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書是一種主動學習的行為

2020-11-08 向山舉目

看電視也好,用電腦打遊戲也好,都是一種被動學習或消遣的方式。

這兩種被動學習或消遣的方式,在好多時候只是一種娛樂行為,為了打發時間。不管你看不看,電視和電腦會自己播放的,一般收穫都不太大。

讀書學習就不一樣了。

書籍看起來是沒有生命的,但是它是人類文明的載體。

要讀書肯定要有願望,要有行動,要動頭腦,要一邊看一邊想,還會產生聯想,還會產生感受,還會產生好多好多的新的想法,收穫是非常多的,不光是學習和繼承,還會有創造活動。

喜歡系統讀書的人,不知不覺中會成為一個理性的人,會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會成為一個善於借鑑的人,往往會成為創新者,走在時代的前面,不知不覺就引領了時代的潮流,成為同類中的拔萃者。

據說猶太人特別喜歡讀書,以色列人平均每人每年讀書在70本左右,居世界第一。當然猶太人中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傑出人士,從百分率來說,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據說諾貝爾獎的22%,被不到世界1%的猶太人給收割了。

據說我們國家讀書的統計資料顯示,每個人平均一年能閱讀4本書。這其中還包括大量的教學輔導書。有關資料說我們出版的書籍80%和教學輔導考試有關係,屬於教輔書,屬於教育市場的一部分。所以國人所讀的書籍的質量還是需要提升的,數量還是需要增加的,風氣還是需要再濃厚一點的。

我認識的一位張經理,原來是初中學生。當兵以後,喜歡讀書學習,被調到部隊宣傳部門去了。後來又考上了軍校,後來又上了黨校,後來又轉業到了地方,後來又繼續進修,已經有了研究生碩士文憑了,成了地區級的領導了。他說自己有點進步,主要得益於讀書。為了提升文憑和水平,有計劃地讀書,基本上每年都參加一些考試的。後來讀書形成習慣了,工作再忙,每天都要讀書兩小時左右,真的是益處很大的。

我們的生命有限,我們直接經歷的東西很少,通過讀書以後把人類世世代代積累的文明文化,傳承下來,的確讓人變得十分強大。強大了之後就特別自信。自信了以後幹事情就容易成功。

我們看到的喜歡讀書的人,會讀書的人,一般都能夠考取二本及其以上的大學。這些人百分之九十七八以上生活的相當相當不錯,基本上都有退休金,老了以後每月可以獲取三四千元到一兩萬元的養老費,生活還是不錯的。大約百分之二三活得不太好。

我們也看到不喜歡讀書的人,小學沒讀完的人,還有初中沒讀完的人,整體來說,絕大多數都在社會底層拼命工作,每天幹10個小時左右的活,一般也不能完全享受雙休日和節假日,生活壓力比較大。如果能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工作的話,進入比較好的單位的話,還可以獲得退休金。如果只是待在農村,依靠著種地和打工生活的話,初中沒有畢業的人,90%以上是相當辛苦的,60歲以後每月能拿到兩三百元的養老費,還是比較低的。生活質量可想而知了。當然現在交的多拿的多,60歲之後的農民有一些已經拿到1400元左右了,這是個好現象。

讀書的黃金年齡在26歲之前,如果能有機會的話,一定要抓緊時間好好讀書。不要整天打遊戲,不要整天看電視,不要整天講吃講喝,在學習方面一塌糊塗。該奮鬥的階段,如果提前享受了之後,那剩下的50多年的人生光陰將是比較沉重的,這個在大概率方面是沒有錯的。

