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自達、斯巴魯是音譯,而Honda要翻成本田?

2020-12-14 大飆車

前幾天小編跟朋友聊天,突然被問到,為什麼馬自達,還有之前的尼桑都是音譯。而Honda和Toyota要被翻譯成本田和豐田呢?小編覺得可能小夥伴們也會有這個疑問,今天就來給大家解釋一下。

很早以前韓國、日本、越南等國,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後來他們借用漢字改革、創新、創造了符合自己民族特點的文字。如日本在文字中保留了大量漢字,並根據漢字的偏旁部首和草書形態創造出了「片假名」和「平假名」。他們所用的漢字,大部分與我國漢字字義相同,但讀音卻完全不同。

就如日本本田汽車車標寫的是「HONDA」,中文翻譯卻是「本田」,其實,本田汽車是按其創始人本田宗一郎的名字命名的,而「HONDA」只是日本人用來拼寫「本田」一詞的字母,日語的讀音就是「宏大」。本田本身就是漢字,我們根本不用翻譯。

還有「豐田汽車」,車標為「TOYOTA」,要按這個拼音拼出來,就是「偷油它」,但是豐田汽車和本田汽車一樣,其品牌都是根據公司創始人的姓氏命名的,豐田汽車創始人叫豐田喜一郎,用字母拼音就是「TOYOTA」了。

第三個是「日產汽車」,其車標為「NISSAN」,這款汽車在八十年代以前,我國就是按車標拼音翻譯為「尼桑」。實際上日產汽車的全稱是「日本產業」的縮寫,用羅馬字母注音就是「NISSAN」,讀出來就是尼桑。但現在日本產業汽車公司與中國大規模合作,中國也無需翻譯文字,直接叫「日產」就行了。

最後再來說說馬自達,相信很多馬自達車主自己都不知道,其實這個品牌應該叫」松田」的。因為「MAZDA」是公司創始人松田重次郎姓氏「松田」的英文拼寫。但這個創始人很不走尋常路,它不想為公司起一個純日本名字,所以沒有像豐田和本田那樣,直接用自己日文名的英文拼寫作為商標。而是翻閱了英文詞典,查找一個最接近自己姓氏英文拼寫的英文單詞,他最終找到「MAZDA」,跟「松田」的日語發音是一樣的。

可能馬自達創始人不隨大流的性格有關吧,從起名到造車都很任性,永遠不符合當下流行趨勢,你追求大空間?我就不加長軸距,你們都玩小排量渦輪增壓,我就不放棄自吸。我車賣不出去也無所謂,不搞大優惠,掙點錢就去繼續研究轉子,也挺有意思的。

