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北京外溢教育資源「北漂」中產的下一代不再求學難

2020-09-17 環京樓市情報站

有「北漂中產」透露,非京籍孩子想在北京上學,對證件的要求非常高,且辦證過程繁瑣。在北京,不管你是985的博士,還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只要你沒有北京戶口,孩子的上學就難上加難,都要經歷現實的毒打。

北京戶口落戶難 「北漂」孩子入學難

比如,非京籍孩子想在北京讀小學,要麼符合按本市戶籍對待的條件,要麼必須準備北京市教委公開的此類群體在京幼升小需提供的四證,滿足條件後,才能進行幼升小信息採集等入學工作,由於辦證過程繁瑣,不少家庭在這個過程中就選擇了退出。

即便順利讀完小學,非京籍孩子在小升初階段,依然困難重重。根據北京市的相關規定,只有北京戶口才能參加北京高考統招,非京籍孩子在人生最重要的「高考」關口,多數會被迫回到生源地參戰。

目前,高考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殘酷篩選,能否進入名校,是影響孩子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由於教學進度及所學知識因地區差異較大,「北京上學,老家考試」等多因水土不服等原因,以失敗告終。如何讓沒有北京戶口的孩子,從入學開始站在高起跑線上,成為讓「北漂」家庭普遍頭疼的問題。

今年,北京市明確提出了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的方式,強化部門聯動審核,由區教委聯合街道、公安、學校等共同審查入學資格,一些不符合居住條件的房屋因此被排查在外。

此由於教育資源過於集中在海澱、西城等核心區域,區域房產引發追捧,動輒千萬的學區房可望不可及,價格低廉一些的「老破小」小區又缺少好的居住環境。希冀通過購買學區房獲得入學門檻的想法,成為擺在普通家庭面前難以逾越的鴻溝。

「與其等待政策變化,或者購買學區房增加新的壓力,不如去北京以外,探索出一條能夠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的新路子」。這一說法,在業內獲得了廣泛認同,並引發了中產家庭的追捧。

教育資源向固安傾斜 破局中產求學難題

資料顯示,在傳統的「東西海」之外,北京的教育資源也在悄然向環京區域傾斜,新一輪的「環京名校資源爭奪戰」中,河北固安一舉成為這場城市教育發展大潮中的佼佼者。

在位置上,固安與北京聯繫緊密,同時更為靠近廊坊未來的中心城區,這都是固安可以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由於注重產業引進,固安目前已經形成了吸納常住人口、投資客群與產業聚集的平衡發展。

在教育資源上,北京八中固安分校2014年在此成立,坐落於京南50公裡的固安產業新城,作為一所集精品小學、優質初中、多元高中為一體的十二年制寄宿學校,六年深耕下,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在區域內部口碑極佳。

此外,該學校功能齊備、布局合理、設施完善,配備有遊泳館、體藝館、劇院和演播廳、智能閱覽室、智慧教室、專業舞蹈教室、書法教室、繪畫室等場所,在學校規模,硬體軟體設施以及師資力量上不僅集中了固安最優質的資源,相比北京教育也毫不遜色。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十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發展,以多元開放的課程體系為主,營造出了和諧進取的校園文化,探索輕鬆愉快的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充分培養子女多方位的綜合素質,真正做到了同城北京的教育環境。

除此之外,百年名校南開學校也於今年5月18日正式籤約落地固安,且於8月啟動了高中部學生的招生流程。

隨著高端教育資源和各項配套的密集落地,宜居宜業的固安產業新城正在崛起。固安的落戶政策也在近期有所放開,相比落戶北京,落戶固安顯然更為容易。

在生活環境方面,固安目前擁有大湖花園天地、幸福港灣、三甲醫院固安幸福醫院等居住配套;在生產總值上,過往的20年間,增長了10倍,財政收入增長了百倍,前景可期。

進退自然、健康有度。孔雀城在此打造了孔雀城航天首府項目,該項目環享國際幼兒園、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固安南開學校等優質資源,周邊齊全的醫療和商業配套都可以滿足家庭生活所需。

在戶型上,目前83㎡、97㎡、107㎡三種戶型皆南北通透,陽臺寬廣,客廳臥室均可享受到充足的陽光,而且南北對流,清風穿堂,通風效果極佳。除此之外,此次航天首府的諸多細節值得稱讚。綠色二星建築,新古典建築主義風格高低錯落分布,低密設計大尺度格局,小區入口開闊,樓棟排布錯落有致,視野遮擋少,樓棟間距大,無壓迫感,通風效果好,且有較長的日照時間。根據項目所在區位自然特徵。

配有慢行步道、生態廊道、濱水廊道、漫跑步道、單車騎行和童車步道,以全齡化視角滿足超級綠道的建設高要求。同時,運動公園、親子活動場、老人健身區、社區會客廳、中央生態圈、植物園、萌寵樂園等因地制宜為各個項目打造的「日常」和「主題」公園,也一同構成了「健康住區」的基本架構。有了這些基於建築本身的理念升級,無論是物理層面還是精神世界,都可以隨之得到極大的放鬆。

