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激發孩子「成就動機」,主動學習獲得成就感,讓孩子愛上學習

2020-09-09 注意力訓練專家

開學第一周,孩子的學習狀態還「不在線」,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的問題又開始重蹈覆轍。



有很多家長都抱怨:


「他怎麼就這麼迷糊?」

「為什麼他就一點不知道學習呢?難道我催促他催促地還不夠嗎?」

「那麼簡單的題,為什麼孩子就是做不對?」



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苦惱。



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學習就是不主動?為什麼非要等著自己催促他,等到成績下來時,他才知道努力呢?有的孩子甚至到那個時候都不知道努力,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家長們使了渾身解數,到最後結果卻仍然是那樣的&34;。


其實造成這樣的原因,並不是父母的教育政策處理問題,而是孩子的學習動力不足。


02


日本神經外科醫生菅原道仁在《超級大腦的7個習慣》中提到,影響大腦行動力的基本物質就是多巴胺:受大腦內A10神經的刺激,釋放多巴胺

多巴胺會讓人產生愉悅感,為了再次感受這種愉悅感,大腦會增強對該行為的學習興趣,提高相關部位的活躍度。


如果多巴胺分泌不足,大腦的行動力就很差,孩子的學習動力就會不足。所以,我們要想辦法促進孩子的多巴胺分泌,就要從興趣的培養開始。



在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認為和孩子達成某種約定可以鼓勵孩子學習,提升學習興趣,激起孩子學習的動力。


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家長的這種行為會使孩子失去內部學習的動力,一旦沒有了獎勵孩子就不會主動去學習而且還會比實施獎勵政策之前學得更糟。


只有激發孩子的內部動機,讓孩子心甘情願,以&34;為前進動力,孩子才會出現持續的學習動力。


美國心理學家麥克利蘭將人的需求進行了不同層次的歸納。


其中高層次的需求歸納於對於成就、權力和親和的需求。


對於孩子來說,在有關於學習方面成就就是屬於高需求的。孩子不主動學習,缺乏學習的動力。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孩子缺少成就動機。


其中成就動機是指一個人所具有的試圖追求和達到目標的驅力


麥克萊倫認為,每個人的全都動機都是不相同的,每一個人都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成就動機水平。人在競爭時會產生兩種心理傾向:追求成就的動機和迴避失敗的動機。


而父母需要認識到「成就動機」對於孩子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尋找正確的時間激發孩子的「成就動機」,比如適時的給孩子一個獎勵,讓孩子體會到主動學習帶來的「成就」,讓孩子主動學習,知道主動學習能夠獲得的成就,才能讓孩子真正的喜歡學習。


03


在了解了大腦多巴胺和行動力之間的關係後,我們可以將獎勵機制和學習計劃相結合。


在制定孩子學習目標時,我們可以將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安排在孩子的每日學習計劃中,讓孩子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升自信心和成就感,提升孩子學習行動力。


當然,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我們也不要忘了將孩子的能力和目標相匹配,孩子才不會覺得那麼累,執行的過程孩子也會更主動更輕鬆。


伴隨著一個目標一個目標的攻克,孩子的愉悅感就由此產生,這樣就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再也不會出現多巴胺分泌不足的情況了。



競思注意力訓練,就是通過腦電生物反饋技術實時監測孩子用腦情況,對於表現好的行為,給予及時的獎勵,鼓勵孩子集中注意力繼續完成。


對於孩子分心心走神等不良表現,則會給予一定的懲罰,讓孩子能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將注意力重新投入任務中。


根據每個孩子自身情況,量身定製訓練提升方案,通過一定時間的訓練,養成高效用腦習慣,提升注意力和學習動力。


今天我們帶大家了解一下學員小琦在競思15次訓練後的進步吧!


