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柴胡湯合葦莖湯治療肺癰所想到的

2020-12-20 騰訊網

晚飯後原本想繼續看會兒《千金翼方》,忽然想起學弟白天的留言尚未回復,遂變了想法,與師弟交流起恩師張立山治療肺癰的醫案。

患者中年女性,罹患肺癰,咯吐腥臭膿痰伴胸脅疼痛,偶有痰中帶血,大便乾燥,無發熱,恩師張立山處方大柴胡湯合千金葦莖湯、魚腥草、皂角刺治療,或者服藥後收效良好。肺與大腸相表裡,大便既通,肺熱自可從大腸而去,癰膿自然隨糞便而排。大柴胡湯中暗含枳實芍藥散,亦主癰膿,胡希恕先生曾用大柴胡湯合大黃牡丹湯治療腸癰獲效(西醫診斷為闌尾炎)。

關於肺癰,《金匱要略》中描述的很詳盡了,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咳唾膿血」為主症,以「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為病機,並記載了葶藶大棗瀉肺湯、桔梗湯、千金葦莖湯、桔梗白散等方劑,前三者在臨床中經常用到,唯有桔梗白散因巴豆有毒的緣故現已基本不用。

《中醫內科學》中以加味桔梗湯為主治療肺癰潰膿期患者,此方原載於清代程鍾齡所著《醫學心悟》中,將其條文摘錄於下:

咳嗽吐膿血,咳引胸中痛,此肺內生毒也,名曰肺癰,加味桔梗湯主之。

桔梗去蘆 白芨 橘紅 甜葶藶微炒 各八分 甘草節 貝母各一錢五分 苡仁 金銀花各五錢

初起,加荊芥、防風各一錢;潰後,加人參、黃 各一錢。

方中桔梗降氣祛痰、排膿散結;薏仁、貝母、橘紅化痰;金銀花清熱;葶藶子降肺排痰;白芨涼血止血。本方可以看做桔梗湯、葶藶大棗瀉肺湯與千金葦莖湯的合方加減,愚意蘆根、冬瓜子二藥不去更好。

程鍾齡在加味桔梗湯方後特意備註「潰後,加人參、黃 各一錢」,這與另一治療肺癰的排膿散有相似之處。張景嶽在《景嶽全書》記載了四味排膿散,由黃芪、白芷、五味子、人參組成,主治「肺癰吐膿,五心煩熱,壅悶咳嗽」,功善益氣排膿。觀諸藥辛溫酸澀為主,而主治卻熱像明顯,有些難以理解,但結合《太平聖惠方》中的補肺排膿散一起解讀的話,則方意甚是明了。補肺排膿散僅黃芪一味中藥,主治「肺癰得吐後」。由此可知,景嶽的四味排膿散亦是治療肺癰得吐後正氣不足,癰傷難愈,藉黃芪脫毒生肌之功,以期湊效。白芷除祛風除溼之外,亦可排癰消腫,《日華子本草》載其功效為"治目赤胬肉,及補胎漏滑落,破宿血,補新血,乳癰、發背、瘰癧、腸風、痔瘻,排膿,瘡痍、疥癬,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

