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傳承生產基地——淶水

2020-12-19 淶水在線

「寶瓶如花放光彩,全憑巧手把花栽。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此詩讚美的是「燕京四絕」之一的景泰藍。

淶水縣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自明朝開始,淶水縣就是木雕、景泰藍生產之鄉,用料講究、做工精細、飽含古老東方藝術,遠銷歐美、東南亞二十幾個國家,享譽中外。1978年木井村和北京外貿通過關係率先成立了村辦企業——木井琺瑯廠。

不管什麼文化,一旦進入中國,它就一定要起個中國名字。掐絲琺瑯也不例外,也有個中國名字:景泰藍。景泰藍不是在景泰一朝出現,而是在元代就進入了中國。到了景泰年間,由於皇家的重視,使它發揚光大,聲名鵲起,因此有了今天這樣一個通俗易懂且帶有文學色彩的名字——景泰藍。

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在銅製的胎上捏出各種圖案花紋,再將五彩琺瑯點填在花紋內,經燒制、磨平鍍金而成。外觀晶瑩潤澤,鮮豔奪目,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據說景泰為宣德之子,宣德重視銅器以及鑄冶銅質,對於鑄煉方面,宣德已到達絕頂,沒有能力再求突破,就在顏色方面另別闢蹊徑,以圖出奇制勝,終於有景泰藍的創製。

景泰藍是在一種銅製的胎形上進行掐絲、粘絲、點藍等等108道繁複的工序手工打造的器物,單是生產一個景泰藍工藝品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製作景泰藍工藝品費時、費力、費神,因而價值不斷升高,並且多次作為國禮贈予各國元首,以此傳播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魅力。

景泰藍工藝極盡繁瑣複雜,要經過制胎、掐絲、燒焊、點藍等108道工序,不僅運用了青銅和瓷器的工藝,而且把繪畫和雕刻技術也融入其中,是中國傳統工藝的集大成者,也是宮廷藝術的集大成者。

景泰藍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歷經元明清三代王朝的歷史變革中,景泰藍工藝逐漸成熟,價值在不斷攀升,景泰藍工藝品製作時純手工掰絲掐成花卉等各種不同的圖案、再填充彩釉,並且要均勻,再用火爐將釉料燒結在掐好的銅絲上等等無數道這樣的小工序,古代人用勤勞的雙手創作了景泰藍的歷史文化,極具有歷史價值,未來升值趨勢更是不可限量。

自古就有「一件景泰藍,十件官窯器」的說法,可見景泰藍的工藝價值和難度之大。歷史悠久的景泰藍曾經是流光溢彩的宮廷用品,象徵著皇家的威嚴和奢華,亦呈現了當時最高的工藝水平。如今,景泰藍在工藝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基礎上,仍然保持著傳統的工藝和風格,即使是一些特別有創新意識的作品也多從傳統中尋找靈感,將傳統和現代融合在一起。景泰藍發展至今,已不僅僅是一種工藝品的名稱,更象徵著一項古老的精湛工藝所煥發的鮮活的生命力。

