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頂替上大學:究竟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2020-09-03 群眾評論員小黃

山東冒名頂替農家女上大學的至今沒有公開道歉,又冒出了態度更為惡劣囂張的河南頂替者,甚至侮辱受害人說:「你考上的又不是清華北大,你折騰什麼?就算你上了學,你也當不了老師。」各位,你們恨不恨的牙根疼?

這番言論無疑又引起了網上鋪天蓋地的譴責聲,質疑教育公平者有之,要求頂替者道歉者有之,替農家女鳴不平者有之,要求徹查事件者有之。今天我很平靜,我覺得搖旗吶喊沒有什麼實際作用。我只想捋一捋頂替事件的具體細節,看到底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山東這起案件屬於作案人改名換姓,冒用他人身份入學。在2000年以前,高中學籍、高考志願表等材料都是紙質版的。作案人需要先截獲頂替目標的錄取通知書,再製作一套與目標人完全一致的身份證和戶籍檔案,在入學時與錄取通知書一起提交,辦理好戶口遷移,就可以了,因為錄取通知書上沒有照片,矇混過關的事情是很容易發生的。

在這其中,頂替人的高中老師、考入大學的學籍管理部門、班主任、輔導員都有可能發現假冒事件,也都有協助隱瞞或者知情不錯的嫌疑,但是也不排除完全不知情的可能。

只有一個單位難逃其咎——負責身份證和戶籍管理的部門。否則一般人怎麼會如此輕易的辦理出一個相貌不同、身份證號相同的身份

這麼一分析,真相愈來愈呼之欲出了。有關部門正在全力調查中,我們期待大白於天下的一天!

