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納涼之外的文化寓意

2020-12-22 華夏龍視野

說起扇子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盛夏納涼工具。『舉處隨時消酷暑,動來常伴有清風』,一對聯語道出了扇子的功能與時令。從夏到秋無論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扇子是廣大勞動人民必不可少的伴物。即使在電器化時代,有各式各樣的電風扇和空調等先進的製冷設備,這具有原始功能的扇子,仍然在當代人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

傳統團扇

生活用扇種類,花色全,洋洋大觀,是我們民族科學文明的一個側面。有物美價廉的蒲草扇、葵葉扇、竹編扇,適於婦女的絹制團扇,適於學士長老的鵰翎扇,宮廷扇子舞所用的鵝羽扇。以及便於攜帶的靈便摺扇。以上諸類扇子,以時間次序排列,羽毛居先,蒲竹、紈絹稍次,摺扇是明朝由高麗國【今朝鮮、韓國】輸入,當屬最後。摺扇自從舶來之後,數百年來有了很大的發展。它有九根材發展到二十根材,長度由小不盈尺到大到二尺,扇面有紙有絹,有泥金和灑金等多種質地,扇股用材有木、竹及象牙,,各儘自然美之曲妙。隨著明代刻竹工藝的發展,施藝於扇股風行一時,陰刻、陽刻、留青、沙地等各種技法曲盡其妙。

扇面書法

摺扇的扇面宜寫又宜畫,天地雖只尺把間,歷代畫師無不涉足於此。因之一把精美的摺扇,可以譽之為一個流動的工藝書畫展覽,使人愛不釋手。由此扇子不僅是拂暑的工具,他還有著生活功能之外的賞心悅目藝術享受的作用。『影動半輪月,香生一縷風』一扇在手涼風佛面,別有一番情趣。

扇子舞 茉莉花開

在文學藝術領域之中,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忠奸貧富也都離不開扇子,『綸巾羽扇』諸葛亮的瀟灑風度,『桃花扇』李香君的青樓薄命,『晴雯撕扇』外剛內柔晴雯的性格刻劃,扇子在蘇東坡、孔尚任、曹雪芹諸位大師筆下狀物抒情,成為情節構成的楔子。『扇子功』擴大和豐富了戲曲舞臺的藝術表演領域,有單獨的扇舞,河北民間舞蹈『茉莉花』,湖南『鬧元宵』等都突出了扇子的舞姿。評書、相聲表演方巾摺扇,表演的姿態萬千,淋漓盡致。時值盛暑,皓月當空,娃娃早已入夢,媽媽卻還手把涼扇,輕輕的搖,慢聲的唱。扇子此時此地是愛的媒介。假如丟掉扇子,旁邊放座電扇不停的吹,涼爽是涼爽了,但母愛之情也就隨風而去了。

