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是新中國的「國寶」級科學家,他為我國的飛彈和航空事業奉獻了畢生的心血。在日常生活中,錢學森還十分謙遜,不僅沒有「官架子」,還從不以「科學家」自稱。但奇怪的是,錢學森曾有一次對保健醫生生氣地說:「我是大科學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錢學森出生於1911年,23歲從上海交通畢業後赴美留學,先後就讀於麻省理工大學和加州理工大學,但後來受到國際局勢的影響,錢學森一直到1955年才得以回到祖國。錢學森回國之後,在中央部門領導的安排之下,開始研製中國的火箭和飛彈。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在錢學森的帶領之下,我國先後完成了第一枚飛彈,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以及第一架人造衛星的研製,不僅極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而且也從根本上增強了國防和軍事實力。
忙碌中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間錢學森也已經生出了不少的白髮。進入20世紀80年代,錢學森也步入了古稀之年,但是卻仍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雖然後來「退二線」了,但他也一點都沒有閒著,每天都關注著中國航空航天領域的新進展,因為當時我國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載人航天計劃,所以能實現載人航天也是錢學森畢生最大的心願。
隨著時間的推移,錢學森的身體也出現「老年病」的症狀,比如視力和聽力衰退,特別是到了80歲之後,「老而病」就更是在所難免。比如,錢學森有段時間雙腿走路困難,後來醫生上門做檢查,結果發現他患上了雙側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因此就不得坐上輪椅治療和休養。再到後來,錢學森因為久坐又患上了腰椎楔形骨折,這下也就只能躺著了。另外,錢學森90多歲的時候,還要經常去醫院治療,畢竟醫院的條件相對於在家裡要更好一點。
有一段時間,錢學森突然變得沉默寡言,因此家人一看也都嚇壞了,還懷疑錢學森患上了阿茲海默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痴呆症」。於是,家人就聯繫了錢學森的家庭保健醫生趙聚春,讓趙醫生找時間過來給錢學森做一番檢查,看看是否患上了「老年痴呆」。第二天,趙醫生一早就趕到錢學森家裡,等他起床,洗漱,吃完早飯之後,趙醫生就開始做檢查。
不過奇怪的是,趙醫生什麼都做,而是先問了錢學森一個問題——100-7等於多少。錢學森一聽很納悶,不假思索的回答:「等於93」。緊接著,趙醫生又問:「93-7等於多少」,錢學森一聽就更納悶了,但還是隨口回答:「86」。沒想到的是,當趙醫生再繼續問86-7等多少的時候,錢學森一下子就生氣了,對趙醫生說:「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後來才知道,錢學森當時就意識到了趙醫生在測試他的智力,因為「100-7」就是國際上通行檢測阿茲海默症的題目,一直減下去,最後一直減到得數剩5才算測試結束。所以錢學森也知道家人和趙醫生都懷疑他患了「老年痴呆」,於是他才會說「我是大科學家」這樣的話,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腦子完全沒問題,而且還很靈活。事實上,錢學森不僅沒有患老年痴呆症,而且腦子還好使得很,他每天晚上還會看新聞聯播,關注國內外的局勢,甚至和很多前去看望他的人,一起談論當下載人航天的進展情況。
2003年,隨著「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中國實現了載人航天的夢想,錢學森在得知之後也忍不住的熱淚盈眶。後來,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以及不少的航天新秀,都前後去看望錢學森,並且還都進行了深切的交談和討論,錢學森激動地說:「你們做的航天事業更複雜,已經超過我了」。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