學習中醫不能閉門造車,多看書,多交流,取他人之長補個人之短。

相關焦點

  • 葦莖湯的方義分析!
    葦莖湯以葦莖為君藥,清肺熱,臣藥是冬瓜子和苡仁,可以利溼排膿,桃仁是活血化瘀以排膿,反應了一些痰瘀結合,形成膿血的治療的一些基本結構。 葦莖湯可以清化痰熱,它偏於痰熱的方面,而且痰瘀互結成膿,它除了化痰,又要活血化瘀來排膿,所以實際上祛痰、化瘀、利溼,幾方面結合。這種膿痰,都有痰,痰溼和瘀血結合而成,祛痰、活血、利溼。
  • 尋根「千金葦莖湯」裡的葦莖
    千金方中千金葦莖湯也因經藥王之名傳承使用了一千多年,在醫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特別是對於治療肺膿腫、大葉性肺炎、支氣管炎等肺熱痰瘀(肺癰)的患者效果明顯。 《備急千金要方》裡「治咳有微熱,煩滿,胸心甲錯,是為肺癰,……又方:葦莖切,二升,以水二鬥煮取五升,去滓;薏苡仁半升;瓜瓣半升;桃仁三十枚;右四味㕮咀,內葦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
  • 大柴胡湯的應用(附醫案)
    何慶勇主任認為《傷寒雜病論》的撰寫過程是由方證直接到方,臨床只要熟記經典,辨方證,求主症,診斷疾病和用藥就可達到高度一致,可以執簡馭繁,也有利於中醫的傳承。凡是面色偏紅,往來寒熱,心煩喜嘔,胃脘部脹滿,按之疼痛,大便乾結或挾熱下利,苔黃,脈弦而有力等的方證者,特別是符合「口苦、大便幹,或按之心下滿痛」主症者,無論西醫診斷何種疾病,均可用之。
  • 中醫內科,肺系:肺癰
    1.其證候是A.肺脾氣虛證   B.肺氣虛耗證   C.腎虛不納證   D.脾腎兩虛證 2.治宜首選A.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  B.蘇子降氣湯合補肺湯  C.參附湯合補中益氣湯  D.生脈散合七味都氣丸 3.若治療後患者喘息不減,鼻煽氣促,張口抬肩,心悸肢腫,面青唇紫,汗出如珠
  • 哮喘又見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方證
    依據「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熱」與「無熱」乃辨六經發病的陰與陽,非單為表證(加上惡寒,則單為表證立綱,所謂「有一分惡寒、便有一分表證」)或發熱性疾病立綱,乃是為六經八綱所統的百病立綱。以寒熱辨陰陽,所謂:「寒熱有常,虛實無常」。
  • 劉渡舟:大柴胡湯的多種用途
    如果你希望可以及時看到文章,可以這樣做:大柴胡湯治驗五例I導讀:便通諸症自解,劉渡舟老師妙用大柴胡湯通便,治癒了鼻衄、胃潰瘍、精神分裂症、急性膽囊炎、嘔、利痞痛證五症,如何辨證?如何施治?看看劉渡舟老師怎麼說。
  • 一句點醒夢中人:大柴胡湯為何去人參?
    第103條: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大柴胡湯與小柴胡湯的藥物組成是不同的,大柴胡湯把人參去了。由於嘔得厲害,生薑加量了,生薑是 5 兩呀。
  • 頭暈遭遇大柴胡湯、桂枝茯苓丸與澤瀉湯合方
    依據「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熱」與「無熱」乃辨六經發病的陰與陽,非單為表證(加上惡寒,則單為表證立綱,所謂「有一分惡寒、便有一分表證」)或發熱性疾病立綱,乃是為六經八綱所統的百病立綱。以寒熱辨陰陽,所謂:「寒熱有常,虛實無常」。
  • 三物黃芩湯的應用心得
    四肢苦煩熱,頭痛者,與小柴胡湯,頭不痛但煩者,此湯主之。」方由三味藥組成:黃芩一兩,生地四兩,苦參二兩。從條文和藥物組成上可以看出,該方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燥溼,滋陰養血之功效;主治產後血虧陰虛,風邪入裡化熱之證。筆者在使用此方時,不限於治療婦人產後疾患,而擴大了其治療範圍,收效甚好。  1.急性睪丸炎  王姓,男,52歲。
  • 劉渡舟:用小青龍湯治療寒飲咳喘,六條辨證!
