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少年》打破傳統紀錄片刻板印象,紀錄電影如何尋求突破?

2020-12-17 澤深影業

12月11日,由許慧晶執導的紀錄電影《棒!少年》登陸院線上映。影片此前開啟「百城首映禮」,遍布全國82個城市,場均上座85+人次,一路收穫大量「爆款」口碑。

此外,《棒!少年》於今年在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中以9.42分(總分10分)的高分位居觀眾投票第一名,斬獲「最佳紀錄長片」「觀眾選擇榮譽電影」雙料大獎。紀錄片進入內地院線並日漸受到矚目,在今天的華語片市場算是一份不小的驚喜。

年度評分最高國產片

《棒!少年》是一部國內罕見的中國棒球題材紀錄片,講述了一個關於成長和希望的故事。電影採用紀實的形式聚焦一群曾被生活「放棄」的少年,他們大多是6-15歲之間的「事實孤兒」,被前國家棒球隊隊員孫嶺峰召集起來加入「強棒天使」棒球隊,重新出發,從零基礎開始學習棒球,在揮棒中尋找人生新的方向和希望。

12月6日,《棒!少年》開啟全國百城首映,第一批放映後就有觀眾直呼這是「2020年看過最光明的電影」。「好看」,最簡單直接的肯定,在觀眾評價中頻頻出現。「『戲劇性』絲毫不遜於任何劇情片,稱得上任何層面的『好看』」。

作為一部「顛覆你對紀錄片認知」的電影,它讓觀眾感嘆:「要是紀錄片都拍成這樣,我就不困了」。由此可見這部紀錄片讓不同年齡層次、身處不同人生階段的觀眾都深感共鳴。

在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上,《棒!少年》以黑馬姿態殺出重圍,獲得9.42的場刊最高評分,拿下「最佳紀錄片」「觀眾選擇榮譽」雙料大獎。從FIRST載譽歸來後,《棒!少年》的網絡口碑也一度引爆,各路反響好評如潮。在網絡社群榜單上,「FIRST雙料大獎得主」「年度最高分」「12月TOP1」是圍繞這部紀錄片的高頻詞彙。

豆瓣8.7的高分讓《棒!少年》成為目前年度評分最高國產片。再加上影片得到了周迅、李冰冰、汪涵、楊瀾、王一博、大張偉等一眾有影響力的藝人聲援支持,為這部國產紀錄片加持不少熱度。

紀錄片產業化進程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以反映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2010年,隨著《關於加快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提出了紀錄片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與主要任務,構建了紀錄片整體市場體系及發展戰略,中國紀錄片產業化進程正式開啟。

自此以後,中國紀錄片產業化經過5年的高速增長,在2016年開始放緩增速。到2019年,中國紀錄片生產總投入為50.36億元,同比增長9.4%;年生產總值約66.60億元,同比增長3.3%,增長幅度為近10年來最低值。而從這個增幅數據可以直接看出,中國紀錄片市場目前正處於瓶頸階段。

我國紀錄片產量最高的主要有兩類:一是迎合國家主題主線宣傳需求的作品,二是迎合市場需求的美食紀錄片。在紀錄片素材和內容上,國產紀錄片選題類型依舊相對單一,能抓住受眾需求點的紀錄片仍然缺失,這也導致紀錄片行業盈利比例普遍不高。

相對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動輒上億元的收入,紀錄片的回報往往僅有幾十萬元或者幾百萬元,能夠達到千萬元級別收入的紀錄片實屬鳳毛麟角。

紀錄影片的行業現狀

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而電影的誕生源始於紀錄片的創作。作為電影的初始形態,紀錄電影具備巨大的文獻價值和藝術價值,對於豐富電影類型有著重要意義。

作為紀錄片產業中的重要一環,與之背後的價值意義相比,中國紀錄電影的發展形勢卻向來不容樂觀。不僅在影院市場難尋蹤跡,在電視、網絡等平臺的數量也十分有限。

2014年,中國紀錄電影總票房達到歷史最高點7.22億元;到2016年則下降到1.98億元;在2018年又掀起了一股小高潮,作品數量達到57部,總部票房達到5.3億元。

