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違紀是一種十分 普遍 的現 象 , 這 與中學生 的生理 、 心 理不成 熟 有密切的關係。對農村中學生而言,其違紀行為還受其他 多種 因素的 影響。
1.外部原因
(1)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任老 師 , 父母 的行 為會對 孩子 的一 生產 生 巨大 影 響 。父母關係不和甚至離異,對孩子 缺乏關 愛.會使 孩子 的心 理受到 嚴重 影響並進而影響其行為取向。反之, 父母對子女過度溺愛也會給孩子帶來 不好的影響。農村 家庭相對 來說文化 水平低 。民主意識 淡漠 。 對 孩子管 理 上要麼過於嚴厲 , 要麼放任不管 。
①父母關係不和睦甚至離異對孩子的影響
家庭的和諧度對孩子個 性的發展 和 日常行 為表現會 產生潛 移默化 的 影 響。和諧 、 愉悅的家庭環境 會使孩 子們產 生一種安 全感 ,有利於孩 子們 心理行為的正常發展 。 使孩子們具備積極 向上、樂觀的性格特質。不 和諧、 冷漠的家庭環境, 如夫妻經常吵架等會使孩子們產生孤僻、 暴力、 消極的性 格特質。父母離異對孩子產生的傷害和影響就更大了。孩子情感缺失會 造成孩子 自卑、懦弱、恐懼感 、 對抗性 自暴 自棄等。
②父母溺愛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父母溺愛 (包括祖父母 )是父母教養方式不當的一種表現。農村家長常 年在外打工的居多 , 許 多學生 由其祖父母撫養。老人往往對孩子比較嬌慣 , 對其基本上是只注重吃飽穿暖, 對其心理精神方面關注較少。還有的家長過 於放縱 自己的子女, 本 身文化水平低 , 素質不高 。 再教育孩子方法不 當, 什麼 事都依 著孩子 , 哪怕孩子做錯了也不說他 , 養成了「惟我獨尊」的壞脾氣。
③家庭經濟狀況對孩子的影響
家庭的經濟狀 況在一定 程度上也 會影 響孩子 的價值選 擇、人生 取向 、 自我意識並影響著其人 生態度及行 為取 向。家 庭非 常貧 困 的孩 子在課 堂 上一般都能夠遵守紀律 。而過於優裕的家境條件 ,反而使 他們養成養 尊處 優的品性 , 成為影響教育 的不 利因素 , 表 現在課 堂上 即容 易發 生課堂違 紀 行為。
④教師因素對學生的影響
教師的道德品質 、 教學水平、 教 學形式 對學生也有相 當大 的影響 , 在 教 學中相 當一部分課堂違紀行 為是 由教 師本人 引起 的。一 些老 師教育教 學 能力不足, 在課堂上 , 教學重點不 突出 , 只 會照本 宣科讀 教材 , 強 迫學 生反 復背誦、 默寫; 一些老師教學方法呆板、教學形式單一, 「滿堂灌」「一言堂」 的方式讓學生無法堅持聽講下去,形成聽課疲勞,學生很容易在課堂上思 想開小差、 注意力分散等。還有些老師師德不高,在課堂教學或 日常生活 中不能公平公正、 一視同仁的對待學生。更有甚者,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變 相體罰 。 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加重。
( 2)社會因素
素質教育下學生周六周日在家, 學生與社會的接觸日益緊密。一些學 生受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很大, 曠課、 抽菸、 酗酒、 早戀等現象層出不窮。
學生在社會上沾染的壞習慣不可避免的會帶進校園課堂。並形成模仿效 應, 給學校管理帶來難度。因此有的教師感慨地說「 5+6=0」, 就是說在校 五天的教育讓校外兩天 的影響就給衝談了。
2.內部因素
學生違紀行為的產生除受外部 因素的 制約和 影響外 , 還受其 內部 因素 的影響。內部因素主要是指學生的生理和心理 因素的影 響。
從生理上來看 ,中學生處於 12~1 5歲左右 , 腦的發育並沒 有完全成熟 , 學生對自己行為的控制能力較差。初中生自制能力方面仍處於沒有完全 成熟的階段。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 大多數中學生很難做到適當地控 制 、 調節 自己的行為。
從心理上來看。 十多歲的中學生正處於「逆反」心理比較強的時期, 這 也是這個階段的學生心理不成熟的表現。有時, 他們也知道自己的行為不 對, 但是出於逆反心理, 故意頂撞老師, 在課堂上搞小動作, 譁眾取寵, 表現 自己。還有些學生由於家庭原因或者受過其他傷害,心理上有陰影, 在課 堂上也常表現出異常甚至是違紀行 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