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分母分數相加,為何要通分?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解釋

2021-02-07 搜索者說

做了幾套小升初的數學試卷,發現異分母分數比大小是必考題型。分數是小學階段孩子最難掌握的知識之一。究其原因,無怪乎是孩子對分數的概念理解不透徹。該怎麼協助孩子透徹理解分數呢?

在《兒童怎樣學習數學》裡,帕梅拉·利貝克說,要理解分數,有兩個主要障礙:

分數不能看作是孤立的、單獨存在的東西,它只有跟有關的整體聯繫起來才有意義。

要認識某個東西的幾分之幾,就需要對這個東西的整體有一個概念。

要想像一個整個蘋果,其中你得到四分之一,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是,要想像一千克的「整體」,其中你得到四分之一;或者是,一小時的「整體」,其中已過去了四分之一,這就不容易了。

理解分數的第二個障礙,是用數學符號來表示分數的這種複雜的記數法。一個分數,下面的這個數字(分母)和上面的這個數字(分子)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2/3這個分數的分母告訴我們的是這個「整體」已經被分成了三個相等的部分,所以念做「三分」;而分子則告訴我們,要考慮是其中的兩部分,所以念做「之二」。

這一套分母、分子記數法,使得同一個分數可以有無數個記數法。例如2/3和4/6 、10/15、14/21等等。都是同一個數,這個概念孩子們要花很長的時間來吸收,理解上還可能有別的障礙。

為了克服第一個障礙,我們應該注意在最早的階段對於任何一個分數都要經常提到與之有關的這個整體。不要只講「四分之一」,而要講「一個蘋果的四分之一」,「一米的四分之一」,或者是「十二的四二分之一」等等。

為了克服第二個障礙,我們應該在孩子們較好地形成了概念之前,避免使用分數的記數法。只有1/2這個符號是例外,因為在生活中用的比較廣泛。可以讓孩子們把它念做「半」。至於這個符號為什麼是由「1」和「2」組成,就不要作任何解釋。

要協助孩子理解分數這個概念,有一本書值得參考。在安野光雅的《走進奇妙的數學世界》系列的第一冊裡,安野光雅把比較分數的大小,轉化成了比高矮,思路獨特又直觀。朵爸建議大家找到讀一讀。

安野光雅舉了個例子。拿幾個瓶子和不同數量的方糖擺開,問:哪個瓶子裡的水最甜呢?

看一下水中有幾塊方糖就能比較出來。在水量相同的情況下,方糖越多,水就越甜。

如果水量不同,該怎麼辦呢?此時,如果糖量一定時,水量越少越甜。

把分母比作水,分子當作糖,2/3 vs 1/3,是水量相同,糖多的更甜;5/8 vs 5/6是糖量相同,則水少的更甜。

可是,如果水量和糖量都不同,事情就麻煩了。這相當於分母和分子都不同。

舉個例子:

A、5克水中含有1克糖。

B、8克水中含有3克糖。

比較A和B,哪一個的糖分比值高時,會用到分數。A是1/5,B是3/8,通分後A是8/40,B是15/40,然後求其差,B的糖分比值比A多7/40。

用柱狀圖表示就是圖1,讓圖的高度相同,就與計算時要通分的情形一樣,換句話說,就是應用了「水量一定時,糖越多就越甜」這一規律。


電線桿遠看雖小,實際上的高度應該是相同的。這就是繪畫中的透視法原理,與幾何學中的比例意義相同。如果讓電線桿沿著oh線移動,向右時就會擴大,向左時就會縮小。

利用這個方法,可以把水量少和水量多的溶液設定成同樣的高度。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溶液高度是相同的,但其中水和糖的比值並沒有改變(相當於分子分母同時擴大了相同倍數,但比率不變)。

圖3就是這樣的應用,連接OH這條線,就是為了讓A和B水量相同以後,用糖的高度來做比高矮,從而知道誰更甜。這是數學上典型的轉化思維。把濃度比率轉化為比較高與矮。


通分的理由只有一個,化成相同的計數單位

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化成相同的計數單位,再相加減。學過的加減法運算,還有哪些?是否也有相同的地方呢?

不管是整數加減法,還是小數加減法,都要對位相加,就是位值要對應,不能百位跟十位加,或者個位跟十分位相加。這是相同計數單位相加減。(順帶還可以複習下之前寫過的「數位」知識。「數位」與「位數」是意義不同的概念,注意區分。)

