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如何做基層好幹部(一):摒棄庸俗的「關係學」

2020-12-13 河北新聞網

    □蔡曉輝

    何為庸俗關係學?即「拉關係」、「走後門」等庸俗社會現象。庸俗關係學往往以相互利用為目的,以「靠」、「貼」、「拉」、「誘」等為手段,以損公肥私、侵佔他人利益和危害社會利益為特徵,所以危害極大。但由於能夠讓一些人成一時之「功」、獲眼前之「利」,千百年來,這一庸俗社會現象一直沒能杜絕。

    據《史記·汲鄭列傳》載:翟公任廷尉時,登門拜訪的賓客塞滿門庭;後來他被罷了官,門口冷落得可以張起網來捕捉鳥雀;過了一段時間,翟公官復原職,那些賓客又想登門拜訪他。翟公感慨之餘,在門上寫了幾句話:「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這就是成語「門可羅雀」的來歷。

    翟公的感慨發人深省,古語亦有「以勢交者,勢傾則絕」的訓教,但時至今日,某些人依然將庸俗關係學奉為圭臬——近年來,一些所謂的「官場小說」暢銷一時便是明證。在基層單位,由於人際關係比較緊密,親屬圈、朋友圈、同事圈等比較熱絡,庸俗關係學已經成為基層領導幹部必須面對的一個考驗。

    一名黨員幹部,如果習慣於用手中的權力為個人和圈子謀利益,就不可能把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就有可能做出違背原則、違法亂紀的事情;一個領導班子中,如果都忙於拉拉扯扯、拉幫結派,就難免離心離德、軟弱渙散;一個單位或地方,如果「規則」式微而「關係」盛行,大面積的不公便會產生,黨和政府的形象就會受損……對於黨員幹部來說,從信奉庸俗關係學的那一刻起,溫水煮青蛙式的作風滑坡甚至腐敗墮落即已開始。

    庸俗關係學盛行的現實危害,就是吞噬地域的發展活力。前幾年,不少大學畢業生曾經「逃離北上廣」,但回到家鄉小城後卻發現,各種關係和人情對個人發展的桎梏,遠甚於「北上廣」的高房價壓迫,於是不得不再次「逃離」。這樣的反證說明,在一些地方,「關係」、「人情」的盛行已嚴重到了什麼程度!這也提醒我們,這種狀況如不改變,這樣地方的職場、官場、市場將有可能因缺乏人才的支撐而失去活力。

    費孝通在1948年出版的《鄉土中國》中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在我們鄉土社會中,有專門作貿易活動的街集……各地的人到這特定的地方,各以『無情』的身份出現。在這裡大家把原來的關係暫時撇開,一切交易都得當場算清……不能牽涉其他社會關係的。」將鄰居、鄉黨、親戚等各種倫理範圍內的人情與貿易範圍內的規則分清,嚴守二者的邊界——費孝通當年所觀察到的這個場景,放在當下,對黨員幹部仍不無啟發:幾十年前鄉土中國的趕集人都知道不同場合有不同身份、要遵守不同規則,我們更應懂得將關係、人情牢牢鎖定在私人倫理範疇,不使權力越界;幾十年前鄉土中國的趕集人在貿易時都能夠做到「無情」,我們在行使權力和工作時為什麼不能擺脫人情的幹擾?

    「正確認識和處理人際關係,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則辦,特別是當個人感情同黨性原則、私人關係同人民利益相牴觸時,必須毫不猶豫站穩黨性立場,堅定不移維護人民利益。」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這一要求,牢牢站穩黨性立場、始終銘記人民利益,就能在黨性與人情、原則與關係之中做出正確選擇,摒棄庸俗的關係學。

