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生課堂違紀行為原因分析

2020-08-27 牛娃娃教育


中學生違紀是一種十分 普遍 的現 象 , 這 與中學生 的生理 、 心 理不成 熟 有密切的關係。對農村中學生而言,其違紀行為還受其他 多種 因素的 影響。

1.外部原因

(1)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任老 師 , 父母 的行 為會對 孩子 的一 生產 生 巨大 影 響 。父母關係不和甚至離異,對孩子 缺乏關 愛.會使 孩子 的心 理受到 嚴重 影響並進而影響其行為取向。反之, 父母對子女過度溺愛也會給孩子帶來 不好的影響。農村 家庭相對 來說文化 水平低 。民主意識 淡漠 。 對 孩子管 理 上要麼過於嚴厲 , 要麼放任不管 。



①父母關係不和睦甚至離異對孩子的影響

家庭的和諧度對孩子個 性的發展 和 日常行 為表現會 產生潛 移默化 的 影 響。和諧 、 愉悅的家庭環境 會使孩 子們產 生一種安 全感 ,有利於孩 子們 心理行為的正常發展 。 使孩子們具備積極 向上、樂觀的性格特質。不 和諧、 冷漠的家庭環境, 如夫妻經常吵架等會使孩子們產生孤僻、 暴力、 消極的性 格特質。父母離異對孩子產生的傷害和影響就更大了。孩子情感缺失會 造成孩子 自卑、懦弱、恐懼感 、 對抗性 自暴 自棄等。



②父母溺愛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父母溺愛 (包括祖父母 )是父母教養方式不當的一種表現。農村家長常 年在外打工的居多 , 許 多學生 由其祖父母撫養。老人往往對孩子比較嬌慣 , 對其基本上是只注重吃飽穿暖, 對其心理精神方面關注較少。還有的家長過 於放縱 自己的子女, 本 身文化水平低 , 素質不高 。 再教育孩子方法不 當, 什麼 事都依 孩子 , 哪怕孩子做錯了也不說他 , 養成了「惟我獨尊」的壞脾氣。



③家庭經濟狀況對孩子的影響

家庭的經濟狀 況在一定 程度上也 會影 響孩子 的價值選 擇、人生 取向 、 自我意識並影響著其人 生態度及行 為取 向。家 庭非 常貧 困 的孩 子在課 堂 上一般都能夠遵守紀律 。而過於優裕的家境條件 ,反而使 他們養成養 尊處 優的品性 , 成為影響教育 的不 利因素 , 表 現在課 堂上 即容 易發 生課堂違 紀 行為。



④教師因素對學生的影響

教師的道德品質 、 教學水平、 教 學形式 對學生也有相 當大 的影響 , 在 教 學中相 當一部分課堂違紀行 為是 由教 師本人 引起 的。一 些老 師教育教 學 能力不足, 在課堂上 , 教學重點不 突出 , 只 會照本 宣科讀 教材 , 強 迫學 生反 復背誦、 默寫; 一些老師教學方法呆板、教學形式單一, 「滿堂灌」「一言堂」 的方式讓學生無法堅持聽講下去,形成聽課疲勞,學生很容易在課堂上思 想開小差、 注意力分散等。還有些老師師德不高,在課堂教學或 日常生活 中不能公平公正、 一視同仁的對待學生。更有甚者,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變 相體罰 。 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加重。



( 2)社會因素

素質教育下學生周六周日在家, 學生與社會的接觸日益緊密。一些學 生受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很大, 曠課、 抽菸、 酗酒、 早戀等現象層出不窮。

學生在社會上沾染的壞習慣不可避免的會帶進校園課堂。並形成模仿效 , 給學校管理帶來難度。因此有的教師感慨地說「 5+6=0」, 就是說在校 五天的教育讓校外兩天 的影響就給衝談了。



2.內部因素

學生違紀行為的產生除受外部 因素的 制約和 影響外 , 還受其 內部 因素 的影響。內部因素主要是指學生的生理和心理 因素的影 響。

從生理上來看 ,中學生處於 12~1 5歲左右 , 腦的發育並沒 有完全成熟 , 學生對自己行為的控制能力較差。初中生自制能力方面仍處於沒有完全 成熟的階段。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 大多數中學生很難做到適當地控 制 、 調節 自己的行為。



