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傳承國寶景泰藍故宮《景泰百寶》註定載入史冊

2020-12-19 華韻珍典

中國景泰藍造型典雅,色彩豔麗,在世界工藝史上享有極高的聲譽。故宮博物院所藏景泰藍,品種齊全,風格多樣,是世界上收藏景泰藍數量最多的地方。國家領導人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時提出:我們要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都活起來,讓文明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為響應主席的號召,推動中華文明的發展。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了「紫禁城600年國寶景泰藍造寶工程」學術研討會,由文博界眾多大咖專家領導共同倡導,啟動「景泰藍國寶造寶」工程。

北京故宮博物院

「故宮景泰百寶」以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元、明、清景泰藍為藍本,以1:1的規格進行造寶。擬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千餘件景泰藍臻品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百餘件景泰藍臻品中精選有代表性的各品類仿品60件。「景泰藍造寶工程」由國家文旅部、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共同發起,得到了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國家文物局、首都博物館、中國文物學會、北京工美集團、北京工美聯合企業集團文化經濟集團、北京工美行業協會等單位的領導、專家、工藝美術大師們的大力支持,尤其得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熱忱襄助。「景泰藍造寶工程」從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工藝價值上全面展現故宮藏品中景泰藍藝術的最高水平,讓廣大人民群眾能深入了解600年紫禁城景泰藍的發展脈絡,欣賞到傳統景泰藍獨特的藝術魅力。

故宮景泰百寶

為了使景泰藍瑰寶完美呈現,專家大師們對故宮景泰藍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細緻測量和繪製。並按照原物圖案花紋繪製矢量圖用於施工,讓測繪圖紙能多視點地分析推敲方案,使景泰藍的設計趨於完整性。近百位具有多年景泰藍施工矢量圖繪製經驗的大師,不分晝夜進行「造寶」第一步的繪圖工作。他們反覆查看原文物及文物六面立圖,逐一將圖案花紋熟記於心,然後進行繪製。在景泰藍繪圖大師繪製好施工矢量圖後,還要經過文物專家的逐一審核,與原物反覆對比,出現絲毫差異都要重新繪製。審核期間不管任何一位專家對任何一點產生疑問就要開會研究,即便是不易讓人覺察到的細微處有意見,就要重新繪製,直至與原物完全一致,堪稱史上最嚴格的「造寶」工程。

專家審核圖紙

在紫禁城600周年之際故宮博物館將舉辦一系列精品展,以展現當代文化脈絡,在傳承發展國寶景泰藍上,「故宮景泰百寶」這顆耀眼的明珠正式入駐華韻珍藏藝術館。「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文物復原工程對於文物的保護和傳承、探索文物的製作工藝、梳理文物的發展脈絡、深挖文物的歷史價值有著重要意義;是讓文物「活」起來、讓文物更好地服務人民的重要舉措。