相關焦點

  • 如何做一名基層好幹部
    好幹部,是人民的需要,國家的需要,更是新時代的需要。幹部要有幹部的樣子,好幹部就必須有好幹部的精氣神。而如何「勇於擔當,乘風破浪的基層好幹部」呢?我認為應該這樣去努力:一、擔「學」不輟,學而不息,做一名素質過硬的基層好幹部。幹部是幹出來的,也是學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當今時代,知識爆炸、信息萬變,如果我們不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就解決不了「本領恐慌」的問題。學習是領導幹部應有的人文情懷和價值追求。
  • 基層黨員幹部應怎樣踐行「兩學一做」?
    原標題:[「兩學一做」徵文] 基層黨員幹部應怎樣踐行「兩學一做」?   編者按:自「銘記黨員身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圖文有獎徵集」活動開展以來,眾多網友踴躍投稿,以文字、圖片為載體,闡述自己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的感悟。評審專家根據投稿作品質量,參考網友點讚數量,從中評出二十篇優秀圖文稿件進入9月榜單。
  • 基層青年幹部該怎樣理解「一畝三分地」
    京津冀協同發展要突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對於響應國家「到基層和人民中建功立業」號召的基層青年幹部說,也應深刻理解「一畝三分地」的含義,進而在基層這個「大熔爐」歷練本領,在基層這所「大學校」增長見識,在工作崗位這塊「一畝三分地」上,「播種青春,生根、長葉、散枝、開花、結果」。基層青年幹部要「培肥」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即修煉理想信念、鍛鍊服務本領。
  •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如何做到精準? 基層幹部談真實感受
    基層幹部談真實感受 2020-09-18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做一名合格優秀的基層黨員幹部
    俗話說「基層是熔爐,它為黨員幹部鍛鍊了品質、提升了毅力、增強了能力,是一個寶貴的實踐學習場所」,但在我們實際工作中也不乏偶有遇到「飄浮」的黨員幹部,出現「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錯誤心態,如果一名基層黨員幹部沒有真正融入基層,將基層鍛鍊當成自己成長、鍍金的手段,那就很難真正為百姓解難事、
  • 縱橫談:摒棄「四風」 輕裝前行
    原標題:縱橫談:摒棄「四風」 輕裝前行  12月4日,是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兩周年。兩年來,中央持續發力,保持高壓態勢,「四風」得以遏制,群眾拍手稱快。反「四風」要擴大戰果,直至完勝,仍需加把力、常施壓,使各級幹部自覺摒棄「四風」,輕裝前行。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 專家訪談:務求實效,為基層幹部鬆綁
    5月11日,本報讀者來信版刊發《減負,基層幹部群眾有五盼》,引發基層幹部群眾共鳴。不少讀者致信本報,反映身邊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講述對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的新期待。 對於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症,如何全面檢視、靶向治療,加強源頭治理和制度建設?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學者。
  • 基層幹部如何寫好調查報告
    對基層幹部來說,調查研究與撰寫調查報告是一項工作的兩個過程。如果調查研究是一個「摘菜」的過程,那麼撰寫調查報告就是一個「烹調」的過程。調查研究,是為了深入群眾,了解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就好比「摘菜」,是基層幹部實際工作中應當掌握的基本功。「摘菜」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掌握「烹調」的手藝,將摘得的「菜」加工成豐盛的美味,給人以啟迪或享受,同樣重要。
  • 張正暉:做一名敢幹實幹的基層好幹部
    □記者 宋春曉  通訊員 荊豔農村事繁,農家事雜,一名基層幹部,工作生活在農村 「雜貨店」裡,只有敢幹、實幹,才能讓農村成為百姓心中的 「無憂雜貨店」。三唐鄉副鄉長張正暉就是這樣一名敢幹實幹的基層幹部。
  • 「做好基層幹部,擺正位置最關鍵」
    有一堆垃圾,村民說政府你趕緊將它清理走,而政府說水剛剛退我還有很多重要工作要做,群眾的意見很大。基層幹部如何處理這樣的矛盾?  楊明:在大災大難之前,作為地方政府的各級幹部,衝鋒在前是第一位的,但是也要考慮到後續。群眾反映的問題,其實都會及時處理。但怎麼處理確實要有輕重緩急之分,主要力量應該放在更需要幫助、更需要體現基層幹部的地方。
  • 符娟:基層幹部要練好「基本功」
    基層幹部處在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深入基層的第一線,必須練好服務群眾的「基本功」,只有地基穩固、本領過硬,才能夠跟上時代步伐,做為人民服務的「精兵強將」。 在「知」上厚實儲備,練好理論學習「基本功」。政治上的堅定源於理論上的清醒,沒有足夠的理論清醒,思想就會「生鏽」,方向就會跑偏。