除去17年的現象級紀錄片《二十二》(1.7億)和18年的《厲害了,我的國》(4.8億)以外,無論是國產還是國外引進的紀錄電影都再也沒有票房過億的作品出現。

2019年,中國紀錄電影生產製作合計47部,同比下降17.54%;總票房降到近年來最低值,僅有1.49億元,降幅達到72%,在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的產值裡僅佔有0.43%。

其中小成本紀錄電影《零零後》票房破500萬,這部本來難逃影院一日遊的小片,在競爭激烈的影院市場奇蹟般地存活了97天,觀眾數量達16.7萬人次。

有人以為跟600多億的中國電影市場大盤相比,500萬的票房根本就微不足道,但對大多數堅持小片創作的電影工作者卻是一劑強心針。

今年10月上映的國產紀錄片《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也是一樣,上映46天累計票房近千萬,身處今年的行業大環境能有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紀錄電影如何突出重圍

關於國產電影紀錄片市場的討論和關注越來越多,這一領域也成了有待開發的藍海。可難以融於市場一直以來是中國紀錄電影最大的痛點。一方面,嚴重同質化的國內院線市場極大擠壓了紀錄電影的生存空間。

另一方面,紀錄影片大多屬於嚴肅題材的範疇,其主題普遍具有一定的深度與廣度,對一些觀眾而言,這似乎為影片的觀看設立了一定的門檻,但其實,只要使用恰當的敘述方式,再沉重的題材都不難吸引到觀眾的目光。

因此,中國紀錄電影的市場化發展也必須從自身和外在環境兩方面著手,提升紀錄電影的故事性,結合紀錄電影的審美特性,探尋差異化的營銷方式。

以紀錄片《二十二》為例,雖然影片採訪段落的陳列方式仍舊零碎,但在導演精心的編排設計之下,那些逐層深入地講述顯然很好地調動了觀眾的情緒、讓觀賞者慢慢獲得了一種劇情片般的沉浸式觀感。

另一方面,紀錄片的視聽風格普遍較為傳統,大多都伴隨著較為粗糙的場景設計和大量的長鏡頭,就這一點而言,在主打視聽效果的放映廳中,紀錄影片的銀幕優勢確實不明顯。

為此,從拍攝者的角度出發,紀錄片也可以試圖用更精美的視聽效果來吸引觀眾——比如今年上映的紀錄片作品《掬水月在手》,影片全程使用了4K拍攝,場景也遍布全球各地十幾個城市,比起以往的紀錄片而言,《掬水月在手》在影片信息量和視覺震撼度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雖然市場化是中國紀錄電影繁榮發展的必經之路,但市場化只是途徑和方式,並不是最終目的,上乘的質量始終是紀錄片突圍市場的根本前提。紀錄電影目前所佔市場份額確實很少,但對比質量參差不齊的劇情片,其品質往往要高出很多。這對於日趨理性的觀眾而言,是觀影選擇的一大優勢。

所以中國紀錄電影在走市場化道路的同時,也要繼續堅持真實特性、堅守藝術品質。畢竟,隨著輿論引導性影響,觀眾審美品位的逐步提升,大家越來越希望看到良心製作的好片,而不僅僅是譁眾取寵的大片。

