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是一個盛產天才的地方。每年,都會有新的天才少年現世,引來我等平民的一陣陣驚呼。
這一現象十分規律,即便是多災多難的2020年也不例外,剛剛過去的幾天裡,我們就挖出了這樣一位水平超前的天才醫學少年。
故事要從老師給了陳同學一個基因說起(聽起來怪詭異的),那是2018年1月9日,指導老師帶他造訪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後的第三天。陳同學也不知道為什麼老師要給他一個基因,他不知道,也不敢問。他能做的,就是打開電腦(或者手機),查一查這個基因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但對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少年來說,這個生物學概念還是太晦澀了,以至於到了第二天,陳同學還是不太了解基因。不知道是天才少年一時卡殼,還是指導老師故意刁難,才選了這樣一個同齡人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課題。
不過指導老師肯定是水平不錯外加循循善誘的,一番推心置腹的秉燭夜談後,陳同學的任督二脈終於打通,並在13號一天時間裡就了解了PCR技術的原理,並大概了解為何通過螢光強弱的比較就能知道哪些基因的mRNA表達水平。
冬梅老師忍不住誇獎陳同學,你真厲害,不愧是陳博士和楊博士精心培養的孩子。但面對老師的褒獎,陳同學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一絲焦慮。畢竟自己的課題選擇的是一種臨床少見的癌症,惡性程度高,就算實驗順利也要兩年左右才能論證最終的結果。不知道那個時候,還趕不趕得上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申報呢?畢竟2020年陳同學即將小學畢業,想要上重點高中,就迫切需要一份分量十足的獎項作為背書。
課題選定了,基本常識掌握了,可是科研場所和經費怎麼解決呢?陳同學想起幾天前去的昆明動物研究所,想必指導老師早已為自己安排好了一切。再者說,自己的父母都在研究所工作,搭個便車,進去做幾天實驗應該不是什麼難事。至於經費,那不是陳同學該考慮的事情,她母親那不是還有55萬的嘛,先拿著用不用客氣。
那陳同學應該考慮什麼呢?第一步自然是把指導老師和兩位博士教給自己的知識點都做好筆記啦,別看每天只有三兩句話,那可都是精華中的精華呢!接下來,陳同學還得定製一套合身的白大褂,在老師和父母的陪同下,在實驗室裡煞有介事的鼓搗鼓搗,別的不重要,拍幾張照片,必須搞好痕跡化管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坐等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報名了,獎不獎的他們倒不是很關心,他們關心的是「獎」字前面能加個幾。畢竟現在的小學生都太牛了,就這樣難的課題研究成果,也不保證能進前三。
不管你們怎麼看陳同學,反正我是羨慕嫉妒但不恨的,畢竟有這麼好的家庭條件,有這樣一心為自己的未來精心謀劃的父母,真的是讓人流口水呢!有人勸我說,你也努努力,說不定也能成功呢?畢竟俗話說得好,條條大路通羅馬嘛!我白了他一眼,可人家出生就在羅馬啊!哦,對了,他們還有一個更加高貴的名字——「後浪」!
要是我也有這樣一雙父母,那該有多好!我抱著這樣的美好願景進入夢鄉,但沒過多久就被突如其來的一則道歉申請給滋醒了。
在這篇名為《關於本人孩子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獲獎項目的情況說明》中,陳博士言簡意賅地為我們闡述了他的觀點:1、娃兒是我的,我們家教好,他從小就很優秀,你們羨慕不來;2、雖然他連基因都不懂,但是他敢於挑戰不可能,親自選的這個課題。實驗是他自己親手做的,主要數據也是他自己獲取的,我堂堂博士,在他的實驗裡只配做個助手;3、我不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博士,對於大賽規則也沒怎麼在意,一不小心把項目報告寫得太專業,讓讀不懂報告的小夥伴們受累了。總結:你們做不到的,不代表我孩子做不到,如果優秀有錯的話,那就怪他有這麼優秀的老爸好了。至於這個獎,我們也不稀罕了,你們拿回去吧。最後孩子還小,我勸你們善良。
正文472個字,字字都透露著老父親的驕傲和對兒子深沉的愛,我為此還不爭氣地流下了兩顆感動的淚水。但看到最後,我的眼睛卻被「為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敢情破壞孩子健康成長環境的,是我們這些無辜的看客?難道不是你陳博士,以身作則親自教授了孩子何為誠信和公平、公正麼?陳博士拿著自己夫妻二人的研究成果,去和一群小學生競逐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何為公平,何為健康的成長環境?
網友的起底,確實將陳同學和他的父母置於一個很尷尬的境地,但這不是網絡暴力,而是對社會公平的一次捍衛。捷克前總統、劇作家哈韋爾曾說:「我們之所以選擇做一件事,並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好處,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如果沒有這次揭發,我們或許還在一邊羨慕著這些天才少年,一邊被悄無聲息地侵佔。
前些日子,山東頂替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我們見證了一個個被頂替者悲慘的遭遇,也見識了那些替換別人人生者的醜惡嘴臉。回到這件事上,學術造假,又何嘗不是一次蓄謀已久的頂替呢?
陳博士已經「道歉」,但該道歉的卻不僅僅是陳博士一個人而已,這場關於學術造假的風波,還遠沒有結束。三等獎就已經曝出大料,那些一、二等獎,又藏著多少貓膩呢?
-end-
作者簡介:檸檬菌,80後寫作者,用情感傳遞溫度,以文字表達態度。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煩請轉、評、贊支持,關注,也能獲取更多精彩內容喲~
推薦閱讀:
島國98歲奇女子:從風流放蕩獵男無數,到皈依佛門活成全民偶像
從「文曲星」到「豬肉佬」,陸步軒艱難踢碎了「北大屠夫」的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