學員小琦,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性格活潑外向,在日常學習生活過程中夠很好的完成老師和家長的指令性要求,執行能力很強。


孩子來競思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周圍環境幹擾,分心走神,小動作多,靜不下心來學習;學習積極性很差,寫作業或考試經常因為馬虎大意而丟分,學習成績提升困難。



中心羅老師結合孩子注意力測評和家長反饋情況,給孩子制定專屬提升方案,幫助孩子高效提升學習力。


在腦電生物反饋訓練的基礎上,結合行為糾正訓練、視覺注意力訓練等輔助訓練。通過任務通關的形式,給予孩子適當的提醒和鼓勵,提升孩子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幫助孩子提升自控能力和高效學習能力,愛上學習。


目前孩子已經在中心上了15次訓練課程,家長反饋孩子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很多,能夠靜下心來專心完成學習任務,除此之外,能自主安排課外訓練,正確率很高,學習效率有明顯提升。



班主任也反映孩子近期學習態度和自控能力有了明顯提升,早自習課上離開老師的監督,也能認真完成學習任務。


經過短時間的訓練,孩子學習能力能有這麼明顯的提升,家長對於競思訓練的訓練成果表示非常認可,希望孩子在今後的訓練過程中,能有更大的提升,在新學期的學習過程中也能取得良好的成績。


競思注意力訓練根據每個孩子自身情況,量身定製訓練提升方案,通過一定時間的訓練,養成高效用腦習慣,提升注意力和學習動力。



家長不妨留言說說,平時你們會用什麼方式來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使用後的結果如何?是否符合孩子的成就動機培養?


如果大家想要確切了解孩子的問題,以及對應的專業訓練方法,在文章下或後臺留言,專家老師免費為您提供專業指導!