淶水作為景泰藍傳承生產基地,會一直不斷的傳承景泰藍手藝,發揚景泰藍文化。

相關焦點

  • 打開塵封的淶水,與曾經的氣質「久別重逢」
    淶水,就是這次關鍵戰役的主戰場,象徵著「兵禍息、萬國和」的 「合符釜山」,在淶水縣城西南5公裡處。黃帝親自發明的指南車,是戰勝蚩尤的秘密武器。淶水人世代口授心傳,保存了這項技藝。如今,淶水民間多能工巧匠,特別擅長紅木家具製作和刀工雕刻。
  • 明明生產景泰藍 為何要叫北京市琺瑯廠?
    再看看現如今,因為琺瑯廠的知名度越來越大,周邊也因此得以「景泰」命名,逐漸形成了以景泰藍為主題的區域文化。 [說史] 明明生產的是景泰藍,為什麼叫琺瑯廠,不叫景泰藍廠呢?這要從景泰藍的歷史說起。 早期的景泰藍曾經被稱為「大食窯」或者「佛郎嵌」,明朝宣德時期也有稱作翠瓶、翠爐者。
  • 景泰藍鑑賞與傳承之十七景泰藍製作工序解密
    工步營造深夜小面我們聊了半年景泰藍,那麼有朋友問,一件精美的景泰藍器具,究竟是怎樣製成的呢?裡面包括多少道工序?讓我們來仔細看一看吧。圖06磨光七、鍍金:鍍金:將磨平、磨亮的景泰藍經酸洗、去汙、沙亮後,放入鍍金液糟中,然後通上電流,幾分鐘後黃金液便牢牢附著在景泰藍金屬部位上了。再經水洗衝淨乾燥處理後,一件斑斕奪目的景泰藍便脫穎而出了(圖07)。圖07鍍金鍍好金的景泰藍再配上一座雕刻得玲瓏剔透的硬木底託,更顯出景泰藍雍容華貴、端莊秀美的姿色(圖08)。
  • 景泰藍鑑賞與傳承之十一姜亦波:匠心與傳承
    結果到廠裡一看,是做景泰藍的。不過聽說這是國營大廠,很有前途,我就留下了。這一幹就是40年。」40年,姜亦波在車間裡當過工人,掐絲、點藍,各道工序都幹過;又在廠裡做過管理人員,做過部門經理。問起他這些年的心得,他沉思了一會兒,說道:「一個是匠心,一個是傳承」。
  • 景泰藍火鍋製作技藝:匠心傳承與創新!
    景泰藍火鍋製作技藝:匠心傳承與創新新聞中心記者/劉子燁 王也宏峪 淶水臺△景泰藍火鍋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瑯」,中國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淶水縣的景泰藍火鍋製作技藝始於清朝,傳承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
  • 大廠這家景泰藍老字號企業竟有百年歷史!
    大廠是聞名遐邇的中國景泰藍之鄉,曾經服務於宮廷皇室的精良技藝很早就根植於這片沃土。在這個遍布景泰藍工藝品的小縣裡,屹立著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景泰藍品牌企業——老天利。
  • 設計創新,大廠再掀景泰藍熱潮
    為提高景泰藍整體設計創新水平,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景泰藍技藝,首屆「中國·大廠景泰藍設計創新大賽」將於五月至九月在廊坊大廠回族自治縣開啟。▲圖為大廠景泰藍製作車間。2018年,大廠與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合作,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大廠景泰藍技藝大賽,全國十幾個省份的主要景泰藍產區均有報名參加。此次設計創新大賽將再掀景泰藍熱潮,不僅在突出設計引領、助力傳統產業創新、提升附加值等方面提供全新視野,更將帶來傳統非遺產業新的發展契機。
  • 誰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一景泰藍
    丁偉華: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協保護協會對景泰藍這項國寶級遺產非常重視、支持和關心,授予海南億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景泰藍創作基地為《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基地》,授予丁偉華為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執行會長,協助支持海南億華景泰藍創作基地進行各種非遺傳承與保護活動,景泰藍非遺進校園活動,景泰藍非遺展活動,景泰藍專題論壇等活動。
  • 保護傳承國寶景泰藍故宮《景泰百寶》註定載入史冊
    中國景泰藍造型典雅,色彩豔麗,在世界工藝史上享有極高的聲譽。故宮博物院所藏景泰藍,品種齊全,風格多樣,是世界上收藏景泰藍數量最多的地方。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了「紫禁城600年國寶景泰藍造寶工程」學術研討會,由文博界眾多大咖專家領導共同倡導,啟動「景泰藍國寶造寶」工程。
  • 宮廷藝術—景泰藍製作技藝首次走進山西太原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行業內唯一一家中華老字號,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北京「非遺」項目代表,受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委託及山西省文化廳「非遺」處的邀請,將於6月29日至7月3日參加在山西太原舉辦的「首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 【香河非遺】景泰藍雜識