相關焦點

  • 文化強國:故宮《景泰百寶》讓中華文脈上的景泰藍活起來
    項目以清宮舊藏的近萬件歷代景泰藍國寶為參考,臻選出60件最具文化和工藝價值的景泰藍國寶進行原樣造寶,集聚「金氏宮廷景泰藍」衣缽傳人金玉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永森、張同祿、米振雄、霍鐵輝、鍾連盛等國內頂級景泰藍工藝製作大師,保證造寶的藝術價值和工藝價值。此次景泰藍造寶工程旨在讓深藏在故宮裡的文物復活,讓文明傳承。
  • 故宮景泰百寶,集結七位景泰藍頂級大師!
    為了保存和傳承最完整景泰藍工藝文化體系,推動和保護景泰藍非遺工藝的長久發展,獻禮故宮600年,故宮景泰百寶再造工程正式立項。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米振雄、劉永森、霍鐵輝等參加故宮景泰百寶研討會 項目以清宮舊藏的近萬件歷代景泰藍國寶為參考,臻選出60件最具文化和工藝價值的景泰藍國寶進行原樣再造
  • 景泰六福話吉祥:中國景泰藍與中國福文化的完美融合
    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陳麗華表示:中國傳統的葫蘆器型富於變化,展現出不同的姿態和文化內涵,《景泰六福》這六種就非常經典,既有傳承、又有創新,是當今不可多得的珍品組合!據悉,《景泰六福》中前五件原型出自明清兩代宮廷御用。
  • 誰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一景泰藍
    景泰藍成為我國的國禮首選,經常出現在重要的外交場合。2015年9月3日,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景泰藍「和平歡歌」被作為國禮贈送天安門城樓上觀禮的各國元首,9月27日,為紀念聯合國成立70周年,習近平主席代表中國向聯合國贈送了景泰藍「和平尊」。2018年,景泰藍畫《友誼之花》被作為國禮贈送德國總理默克爾,2016年景泰藍畫《清明上河圖》被作為國禮贈送朝鮮人民共和國,景泰藍是中國當之無愧的國寶!
  • 巨無霸「景泰藍」進駐北京地鐵14號線景泰站(圖)
    一群原本在忙著清潔地面牆面的保潔人員停下了手裡的活,湊上前細細端詳起景泰藍纏枝蓮紋飾,忍不住誇讚起來。  4組每個重達300斤的景泰藍環形裝飾是昨夜從河北運抵北京的,14號線景泰站最後的裝飾裝修也由此開始。到這個月底通車時,市民在地鐵景泰站內將能夠欣賞到景泰藍在古代是如何燒制的、從皇宮走向民間的纏枝蓮景泰藍紋飾等獨具區域文化的站內裝飾。說到景泰站的裝修裝飾,裡面還有不少故事呢。
  • 【香河非遺】景泰藍雜識
    雖然現在釉料已是各種色彩具備,但仍沿用「景泰藍」的習慣稱謂,朱祁鈺——景泰皇帝就這樣做了幾個世紀的景泰藍的「代言人」。 而這一時期任北京寶華樓末任掌柜的香河人安厚齋(安迪生,蔣辛屯鎮嶺子村人)在景泰藍工藝基礎上創出新燒製法,發明寶華藍銀胎琺瑯新工藝,以此製作的勳章以及爐、瓶、鍾、鼎等物均十分精美,寶華樓出品的金銀製品不僅收藏於北京故宮及瀋陽故宮博物院,更獲得中華民國農商部、國貨展銷會優獎等榮譽,並蹭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及1935年北平物產展最高獎。
  • 巨型景泰藍進駐地鐵14號線景泰站 得名竟因百年琺瑯老廠
    琺瑯廠布置地鐵站4組每個重達300斤的景泰藍環形裝飾是昨夜從河北運抵北京的,14號線景泰站最後的裝飾裝修也由些開始。到這個月底通車時,市民在地鐵景泰站內將能夠欣賞到景泰藍在古代是如何燒制的、從皇宮走向民間的纏枝蓮景泰藍紋飾等獨具區域文化的站內裝飾。說到景泰站的裝修裝飾,裡面還有不少故事呢。景泰站的名字竟是這麼來的早在兩年前,琺瑯廠董事長衣福成無意間從電視新聞上得知,地鐵14號線打算緊挨著琺瑯廠設一個站點,正在公開徵求市民的意見。
  • 是誰挽救了國寶景泰藍,送出新中國第一份國禮
    它是享譽世界的工藝瑰寶,它是新中國送出的第一份國禮,至今還在外交舞臺上大放異彩,它就是國寶景泰藍。然而很多人不知道,這項絕技曾經差點失傳,是誰挽救了它?日前,記者專訪了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鍾連盛先生,打開北京琺瑯廠保存的這些珍貴老照片,才終於揭開了謎底。
  • 景泰藍傳承生產基地——淶水
    掐絲琺瑯也不例外,也有個中國名字:景泰藍。景泰藍不是在景泰一朝出現,而是在元代就進入了中國。到了景泰年間,由於皇家的重視,使它發揚光大,聲名鵲起,因此有了今天這樣一個通俗易懂且帶有文學色彩的名字——景泰藍。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在銅製的胎上捏出各種圖案花紋,再將五彩琺瑯點填在花紋內,經燒制、磨平鍍金而成。
  • 故宮雙點是什麼?來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看究竟!
    鍾連盛大師現身講述故宮雙點之《和平頌寶鑑》、《八駿馬》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東城區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傳承中華非遺國寶京粹,致敬弘揚大國工匠精神,東城區文旅品牌「故宮以東」聯合轄區優質的非遺資源,於2020
  • 景泰藍的發展史
    這條記載說明,至少在清後期,景泰藍的名字就蔓延開來,社會接受了這個通俗易懂的名字。那麼,有一個問題出現了,它為什麼叫景泰藍,而不叫景泰綠、景泰紅、景泰黃呢?這是因為掐絲琺瑯以藍色基調為主。景泰藍是一個外來文化,從中東阿拉伯地區傳進中國,阿拉伯文化的主色調崇尚藍色。大家有機會去阿拉伯國家的時候,可以看到他們的建築中,藍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色調。元代景泰藍
  • 錢美華:挽救國寶景泰藍的大師之師
    在病床上,林徽因呼吸困難,艱難地對錢美華說:「美華,你記住,景泰藍是國寶,不能在新中國失傳。」恩師的這句話烙印在了錢美華的心裡,也使她堅定了自己一生的追求。北京再次成為「景泰藍之鄉」為了幫助錢美華了解景泰藍的發展歷程,梁思成為她推薦了一位老師,他便是沈從文。