相關焦點

  • 紀錄電影《棒!少年》劇情勝於劇情片
    記錄中國棒球少年生活的紀錄電影《棒!少年》定於12月11日全國公映,目前影片的「百城首映禮」也正在進行時。
  • 愛奇藝自製紀錄電影《棒!少年》全國公映:關注少年成長 創作歷時三年
    12月11日,由愛奇藝出品的自製紀錄電影《棒!少年》正式登陸全國影院上映。《棒!少年》講述了一群出身草根、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真實故事,展示了一卷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
  • 從零開始學打棒球的少年們如何追夢?愛奇藝自製紀錄電影《棒!少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蔣肖斌)11月27日,斬獲2020年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和「觀眾選擇榮譽」兩項大獎的紀錄電影《棒!少年》,在北京舉行全國首映禮。這部影片曾在今年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入圍展映單元。
  • 《棒!少年》紀錄電影上映收穫高口碑 明年將播6集紀錄片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此前,愛奇藝自製紀錄電影《棒!少年》登陸院線獲得眾多觀眾好評。12月18日,愛奇藝宣布將在2021年推出六集紀錄劇集,將展現更多棒球少年的生活和訓練內容,同時對觀眾關注的電影中主要人物的近期情況,也將呈現在紀錄劇集中。
  • 有笑有淚 本年度最燃的紀錄電影《棒!少年》蘭州首映
    有笑有淚本年度最燃的紀錄電影《棒!少年》蘭州首映每日甘肅網11月30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紀錄電影《棒!少年》定檔12月11日的消息一發布,就被廣大影迷熱情追捧。該片斬獲2020年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和「觀眾選擇榮譽」兩項大獎,並在近日舉行的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入圍展映單元且收穫超高口碑。11月29日,這部被譽為「年度口碑之作」的紀錄電影與蘭州的影迷率先見面,《棒!
  • 專訪《棒!少年》導演許慧晶:希望紀錄片能真正幫助到拍攝對象
    《棒!少年》海報「我未來的目標,是當一名職業棒球手!」日前,在即將於12月11日上映的紀錄片《棒!少年》的首映式上,男主角馬虎站在影廳的舞臺前,聲音不大卻篤定地許下這句諾言。「我之所以要拍這部電影,是希望社會能夠關注到這些平日我們很容易忽視的邊緣人群,希望這部紀錄片能夠真正幫助到拍攝對象,對他們產生一種正向的、實質的影響。」導演許慧晶對鈦媒體表示,這就是他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初衷。選角的挑戰《棒!少年》的紀錄片策劃緣起於許慧晶好友與孫教練的相識。
  • 揮棒擊碎困境吧,少年!(影視熱點)
    《棒!少年》劇照出品方供圖一個是來自寧夏西海固地區、父母角色缺失的問題少年馬虎;一個是來自河北淶源深山裡的孤兒小雙——2020年歲末,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貧困留守兒童,因為紀錄電影《棒!少年》走進廣大觀眾的視野,以在公益少年棒球隊揮棒改變命運的真實經歷,向人們講述了一個關於殘酷與善良、困境與奮進的故事。作為2020年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和「觀眾選擇榮譽」兩項大獎的獲得者,《棒!少年》在全國影院公映前就引起多方關注。
  • 來自殘缺家庭,用棒球改變命運:紀錄電影《棒!少年》定檔
    這是一群父母或早逝、離異,或無人照顧的「事實孤兒」和問題兒童;這是一個關於他們參加世界頂級少年棒球比賽,通過棒球努力改變命運的故事。關於這群孩子的真實故事,被這部名叫《棒!少年》的紀錄電影講給了大家。11月19日,愛奇藝和大象點映在北京宣布:在2020年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上獲得「最佳紀錄片」和「觀眾選擇榮譽」兩大獎項的《棒!少年》將於12月11日在全國院線上映。紅星新聞記者曾在FIRST青年電影展上看過這部影片,尤其對「叛逆少年」馬虎印象深刻,電影展示了馬虎等孩子的成長之路,既有棒球比賽的熱血畫面,又有教育意義。
  • 年度最高分國產電影《棒!少年》上線愛奇藝 別再錯過熱血少年們
    娛樂中國訊 1月12日,由愛奇藝出品的自製紀錄電影《棒!少年》於1月12日16:00上線愛奇藝全網獨播。《棒!
  • 觀眾不愛《棒!少年》
    文 | 犀牛娛樂,作者|小福市場還是拋棄了《棒!少年》。一部公認的高質量國產片,在上映前後來自數十位明星和無數普通網友的爭相推薦之下,直至上映第四天才將將突破300萬元票房大關。這部影片的口碑與票房割裂程度,在院線電影市場實屬罕見。
