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學設計:
1、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大屏幕中出示口算題目,4/5-2/5= 3/4-1/4= 2/7+3/7= 8/9+2/9= 16/18-15/18=
提問:說一說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計算法則,為什麼計算同分母分數相加減法可以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學生活動:學生獨立思考後快速算出結果,同時回答出問題
學生:因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數單位相同,單位相同的數可以直接相加減。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通過回顧舊知,從熟悉的同分母分數相加減計算中快速進入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情境探究,講授新知
教師活動:向學生介紹什麼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汙染情況。滲透不亂扔垃圾,自覺把垃圾分類處理的環保教育。用課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類圖,請學生仔細觀察,說一說,從圖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根據情境中的數據,提出問題:
廢金屬和紙張等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對象,它們在生活垃圾中共佔幾分之幾?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嗎?
學生活動:學生經過思考後回答問題並列出算式: 1/4+3/10
【設計意圖】 通過提出問題,由學生自主思考,教師和同學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教師活動:組織學生討論1/4+3/10的計算,如果分母不同,分數單位不同,能不能相加,為什麼?如何進行計算?
學生活動:學生小組介紹各自的計算和思考過程
學生1:分數轉化為小數計算;
學生2:利用畫圖或者摺紙的方式方法計算
學生3:先通分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後,再計算;
針對學生小組的討論結果,教師做總結歸納,第一種,不是所有的分數都能轉化為小數,在進行異分母分數相加時運用這種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種,計算時候不夠便捷。第三種,經過驗證利用通分更具一般性。
【設計意圖】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分層教學。據學生的情況給予不同的學習任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和廣闊的思維空間進行了小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然後讓學生上臺進行成果展示。最後全班達成共識,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情感上的滿足,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師活動:接著出示大屏幕中的問題,提問:危險垃圾多還是食品殘渣多,它們的差佔生活垃圾總量的幾分之幾?列出算式:3/10-3/20,這個算式你會計算嗎?動筆嘗試一下,啟發引導學生參照前面的方法進行計算。
學生活動:同桌交流後總結得出,異分母分數相減運算,先對其進行通分然後轉化為同分母分數相減計算。
【設計意圖】學生參與知識的探究形成過程,經過教師啟發可以牢固掌握所學知識。
3、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教師活動:利用已有知識,完成課後習題做一做,請一位同學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學獨立完成
學生活動:獨立完成做一做,同桌之間相互檢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