相關焦點

  • 徹查「冒名頂替上大學」利益鏈
    來源:光明日報據報導,近日,山東冠縣的陳女士在報考成人高考時查證發現,自己16年前被冒名頂替入讀山東理工大學,該事件隨即引發社會熱議。6月10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布通報稱,已責成冠縣有關方面成立聯合調查組開展全面調查,一經查實,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 冒名頂替上大學為何能成功?這四個環節需要仔細查一查
    高考不易農村的孩子上大學本來就已經很不容易,除了家境貧寒,父母在孩子的學費上經常犯愁,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村的孩子先天就比城裡的孩子落後。比如說城裡的孩子打小就有著非常優越的學習英語的環境,而農村的孩子在很少有。
  • 被忽略的另一面:冒名頂替上學案背後的「寬進嚴出」問題
    然而,讓人們所忽略的問題是,在諸多評論中,多是關於高考或高招階段的腐敗問題,少有人討論或關注這些平時學習成績比較差、高考分數遠低於錄取分數線的冒名頂替者進入大學以後,為何大都能夠順利畢業。社會輿論並沒有將關注點放在那些學習能力差、分數很低的冒名頂替者進入大學後的學習狀況上。
  •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引發的思考
    十年寒窗,高考對許多人來說無疑是一個通過個人努力改寫命運的重要時機,但有些人卻通過違法操作甚至犯罪行為,冒名頂替將他人多年求學考取的升學機會暗中竊取。近期,關於苟晶「反映連續兩年被冒名頂替上學」事件,山東省紀委監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等部門單位與當地有關單位一起對調查核實的結果進行了通報,根據調查情況,依規依紀依法對有關人員作出了處理,涉嫌犯罪問題的已由偵查機關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近年來,媒體報導披露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屢見不鮮。在巨大利益引誘下,該類事件一直沒有停止過,冒名頂替是如何操作的?
  • 馬上進入2020年高考錄取季,如何防範和治理冒名頂替上大學問題?
    這兩個時間節點緊緊相連,讓考生和家長多了一些擔憂,這也是對冒名頂替上大學歷史問題進行清查處置的最佳契機。 我相信各個省份也會正在吸取山東冒名頂替案件的教訓,嚴防嚴控,部署專項的清查工作。 現在曝光出來的是普通高等教育考試錄取的問題,但實際上,以前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和繼續教育當中,漏洞更多,程序上的嚴謹性和規範性更差,經常聽聞社會上說的買賣文憑,就是指這些繼續教育中,弄虛作假,直接花錢買的專科或本科文憑。 主要是清查哪些環節呢?
  •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證明了高考的公平
    最近曝光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引起了網民的熱議,一致對冒名頂替者進行譴責,要求嚴懲,這是完全正確的。對冒名頂替這一現象進行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正面的東西,那就是高考制度是公平公正的。   首先,高考考試過程無法作假。冒名頂替沒有發生在高考的考試環節,說明高考對是否本人參加考試,檢查是非常嚴格的,用他人冒名頂替本人參加考試幾乎是不可能的。
  • 冒名頂替事件又現 假人上高中大學考律師證(圖)
    於是王慧傑搖身一變成為當年的應屆生,並於1998年考取了拜泉縣高中,後來又順利考取了黑龍江大學,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還考取了律師證……  整件事情聽起來有些令人不可思議,冒名頂替從初中就開始了,冒名者居然還順利地讀完了高中、大學甚至考取了律師證。無論是高考還是律考,在人們的眼裡都是神聖的,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做到的?這背後究竟有些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近日,記者一行二人對此進行了調查走訪。
  • 又是「冒名頂替上大學」!當年的漏洞如今補上了嗎?
    可在信息填報時她才發現,「陳秋媛」已經在山東理工大學「就讀」過,並順利畢業,只是學信網上的「陳秋媛」,照片欄上是另外一個陌生女孩的頭像。此事經過媒體報導後,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公示稱,「經過資料收集、學院聯絡核查和學校審核,我校2004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陳某某系冒名頂替入學,經學校校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我校將按程序註銷陳某某學信網學歷信息。」公示期為6月3日至6月8日。6月11日,山東冠縣人民政府通報稱,頂替者陳某某,系該縣某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目前已被停職,事件涉及詳細信息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高考在即,「冒名頂替上大學」卻成了熱搜
    我只要打開手機,都會被類似於「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一些內容刷屏。為何頻頻出現「冒名頂替上大學」?大家還記得前幾年河南省周口市「王娜娜被冒名頂替上大學」嗎?現在又爆出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全國類似這種冒名頂替究竟還有多少?現在來說說近期曝光的「冒名頂替上大學」。
  • 山東陳春秀考上大學被人冒名頂替案子的背後反映了什麼問題?
    山東冠縣農村女子陳春秀,2004年考上大學被人偷梁換柱冒名頂替,時隔16年之後被本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後,終於使自己所受冤屈一日昭雪,大白於天下,如今,案子也有了處理結果,使陳春秀本人和社會看到了正義終於到來。眾所周知,陳春秀考上大學被人冒名頂替不是個案,在各地還有很多,但是,值得人們深思的是,冒名頂替上大學的被後所反映的問題。
  • 談談冒名頂替上大學