  • 體育為留守兒童的人生創造了更多可能性——專訪電影《棒!少年...
    新華社西安12月23日電 題:體育為留守兒童的人生創造了更多可能性——專訪電影《棒!少年》導演許慧晶新華社記者鄭昕從「苦甲天下」的中國西海固地區,到被視作棒球殿堂的美國紐約洋基球場,一群由留守兒童組成的少年棒球隊,通過體育實現了人生境遇的改變,這就是正在國內院線上映的獲獎紀錄片《棒!少年》所要講述的故事。該片導演許慧晶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體育鼓舞人心的力量通過影視載體呈現,能夠獲得更多共鳴。
  • 《棒!少年》導演許慧晶:紀錄困境孩子「叫板命運」
    正如電影《棒!少年》海報上所寫,這群孩子正在做的,無非是「叫板命運」。歷時三年,積攢了七八百個小時的素材,導演許慧晶與他的團隊將這個愛心棒球基地的故事搬上了大熒幕——《棒!少年》。早在今年7月,這部電影便在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站獲得「最佳紀錄片獎」和「觀眾選擇榮譽獎」;12月12日,影片一經上映,在貓眼電影平臺上更是得到9.3分的開分。
  • 易烊千璽包場救得了《棒!少年》嗎?
    中年男人是少年的二伯,少年名叫小雙,他要去的地方是北京強棒愛心天使隊。鏡頭一轉,回到棒球訓練基地。 這是近期熱門紀錄片電影《棒!少年》中的一幕。影片真實地記錄一群棒球少年的成長與困境,他們絕大多數是困境兒童或事實孤兒,棒球使他們有了生存下去的根基和人生的目標。 2020年7月,《棒!
  • 打破刻板印象,捕捉新消費火花
    原標題:打破刻板印象,捕捉新消費火花   新消費時代,一個又一個刻板印象正在不斷被打破,並且逐漸有成為消費熱點的潛質。擴內需、促消費,不僅要在傳統領域發力,也要打破更多的刻板印象,捕捉進而滿足新需求。
  • 《棒!少年》:值得更多的人看見
    在影院經營和國產片如此蕭條的情況下,我們需要這樣的電影。它能喚醒我們內心一些柔軟的東西,同時帶給我們一些面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棒!少年》是一部紀錄片,但它拍出了劇情片的質感。這不是說導演刻意把現實故事化,而是因為創作者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和豐富的細節,並且把握住一條清晰的線索來呈現。影片的流暢感得益於敘事節奏的把控。
  • 流媒體自製電影新裡程:愛奇藝與《棒!少年》的冷門佳片引爆實驗
    不僅如此,流媒體出品的電影也大比例地佔據了該榜單。電影方面,Netflix的《芝加哥七君子審判》位列年度冷門佳片第二名,Apple TV+的自製電影《灰獵犬號》也榜上有名,Netflix的《真心半解》是2020評分最高的LGBT片。而愛奇藝自製紀錄電影《棒!少年》也是今年目前為止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電影。
  • 2020金紅棉優秀紀錄片名單揭曉
    2020年,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迎來成人禮,十八年成長,初心不變,GZDOC始終致力於不斷推動紀錄片產業突破、發展,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不僅提供對話與分享平臺以匯集紀錄片人,同時還將節展內容通過GZDOC官網和優酷惠及眾多愛好者。
  • 打破刻板印象,女孩也擅長理科
    在家庭或學校中接觸這樣的想法,可能會使背負著刻板印象(女性或非裔美國人)的青少年在還沒有踏足大學校園時就放棄某些學科(例如科學或工程學)。此時我們意識到,必須調查這些刻板印象是怎麼形成的。在我們的文化中,青少年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認為一些人要比另一些人更聰明的?
  • 專訪|《棒!少年》導演許慧晶:拍事還是拍人,我理解了十年
    2020年,是很多人不得不向命運低頭的一年,慶幸年底《棒!少年》的上映,這樣一部「向命運叫板」的紀錄電影,有著殘酷現實的底色,卻充滿鬥志和暗湧的暖。這部被稱作「今年最黑馬的紀錄片」,在FIRST世界首映後,獲得了2020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觀眾選擇榮譽雙料大獎。還贏得了一眾明星的力挺。12月11日,《棒!
  • 「別處的風景」:2020年值得期待的華語紀錄電影
    如果說,故事片的主要功能是造夢,帶領我們去往想像的伊甸園,讓我們領略「別處」的風景;紀錄電影的功能則是打破幻境,讓我們聚焦所生存的現實世界,明了「此處」的真相——關於過去和歷史,關於當下和現狀。所以今天要跟大家重磅推薦的就是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紀錄電影——《孤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