    明朝皇帝朱祁鈺,晚清、民國寶華樓掌柜安厚齋,建築大師林徽因——這是一個看似莫名其妙的組合,然而在他們的身後卻隱藏著一條「紅線」,那就是景泰藍。 上小學時我就知道香河有花絲、琺瑯、景泰藍生產,始終混沌地認為這三者是一回事兒。直到認識了景泰藍技藝傳人李善成、李玉峰,才釐清了這三者的區別。
  • 景泰藍鑑賞與傳承之六續寫輝煌
    圖01如意尊令人欣喜的是,2006年,景泰藍製作技藝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被文化部評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製作技藝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圖02)。多年來,琺瑯廠以其產品的研發優勢、上乘的質量和濃鬱的文化品味享譽國內外市場。
  • 龍魂傳承——芍藥居一社區開展景泰藍掐絲製作活動
    為了更好的提豐富社區老年居民生活,發揚中華傳統手工藝,提升社區居民的融合度,2020年12月4日,芍藥居一社區黨委攜手立德社會工作事務所在社區居委會活動室開展「龍魂傳承--景泰藍掐絲製作活動。一起動手享樂趣活動伊始,社工詳細講解了景泰藍工藝畫的製作流程,著重強調線稿的難度和製作要求。叔叔阿姨們早已躍躍欲試,等社工講解完畢後就迫不及待的動手做起來。每個人都小心的拿起金絲線按照底板的輪廓勾勒出一個一個線條,大家全神關注的進行創作,教室中只聽到剪刀剪金絲線的聲音。「好久都沒這麼認真幹過一件事情啦,這個還挺有趣。
  • 景泰藍的歷史之謎與當代現狀
    那麼,這項傳統手工藝在當代的傳承、經營、收藏、展示究竟呈現何種面貌?《東方早報·藝術評論》甲午繼續尋訪,探究景泰藍的歷史之謎與當代現狀。「工藝局成侈美觀,各般製造盡追探。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這段對景泰藍的描述,出現於宣統元年(1909)由蘭陵憂患生編輯的《京華百二竹枝詞》中。
  • 兩岸大學生「點藍」「公主豬」 國粹景泰藍也可以這麼萌
    兩岸大學生體驗景泰藍點藍。  北京市琺瑯廠是行業範圍內唯一一家中華老字號,同時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1956年1月,由42家私營琺瑯廠、造辦處(專為皇宮製造)、作坊合併成立的。  擔任景泰藍設計師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米振雄熱情歡迎了來自兩岸各地的學生參訪。米振雄大師表示,自己曾在2012年去到臺北故宮博物院進行交流考察,臺北故宮至今仍保存了一些製作十分精緻的小件景泰藍收藏品。
  • 景泰藍鑑賞與傳承系列之八新中國第一份國禮的設計者錢美華
    圖01錢美華設計《景泰藍檯燈》說起錢美華與景泰藍結緣,不得不說說林徽因。一次,林徽因從一個舊古玩攤上買了一隻景泰藍花瓶。那位老攤主對林徽因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別處你見不到了。北京的景泰藍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林徽因聽後不禁為這種傳統工藝的命運擔憂起來。
  • 探尋「御用重器」景泰藍,51Talk學員用英語揭秘600年文化傳承
    51Talk作為中華少年說的承辦方和內容、技術支持方,秉承「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的理念,不僅在賽場內推進英語與非遺的全方位融合,培養新一代青少年向世界講述中華非遺文化的表達能力,還在場外深入探尋、感受並記錄非遺文化傳承中的文化瑰寶,增長選手們見識的同時更大大增強了中國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 景泰藍的發展史
    民國時期,景泰藍開始走入民間。此時北京、揚州、廣州等地都有一些民間作坊生產景泰藍。經營景泰藍的商號有老天利、德興成、寶華生、靜遠堂等等,都非常有名。西方人進入紫禁城一看,凡是重要的大殿裡擺的全都是景泰藍,有成對的鼎式大香爐、大仙鶴、太平有象等等,還都是大件的景泰藍。而當時清宮確實有嚴格規定,對景泰藍非常重視。比如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宮裡吃年夜飯的時候,只有皇上的御宴桌上幾乎都是景泰藍的餐具,底下的陪宴桌全部都是瓷器和銀器的餐具。由此可見,景泰藍在當時宮廷中的崇高地位。新中國建立後保護傳承
  • 河北保定淶水京作紅木家具文玩核桃成了「網紅」
    圖為京作紅木文化節開幕式。獅子頭、官帽、公子帽……在淶水-中國文玩核桃市場直播大廳內,四位在核桃圈內具有影響力的主播輪番上陣,與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紅直播組成豪華宣傳推介陣容,將淶水麻核桃、紅木家具推送到全國。據了解,活動當天有當地和外地1000餘名客商參與,銷售額達3500多萬元。淶水是千年古縣,紅木家具加工製作已有300多年歷史。
  • 景泰藍:宮內開花宮外香
    此詩讚美的是「燕京四絕」之一的景泰藍。景泰藍有玉石的溫潤,珠寶的光澤,瓷器的細膩,金銀的燦爛。景泰藍製作程序繁複,做工精美,民間有「一件景泰藍,十件官窯器」的說法,足見景泰藍的藝術價值之高。臨近國際博物館日,筆者走訪了位於北京市琺瑯廠內的中國景泰藍藝術博物館。館內數百件展品中,既有元明清不同朝代的景泰藍高仿品,也有新中國成立後的景泰藍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