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頭腦清醒不從眾,才能引導好孩子

2020-08-07 南丘陽關於女人和教育


父母的頭腦清醒不從眾,才能引導好孩子


《修己》寫道「誘於名利而喪是非,虛炫才學,矯飾德行,入此歧途,招致禍害。」

平常生活中,那些能教育出優秀孩子的父母往往不聲不響,低調沉默,悶聲幹大事。

反觀那些動靜大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往往並不像嘴上說的那樣。

虛張聲勢的結果是人心惶惶,吹牛的人心虛,聽著的人焦慮。

因為能看到真相的父母寥寥無幾,所以優秀的孩子永遠是少數。

保持獨立的思考,無論對父母、還是對孩子,都是重要的事。

心理學著名的「阿希從眾」實驗證實,在壓力下,人們更容易遵從他人的意見來規避錯誤。

在壓力越大的環境下,人們的大腦越容易趨於空白,無法保持獨立,即使是明顯的錯誤也能被大眾接受。

多言的人沒有思維,有頭腦的人不多言語。

就像知識越淵博的人越能發覺自己無知一樣,孩子越優秀,父母反而越沉默。

想從別的父母口中聽到教育的真知灼見其實很難。

很多父母從眾,只是因為不自信,不能和別人不一樣。

盲從的下場一定是錢也花了,力氣也出了,但孩子還是不優秀。

一個軍隊想要打勝仗,需要有好的統帥;一個孩子想要出類拔萃,需要有頭腦清醒的父母。

一旦父母無法保持精神獨立,思維完整,孩子也將因此失去成長的大好時機。

蔡元培先生說:「以己之心思慮之,以己之意志行之,以己之資力營養之,必如是而後為獨立。」

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口口相傳的並不一定能拿來當作經驗。

想要擺脫從眾的心理,最根本的辦法就是提高自己的閱歷和見識,至少多讀書,也能求得每日的進步。

相關焦點

  • 孩子情竇初開怎麼辦?父母這樣做,才能正確引導孩子
    聽著兒子小大人式的話語,小張心中雖然覺得哭笑不得,但是又有些不是滋味,現在的孩子都這麼早熟的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受到電子產品的影響,每個孩子放學回家不玩手機就是玩平板,上面有很多內容都在引導著孩子的思想。所以孩子小小年紀就談戀愛,大部分原因是受到了網絡的影響,小張也非常清楚原因,所以一直想要引導兒子的思想,讓他做出正確的行為。
  • 娃太「特」,家長的「從眾心理」要強加給孩子嗎?從眾不意味平庸
    就拿個性和從眾來說,家長最怕自己的孩子不一樣 ,又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一樣,在兩條道路中搖搖擺擺,左右不定。看到王菲的女兒竇靖童,一邊和孩子說「你看人家多瀟灑」,可是真要是自家娃要輟學唱歌時,家長又猶豫反對了,爸爸或許會說:「不要被明星夢衝昏了頭腦,不是人人都能當竇靖童!」這就是現實。
  • 羊群效應:隨波逐流不可取,3招讓孩子保持清醒頭腦,學會思考
    ,總是由於他人的行為或者看法被影響到,這樣一看,其實它和從眾是一個意思,可以同樣的理解.1.首先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對待他人錯誤的答案的時候,勇於說出不,這是不盲目從眾的表現,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想法,即使一時是錯誤的,也沒有關係。
  • 孩子從眾,要買名牌怎麼辦?從容引導,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
    大家都說好的衣服,不代表真的好,別人可能不怕被靜電電到,可是你特別怕呀,如果買回來你又不穿,那不是很可惜嗎?」芊芊想了好一會兒,說她再考慮考慮。 在芊芊同學跟風的同時,媽媽教育芊芊獨立思考。省錢倒是其次,重要的是讓芊芊學會質疑大部分人的意見,學會自己構造論證,來判斷一個東西是好還是壞。
  • 父母育兒從眾心理很可怕,不因材施教,會把孩子教育成機器人
    如果你為了自己好,你為什麼不每天罵自己兩小時呢?9、不,他人生重要的時刻應該是分布在他每天的生活中,而不是這一刻;10、長大後,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11、世界上有這麼多好玩的事,你一定會找到自己喜歡的!
  • 青春期孩子「學壞了」怎麼辦?在交友上,父母要避免孩子盲目從眾
    在這個階段,很多孩子會想要去做自己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情,並且父母老師越不讓他做,他越是想要去做,最後便形成了「變壞」的現象。,因為他們喜歡跟隨他人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害怕自己不跟隨他人,或者跟他人不一樣時,會受到他人的排擠,為了避免自己排擠而選擇從眾。
  • 從從眾社會心理學理論解讀用戶引導
    首頁 > 評論 > 關鍵詞 > UCD最新資訊 > 正文 從從眾社會心理學理論解讀用戶引導
  • 餘生,做一個「頭腦清醒」的人
    文 |晴風圖 |網絡不知道你覺得自己是頭腦清醒的人嗎?相信很多人覺得自己是一個頭腦清醒的人,可很多時候,只是我們覺得而已。只是我們覺得自己是一個頭腦清醒的人,卻在別人看來我們非常地糊塗。01 這世上有很多人,看似清醒實則糊塗有句話說:一個人最難得的是糊塗。也就是說一個人糊塗,日子才好過,倘若一個人總是清醒,面對生活中的苦難,就會覺得很難熬,只有糊塗才能熬過去。