整數、小數、分數的加減法運算,都是把相同的計數單位的個數相加減。這就幫孩子把整個知識串聯起來。

可是分數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需要分數?下一篇我們再來講一講。

相關焦點

  • 賁友林工作室·發現||異分母分數加法,可以分子、分母分別相加嗎?
    這兩種算法中,我們知道,算法2是對的,即:異分母分數相加,先通分,然後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法的方法進行計算。那算法1,異分母分數加法,能否分子、分母分別相加呢?分析:異分母分數加法,能否分子、分母分別相加,不少老師的回答是「不能」。我們知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要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即先通分再計算。1.異分母分數相加,為什麼要先通分呢?我們回顧一下以往學過的整數、小數的加、減法計算。
  • 《異分母分數相加減》---教學設計
    四、教學設計:1、複習舊知,導入新課教師活動:大屏幕中出示口算題目,4/5-2/5=    3/4-1/4=    2/7+3/7=    8/9+2/9=    16/18-15/18=提問:說一說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計算法則,為什麼計算同分母分數相加減法可以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 教師資格證——數學《異分母分數相加減》教學設計真題分析【內附語音講解】
    (22分) 優秀作業展示 答:(1)算法:異分母相加減,首先要先把分母通分成相同的數字,然後按照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的法則進行運算。算理:異分母分數的分母不同,所表示的分數單位不同,要進行異分母分數運算就要通過通分來統一分數單位(即分母),轉化為同分母之後,只需將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關係:算理是計算過程中的原理,是計算過程中的思維方式,是我們為什麼這樣算的依據。算法是解決問題的具體步驟,由人們根據算理總結得來,具有簡潔性。
  • 一課研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設計思考」
    大家好,我是一課研究團隊第12組學員吳春敏,來自溫州市少年藝術學校。很高興與您相約「一課研究」微信公眾號。-聽書內容節選自劉加霞著《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第81-83頁。掌握算法和理解算理是運算能力的一體兩翼。理解算理是掌握算法的基礎,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通分」的依據是什麼?理解算理的載體在哪裡?如何讓計算過程可視化?
  •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試講稿~小學數學
    師:原來藉助圖形也統一了這兩個數的計數單位。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數形結合。第三小組再來介紹一下你們的方法吧。師:他們的方法有道理嗎?為什麼要通分?生:通分是為了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師: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加法你會計算嗎?
  • 【面試乾貨】​小學數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試講稿
    二、新授探究一:異分母分數的加法3/10和1/4的分母不同,能不能直接相加呢,大家都說不能,既然不能,那大家想辦法把它進行轉化,轉化為我們學過的知識,我聽到大家異口同聲的說把它們通分,同學們真會學以致用,那我們現在來試著,在練習本上寫出你們的結果吧。
  • 小學數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說課稿及教學教案設計模板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能理解「只有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才能相加減」的算理,並且已經初步具有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及對學情的把握,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一)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使學生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必須先通分的道理,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 小學數學《分數加減法——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試講稿
    別著急,我們這節課一起來探究一下。二、生成原理    1/4+3/10=?同學們思考一下,可以直接相加嗎?哪位同學來回答一下?好,我們請舉手最高的這位同學起來回答一下,對,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嗯,很好,我們這位同學知識掌握得很紮實。1/4的分數單位是1/4,3/10的分數單位是1/10.
  • 一課研究之「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的思考與實踐(20200718)
    以下是對本校五年級200名學生所做的前測:在計算正確率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已經尋找到有效解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其中,分子是1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相對第二題比較簡單,因此一、三兩題正確率較高,且學生大多採用了畫圖和通分的方法,極少出現分子與分子相加減、分母與分母相加減的情況。如此,教師應採用開放式的教學,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新知進行「再創造」。
  • 五下第二單元《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知識點+練習題
    分數化簡包括兩步:一是約分;二是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5)同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6)異分母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加減法的計算法則進行計算。(7)帶分數:由一個整數(0除外)和一個真分數合成的數。帶分數大於1。帶分數讀法:「整數部分」又「分數部分」如一又四分之三。
  • 課堂||共閱互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生:都是通分,轉化成分母相同。師:本來是1/4,為了更加清楚,在1/4上畫了條虛線,更加容易看出什麼?生:兩個1/8.師:為什麼要化成2/8?生:把異分母分數化成了同分母分數。 文中片段:師:這兩個同學的折法不一樣,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生:都是通過折一折和分一分,把1/4變成了2/8。師:為什麼要把1/4變成2/8?生:這樣異分母相加就變成了同分母相加,可以按以前的方法計算。師:從圖上哪裡最容易看出分母相同?學生指兩幅圖中添加的線。
  •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設計
    【目標預設】知識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能力目標:使學生在聯繫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轉化」 的思想。【重點難點】重    點: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難    點: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為什麼要先通分、再計算的道理。【課前準備】1.水彩筆1支;2.A4紙1張;3.「旅遊攻略」學習單。
  • 異分母分數比大小,不用通分,一招搞定,書本上不教
    小夥伴們在小學學習過程中,是否經常會遇到分數比大小的問題。如果是分母相同,或者是分子相同都容易比出大小。如果是異分母分數比大小,還要先找公分母,再通分,然後比大小,一不小心算錯了,就要從頭再來,今天小編教你一種方法,不用通分輕鬆搞定。
  • 【課堂實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B類目標:通過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本質——基於「分數單位」的合併,逼出應用「通分」尋找異分母分數的「單位」,從而準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法運算;C類目標:逐步將「分數加法」納入算術運算結構之中。生1:他是想把這兩個分數的分母(分數單位)變成相同的。師:為什麼要把分數單位變成相同的?生2:因為只有分數單位相同了,才可以直接相減呀!只不過他這個過程……師:過程有問題嗎?生2:9/10變成27/30應該是分子分母同時乘3,好像不可以這樣寫。生3:就是,不能這樣寫!
  • 分母是8的最簡真分數有幾個 分母是8的最簡真分數有多少個
    在數學學科中,我們學習分數的時候,了解到分數中間的一條橫線叫做分數線,分數線上面的數叫做分子,分數線下面的數則叫做分母。那你知道分母是8的最簡真分數有幾個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分母是8的最簡真分數有4個。
  • 青島版五年級上冊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及練習
    這節課的學習重點是:異分母分數相加,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同學們學會以後一定多多練習。
  •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技巧(附練習題)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技巧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因為要先通分,所以計算時往往用時長、出錯多。
  • 部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異分母分數加減法500題(收藏)
    今天練習的內容是小學五年級數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通過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練習,讓學生學會計算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計算方法。異分母分數相加減時,首先通過通分把異分母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再按照同分母分數的計算方法進行加減法計算。
  • 《分數的通分》說課稿
    《分數的通分》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分數的通分》。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 《分數的通分》答辯題目及解析
    《分數的通分》答辯題目及解析一、本節課教學目標是什麼?【參考答案】(一)知識與技能掌握分數通分的基本方法,能夠準確比較分母不同的兩個分數的大小。(二)過程與方法在經歷比較異分母分數大小的學習過程,提升轉化劃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