相關焦點

  • 馬自達、本田、豐田、斯巴魯各自的技術強項是什麼?看完收穫很大
    馬自達、本田、豐田、斯巴魯各自的技術強項是什麼?我們可是日系三強,看完豐田本田也可以考慮看看啦,日產比本田的產品還是要多一些的,皮卡越野車mpv啥的,豐田有的我基本也都有,還都更便宜。現在的馬自達:我們是日本車企,我們是汽車原教旨主義者,我們是車企的良心。我們堅持NA自吸,我們不喜歡cvt更不喜歡雙離合,全系堅持用at,我們不搞混動車更不搞純電動,那些對環境都不好。
  • 為啥馬自達到我國直接音譯過來,而本田、豐田都另起爐灶改名字?
    面對現在越來越火熱的汽車行業,越來越多的進口汽車來到中國市場,並且在我國汽車市場佔有一定的份量,就比如說日本的豐田汽車、本田汽車、還有寶馬、奧迪、奔馳等等。這些都是在我國比較受歡迎的進口車,說到這些汽車,有人就很好奇了,這些名字都是來中國之後,我們國人給他們起得漢語名字,那麼它們本來的名字並不是叫這個,特別是像日本的汽車,很多人都很疑惑,為啥馬自達到我國直接音譯過來,而本田、豐田都另起爐灶改名字?
  • 日系三劍客賺得盆滿缽滿,為啥馬自達和斯巴魯卻「硬不起來」?
    在我國汽車市場上面賣得最好的就要當屬德系車和日系車了,但是相比起德系車的共同發家來說,日系車的銷量分布就有一些不平衡了,真正賺錢的也只有豐田本田日產這三家,而它們也被大家稱之為了日系三劍客,像是馬自達、斯巴魯這些品牌雖然說在我國已經耕耘多年,但是它們的銷量卻一直慘不忍睹,明明這兩個品牌在海外市場還是備受大家歡迎的,為什麼它們來到我國之後就栽了跟頭成了難兄難弟呢
  • 為什麼只有尼桑叫「日產」,而豐田、本田、馬自達不能叫日產?
    今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帖子,有一位汽車小白在網上問為什麼尼桑可以叫日產,而豐田、本田、馬自達這些日本車就不能叫日產?聽起來這個問題貌似很呆萌,但卻引來了很多網友的熱議,而且其中很多網友還真的不知道是為啥!
  • 日語譯成中文為何不音譯?比如Honda翻譯成本田而不是宏達?
    ③日文(ほんだ)對應的羅馬音是ほ—ho,ん—n,だ—da,組合到一起就是honda。④日文(ほんだ)對應的漢字正是「本田」 二字,而且音讀(honda),而日本的中文是本田,所以直接翻譯成本田就很正常了。
  • 日語翻譯成中文為什麼不音譯?比如Honda為什麼翻譯成本田而不是宏達?
    本田」不是翻譯過來的。在日語中,就有「本田」這兩個漢字。人家本來就叫「本田」嘛。當然,在日本,「本田」的發音是「HONDA」,但既然「本田」二字是漢字,直接就用「本田」豈不是大家都方便,何必去兜個圈子,硬是要譯其發音。
  • 本田--採取馬自達米塔和斯巴魯BRZ體育電動汽車的概念
    本田--採取馬自達米塔和斯巴魯BRZ體育電動汽車的概念有人可能會說,跑車市場正在慢慢惡化,留給我們的只是對我們輝煌的過去的一點點褪色的記憶,在這段歷史中,我們會夢想擁有汽車,就像日產350 Z, 本田S 2000 豐田Supra,或日產天際線。
  • 本田地球夢和馬自達創馳藍天,有何區別?誰的技術更優秀?
    日系汽車隊列中,豐田的標籤是成熟可靠、日產的標籤是沙發座椅、鈴木的標籤是小車之王、斯巴魯的標籤是水平對置。「偷車不偷馬自達、買發動機送汽車的本田」,都是在對馬自達和本田發動機技術的讚美,本田地球夢、馬自達創馳藍天,談論技術本田和馬自達是最有發言權的,兩者在注重環保性能的同時,還兼顧了經濟油耗、激情的動力性能等,都是一套成熟的動力系統。本田地球夢、馬自達創馳藍天,不僅僅指的是發動機,既然兩者在汽車界都是聞名的大咖,那麼本田地球夢和馬自達創馳藍天,到底誰更好?
  • 馬自達和斯巴魯誰操控更好?區別在哪裡?老司機做了分析講解!
    馬自達和斯巴魯誰操控更好?區別在哪裡?老司機做了分析講解!論車身極限和彎道操控肯定是斯巴魯,馬自達整體只是民用車裡操控相對比較出色。整個品牌沒有大馬力發動機 ,最大馬力都不超過250馬力,連六缸發動機都沒有。所以談到下賽道和斯巴魯對比基本就是玩笑。WRX STI同檔次的車在馬自達車型中根本沒有,高性能車代表的才是一個品牌的技術精髓。
  • 日本最有名的九大汽車品牌,怕是你只知道豐田本田呦
    近年來在我們中國,日系車在合資車或者進口車中,佔據著相當大的比重,而日本這樣一個小小的島國,竟然有著那麼多的世界知名汽車品牌,是為什麼呢?當然是為了出口到世界市場賺錢啊!!!第三:本田本田汽車製造公司不僅生產汽車,更是世界上最大的摩託車生產廠家,汽車產量位居世界十大汽車製造商之一;本田成立於1948年,公司總部在東京,此外也生產農機具和發動機。
  • 常見且容易被忽視的馬自達323,其實也有性能的一面