    如果我們把「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的精神用於小青龍湯證也是適宜的,所以,六個證候環節也不必悉具,但見其中的一兩個主證而無訛誤,便可使用小青龍湯治療。    小青龍湯是麻黃湯的變方,即麻黃湯去杏仁,加乾薑、細辛、五味子、半夏、芍藥而成。
  • 好好背方歌031|蒿芩清膽湯
    學習蒿芩清膽湯,一定要謹記4個字:少陽溼熱。蒿芩清膽湯治療的是少陽溼熱痰濁證。一般來說,少陽不和,膽熱犯胃,或灼津煎液為痰,以致出現多嘔不欲食,或兼吐酸苦水,嘔黃涎而黏,甚則乾嘔呃逆等膽胃氣逆兼夾痰濁之證。《靈樞・四時氣第十九》所謂:「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洩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
  • 醫之 仲景經方之大黃牡丹皮湯
    在仲景經方中祛淤血的方劑有:桃核承氣湯、大黃牡丹皮湯、下淤血湯、抵擋湯或丸,大黃䗪蟲丸、鱉甲煎丸、桂枝茯苓丸、土瓜根散。今天我們學習大黃牡丹皮湯,方劑組成:大黃、桃仁、牡丹皮、冬瓜子、芒硝,頓服之,有膿當下,無膿當下血。
  • 中醫初學者必背 湯頭歌訣
    俞氏蒿芩清膽湯 陳皮半夏竹茹襄赤苓枳殼兼碧玉 溼熱輕宣此法良表裡之劑1.大柴胡湯大柴胡湯用大黃 枳實芩夏白芍將煎加姜棗表兼裡 妙法內攻並外攘柴胡芒硝義亦爾 仍有桂枝大黃湯2.防風通聖散防風通聖大黃硝 荊芥麻黃梔芍翹甘桔芎歸膏滑石 薄荷芩術力偏饒表裡交攻陽熱盛
  • 冬季一碗湯,化痰祛溼,平咳潤燥
    化痰祛溼若說起日常中比較容易獲得的,可以祛溼化痰的良藥,相信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薏苡仁」、「薏苡仁赤小豆湯」。今天香薷就在您祛溼的菜譜中再加上一位,而且是力量也很強的一位——冬瓜子。而且冬瓜子還有一項更為突出的能力就是「化痰」,醫聖張仲景用以治療「腸癰」的大黃牡丹湯中就是選擇冬瓜子來消腸中溼熱;我們的藥王孫思邈創立的治療「肺癰」的經典方劑「千金葦莖湯」中也是選用冬瓜子來化痰消癰。所以,對於晨起時喉中出現的咳痰症狀,選用冬瓜子可謂是「大材小用」了。
  • 【遠志醫研】中醫考研歌訣學習005期 (肺癰、升麻葛根湯、柴葛解肌湯、敗毒散、薄荷、牛蒡子、蟬蛻​)
    遠志醫研考研歌訣學習005期   原創歌訣  歡迎打卡學習要點:肺癰、升麻葛根湯、柴葛解肌湯、敗毒散
  • 柴胡桂枝湯合二妙散、止痙散治療身體煩疼
    處以柴胡桂枝湯合二妙散、止痙散:柴胡10g,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10g,黃芩10g,黨參15g,半夏10g,生薑10g,大棗10g,黃柏10g,蒼朮10g,蜈蚣1條,全蠍10g。7劑。2010年5月2日二診:服上方後,臀部及小腿肚痛顯著好轉,全身酸痛也有改善,頸部不適,精神疲倦,舌淡,脈弦細。
  • 升降散合銀翹散針對扁桃體發炎及發燒有效
    關於升降散,蒲輔周曾云:「治療急性病,尤其急性傳染病,要研究楊慄山的《傷寒溫疫條辨》,餘治溫疫多靈活運用楊氏溫疫十五方,而升降散為其總方。治瘟疫之升降散,猶如四時溫病之銀翹散。」楊慄山認為,「瘟疫熱鬱自裡達表,亦宜解散,但以辛涼為妙」。指出若用辛溫解表,是為抱薪投火。主張升降散為對證之藥。
  • 【新提醒】三拗加味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咳嗽驗案
    咳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得的疾病,它是因為氣管、支氣管受到了炎症或其他的刺激所引起。偶爾出現的輕微的咳嗽,能夠保護人體,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粉塵等,但反覆出現的劇烈的咳嗽,往往影響我們的生活,時間一長,可以出現胸悶、胸痛,氣喘等,嚴重危害人體健康。要想快速止咳,首先要了解咳嗽的類型,對症治療才能取得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