一個不喜歡讀書的同學,讓我把讀書和打遊戲和看電視比較一下,說說讀書有什麼好處,我把自己的感想拉拉雜雜的抬一抬,請方家賜教。



相關焦點

  • 孩子讀書總要家長盯著?試試這3招,讓娃學習時從被動變主動
    1、對於學習沒有目標孩子不願意主動讀書和寫作業往往是因為孩子沒有學習的動力和目標,認為讀書是幫家長讀的,特別是家長對於孩子不斷催促和嘮叨的行為,會加重孩子這種觀念的形成。一旦孩子認為讀書是父母的事情,所以父母才要一直催促自己,那麼孩子就很難主動的學習和寫作業,也就會使學習變成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一場拉鋸賽了。
  • 孩子厭學不想讀書怎麼辦?反問孩子「三個問題」,主動愛上學習!
    孩子厭學不想讀書怎麼辦?反問孩子「三個問題」,主動愛上學習!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厭學不想讀書的情況,這可是愁壞了很多的家長,很多家長會用極端手段讓學生妥協,可是,雖然孩子還是在上學,但是卻是混日子的狀態,這和不上學基本沒什麼兩樣,家長們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是滿臉的無奈,其實,當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可以反問孩子三個問題,大多孩子都會迷途知返,主動愛上學習。
  • 厭學的海蒂變成主動讀書,奶奶是怎麼激發海蒂主動學習的興趣
    孩子不喜歡學習,像是很多小孩的一個共同特點。在電影《海蒂和爺爺》中小海蒂被姨母送到富人家做克拉拉的陪讀,最初時小海蒂對讀書沒有任何的興趣,連管家都認為小海蒂是個智力低下,有智障的兒童。找到孩子不想學習的原因小海蒂不想學習,是聽了的皮特的話,「我們不需要學習」對學習有了一種不用學習的認知,祖母用自己學習可以讀到更多精彩的故事,替代了小海蒂舊的認知,小海蒂開始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家長想要孩子主動學習,有學習的興趣,就要找到孩子為什麼不想學的原因,用一種新的認知代替舊想法。
  • 孩子學習太被動,家長可以利用「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學習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觀察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想要等孩子自己發現自己喜歡什麼是件很艱難的事情,因為孩子自己根本不明白自己喜歡什麼,所以家長這個時候就要主動一點,觀察孩子的日常,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從而幫孩子建立自己的興趣。
  • 學習是一種「強化行為」?學會強化理論,輕鬆教育孩子?收藏學習
    今天和大家講一下學習理論中的「強化學習理論」,通過強化,完成了學習,而且是主動完成!通過強化,行為和記憶發生了改變,知識體系獲得了建立。所以,學會應用強化理論,對於以後的老師教學、家長輔導作業、教育孩子學習、成長,都是很有幫助的!
  • 如何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
    學習不但對一個人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對一個家庭,甚至是一個社會也有很大的影響。就像是著名的數學家和中國科學院院士華羅庚曾說過;「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古語也曾說過「知盡天下事,萬般沒有讀書高。非讀書,不明理。」這些言論足以說明學習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 孩子沉迷讀書無法自拔?警惕,這是「讀書上癮」,孩子成癮難戒除
    在我們身邊,這樣痴迷閱讀的學生也不少見,酷愛讀書,想天天以讀書館為聚集地,居住在圖書館、生活在圖書館。父母看到孩子這樣酷愛閱讀,非常高興,都以為這是一種愛學習的表現,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成績。 但其實,愛讀書並不等於愛學習,學生閱讀,大多只是為了娛樂或消遣,和我們所謂的「沉迷遊戲」一模一樣。
  • 怎樣才能讓孩子主動學習?
    怎樣才能讓孩子主動學習?從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學習經歷,我覺得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激發內在學習動力學習是長時期的活動,必須要有積極的目的指引。首先,應該想清楚孩子學習為了什麼?咱們都是普通人,不妨想得現實一點,比如盡孩子所能考一所更好的大學,這樣,孩子的平臺能高一些,起點就領先一點;如果不甘平凡,也可以志存高遠,比如周總理年少時「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咱們也可以告訴孩子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中奮發讀書。激發內在動力,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來思考。努力讀書,實現了既定目標,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 還在為孩子不主動學習發愁?父母做到這四點,培養主動學習好習慣
    家長都喜歡孩子能夠主動學習,不用自己督促就去學,主動學習,源於孩子的自律和自覺。有很多孩子往往是家長撥一撥,動一動,不催促就不學習,或者邊寫作業邊玩兒,仿佛學習是家長的事兒,讓家長頭疼不已。大寶有個同學學習非常積極主動,認真刻苦,成績名列前茅,不用家長催促,家長催促的就是「孩子,歇會兒,別太累了。」孩子的這種主動學習的精神真是很讓人羨慕佩服。
  • 孩子學習缺乏動力怎麼辦?李易峰: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結果不一樣