現代扇子舞

相關焦點

  • 搖出來的中國扇文化——漫談中國扇子的文化內涵
    扇子設計的寓意性一把小小的扇子,不僅有納涼、審美和情感的功用,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任何一件器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著它的用途,但是僅靠用途是很難長存於世的。就猶如扇子在創造之初具有納涼的功能,隨後發展為裝飾功能,但不管是納涼的實用功能還是裝飾的藝術功能都不能滿足於現代社會的發展,唯有挖掘出扇子深層次的內涵,賦予扇子一定的寓意,才能讓扇子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中則正,正者,和麼謂也。""團扇中以扇柄為軸也,左右對稱平衡的造型,體現了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中庸"思想。
  • 儒+道+佛=扇子,文人的「玩物」扇子,為何能「裝下」中國傳統文化?
    扇子起源於中國,歷史悠久。小小一把扇子,從最初用來納涼乘風,到後來標榜身份地位,再到文人墨客在扇子上題詩作畫,或以扇子為題吟詠起興,扇子在古人的生活中實在是具有實用、禮儀、審美等多種功能。發展至今扇子不僅可以稱之為實用佳物,還是一種文化符號。
  • 扇子的發展歷史與扇子文化
    在歷史發展的歲月中,扇子不僅僅作為夏季納涼必備之物被人們廣泛使用,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象徵,它與歷史發展、風俗習慣、藝術發展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與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扇子出現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伏羲時代,出現在出土於戰國時期的金銀錯銅壺上的長柄扇是扇子最早的形象。戰國到兩漢這一段時期,扇子的扇面多呈半規型的「便面」,被叫作「戶扇」。兩漢時期,扇子被稱為「箑」,又叫作「翣」,《小爾雅·廣服》中記載:「大扇謂之翣。」
  • 扇子除了扇風納涼,還是身份的象徵,漫談古代扇文化
    在古代夏季,無論王公貴族還是普通百姓,納涼使用頻率最高的就是扇子了。根據相關的歷史記錄,扇子在中國已有3000-4000年的歷史,但實際上古人使用扇子肯定是早於文獻中的記錄。本期我們就來談談古人和扇子的哪些事。
  • 寫扇子、送清涼、納涼電影……創文宣傳走進社區
    書法家為居民寫扇面、納涼電影進社區……8月8日,長安區組織開展社區宣傳創文活動,增強居民們的主人翁意識,知曉文明創建知識,做新時代文明市民。8月8日上午,為更好地開展創文工作,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居民們寫扇子、送清涼,城南書社10餘位書法家們走進廉租房小區,開展「夏日清風」寫扇送清涼活動。
  • 閒談扇子:小扇子,大文化
    現在,扇子出現最多的地方就是影視作品中了,現在很多小孩子甚至沒有見過蒲扇。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扇子的二三事。圖中奴隸拿長柄扇後來文化逐漸發展起來,文人群體壯大。這群讀書人都有一顆騷動的心,看著扇子不錯,能增添幾分風採,也有一樣學一樣。他們經常邊搖扇子邊吟詩作賦,即使大冬天也不例外。
  • 電扇、空調的相繼出現以後,你有多久沒有用過扇子納涼了呢?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納涼的方式也在起著變化。電扇、空調的相繼出現以後,你有多久沒有用過傳統的扇子呢?「有風不動無風動,不動無風動有風。」這個謎語的謎底,也許不言自明,婦孺皆知了。「扇子有風,拿在手中,有人來借,等到今冬。」這四句順回溜將扇子的作用和使用時令說得最清楚不過了。
  • 古人在夏季如何納涼?百姓有扇子,皇帝有比空調還厲害的納涼方法
    在古人所有避暑的方法中,扇子是首當其衝的最簡單趁手的消夏用品。因為揮動可以加快空氣流動,使汗液蒸發、體表降溫,又被稱為「涼友」。扇子通常以鳥羽、竹製成。唐以前,扇子多以鳥羽為材。因此,從古人使用的扇子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地位、財富等等,因為扇子的製作材料是不同的,其次就是扇子上面的畫代表了不同的意義。
  • 古代扇子除了納涼還有什麼用
    古代扇子除了納涼還有什麼用   用扇子遮面表示敬畏羞怯  古人常用扇子遮擋臉面,以免被人認出,或是表示敬畏羞怯。三國時期魏國魚豢的《魏略》中記載說:韓宣在任丞相軍謀掾之職的時候,有一次與臨淄侯曹植在宮中相遇。
  • 古時的扇子不僅僅有納涼的作用,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用途