相關焦點

  • 錢志亮: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讓他愛上學習?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學都離不開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是實施各種有效的教學對策的前提。另一方面,教學活動又是師生雙方互動的過程。學生積極的參與可以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在我們研究的對象中,大多數學業問題學生是動力型困難的學生,他們有明顯的畏學、厭學情緒和逃學行為。
  • 掌握這個成就動機,家長都放心了,孩子愛學習了
    只有基於孩子真正的興趣之上,孩子才會樂此不疲地喜歡上學習,學習效果才會立竿見影。父母應該懂得怎樣利用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理,讓孩子喜歡上學習。正如書中的案例:因為孩子喜歡飛機模型,父母便對他說:「好的飛機模型都在國外,你應該學好英語,才有機會去看。」
  • 孩子都按時完成作業,成績卻上不去?激發孩子"內在動機"是關鍵
    內在動機是可以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自然力量,不需要藉助外在的力量,是一種自發性的推動學生學習。外在的物質確實會在短時間內促進孩子的主動學習,但若是有一天激勵孩子學習的外在物質沒有了,孩子的學習性就會立馬下降,隨之演變成對&34;的狀況。
  • 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的秘密
    說到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我想大多數父母有個不太恰當的認知。起碼在小學階段,孩子的學習,是需要父母提醒和督促的。咱不否認,肯定有那種,即使父母不管,也會主動去學習,自己制定計劃的孩子,但大多數的小朋友,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還是得父母多操心的。
  • 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機,先從讓孩子回答自己「為什麼學習」開始
    雖然孩子每天每月每年都在學習,可家長們若要是問問自己孩子是「為什麼學習」,估計會有很多孩子都回答不上來,又或者直接回答一句「不知道」,因為大部分孩子從未想過這個問題。採訪到的結果大致都是,學習很重要,能增長見識,獲得前人的知識和經驗,可以更好的生活,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等諸如此類的回答,這足以說明孩子們根本沒有去認真思考過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學習。談到「孩子為什麼學習」這個話題,源於在看了《內在動機》這本書後,讓我觸發了一個關於孩子學習動力的思考。
  • 從動機理論看如何培養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複習了教育心理學的同學會發現,在學習動機這一專題中,知識點多,我們不僅要記住一般學習動機和奧蘇貝爾成就動機的分類、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要記住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這在我們考試中常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
  • 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
    什麼是動機?動機是由一種目標或對象引導、激發和維持個體活動的內在心理活動過程或內部動力。而學習動機是人類的一種重要的社會性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習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它表現為對學習的意向、願望或興趣等形式,對學習起著積極推動的作用。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1, 了解和滿足孩子的需要,促進學習動機的產生,需要是動機產生的基礎。
  • 讓孩子愛上學習
    愛上學習,才會想出學習的方法,才能有優秀的學習。先從興趣開始吧。興趣的產生受環境和關係影響。家庭生活中:父母友好親密的關係、愛學習愛工作的氛圍、有趣的談天說地;友好的親子關係、父母給放學回家的孩子的問侯和擁抱、開心的玩耍放鬆時間。
  • 如何讓孩子把「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激發孩子內驅力是關鍵
    聽完這位媽媽的講述,很佩服,但也很擔心,隨著孩子的長大,很可能對這位媽媽的監督有反抗,到時候這位媽媽該怎麼辦。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和這位媽媽一樣,可以說是犧牲一切,感天動地,但這些父母卻在教育上忽視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意願,讓孩子主動學習?
    很多家長期待孩子能自覺主動地學習,您首先必須激發孩子的學習意願。有了這個願望,在孩子心中,學習是件吸引人的事情,學習或能讓孩子覺得有用,或讓他覺得有意思,或是能給他帶來成就感,這樣孩子才會發自內心地願意去學習。
  •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孩子愛上學習?
    曾聽一位媽媽吐槽,自從兒子上小學後,她為了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花了大量的時間盯著他寫作業、複習功課。但讓她苦惱的是,只要在她視線不及的地方,孩子就完全沒辦法主動學習。其實,真正能幫孩子培養好習慣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因為這才是他嘗試並堅持的動力。什麼是內在驅動力?
  • 心理學:正確激活孩子的內在動機,實現孩子的自主學習
    在我的評論區和後臺私信中,焦慮孩子學習問題的家長佔比最多。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孩子,都是因為其內在動機沒有被激發或者被傷害所致。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好,根據德西的內在動機理論,想讓孩子保持持續的學習動力,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從自主,勝任和聯結這三個方面做功——我們經常說,家長要對孩子使用恰當的撫養方式,所謂「
  • 心理學:正確激活孩子的內在動機,實現孩子的自主學習
    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孩子,都是因為其內在動機沒有被激發或者被傷害所致。傷害的原因和方式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不恰當的批判、指責和不合時宜的獎賞——而懲罰與獎勵,恰恰是家長們最常使用的方式。
  • 讓孩子真正理解「內在動機」,孩子才能自主學習,家長要懂激發
    我們家長需要做的是讓孩子真正的理解"內在動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學會去自主的學習,因此家長要懂去激發孩子,但是不能總是以物質獎勵去激發孩子。一、"內在動機"的定義來自搜狗百科對"內在動機"的解釋是這樣的:指學生的學習目的是指向學習活動本身的,因為學習活動本身能夠使學生得到情緒上的滿足,從而產生成功感。此外,"內在動機"也提供了一個可以促進孩子主動的去學習以及尋求發展的自然力量,也就是說孩子在沒有任何的外在獎賞和壓力的情況下,可以激發行為的發生。
  • 孩子一學習就犯困,用好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激發孩子學習動機
    因此能夠驅使孩子刻苦努力,戰勝學習中的種種困難和障礙,從而讓孩子取得勝利。 家長想要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那就要用好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當孩子沒有感受到這些需要的時候,他們就不可能有強烈的動機去實現較高的目標。孩子為了聽話而學習、為了考試而學習,往往都不是對學習本身感興趣。 如何利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的成就動機
    我們身邊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家庭條件差不多甚至要好很多,孩子選擇的學校一樣、班級一樣、課外補充技能學習也一樣,結果卻是不一樣的!一個孩子,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非常刻苦與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壓力、困難和障礙都是自己克服,學習成績優異!而另外一個則相反。
  • 這個方法能讓你主動愛上學習-內在動機理論
    動機在心理現象中屬於一種心理狀態,維持和激發生物體的行動,並將使行動導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內部驅力。簡單地說就是認知決定你的行動,你的內在驅動力決定了我們行為能持續多久。下面我從一個例子來說明這一問題。
  • 能動英語:興趣激發,讓孩子愛上英語學習!
    進一步探究原因,我們發現,造成兩極分化的關鍵因素,往往不是語言天賦或智力差異,而在於學習方法的科學與否,以及學習興趣能否長久保持!因此,想要提升孩子英語水平,我們必須找到一個科學的學習方法,趁早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並將其牢牢鎖住,持久保鮮!
  • 孩子學習不主動?利用「霍桑效應」滿足孩子情感,激發學習動力
    導讀:孩子學習不主動?利用「霍桑效應」滿足孩子情感,激發學習動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學習不主動?利用「霍桑效應」滿足孩子情感,激發學習動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運用學習動機理論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目的在於為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提供借鑑意義;同時對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一、學習動機1.學習動機的含義所謂學習動機,就是指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指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需要。簡而言之,動機就是我們做某件事的傾向,以及我們做這件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