    其實古往今來,無論大人還是孩子有效的學習方法都是相通的。西漢時期,一名叫匡衡的孩子白天要幹農活沒時間讀書,他想用晚上的時間來學習,因家裡沒有蠟燭而煩惱,因太想讀書了就在自家的牆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來讀書。他想讀書的動力,使得他想方設法的能讀到書。最終成西漢萬人之上的丞相。
  • 陪孩子讀書:教育的另外一種思考
    是不是這個做父母的也要跟著孩子做一加一等於二的作業啊?不是,絕對不是。這個陪你得用心。萬物運行裡面有個規律,你的任何一個想法和行為都會影響你周圍的人,你覺得孩子交給補習老師就算萬事大吉,那麼,你就真的錯了。你第一次送孩子讀書,還有一點深情的樣子,第二次就像初秋的晨霧,第三次就沒有了。
  • 怎麼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他主動地去學習?
    怎麼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他主動地去學習?對於這個問題,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給出了一個絕妙的回答。而那些通過強迫讓孩子學到的知識,過不了多久孩子還會把它原原本本地還給老師的。所以,教育最核心的問題,是怎麼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他主動地去學習。
  • ​樂於學習的秘密:讓孩子主動學習的方法分享
    家長都希望孩子學習好,但是學習好是有條件的,條件之一就是孩子的學習是主動的。要形成孩子主動學習的良好狀態,家長一定要注意這些。有的家長生怕孩子落後,孩子動作慢了一點,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業,忍不住要去指指點點;成績差了幾分,少不了要警告幾句。認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進步就會愈快。其實這樣的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時間長了,就失去了學習主動性。
  • 如何激發孩子的積極主動的行為
    當孩子收穫了成功的喜悅時,做父母的要和孩子共同分享他的快樂,有父母參與的喜悅,孩子會更加自信和努力。另一方面,當我們作父母的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有喜悅時,也可以開誠布公,真誠的和孩子講述你成功的經歷,和表達你的喜悅。這是一種積極的情緒感染,是一種心靈的激勵,一種正能量的傳播。
  • 書緣讀書慧《讓孩子愛上學習》讀書總結
    書緣讀書慧 總結怎樣才能讓學生打心眼裡喜歡學習,愛上學習?
  • 孩子學習別強迫,試試「鳥籠效應」,從此讀書學習再也不用愁
    當孩子一天一天長大的時候,很多家長都覺得讓孩子學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當孩子的學習稍微有一點不好的時候就感覺很頭大,有些家長甚至採用一些強迫孩子學習的手段,但是這樣的 手段不僅不會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感受到提升,反而會適得其反。
  • 正確激發孩子「成就動機」,主動學習獲得成就感,讓孩子愛上學習
    多巴胺會讓人產生愉悅感,為了再次感受這種愉悅感,大腦會增強對該行為的學習興趣,提高相關部位的活躍度。如果多巴胺分泌不足,大腦的行動力就很差,孩子的學習動力就會不足。所以,我們要想辦法促進孩子的多巴胺分泌,就要從興趣的培養開始。
  • 孩子的主動性如何培養?父母從娃娃抓起,做好3點讓孩子主動學習
    不過,導致孩子不願意主動學習的原因有很多種,父母需要了解其中的原因,才能夠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做到對症下藥。為什麼孩子會不願意主動學習的情況呢?·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孩子不願意出現主動學習的情況,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孩子比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 孩子對學習沒興趣怎麼辦?父母巧用「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學習
    3.對於學習缺少目標感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學時的他們常常處於一種非常迷茫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之下,孩子對於學習就會有明顯的興趣缺失。缺少學習上的目標感使得孩子很難從學習中體驗到目標實現的愉悅。當人們進入到慣性思維時,在潛移默化中言行舉止就會受到影響,在聯想的效應刺激一下做出了與之相關的行為表達。顯然,在孩子的學習引導方面,鳥籠效應同樣可以發揮積極的督促作用。三、父母怎麼運用「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學習呢?
  • 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試試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
    ,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呢?3及時鼓勵,對於有牴觸心理的孩子,他漸漸能夠有興趣學習或者讀書,雖然時間很短,這時候家長也要及時鼓勵,誇獎孩子的表現,要從細節誇,讓孩子感受到你的認可。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試試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其實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