    今天王驍《驍話一下》談山東省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說得挺不錯,不只是山東,各地冒名頂替上大學是跟當年的信息管理混亂有很大關係,太容易暗箱操作了,也不太容易改回來了,2010年後,中國政府的基層治理能力、對人口的控制因為數據的完善而更強大,現在冒名頂替的難度是很大了。我認為高考冒名頂替不止是偷走了別人的一生,更是劣幣驅逐良幣,讓國家人才流失的一個可恥行徑。
  • 中紀委評"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嚴查違紀違法
    嚴查「冒名頂替」背後的違紀違法行為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蘭琳宗受到輿論關注的「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有了新進展。一起冒名頂替上學事件,背後就是一個被人為改變的人生。據媒體報導,山東冠縣人陳秋媛(化名)高考「落榜」16年後,打算報考成人教育學校,來填補心中遺憾。然而,在信息填報時她才發現,「陳秋媛」已經在山東理工大學「就讀」過,並順利畢業。而出身於貧困農家的真人陳秋媛,此前一直因為高考落榜不得不外出打工,16年裡輾轉多地謀生。
  • 為了自己孩子上大學只能這麼辦,你支持全國普查冒名頂替上大學嗎
    為什麼山東會出現這麼多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案件?被頂替者為什麼往往是農村的孩子?對於被頂替者是該讓他們上學圓夢還是經濟補償?如果全國普查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人,會怎樣?
  • 中紀委評「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嚴查違紀違法
    本文轉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嚴查「冒名頂替」背後的違紀違法行為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蘭琳宗受到輿論關注的「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有了新進展。一起冒名頂替上學事件,背後就是一個被人為改變的人生。據媒體報導,山東冠縣人陳秋媛(化名)高考「落榜」16年後,打算報考成人教育學校,來填補心中遺憾。然而,在信息填報時她才發現,「陳秋媛」已經在山東理工大學「就讀」過,並順利畢業。而出身於貧困農家的真人陳秋媛,此前一直因為高考落榜不得不外出打工,16年裡輾轉多地謀生。
  •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冒名頂替」上大學是否構成犯罪?
    媒體還報導,僅2018年到2019年,山東就有14所高校,273人在清查中被公示;其中242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無一人有異議。此報導一出,天下輿論一片譁然,孔孟之鄉竟發生如此「雞鳴狗盜」之事,豈不令天下讀書人心寒?天下人大多從考試就業顯失公平及大眾情感的視覺進行解讀,鮮有從法律,尤其從刑法的角度進行分析。
  •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中的那些法律問題
    但是,近日網絡披露及熱議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引發各屆關注,特別是牽動著每位考生和家長的心。作為法律人在關注事件發展的同時,先後有多位朋友通過微信詢問律師同一問題: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中,涉嫌哪些違法犯罪?在此,律師謹作整理,算是對各位朋友的疑問作一回答。
  • 嚴查冒名頂替上大學鏈條中的作惡者
    來源:北京青年報6月15日,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多部門聯合調查組發布消息,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的女子陳某某,高考分數為303分(文科),比當年文科類專科分數線低243分;被頂替者高考分數為546分(理工科),超出理科類專科分數線27分,考上山東理工大學,但錄取通知書卻被陳某某獲取。目前該事件仍在調查中。受教育權是公民最重要的權利之一。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高考生千萬注意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事件回顧今年6月,山東「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引發輿論關注。然而,在信息填報時她才發現,「陳秋媛」已經在山東理工大學「就讀」過,並順利畢業,只是學信網上的「陳秋媛」,照片欄上是另外一個陌生女孩的頭像。原來,在16年前,她被另外一個「陳秋媛」冒名頂替上了大學。出身於貧困農家、以為自己落榜的陳秋媛命運從此發生改變,收拾行囊,踏上了漫長的打工生涯。
  • 畢業拿個假文憑「冒名頂替」上大學問題誰該擔責?
    2016年年底,嶽紹瑞等11名存在相似問題的同學一起向河南省教育廳反映情況。次年,商丘工學院(商丘科技職業學院於2011年更名為商丘工學院——記者注)以他們與招生老師串通冒名頂替為由,將他們的畢業證註銷。 對此,嶽紹瑞不能接受,她說:「本質上是學校為了多招生源賺我們的學費,瞞著我們將別人廢棄不用的學籍套在我們身上。」此後,她一邊工作,一邊堅持反映問題。
  • 山東省兩年240多人冒名頂替上大學,各地是否應該全面核查?
    近段時間,連續曝出多起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案例,山東省尤其嚴重。僅山東聊城,就有兩起在全國引發廣泛關注的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例,其中的「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直居於熱搜榜,引發了幾乎所有的央級媒體的關注。上大學,是人生逆轉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很多時候,一紙錄取通知書,會改變人一生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