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難斷家務事

2021-03-05 藝考即興評述

各位好,今天是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正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一位同學考川音時,抽到的題目:清官難斷家務事。

 

相信你也看到過類似的新聞報導,在公交車上女子被猥褻的視頻在網上瘋傳。視頻中一女子被男子摔打,扯衣服到走光,在試圖逃離後被男子強行拖拽。事件一出便引起群情鼎沸。可是後來警方公布二人為夫妻關係時,輿論隨即偃旗息鼓,「家務事就不摻和了」的觀點一時間甚囂塵上。之所以有清官難斷家務事的觀念,其背後是因為人們缺乏法律觀念。

所謂"家務事",一般指"家庭內部事務",比如夫妻打架,父母打孩子,子女虐待老人等.因為發生在家庭內部,親人之間,"家務事"往往比較隱蔽,證據不好掌握,外人不好介入,即使介入,解決起來也會因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而無從下手.

可如果以我們今天法治社會的視角來看,以上所說的種種現象,絕不是簡單的"家務事",而是"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但因為以前沒有適用的法律法規,這類矛盾或糾紛一直處於"清官難斷"的狀態.

 

2016年3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實施,諸如打老婆,揍孩子,虐待老人之類的所謂"家務事",統統有了一個新定位:家庭暴力.

實施這類行為者,不再僅限於"道德譴責",而是要依法懲處."家務事"從此不再"難斷".說到這裡你就會發現,之所以清官難斷家務事,是因為之前法制建設不健全,遇到家務事時,無法可依。2016年反家暴法立法之後,才不難斷家務事了。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如果傷害、殺人等犯罪在家庭內發生.必然會毀滅一個家庭並牽連其他家庭成員.還會帶來許多社會不穩定因素.所以健全法制建設,也可以讓清官易斷家務事。

當然,上面咱們從法律角度分析了清官難斷家務事,可是有的時候這裡的「清官」並不是指導法官、警察這些執法者。有的時候親人、朋友之間如何調和、化解家庭矛盾呢?

道理和法律皆有章可循,而情感,是一個人最深層的體感。情感需要用心理溫度來感受,所以,它無章可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比如夫妻衝突的根源,往往是妻子向丈夫講情感的喜悅與痛苦,丈夫向妻子卻講對錯、說道理。

所以,清官難斷家務事,並不是家務事難斷,而是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候,一方面溝通方式不對,另外一方面總想改變對方,而不是改變自己。

所以,清官是否難斷家務事,往大了說,取決於是否,懂法守法,往小了說,家庭成員之間要有邊界意識,溝通時,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反思。