    現在的扇子其實並不多見了,因為有電扇和空調了,所以漸漸的扇子似乎已經離開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用扇子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可能就是偶爾的出門散步的老年人會帶著扇子吧,以前的時候用扇子的人還是很多的,人們都喜歡拿一把蒲扇,一揚就是一陣很清爽的風,其實在古代的時候,扇子不僅只有納涼這一個用途,
  • 中國傳承的扇子文化
    棕竹扇骨「扇」 古人造字,從門扇之形狀,聯想到扇子的搖動,所以扇子的偏旁為「戶」,也就是說扇子的扇最初的意思是「門」。故「門」也稱為「扇」。我國最早的扇子實物是湖北出土的戰國時期的竹編扇和湖南馬王堆出土的西漢時期竹編扇。兩把扇子的搖柄就像是門軸的延長,但最初造字的人在「戶」字之下加了一個「羽」子,因為鳥會飛翔,兩翅鼓動而生風,故又以鳥羽為扇。
  • 細說影視劇中那些精美扇子,網友:扇子太好都想要
    在我們看過很多影視劇中很多女性角色都會有一把形狀和顏色都很漂亮的扇子,這些扇子主要是在古裝劇中偏多,大家都知道,扇子是用來引風納涼的用品,可以說在夏天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各種各樣的扇子,可以說扇子的歷史可是非常悠久的,但是大家知道嗎?
  • 「歌盡桃花扇底風」,中國最美的「扇子」文化,你知多少?
    扇子,夏日引風物品。相傳最早的扇子為虞舜所制的「五明扇」。在中國底蘊深厚的扇文化中,扇子絕不僅僅是納涼用品這麼簡單,它更是裝飾品、藝術品、身份地位的象徵,尤其是扇子與才子的搭配,真可謂是完美至極,相得益彰。宋代大詞人晏幾道在一首詞裡曾經寫道「歌盡桃花扇底風」,想著輕搖摺扇,閣樓聽歌,又有桃花香味撲面,那將是何等愜意的畫面呢?
  • 日本和扇文化:日本的皇室女性,為什麼手裡總是拿著扇子?
    這種說法自然也是無稽之談,因為扇子的發源地有兩個,一個是埃及,一個是中國。而這裡主要聊聊日本的和扇文化。在古代,日本一直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特別是受唐朝的文化影響。所以在奈良時代,日本上至高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身著唐裝,而且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在進入公共場合時都需要手持笏板。
  • 小扇子需要「大市場」
    據悉,為了此次展覽,紹興縣王星記扇廠特地精心挑選了50多個品種,總共200多把扇子帶到展示會,並專門派了3名業務骨幹趕赴現場進行現場表演和講解。在展示會上,現場觀眾紛紛為工作人員的精湛技藝所折服,也被各種精緻的扇子工藝所吸引,特別是藉助扇子工藝傳播各種文化信息的手法更感興趣。有單位和企業在現場看了展示後,甚至當場跟工作人員進行交流,要求訂購扇子。
  • 能呼風喚雨,運化乾坤:道教神仙手上最厲害的三把扇子
    扇子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一部分,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它不單作為扇風納涼之物,同時也被古代封建社會的宮廷作為禮儀的道具。隨著歷史的發展,扇子也被賦予了多種作用,既是文人雅士的隨身飾物,寓意著氣節風骨伴其身;也是古代深閨怨女的愛情信物。
  • 古代的女子手中常握著一把扇子,不是怕熱,其中的秘密你知多少
    無論是在小說中還是電視劇上,只要有女子出場,一般都離不開一把扇子,她們喜歡拿著一把扇子。手中的扇子從早上搖到晚上,從夏天搖到了冬天,從年幼搖到年老,這是為什麼呢?若是說夏天是為了納涼,冬天搖扇又是怎麼回事?
  • 不得不說的扇子文化
    說起扇子不得不說一下乾隆皇帝,對於乾隆與扇子的民間傳說可以說是有很多,甚至於傳說乾隆皇帝有一把寶扇刀槍不入,可以用作武器。不管是真是假,乾隆對於扇子的喜愛可以說是不用質疑了。乾隆喜愛扇子像大多數的文人一樣,喜愛扇面書法,民間傳說為此乾隆皇帝晚年獨創「養心扇」日日習練。
  • 在古代扇子的作用太大,竟然成了身份的象徵,不是誰想用就能用的
    在中國的歷史上,扇子在皇族的生活中一直有著很重的分量,不但扇子的類型繁多,連功能都很豐富。史書記載,趙飛燕被冊封為皇后,妹妹送來的賀禮共有35件,其中,就有六種不同的扇子,分別是:雲母扇、孔雀扇、翠羽扇、九華扇、五明扇、迴風扇。 可見,扇子在當年是很有「身份」的禮物。
  • 圍棋文化之扇子:多把圍棋名扇欣賞
    脫胎於中國圍棋的日本圍棋很大程度地繼承了中國的圍棋文化。扇子何以同圍棋聯姻,實在無從知曉,大概多半是曾經酷愛圍棋的文人墨客的遺風。現代棋士的扇子,大多書寫著充滿棋理與哲理的格言,如「流水不爭先」、「和諧」、「天道」、「自然流」、「飄逸」、「沖天」、「超越自我」、「無心」、「平常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