  • 景泰藍的歷史之謎與當代現狀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中期掐絲琺瑯花蝶紋香筒景泰藍與玉雕、牙雕、雕漆,合稱「燕京四絕」,它在中國的製作年代可以上溯至元朝。一位國內高校金屬工藝研究者以「苟延殘喘」四個字形容景泰藍的現狀。那麼,這項傳統手工藝在當代的傳承、經營、收藏、展示究竟呈現何種面貌?《東方早報·藝術評論》甲午繼續尋訪,探究景泰藍的歷史之謎與當代現狀。「工藝局成侈美觀,各般製造盡追探。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這段對景泰藍的描述,出現於宣統元年(1909)由蘭陵憂患生編輯的《京華百二竹枝詞》中。
  • 名家說瓷:景泰藍成為國禮的頂級藝術品之路
    景泰藍是中國著名的特種金屬工藝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間這種工藝技術製作達到了巔峰,此技術製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而著名,故後人稱這種瓷器為「景泰藍」。景泰藍正名為「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後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制而成的瓷器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
  • 「銅道·鍾仁」國際藝術展啟幕,跨界景泰藍《五牛中國尊》在京首發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袁敏道,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原中央工藝美院院長、著名藝術教育設計家常沙娜等來自國內文化藝術界的領導、專家與大師共襄盛會,共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鍾連盛帶來的銅雕、景泰藍藝術精品,體驗兩大非遺技藝的非凡魅力,並共同見證兩位大師首次跨界聯袂創作的景泰藍作品《五牛中國尊》華麗亮相。
  • 故宮以東致敬大師匠心 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開幕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北京市東城區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傳承中華非遺國寶京粹,致敬弘揚大國工匠精神,東城區文旅品牌「故宮以東」聯合轄區優質的非遺資源,於2020年11月16日在詠園舉辦「大師之師匠心大觀」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這也是東城區域內「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大展後的又一重量級匠心大觀
  • 《景泰六福》之《富貴連升》榮登國禮,獅子山駐華大使愛不釋手
    獅子山共和國駐華大使ernest mbaimba ndomyaina收到一件來自中國的禮物《景泰六福》之《富貴連升》,作品由中華國粹景泰藍製作而成,ernest mbaimba ndomyaina對於這件禮物非常喜愛,連連讚嘆作品的精緻唯美和吉祥內涵,感嘆於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魅力。
  • 「故宮雙點」及多件國禮亮相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
    11月16日,東城區文旅品牌「故宮以東」聯合轄區優質的非遺資源,在詠園舉辦「大師之師 匠心大觀」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以600年景泰藍獻禮600歲紫禁城。她遵循導師的遺願,「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1958年,她毅然來到北京市琺瑯廠從事景泰藍專業設計工作,成為該廠第一任總工藝師,而這一幹就是60年,矢志不渝地將一生奉獻給了景泰藍。 此次展覽立體式、全方位地展現了錢美華從藝60年來取得的輝煌藝術成就,梳理、展出錢美華及三位親傳弟子米振雄、戴嘉林、鍾連盛聯袂作品近百件。
  • 108道工序再現「燕京八絕」之首:景泰藍
    數古歷今,中國足以承載禮之高度的國寶重器,也唯有玉、瓷、錦、劍和景泰藍這幾種,而其中又以質沉、色豔、藝絕的國寶景泰藍為尊。景泰藍同樣為「燕京八絕」之首,又名琺瑯,起源於元朝時的古老京都,盛行於明朝景泰年間(1450年-1456年),因其釉料顏色主要以藍色(孔雀藍和寶石藍)為主,故稱為景泰藍。
  • 「銅道·鍾仁」國際藝術展啟幕 鍾連盛朱炳仁跨界景泰藍《五牛中國...
    、專家與大師共襄盛會,共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鍾連盛帶來的銅雕、景泰藍藝術精品,體驗兩大非遺技藝的非凡魅力,並共同見證兩位大師首次跨界聯袂創作的景泰藍作品《五牛中國尊》華麗亮相。  朱炳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北京故宮博物院文化產品研發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其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人民大會堂、美國加州大學等國內外知名機構收藏。鍾連盛,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市琺瑯廠總工藝師,其作品清新細膩、風格典雅獨特,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多次榮獲國家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