相關焦點

  • 清官難斷家務事《暴走皇帝》神仙不善哄老婆
    古語有云:清官難斷家務事,可見這內院起火,比那斷案還麻煩,那麼神仙在處理家務事的時候又會是怎樣呢?就讓我們一起穿越到首款「QTE仙俠戰鬥手遊」《暴走皇帝》世界,桃花源張仙人家裡去看看吧。
  • 「清官難斷家務事」,關係再鐵,也莫牽扯這3種事,出力不討好
    明代馮夢龍在《喻世明言》第十卷中提到:「清官難斷家務事」清官即是指公正嚴明,能夠秉公執法的官員,他們能夠破千種離奇的案子,卻難以判斷家務事中的誰是誰非。所以說清官難斷家務事,當我們身邊的朋友遇到家務事的糾紛時,我們就不要再摻合了,就算你做對了,也未必討好。我們這裡來聽一個故事,保準你聽後啼笑皆非: 在明朝年間,有一位王姓縣官辦案頗為公正,一日他接到一個棘手的案子,不知道該如何處置。
  • 北大博士後「清官難斷家務事」,有這樣的版本嗎?
    半個多月前,這位研究生從蘇州大學畢業,隨後在中國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隨後成為北京大學博士後的王永強,因為他出國後沒有與家人聯繫,又因為母親想在他死前看到這個小兒子,託管人在美國找到他,卻只得到了輿論廣泛關注的「清官難斷家務事」的判決。全國上下,一片譁然。
  • 「完整版」民法典亮相 讓清官更好斷家務事
    而隨著法律條文的不斷完善,今後,清官難斷的家務事或將件件有法可循,每個公民的權益也會得到更好的保障。來源:《人民法治》雜誌責任編輯:王雪
  •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合葬之爭,清官難斷家務事!
    也因此,就出現了不少清官亦難斷的家務事兒。而回顧歷史,在各類古籍中亦記載了不少相關的奇聞軼事,如今就摘錄一二,聊做分享!更多古今異聞,盡在《山海異語》!
  • 《都挺好》:學會處理家務事
    父母慈、子孫孝、家庭和睦是每個人的期望,然而正如《都挺好》的劇情一樣,每個家庭、每時每刻又都矛盾、糾紛不斷,要想都挺好,就要學會處理家務事。第一,處理家務事要有底線,不遷就。家務事無小事,就像國家大事一樣也要有底線思維,觸碰底線,絕不姑息遷就。老大蘇明哲本著對父親的愚孝,對蘇大強百般遷就,房子要大的,家具買新的,大大超出了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搞得妻女生活困難,差點妻離子散。
  • 在古代,如果你身處帝王家,你會怎麼處理家務事?
    在古代帝王這個大家族裡面,皇帝的家務事本來就非常引人關注的,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普通百姓如此,皇室的成員更加複雜,更是如此了。老百姓要是處理不好家庭關係,小則乾乾嘴仗,最多就是老死不相往來。而皇室要是處理不好,小則動刀動槍,大則血流成河。
  • 大學生家事調查官助力「清官」斷家事——
    我們常說,清官難斷家務事,特別是具有較強私密性的家事案件,法院深入調查的難度更大。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啟動了家事審判改革。寧波是全國較早引入家事調查官制度的試點城市。兩年來,寧波大學走出了全國首批大學生家事調查官,該校法學院的學生志願者們走訪了6家基層法院,15家律師事務所、調查受訪者342人,全程參與並撰寫了47例家事調查報告。
  • 警務室裡又設調解室 警察律師齊斷「家務事」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然而新年新風尚,廣州有個社區民警就與律師強強聯手,想方設法做好「家務事」。
  • 家暴不再是家務事,你目睹了家暴現場,你就有義務報案
    民族自我意識很薄弱,清官難斷家務事思想根深蒂固。各掃門前雪的傳統思維根深蒂固,突然全部轉變成「朝陽群眾」不太現實,需要宣傳再宣傳,一定要講到和舉報者有什麼利害關係。怎麼判斷是家暴,標準是什麼?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這種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讓基層的民警也好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也好重視起家暴的案件,不要即便受害人報警了也只是過來打個圓場,明確家暴不是家務事而是故意傷害。建議:如果想要很好地實施,我們需要在標準上再細化,讓監督者有條可查,實行起來有依據。希望越來越多的人手持條款加入到反家暴監督者的隊伍裡。
  • 立法禁「啃老」家務事或用法來斷
    爭議    「啃老」界限難劃分    當前,一些地區擬定的相關條文所禁止的,大多是成年子女主動「啃老」的行為。河南鴻基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豔民認為,如果老年人主動向成年子女提供經濟資助,這種情況並不在禁止之列(如杭州市擬立法禁止「啃老」的具體條文是:「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得以無業或者其他理由要求老年人提供經濟資助。」)。
  • 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是皇家
    龐丞相說,在下哪敢輕易驚動老太師,只因犬子在街上不下馬迴避,就被令公子動手打死,在下特來請教老太師如何公斷!好不容易將龐太師打發走,陸丞相來到書房,大喝一聲,一巴掌打在兒子臉上,你這個畜生,瞧你幹的好事,你一進門,老子就發現你神色不對,你卻將我隱瞞,如打死其他人,問題還不大,知不知道你打死的是西宮愛弟?
  • 家暴豈是家務事?漠視、不作為比家暴更可怕
    家庭暴力早已不是家務事,而是有法可依的違法行為。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這是中國第一部反家暴法,明確將精神暴力納入家暴範疇。家暴不是家務事,不是關上了房門就能隔絕出一片法外之地!但,很多現實,往往比家暴更為可怕……在「家醜不可外揚」「一個巴掌拍不響」「受害者做錯事了才導致挨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想想孩子,離婚會傷害孩子」……等傳統觀念的束縛下,面對家庭暴力,很多受暴者選擇了隱忍不發。
  • 為什麼月子仇這麼難解?心理學家:活該
    清官難斷家務事婆媳矛盾自古都是令人頭疼的難題,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婆媳二人究竟孰是孰非沒人說得清。尤其是坐月子的時候,兒媳會感恩婆婆,還是會記下月子仇,都是五五開的概率。生孩子本來是添丁進口的大喜事,為什麼會成為矛盾的爆發點呢?
  • 看法官巧斷家務事
    看法官巧斷家務事 2020-09-14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寧肯凍死不穿皮衣」,陳師道與趙挺之兩個連襟鬧騰的家務事
    此事實為家務事,但鬧騰的影響不小。現在看來,一是陳師道與趙挺之都是北宋高官,由於政見不同,最終弄出了家庭糗事;二是故事背後也反映了北宋政壇,好多事名為政見不同,實際多為文人相互鬧騰,以窩裡鬥為能事,結果北宋覆滅,宋徽宗成了倒黴鬼。因此,一件皮衣事小,但死了人了就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