    時至今日,大街上能見度依然極高,但往往又被人容易忽視的車型名單當中,必然有這款——咱們熟悉的馬自達323。國內最早引進的323是1989年面世的第七代車型(BG),直至2002年海南馬自達再次把第九代323引進國產。
  • 斯巴魯BRZ,豐田86,馬自達MX5,三款不常見的跑車你想要哪一款?
    全新BRZ是斯巴魯與豐田合作研發的成果,屬於豐田86(注意:北美版叫Scion FR-S,歐洲版為GT86,日本版叫86)的姊妹車,該車採用水平對置發動機和前置後輪驅動布局。懸掛形式為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後雙叉式懸掛。軸距達2570mm,車長達4239mm,寬1775mm,高1285mm。
  • 標緻造內衣、豐田織布、斯巴魯造塞子,汽車品牌不為人知的故事!
    但標緻並不滿足於此,因為在鋼鐵業沒有對手,標緻覺得很無聊,便做起了胡椒磨,這是要成為廚子嗎?不過標緻還是覺得不好玩,便躋身時尚圈,開始做起了緊身胸衣,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的歐洲,緊身胸衣是每個女人的必備。一直到1946年,年近40本田宗一郎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創業,本田宗一郎把握住了商機,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摩託車製造商,為以後生產汽車打下 了良好的基礎。6:馬自達:喝完酒再說造車的事情!
  • 次世代馬自達3和本田思域,誰才能成為年輕人新寵?
    如果我們提到運動轎車的話,或許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馬自達3還有本田思域,其實可以說這兩款車就是如今的潮流引導者。現在這兩款車型也都是新款來襲,究竟哪一款車型才能夠成為年輕人的新寵呢?其實說到馬自達3還有本田思域的話,這兩款車型在顏值方面讓大家特別滿意,而且這兩款車型的口碑也都特別好。
  • 2022年斯巴魯BRZ首次上路:新跑車中的ShotAE86!
    第一代BRZ的斯巴魯WRX發動機取消了渦輪增壓器,而新車則採用了Ascent的2.4昇平四無油渦輪增壓器。其結果是,在7,000 rpm的轉速下為228馬力,在3,700 rpm的轉速下為184 lb-ft的扭矩,高於手動變速箱車的206 hp和156 lb-ft的扭矩,在自動變速箱中為200 hp和151 lb-ft的扭矩。為什麼沒有渦輪增壓器?斯巴魯表示要降低BRZ的價格。
  • 本田繽智與馬自達CX-3,誰更安全?
    小型SUV是如今市場的王道,而作為合資品牌的「老人家」本田HR-V(國內繽智),憑藉討喜的外觀以及超越同級別車內空間虜獲不少消費者的心。不過呢,要說到外觀這一項嘛,也別漏了馬自達CX-3,它有著小號CX-5的稱號,柔和且富有攻擊的外觀和出色的油耗是它的致勝法寶;那麼問題來了,兩個都是國外的暢銷SUV,誰更安全呢?
  • 簡談馬自達CX-5與本田CR-V,購車指南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汽車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各大廠商為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紛紛對旗下的車進行了改款,今天就帶大家看看馬自達CX-5對比本田CR-V 外觀:
  • 昂克賽拉改MAZDA3 選音譯還是意譯?全球車型中文命名趣事談
    我們所知的豐田凱美瑞、本田雅閣等名字都耳熟能詳,為什麼他們能被大家記住?不僅是車輛本身的質量過硬,同時都源於汽車文化和內涵。名字不僅朗朗上口、蘊含意義的同時,也要形成中英文名之間轉換的「信-達-雅」。第二代被稱作星騁(可能大家對這個印象不是很深刻),第三代是現在我們熟悉的昂克賽拉,其實昂克賽拉是日本Axela的直接音譯,而中級車阿特茲經歷了馬自達6、馬自達6睿翼和阿特茲三次更名過程。
  • 長安馬自達3昂克賽拉與本田思域的對比?視覺體驗!
    通常關注汽車領域的人應該知道,馬自達3和本田思域是老對手。我們也知道本田思域總有足夠的空間,大家都能接受的燃油經濟性已經進入了大家的腦海。馬自達3在中國也有很好的口碑,銷量一直非常不錯。就在幾天前,這兩款車型的新款已經正式與您見面。馬自達3配備了全時全驅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