從心理上來看。 十多歲的中學生正處於「逆反」心理比較強的時期, 這 也是這個階段的學生心理不成熟的表現。有時, 他們也知道自己的行為不 對, 但是出於逆反心理, 故意頂撞老師, 在課堂上搞小動作, 譁眾取寵, 表現 自己。還有些學生由於家庭原因或者受過其他傷害,心理上有陰影, 在課 堂上也常表現出異常甚至是違紀行 為。

相關焦點

  • 學生課堂違紀行為的表現
    學生課堂違紀行 為是指學生 出於故意 或無意違反班級紀律 的各種行 為 。根據 學生違紀行為的心理傾向 , 學生的違紀行 為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1.有意違紀行 為 有意違紀是指學生明知自己的行為不符合學校規章制度, 但由於心理 上對社會、學校、家庭教育的逆反心理, 使他們習慣於扭 曲地看待問題,從 而作出一些違紀行為。
  • 班主任基本功:學生違紀的原因分析及常規的處理辦法
    第一,調查違紀的原因,以便能夠區分對待,對症下藥,那種什麼違紀情況都「一刀切」的做法,不符合人文管理的思想,不符合現在的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常見的違紀情況有遲到、早退、曠課、擾亂課堂或自習秩序、頂撞老師、打架、私自外出上網、考試作弊等等,每種違紀情況的發生都有內在原因。
  • 課堂違紀處理的幾種方法
    , 有春風化雨的力量 , 也可以對個別蠢蠢欲動的學生用 目光 注視一下, 會對違紀行為有適度的制止, 最大莫過於嚴厲而沉默地注視 , 那可是比嚴厲的批評更有分量的注視了。大家 都笑起來 , 這兩個學生也馬上意識到了自己的違紀行為, 又開始集中注意力了。
  • 在課堂中化解違紀應注 意的幾 個方面
    這樣只會導致師生矛盾加劇 ,也引起其他學生對教師產生反感。教師應儘快讓事情簡單 化, 消除課堂喧譁。讓違紀的學生確切認識到課堂紀律是必要的 ,認清和理解 自己的行為可能給自己或別人造成傷害和不 良影響。
  • 如何看待教師主觀因素,影響小學生的違紀行為
    性, 以促使學生表現出相應的遵紀行為。從短期來看 , 這種 做法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 如確實有效地抑制了部分明顯的 違紀行為, 但學生仍有可能表現出隱性的違紀行為, 如思想開小差等, 最終這種做法不但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 效果, 反而極有可能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與生俱來的創造 性。
  • 中職課堂學生睡覺的原因分析
    職校課堂能解決好課堂睡覺問題就是一大勝利。職業教育教學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課堂睡覺問題。「重罰,嚴打,形成習慣就解決了」。可能這只是一廂情願。對於經過千辛萬苦到初級中學請來的學生,這種方式只會造成大量的流失。要解決這些問題,一定要先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通過我多年的觀察,大概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提出來與大家商榷。
  • 處理課堂違紀事件的藝術
    課堂違紀 事 件具有偶然性和突 發性 , 因此處理這些事件即能 體現 教師的課堂教育機智 , 也能體現教師 的課堂教 學藝術 , 一般來說 , 處理課堂違紀事件要注意 以下幾 點 」這位教師面對有 損 自己形象 的行為表 現幽默 , 既顯示了教師 的詼諧幽默 , 又讓 自己擺脫了窘境 , 還 為學生創造了 自我教育情境 .
  • 如何處理跨越新舊《條例》的違紀行為
    二、對違紀借用行為「行為發生時」的理解 本案中,劉某的違紀行為如何適用《條例》不僅取決於對2018年《條例》第一百四十二條「行為發生時」的理解,還取決於對借用行為違紀構成要件的理解。從制度層面分析,在2015年《條例》中並沒有關於公職人員借用管理服務對象錢款構成違紀的直接規定。
  • 支招 軼事記錄:學生行為觀察的有效方法
    「軼事」就是有意義的、典型的行為事件,「軼事記錄」就是對有意義的、典型的學生行為事件進行記錄和分析的一種觀察方法,也稱逸聞趣事記錄、重要事件記錄。在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的今天,課堂觀察的焦點逐漸從教師轉向學生。然而,學生的行為是複雜多變的,如果教師不知道要觀察和分析什麼樣的學生行為,就會被龐雜的行為信息所幹擾,淪為單純的記錄和分析,很難為課堂教學提供有效的診斷與評價。
  • 【冷知識】課堂問題行為及矯正
    積極的課堂行為指與促進課堂教學目的實現相聯繫的行為。中性的課堂行為是既不促進也不幹擾課堂教學的行為,例如,靜坐在座位上但不聽課,出神地望著窗外,在紙上亂寫亂畫,睡覺等。消極的課堂行為則是那些明顯幹擾課堂教學的行為,包括喧鬧、戲弄同學、扮小丑、頂撞教師等。
