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應急總醫院 透析者 劉建平
編輯:清修 禪定 愛·多多
「堅持原創的公眾號不到7%,感激遇到你」
這是【我們是平凡人】第 697 篇原創文章
全文閱讀約需5分鐘
2021年01月11日
2021年悄然而至,回望度過的歲月,2020年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可是對於透析者而言,接受透析後的每一年,可以說都是非常難以忘記的時光。
一些年輕的透析者還參與著社會性的工作,一邊透析,一邊工作,我們鼓勵腎友能夠回歸社會,但我深知這其中的不易,偶爾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能堅持做好事就很不容易,我感覺透析也是一樣,能夠自律自覺堅持,遵從醫囑各項指標維持良好,不給家人增加心理和身體負擔,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經常有人讚揚我們是:了不起的透析者。今天就來了解一下我們這些一部分自力更生、自律的腎友朋友都是如何去做的吧:我的降壓藥一至三種;降磷藥一兩種;降pth藥一兩種;升血小板藥一兩種,林林總總差不多十幾種藥,每次從醫院開藥回家都要裝一小箱。每周都要到醫院透析三次。夏天風雨無阻,冬天頂風冒雪,從不遲到。每年有150多天去醫院透析,一晃十幾年;每天吃飯都要想著控磷、控鉀,看到食物不是想這個好不好吃,而是能不能吃,能吃多少,開始盤算計量,進餐少了許多的愉悅。每時每刻都要控制水的攝入,夏天還好,出點汗還能多喝點,到了冬季,這個控水就變得更為嚴苛。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準確分藥,把一天所吃的藥都分裝到小藥盒中,分為早、中、晚三頓的,區分飯中、飯後、睡前,一般我都是自己動手做這些事情。每周三次固定時間去醫院透析。和上班一樣,要遵守科室的規章制度透析時間,設定好鬧鈴不遲到,不給科室醫護增加麻煩;出行時間需要打好前量,路上堵不堵,哪條路好走,大概需要多久,打好提前量不忙慌。每天吃飯時提醒自己不忘記控磷、控水。想吃肉一想到要控磷,正吃得香也要少吃一塊,想喝稀的一想到控水也要少喝一口。裝水用小杯,水杯有刻度,控制喝水總量;喝水要小口,時常喝一口潤一潤,避免口覺渴。每次透析時相熟的腎友之間打招呼的方式也很有特色,不是「您吃了麼?」而是:「今兒漲了多少?」互相會詢問脫水量,比著看誰控制的好;雖然之前兩天控水很難受,但比到「第一」(脫水量不多)也感到很自豪。我周圍的透析者都很陽光豁達,精神愉悅。他們都有自己一套應對透析生活的方法,身體狀況良好。有的腎友每天堅持健走或打太極拳,強化身體素質;有的腎友精心研究低磷美食,自己動手製作的食物少油控鹽;有的腎友每餐少吃嚴格控制體重增長,每次脫水都達標;有的腎友用心觀察,善於總結,用文字記錄自己所思所感;
據日本發布的統計數據,透析齡超過5年的患者比例達到了52.4%,10年以上的為27.6%,20年以上的為8.4%,超過30年的為2.3%,超過40年的為0.4%,透析齡最長的一位腎友已經透了51年4個月(數據來源於【我們是平凡人】發表的文章中)親愛的腎友朋友們,我相信,通過自律管理,我們也一定能夠創造奇蹟;回想我2010年1月18日開始透析好像就在昨天,十一年就這樣平平安安度過了,這一切都源於我對透析知識的學習,把一切不利因素都控制在初發階段。雖然透析費用較高,每年高達兩萬多元,但相比之前沒有醫保時已經是好了太多了,相信隨著醫保政策改革進一步深化,透析者也會受益良多。生活還要繼續,透析者絲毫不能鬆懈。我們要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普寫自強不息的動人篇章,我們是了不起的透析者。
✨來源:應急總醫院 透析者 劉建平
【我們是平凡人】用心寫文,歡迎大家轉發,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並請註明出處。圖片來源於網絡,不做商業用途,向圖片原作者致謝。
用心講述血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