  • 淺談如何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基層幹部
    作為一名基層幹部,我們應當如何將這份家業繼續傳承弘揚下去呢?我認為我們應當做到以下幾點。首先,作為一名基層幹部,要明晰自身的義務與權利。眾所周知,機關幹部都是人民的公僕,我們的權利都是人民賦予的,用好手中的權利,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宗旨。
  • 基層幹部如何有效應對網絡輿情
    基層幹部作為基層工作的「領頭雁」,提升充分應對輿情的能力與水平,已成為不可迴避的新課題。但是,目前有些基層幹部在面對輿情事件時,不僅存在一定的能力短板,還存在迴避和消極心態,極易導致工作陷入誤區。科學有效應對網絡輿情,需要基層幹部改變以往圍堵的處置心態為疏浚心態。第一,堅持正面發布基層工作路線與方針,通過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氛圍,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實現方向性引導。網際網路時代,基層幹部在開展工作時勢必需要面對網絡輿論場上的較量,若消極應對,則會使問題累積成破壞性的力量,反之,如果疏導有效,則會使其成為基層工作的助力。
  • 「樹立基層幹部良好形象」研討會發言摘登
    專家談 基層幹部隊伍主流是好的 全國黨建研究會會長 虞雲耀 這既不符合客觀事實,嚴重損害了廣大基層幹部的形象,又挫傷了基層幹部的積極性,幹擾了基層幹部隊伍建設,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切實加以糾正。 我們應當看到,基層幹部隊伍的主流是好的,同時也要客觀地看到,不少基層幹部在新形勢、新任務面前缺少本領和能力,還有一些基層幹部存在辦事不公、方法簡單、作風粗暴等問題,有的甚至違法亂紀。正確地理性地看待基層幹部,就要理解他們、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幫助他們。
  • 唐山:遷安一基層幹部文章半年三上《人民日報》
    遷安一基層幹部文章半年三上《人民日報》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齊福臣 通訊員 劉亞會)8月8日,《人民日報》第5版評論版「幹部談讀書」欄目,發表了遷安市太平莊鄉政府幹部宋威的文章《別冷落了馬列經典的原鄉》。
  • 為基層鬆綁減負 讓幹部輕裝上陣(深度關注·為基層幹部減負系列...
    曹正平攝(人民視覺) 圖③:山東東營市東營區萬泉村油桃種植區內,黨員幹部幫助農戶摘油桃。 劉智峰攝(人民視覺)今年4月中辦印發《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以來,各地落實的情況如何?
  • 黃麗芬:從黨建好故事看基層幹部的責任與擔當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人與人的相處就像照鏡子:你對著鏡子笑,鏡子裡的人就對著你笑;你對著鏡子哭,鏡子裡的人就對著你哭。基層幹部是否真情為民,用群眾這面「鏡子」一照便知。只有帶著真情經常深入群眾,主動親近群眾,真正融入群眾,才能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 黨員幹部要摒棄「三代」提高自身的學習力
    並把增強學習本領放在增強政治領導本領、增強改革創新本領、增強科學發展本領、增強依法執政本領、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增強狠抓落實本領和增強駕馭風險本領之首,這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員幹部加強學習、提高學習本領的重要性。但在學習教育上,部分黨員幹部重視程度不夠,也不乏流於形式,應摒棄三種現象。黨員幹部在線學習應摒棄「代學」現象。
  • 關於基層幹部的一組關鍵詞:奉獻、堅韌、忙碌
    我在中國五級政府中最基層的鄉鎮政府黨政辦工作已經兩年了。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每天接觸的都是最基層的鄉鎮農村幹部和各種紛繁的事務。從我親身所見所聞所經歷的人與事中,如果讓我用一組關鍵詞來概括基層幹部的優秀品質,我認為這組關鍵詞是奉獻、堅韌、忙碌。
  • 借調基層幹部要把握好「度」
    上級部門因事情多借調基層幹部幹活,基層幹部想要通過借調實現工作調動,使得基層工作普遍存在借調現象。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被借調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是基層骨幹力量,但常常因為編制問題處於一種「兩頭懸空」的狀態——調入單位如果一時解決不了編制,就留不下,需要長時間等待;調出單位被佔了編制,進不了人,還要給不幹活的人發工資。(1月4日 半月談網)<br><br>  針對借調這一普遍現象,很多人持反對意見,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原有工作單位的工作節奏,不利於基層工作整體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