  • 「頭腦清醒」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頭腦清醒,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clear-headed 頭腦清醒的 adj.至關重要的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The sheer quantity of detail would bemuse even the most clear-headed author. 大量的細節會讓即使是頭腦最清醒的作者都感到困惑。
  • 從眾心理:在權威效應和多元無知效應的影響下,保持清醒的思考
    從眾心理在生活中非常的常見,我們很多時候都會不自覺的產生從眾心理,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從眾心理的魔力。一、從眾心理的表現從眾心理(conformity),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
  • 如何引導排解孩子的負面情緒?父母要注意言談舉止,保持清醒冷靜
    如何正確引導、排解孩子的負面情緒?如果一個孩子突然出現無理取鬧、亂扔東西、不聽勸告、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作為父母就要考慮孩子是不是因為某些挫折而產生了負面情緒。一旦當這樣的負面情緒出現以後,便會對孩子的學習、生活產生不小的影響,甚至還會讓孩子的所作所為出現不可控制的現象。
  • 心理學:掌握「從眾心理」,避免災禍上身,使管理得心應手
    另一組在昏暗的房間裡,女大學生都被戴上頭罩,身上也沒有寫名字,即使相互間也分辨不出誰是誰。結果發現,昏暗房間的女大學生比明亮房間的女大學生按電鈕的時間和次數明顯增多。感覺自己不用承擔太多責任。過去有一句俗話叫「法不責眾」,也就是說,人們總感覺集體行為可以不用承擔責任,所以平常一些看似老實的人在非法集體裡會變得「瘋狂」和肆無忌憚。
  • 聽書|保持頭腦的清醒關鍵在於控制情緒
    巴菲特說相對於頭腦的容量而言,保持頭腦的清醒更為重要,保持頭腦的清醒關鍵在於控制情緒,如果我們懂一些基本的心理學,這個問題將會變得簡單。巴菲特在11歲的時候購買城市服務優先股的經歷給了他兩個教訓:1、耐心的價值。2、儘管股價的短期波動對公司價值沒什麼影響,卻會引起投資人巨大的情緒不適。
  • 如何讓頭腦清醒(神清氣爽)?
    有的朋友,很久沒有神清氣爽的感覺了,每天過的暈暈乎乎的,感覺頭沉,一點都不清醒,甚至有點恍惚,明顯和幾年前不一樣,睡再多也不管用,去檢查也找不到問題,弄得挺鬱悶的,到底怎麼回事?關鍵是還很年輕,影響正常的工作學習人際交往,還能回到之前頭腦清爽、思維敏捷的時候麼?看大家填的「體質測試文檔」,此類症狀佔比還不低,有必要講講原因及改善方法。
  • 溫家寶:要保持頭腦清醒
    溫家寶:要保持頭腦清醒 2006年12月29日 10:49投票數: 頂一下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接見述職的特首曾蔭權,他表示,香港總體經濟形勢良好,但要保持清醒頭腦
  • 《讓孩子遠離焦慮》讓孩子走出焦慮,唯有父母引導
    不愛說話、情緒差、膽小怕事、注意力不集中,如果父母沒有注意到這項表現是由於焦慮引起的,孩子可能在成長道路上受其困擾,身心無比疲憊。如果父母了解了焦慮形成的原理及相應的解決措施,幫助孩子怎麼面對焦慮,從而孩子憑自身能力成功應對,走出焦慮泥潭。
  • 孩子「人云亦云隨大流」要不得,「從眾心理」對孩子危害大
    尤其是對小孩子,原本他們就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如果再有了從眾心理,分不清是非曲直,往往會形成錯誤的觀念和不良的個性。如果家長和老師不及時正確引導,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非常有害。所以家長應該要早點告訴孩子,不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 父母教育孩子:遵紀守法,才能向高素質邁進一步
    所以,父母平時要告訴孩子遵紀守法是最重要的事,不能麻痺大意。現在的孩子每天接收的信息太多,好的、壞的都有,如果不讓好的思想佔領孩子的頭腦,壞的思想很可能就會充斥到孩子的大腦裡,最終可能導致孩子放蕩散漫,自由主義嚴重,甚至會付出鮮血和生命代價。
  • 兒童從眾心理的作祟給父母們敲響了警鐘:暑期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有一次在書店,這女孩領著幾個孩子把包裝好的新書拿來,蹲在角落裡摳出來看,還是讓我女兒動手做的!被我制止了。然後我轉了一圈在旁邊暗中觀察,她又拿起新書,還邊摳邊跟我女兒說,「你爸真討厭!」,給我們這些父母敲響了警鐘!
  • 越想得到,越要保持清醒頭腦
    越是在深淵裡,就要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就像為什麼一個人,當他越想賺錢的時候就容易被騙,容易踩坑。因為此刻你,心裡只想著賺錢,而騙子就是抓住你對錢這種欲望,對你花言巧語,然後就上當受騙。所以有時候,當我們想得到一樣東西時,保持一顆好的心態,最重要是還有清醒的頭腦。有時候就是自己頭腦不清晰,就走上了錯誤的道路,有的人可以迷途中返,有的人卻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