  • 正向行為支持介入孤獨症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幹預研究
  • 基於人工智慧的課堂教學行為分析方法及其應用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要推進智能教育,開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智能化教學支持環境建設,推動人工智慧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應用等[4]。隨著智能教學環境的建設和普及,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教學模式及課堂教學行為分析等研究,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進行課堂教學行為分析,探究課堂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發展的內在機制,幫助教師反思獲得實踐性知識,有利於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 分析課堂容易失控的原因以及如何應對(不能體罰,慎批評)?
    第四,在老師的嚴厲管束下得到的課堂穩定,對個別學生造成極大的壓抑,一旦下課或放學,瞬間放鬆,尋找發洩對象,產生學生暴力,不一定在校園。分析一下產生課堂混亂的原因。首先,從年齡上講,愛動愛說,是孩子們的天性,通常情況下,年齡越小,管束越困難。第二,受家庭環境薰陶,文化氛圍越濃的家庭,他們的孩子通常越文靜。
  • 一年級學生課堂行為規範
    為了能讓學生在自由思考的同時不忘規矩,在約束自己的同時自在地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從以下三點來規範學生的行為,讓他們對課堂規則有更好的認知,從而轉化為實際行為。縱觀此節課,教師始終語言輕柔、準確地提問, 發出指令,摒棄了課堂大聲地提問、大聲地回答那種看似熱鬧實則浮躁的課堂,以「靜」制「動」,讓學生在教師心平氣和的話語中感受到課堂行為的規範,在課堂安靜的氛圍中學習與思考。
  • 學生咬指行為的分析與糾正
    咬指行為(包括啃指甲、吮手指)在幼兒期比較常見,但我在工作中發現,身處高中階段的職校學生,有咬指行為的也不少見。在高三年級某班35名學生中,存在不經意啃指或吮指行為的學生約佔三分之一,其中較為嚴重的有三名:男生甲的指關節因經常吸吮而長了厚厚的老繭,指甲被啃得邊緣缺失,參差不齊;女生乙的指甲短小、凹陷,被指肚深深包住;女生丙的十個手指均指肚紅腫,指甲凹陷,指尖關節顯得比其他關節短小。
  • 個案分析:通過認知行為訓練,幹預小學生課堂注意力分散
    有些學生學習成績差,並不是智力低下,而是注意力存在問題。 1、 40%的小學生存在注意力分散現象小學生課堂注意力分散非常普遍。一項調查表明,小學生課堂注意力分散、小動作多等問題在小學生中佔到 40.2%的比例。
  • 遠程同步直播課堂學生參與研究
    以某小學遠程同步直播課堂觀察分析為基礎,從六個方面提出學生參與的提升策略,包括適應課堂視覺中心的轉換,形成與新場域相匹配的新慣習,設計合理的學生參與會話結構,賦予教學點學生參與主課堂學習的平等權利,彌合因空間分離帶來的心理距離,創設有利於學生獲得心流體驗的學習環境。
  • 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 學生違紀老師可讓其寫檢討罰站
    懲戒規則一般懲戒教師在課堂教學、日常管理中,根據學生違規違紀情形,可以採取以下方式當場進行教育懲戒:點名批評;責令賠禮道歉、做口頭或者書面檢討;適當增加運動要求;不超過一節課堂教學時間的教室內站立或者面壁反省;暫扣學生用以違反紀律、擾亂秩序或者違規攜帶的物品
  • 農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及預防對策
    筆者通過實際的公訴檢察實踐經驗以及對相關理論、調研進行查閱,對農村青少年的犯罪特點、犯罪成因進行分析,從而提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對策。  一、農村青少年犯罪的特點  (一)犯罪青少年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
  • 杭州一中學引入人臉識別 刷臉考勤同時分析課堂行為
    5月15日,杭州第十一中學副校長張冠超介紹「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浙江衛視截圖近日,浙江省杭州第十一中學將一款名為「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的科技應用於課堂教學。據了解該系統可實現無感「刷臉」考勤,同時通過攝像頭,還可對課堂上學生的行為進行統計分析,並對異常行為實時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