葦莖湯的方義分析!

2020-12-23 尋醫問藥

葦莖湯以葦莖為君藥,清肺熱,臣藥是冬瓜子和苡仁,可以利溼排膿,桃仁是活血化瘀以排膿,反應了一些痰瘀結合,形成膿血的治療的一些基本結構。
 
葦莖湯可以清化痰熱,它偏於痰熱的方面,而且痰瘀互結成膿,它除了化痰,又要活血化瘀來排膿,所以實際上祛痰、化瘀、利溼,幾方面結合。這種膿痰,都有痰,痰溼和瘀血結合而成,祛痰、活血、利溼。這個小方子,也作為一種基本結構,配在那些咳吐黃稠膿痰的各類病證治療當中,可以作為一個組合。

葦莖是君藥,它能清肺熱,而且有利肺氣的作用。過去解釋,說它葦莖中空,能夠通氣。實際上在葦莖本身,清肺熱是它的主要作用,也有排膿作用。現在一般不用葦莖,很多用蘆根,那主要是清肺熱,生津了。

冬瓜子和苡仁,這兩味藥是利溼,利溼排膿常用,冬瓜子能利水,能夠排膿,這在大黃牡丹湯裡曾經提到過,苡仁也是滲溼利水,而且也有排膿作用,膿本身是痰瘀的結合。

桃仁是活血化瘀的,也是作為一種排膿的,通過化瘀排膿,同時化瘀之後也可以止痛。
 
辨證要點是胸痛咳嗽、吐腥臭黃痰,或者膿血,苔黃膩,脈數。由於有痰溼,屬於熱證,所以苔黃膩,脈數,這也常見。如果這類肺癰時間長,過去有的書上還強調瘀血阻滯,新血不生,可以有肌膚甲錯等等情況。

考慮膿未成,膿已成,依照咳嗽的狀況,相應加減清熱解毒,或者化痰散結這類藥物。如果肺癰痰瘀阻滯,肺氣宣降失常,加重了痰多,氣急,還可以用瀉肺。咳嗽時間長,既有膿血,又可以有肺燥,所以往往結合化痰止咳潤燥的,枇杷葉,瓜蔞這一類。
 