該項目內部還有健身區、球場、兒童娛樂區、主題花園生活配套。這些內部的園林組團、中心花園、社區配套形成體系,互相連接,功能齊全,滿足了各個年齡段的人群消遣娛樂,就相當於把家安在了公園裡。

在孔雀城航天首府,滿足子女教育所需,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還在社區環境上享受了更多的幸福支撐,是改善置業的首選。

相關焦點

  • 承接北京外溢教育資源 固安未來可期
    作為北方唯一的特大城市,北京不僅坐擁優渥的教育資源,同時也擁有激烈的競爭。在學區與落戶仍未脫鉤的情況下,不妨將眼光瞄準首都周邊的新興區域。周邊區域的外溢效應,正在為這些地區帶來不輸於北京的教育資源。北京現「外溢效應」 教育資源向環京傾斜今年以來,北京義務教育新政頻發,進一步優化了入學政策,並抬高了相應門檻。
  • 北京985大學生,不再愛北漂?
    文/俞楊在北京奮鬥,考驗大學生的才華與努力。不過,連北京985的畢業生,似乎都不再愛北漂。近年來,以清北為代表的北京985畢業生,留京率不斷下跌。2019年清北兩校的本科畢業生留京率,連2成都不到。與此同時,廣東是他們離京後最大的流向地。甚至於,廣東對上海985畢業生也有吸引力。
  • 積極承接資源外溢 金華開發區積極布局「駐滬飛地」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老大哥上海,有著人才、科技、金融的集聚優勢,與此同時,大都市日益高漲的優勢邊際效應導致資源溢出。而金華開發區產業高端人才匱乏,產業創新能力相對薄弱,科技創新短板怎麼補齊?為此,金華開發區積極布局「駐滬飛地」,加強優勢產業對接,積極承接資源外溢,引導產業項目突破行政區劃,提升市場化運作水平,推動和促進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 環京的春天從教育開始
    一直以來,談起環京的發展利好和發展成果,始終脫離不開「承接」、「轉移」等詞語,可以說,環京的發展離不開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產業疏解以及人口的外溢。環京的困局也源自於此,一方面,離開北京的非首都產業疏解和人口外溢,環京發展的內生動力不足;另一方面,環京承接的產業和資源是非首都功能,重要且核心的資源如頂尖的教育、醫療,還要進京才能享受。
  • 將仲愷打造成深圳優質外溢資源的首選地與集聚地
    在過去幾年裡,仲愷高新區啟動實施了「愷源行動計劃」,主動承接吸納深圳創新資源和高端產業外溢,推動了一大批項目儘快落地。據初略統計,已通過仲愷高新區招商聯席會議的企業項目有超過半數來自深圳,其中在已通過招商聯席會議的企業項目中又有超過半數的深圳企業拿到土地資源。8月20日上午,惠州市鑫全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散熱器及機箱研發和製造區域總部項目在仲愷高新區東江科技園動工。
  • 深圳創新資源加速外溢 東莞環深鎮區如何應對
    近年來,地處環深區域的東莞黃江、塘廈等鎮,主動承接深圳創新產業外溢,不斷完善產業配套和基礎設施,穩步提升城鎮化水平,不斷集聚人才,積極推動在談深圳優質項目的落地投產,從產業、科技、交通、規劃、服務、生活等方面,主動對接深圳優質創新產業。
  • 二三線中產媽媽:這塊屏讓北京教育資源觸手可及
    她知道,未來跑場上的競爭者不乏來自北上廣從小接受最優質教育的精英。這恰是二三線城市所沒有的。在教育資源競爭中,雖然「比下有餘」,但與一線城市看得見、夠不著的教育資源不均衡,正是如今二三線中產父母的普遍焦慮。
  • 又是一年開學季,這些名校資源已外溢 有你家門口的嗎?
    近年來,北京實施強校帶弱校,推行學區一體化管理、學校託管等一系列措施,包括人大附、北大附、清華附、北京十一學校等優質資源平臺,開始組建各城區教育集團,通過教育聯盟、校際聯盟等方式,跨區辦學,引導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向郊區轉移,讓孩子們在家門口上好學。眼下,學區的概念已經不再考量金融投資價值,而是更多考慮教育投資價值。
  • 孟母三遷為教育,鄭州教育看這裡
    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一應俱全,求學學子說:「小學到大學,都在高新區。」「高新區的教育資源,堪稱奢侈。」一位長期生活在鄭東新區的人感慨著。同樣是國家級中心城市區縣,高新區的教育憑什麼就「奢侈」了?替換高清大圖為什麼是高新區?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
  • 對話40歲北漂族:在北京你能把握中國和時代的脈搏
    對話「北漂」一族:北京!北京!  「初到北京,看到了城市之大,感受到她乾燥的空氣和擁擠的交通,但微薄的收入與她格格不入;慢慢地,開始體會到她的包容,看到機會和選擇的權利,看到好的未來。」這是某網絡論壇上一位「北漂」的心聲。在幾千條的討論帖裡,形形色色的「北漂」們討論著「堅守還是離開」。
