面。
  • 農村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玉濁清農村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得到了大力的發展,也給人們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狀態,有一些農村流傳的習俗也漸漸的被人們摒棄,不過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農村流傳的俗語。隨著科學知識的不斷普及,有很多俗語被人們所摒棄,甚至被年輕人所看不起,但是對於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而言,他們對這些俗語卻深信不疑,並且還十分喜歡這些俗語當中,所富含的一些淺顯道理。而接下來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是:生不睡柳,死不睡楊,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新摘的棉花,精粉面,大姑娘的皮膚,剝皮的蛋」啥意思
    農村俗語:「新摘的棉花,精粉面,大姑娘的皮膚,剝皮的蛋」啥意思?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農諺俗語就佔據了很大的一部分,很多具有當地特色的經典俗語至今還流傳著,而農村俗語中「四大系列」則以簡短精悍,一針砭骨而更受人們的喜愛,四大俗語,就像一種語言格式,以其幽默風趣的語言形式,形象的表達了農村的一些人和事,很多俗語從字面意思看,感覺有些低俗,但卻給勞動農民的生活添加了不少的趣味性,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通俗易懂,
  • 俗語:「勤人睡成懶人,懶人睡成病人」啥意思,說的在理不?
    俗語:「勤人睡成懶人,懶人睡成病人」啥意思,說的在理不?俗語是一種比較口語化的語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它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摸索不斷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被大家記住。俗語常常被大家稱為常言,俗話。
  • 農村俗語:「大雪不下雪,糧價不會跌」,是啥意思?
    昨日,是2020年的大雪節氣,在過去的時候,凡是到了這個節氣,都會或多或少地下一些雪,然而,昨天已經過去,但昨天的大部分地區卻並沒有下雪,因此,有人便搬出了在過去經常流傳的一句俗語-----「大雪不下雪,糧價不會跌」來說事。
  • 農村俗語:「有錢不買陰地,無錢別居陽穀」,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有錢不買陰地,無錢別居陽穀」。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仔細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有錢不買陰地所謂的「陰地」是指少見陽光的土地。比如,有樹林遮擋陽光或高山、建築物遮擋陽光的土地都屬於「陰地」。
  • 農村俗語「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有何道理?
    大家都知道,祖祖輩輩流傳在農村民間的俗語老話,因為它們是勞動人民生活的經驗總結,和人生的智慧結晶,所以大多通俗易懂,簡單明白,且生動形象。只是有的多少會帶上一點偏面性,雖然談不上完全準確和符合科學,但是卻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會知道,在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和智慧,對一些人情事物做出自己的總結,這也是咱們所說的俗語,在沒有更多獲取信息渠道的時候,一些俗語還被當作重要參考,給人們的待人接物起著指導作用,可見當時大家對於俗語的重視程度,
  • 農村俗語:「龍不抬頭天不下雨」到底啥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龍不抬頭天不下雨」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老一輩人為了方面農事,把一些日常的生活經驗編成了俗語,方面人們進行勞作。其中有一部分俗語說的就是天氣方面的,比如「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這也是今天咱們要說的俗語。那麼這句話到底啥意思?
  •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裡,有錢人和無錢人的區別還是挺大的,單看這一句:「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就能說明一切。不僅如此,在農村裡由於習俗不同,人們的生活還是有講究的。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啥意思?有啥道理?
    又到了一年農閒時,由於天氣越來越冷,農村中的農活基本上已經告一段落,農民沒有了繁瑣的農活,所以很多人都會趁此走親訪友。在走親訪友時,一桌豐盛的酒席在所難免,不過作為禮儀之邦的國家,酒席上的講究也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其中又有啥道理呢?
  • 農村俗語「大雪不雪,小麥不結」,是啥意思?
    顧名思義,大雪節就是下雪的時候,農村關於大雪節的俗語非常多,「如小雪不見雪,大雪滿天飛。大學厚,小麥熟。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大雪三層定豐年」等等。從這些農村關於大雪的俗語看來,冬季必須要下雪。下雪對農業生產,對小麥都有非常大的好處。農村俗語「大雪不雪,小麥不結」,究竟又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兩人不賭錢,三人不買鋤頭,四人不掰火柴」,啥意思
    農村俗語千千萬,都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得來的經驗總結。細細品讀,總能發現其中的奧妙所在,多年來,這些農村俗語也在指引著農民生活的方式。關於農村俗語,分為很多種類型,有專門預測氣象的、也有說人情世故的,數量之多,說不盡道不完。
  • 俗語:「大鍋臭,小鍋香,雞子的屁股,白菜幫」說的啥意思?
    ,啥不好吃了。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我怎麼沒有聽說過呢?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對於老農的這種說法,我有些大惑不解。老農說:咱農村的確有這麼一句俗語,並且,這句俗語已經流傳了千年,你之所以沒有聽說過,那是因為你太年輕,如果你不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可以給你解釋解釋。「好啊!那你就給我解釋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吧!」我忙不迭地說。
  • 農村老人說「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做衣」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說「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做衣」啥意思,有道理嗎?如今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地發展和進步,這些年國家也非常重視農村的發展,針對農村推出了很多改革措施以及優惠政策。
  • 農村俗語:「窮死不做賊,冤死別告狀」啥意思?為什麼不能告狀?
    其實在農村生活的話,不妨常常和村子裡的老人聊聊天,不僅可以陪陪老人,還能聽到許多有意思的農村俗語,其實農村的俗語,基本上都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在流傳的過程中雖然也經歷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過程,但其實留下來的俗語,質量也是層次不齊的,其實這個質量也是指它在當今社會有沒有一定的意義
  • 辛丑牛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婦遇到牛,龍少不擔憂」,啥意思呢?
    對於農民來說,種地自然是按照一年當中的節氣來進行的,在以前的時候農民在對於展望莊稼的耕種收穫來說也是按照農村特有的一種預測方式,那就是「黃曆」,黃曆也是農民在平時的耕種,婚嫁等方面也是起到了一定的參考作用,就拿前幾天來說,我路過村口的時候,幾位老農民就在討論農村的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叫「寡婦遇到牛,龍少不擔憂」,乍一聽的時候還摸不清是啥意思,然後我就湊近聽了一下,你別說還真那點意思,那麼你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
    農村人都知道以前農村有三大吃香的手藝人,木匠、石匠、鐵匠,尤其木匠最受尊重,傳說是因為魯班留下《魯班書》的原因,農民子女結婚做家具都要找他們打制,我叔就是一名木匠,日常打制板凳、桌子、柜子,到了春節,我就纏著他做木刀、木劍,別提多高興了;屠夫也很多,農民家家戶戶都養豬,殺豬過年很喜慶,但是他們也都非常講究
  • 農村俗語「女婿上床,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上什麼床?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在農村地區表現的更加突出和明顯,很多以前的老物件都已不復存在。但是在思想觀念和精神文化上還是按照傳統文化的要求做人辦事,在很多的農村家庭觀念裡有些事情還必須要按照以前的風俗習慣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