相關焦點

  • 尋根「千金葦莖湯」裡的葦莖
    千金葦莖湯裡的葦莖是什麼呢? 現在的1986版江蘇新醫學院編的《中藥大辭典》上是以蘆莖的名稱出現的,異名葦莖(《千金方》),嫩蘆梗(《現代實用中藥》)。蘆莖基源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嫩莖。
  • 由大柴胡湯合葦莖湯治療肺癰所想到的
    患者中年女性,罹患肺癰,咯吐腥臭膿痰伴胸脅疼痛,偶有痰中帶血,大便乾燥,無發熱,恩師張立山處方大柴胡湯合千金葦莖湯、魚腥草、皂角刺治療,或者服藥後收效良好。肺與大腸相表裡,大便既通,肺熱自可從大腸而去,癰膿自然隨糞便而排。大柴胡湯中暗含枳實芍藥散,亦主癰膿,胡希恕先生曾用大柴胡湯合大黃牡丹湯治療腸癰獲效(西醫診斷為闌尾炎)。
  • 中藥四物湯 有效治陽痿
    四物湯,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四味中藥組成,是以補血調血為主要功用的方劑,被譽為「一切血病的總方」、「肝經調血之專劑」。  從四物湯的方義來看,熟地黃以補血為主,具有補腎填精的作用;當歸補血、活血,補陰中之陽,單味藥具有壯陽、興陽的作用;  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氣;芍藥斂陰養血,川芎和芍藥能緩解血管經攣,增加動脈供血。全方盡屬血分藥,構成了治血要劑。
  • 李時珍遺溺湯治遺尿(內有《高手過招》討論遺尿)
    作者/程潤泉編輯/王超 ⊙ 校對/炳程I 導讀:前幾日有朋友問到小兒遺尿的治法,我發給他看高手討論小兒尿床(點擊標題可直接閱讀文章),裡面是論壇裡的討論,有分析今天再分享一篇李時珍的遺溺湯,遺憾的是文中沒有方義和針對病機的分析,各位讀了文章有何理解寫評論哈~
  • 加味二陳湯(《廣嗣紀要》)
    [方義發微]本方系二陳湯與左金丸的合方。二陳湯燥溼化痰,理氣和中,為治痰之通用方,針對脾失健運,溼邪凝聚,氣機阻滯,鬱積而成之溼痰所設;左金丸清肝瀉火,降逆止嘔,用於肝火犯胃之脅肋脹痛,口苦吞酸,嘔吐脘痞等症,以清肝降逆,和胃止嘔見長。「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痰溼內存,火邪內擾,胃失和降,則脘痞嘔惡諸症叢生。
  • 三伏最後七天,這4碗湯你一定要喝!清暑除溼又潤肺,功效賽過綠豆湯!
    國家級名老中醫蕭承悰蕭老在天熱時都會喝一碗蕭氏消暑湯,它的功效比綠豆湯更卓越,全家老小都能喝,陰虛人群也可以用。做法:取9克六一散,用200毫升溫開水衝泡開,再加入兩三片新鮮藿香葉,泡製一會後即可飲用。
  • 大承氣湯(張仲景方)
    【方義】腸中積滯不去,由於氣不能送,液不能滋,方中以大黃清其熱、芒硝潤其燥,厚樸行其氣,枳實攻其堅,宜於熱邪傳裡、痞滿燥實堅全見之證。【禁忌】若表邪未解,或心下鞭滿,或面合赤色,或平素食少,或嘔多,或脈遲,或津液內竭,或小便少,皆不可用,所謂承氣八禁也。此外非大實大滿者,亦不可輕投。
  • 六和湯《中醫治法與方劑》
    六和湯(《醫方考》)【組成】人參6g 白朮9g 茯苓9g 甘草2g 扁豆9g 藿香9g 砂仁6g 杏仁6g 半夏12g 厚樸12g 木瓜10g 【用法】水煎,分3次,溫服。 【主治】中焦溼滯,升降失常,霍亂吐瀉,倦怠嗜臥,胸膈痞滿,舌苔白滑等證。
  • 四物湯
    本文從其源流出處、經典論述、方義理解、用法注意這四點向大家分享對四物湯的理解,且試述其補血之理,並分享聖愈湯一方。三、方義:生地:《神農本草經》:「味甘,寒。主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痺,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痺。生者尤良。」
  • 經方應用之滑石代赭湯醫案
    導讀 百合病誤用攻下後使用滑石代赭湯救治。治當養陰清熱,利水降逆,用滑石代赭湯。方中百合仍為主藥,用泉水煎煮以增強其清潤心肺的作用;滑石清熱利尿;代赭石重鎮降逆和胃。如此則心肺得以清潤,胃氣得以和降,小便清,大便調,嘔惡除。
  • 血府逐瘀湯
    方義:本方主治諸症皆為瘀血內阻胸部,氣機鬱滯所致。即王清任所稱胸中血府血瘀之證。胸中為氣之所宗,血之所聚,肝經循行之分野。血府逐瘀湯的組成用法組成:桃仁12g,紅花、當歸、生地黃、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殼、甘草各6g,柴胡3g。用法:水煎服。
  • 經方應用之四逆湯醫案
    組成 四逆湯方 炙甘草二兩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 方義 本方主治少陰陽虛陰盛之四肢厥逆,故方名四逆。方中生附子入腎經,為溫腎回陽之主藥;乾薑溫脾散寒,以壯後天之本;炙甘草健脾益氣,以資化源。三藥合用,共奏回陽救逆,溫補脾腎之功效。 臨證要點 主症:四肢厥逆,身跪惡寒,自利而渴,小便色白,脈微細,但欲寐。
  • 每日學一方【固氣填精湯】
    固氣填精湯《傅青主女科》卷下[組成]
  • 四物湯作用機制的網絡藥理學初步分析
    、預測四物湯各成分靶點及藥物機理,努力為揭示四物湯藥理機制提供參考。1.1四物湯的化學組成本研究採用計算系統生物學實驗室的中藥系統藥理學資料庫和分析平臺(TCMSP)(http://lsp.nwu.edu.cn/tcmsp.php)檢索四物湯中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四味藥的成分。檢索出475個化合物
  • 經方應用之柴胡桂枝湯醫案
    此太陽少陽並病而證候俱輕,治以太少兩解之法,以小柴胡湯、桂枝湯各取半量,合為柴胡桂枝湯。用桂枝湯解肌祛風,以散太陽之邪,取小柴胡湯和解樞機,以解少陽之邪,為兩解太少之輕劑。「外證外去者」,是強調使用柴胡桂枝湯的前提是表裡同病。
  • 經方應用之桂枝加芍藥湯醫案
    組成 桂枝加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六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生薑三兩( 方義 桂枝加芍藥湯即桂枝湯倍用芍藥而成,雖只有一味藥量不同,但其配伍意義和方劑功效卻有很大差別。桂枝加芍藥湯重用芍藥以導藥入內,使整個藥力在內發生作用,變桂枝湯解外為解內,變和外為和內。
  • 經方應用之真武湯醫案
    組成 真武湯方 茯苓 芍藥 生薑(切)各三兩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方義 真武湯中炮附子辛熱,溫補腎陽,使水有所主;白朮甘溫,健脾燥溼,使水有所制;生薑辛溫,宣發肺氣,使水有所散;茯苓淡滲,走膀胱,佐白朮健脾,是於制水中有利水之用;芍藥活血脈,利小便,是於制水之中有利水之法,且芍藥有斂陰和營之用,可制姜附的剛燥之性。
  • 冬季一碗湯,化痰祛溼,平咳潤燥
    化痰祛溼若說起日常中比較容易獲得的,可以祛溼化痰的良藥,相信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薏苡仁」、「薏苡仁赤小豆湯」。今天香薷就在您祛溼的菜譜中再加上一位,而且是力量也很強的一位——冬瓜子。而且冬瓜子還有一項更為突出的能力就是「化痰」,醫聖張仲景用以治療「腸癰」的大黃牡丹湯中就是選擇冬瓜子來消腸中溼熱;我們的藥王孫思邈創立的治療「肺癰」的經典方劑「千金葦莖湯」中也是選用冬瓜子來化痰消癰。所以,對於晨起時喉中出現的咳痰症狀,選用冬瓜子可謂是「大材小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