  • 中山民眾:深圳外溢橋頭堡,中山發展新引擎
    9市2區中的中山雄踞大灣區幾何中心,依靠深中通道等重大交通項目,以及以1400億元布局的粵港澳大灣區綜合交通樞紐舉措,成為城市群中的連接點。而位居深中通道橋頭堡的民眾鎮,佔據深圳西進、中山東拓發展契機,在承接深圳產業、人口、資源外溢過程中優勢凸顯,區域價值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聚變。
  • 北漂:不再死磕北京,我掙錢買生活!
    二狗子:為什麼買新一線城市,作為一畢業就帶著女友直奔北京的二狗子,這個鄭州土著,放棄鄭州的就業優勢,經歷了半年的北漂生活的捶打之後,恐怕最有發言權。臉紅脖子粗的二狗子端著酒杯,開始了他的表演,「要我說,房子還是買鄭州,知道為啥不,因為北京房價實在高的嚇人,像咱們這普通小老百姓三五年的誰熬得出首付?
  • 北漂,請昂頭挺胸來一句:去你大爺的北京
    至於公平問題,不知道受那麼多不公平虐待的北漂怎麼能有「北京公平」這番感慨?受虐不夠?當然很多北漂講得北京公平不包括教育,而是就業。其實就業公平問題與外地也沒有多少區別,在哪裡幾乎都一樣,公務員、事業單位這些單位都是要參加「國考」,基本上是公平的,你得「過線」。
  • 百萬年薪的北漂媽媽,省吃儉用養不起一個在北京上學的寶寶
    你敢相信在北京年薪百萬,養不起一個在北京上學的寶寶嗎?可是有了學區房才只是一塊「敲門磚」,家長們還要去抽號,抽中的就能進,抽不中的又要花高額的學費進私立學校。而在北京,北漂家庭想要在北京買到海澱一帶的學區房簡直是天方夜譚。
  • 當清北畢業生也不再選擇「北漂」,北京怎麼才能留住人?
    記者 | 周姝祺1首都北京,聚集著我國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最多的就業機會。「985工程」高校北京有八所,「211工程」高校有26所位居此地。畢業後繼續留在北京是許多年輕人自然而然的選擇。但是數據顯示,這些名校培養出來的人才,卻不再願意「北漂」。界面職場對公開資料整理發現,以清華北大為代表的北京985高校畢業生,留京率正在不斷下跌。
  • 社會力量承接公共服務面臨「接棒難」 政府需資助
    除進一步明確購買內容、購買主體外,地方版購買服務新規對承接主體也做出了更具體規定。  北京市已經明確,到2017年建立比較完善的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高效合理的公共服務資源配置體系和供給體系。根據《北京市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北京購買服務承接主體除了社會組織、企業,還包括事業單位。
  • 北漂如何買天津學區房?市內六區最低門檻總價100萬
    當我們越來越長大,會面臨三個最大的問題:買房安家、子女教育、父母養老。這些問題對於二三線城市生活的年輕人還好,對於沒有京戶的北漂人來說,工作幾年後,子女的教育問題成為迫在眉睫的最大問題。北漂子女在北京的讀書、高考,很多時候即使有錢也不能解決。
  • 名校學區房價高,引無數中產競折腰
    前幾年,北京地下室學區房賣出1050萬天價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很多家庭在孩子剛出生時就開始規劃升學路線,傾盡「六個錢包」為下一代購買學區房。 爭搶學區房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
  • 北漂一族,到底讓孩子在北京上學好,還是回家鄉城市上學好?
    每對北漂父母在孩子長到五六歲幼兒園畢業要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犯難、糾結,不知道是在北京上學好還是回自己家鄉二三線城市上學好究竟在北京上學好還是回家鄉二三線城市上學好?這確實是一個兩難的選擇。有的北漂覺得在北京打拼都這麼多年了,甚至其中一部分人已經在北京買了房子,徹底結束了居無定所的租房的日子,以為從此就穩定下來,不再漂泊。其實不然。在北京這種一線城市,解決不了戶口問題,你永遠沒有歸屬感。尤其是當你的孩子面臨入學升學的時候。
  • 教育資源疏解:盤點北京正在外遷的大學
    根據規劃,北京將「疏解中心城區部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中等職業教育、以面向全國招生為主的一般性培訓機構和具備條件的文化團體,嚴禁高等學校擴大佔地規模,嚴控新增建築規模,嚴控辦學規模,做到各區都有高等學校」,措辭還是很嚴厲的。財經情報棧今天就來關注教育資源外遷的情況,盤點正在進行中的高校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