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下跪採訪老翻譯家,董卿: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2020-12-15 人生小小詩

談到國內一線主持人,很多人如數家珍,張口就來,比如,謝娜、何炅、撒貝寧、汪涵等等。而董卿,這個「央視一姐」,更是深入廣大民眾的內心。

董卿,1973年生於上海,為中國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本科班和華東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班。自1994年到浙江電視臺工作,逐漸開啟她的主持人之旅。

2005年,董卿首次亮相央視春晚主持,作為一批獨具氣質的黑馬漸漸被觀眾所知。2005年開始自2017年,連續十三年主持央視春晚,連續八年被評選為央視年度「央視十佳主持人」,也連續七年排列位於央視掛曆女主持人前三甲。

董卿,是一個有格局的人。何為格局?知乎上答,在他思考的問題的時候,既有歷史的深度,又有世界的寬度。一個人的氣度和胸襟,跟他的視野是否廣闊有著密切的關聯。「美人當以玉為骨,雪為肌,最重要的,詩詞為心」。

在採訪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先生時,考慮到許老坐在輪椅上不方便,董卿三次跪下,側著身子細心傾聽老人的表述。這一舉動,曾讓她再度刷爆各大社交網絡平臺,大家都對她讚不絕口。

有格局又有文化的人,是什麼樣子的?大概便是: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和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是為董卿。

相關焦點

  • 董卿講述《朗讀者》幕後 曾被老翻譯家拒之門外
    原標題:董卿講述《朗讀者》幕後曾被老翻譯家拒之門外 但打造這樣一個文化爆款並不容易,4月7日,董卿在國家廣電局總局例會上向全國廣電同行介紹經驗,形容籌備之難時稱:「一個念頭在腦中,兩頁策劃在手上,三個散兵起步,四處磕頭化緣」。   弘揚優秀文化 責無旁貸   節目火了之後,董卿接受了許多媒體的採訪,很多記者會問同一個問題:「你怎麼會想到做這樣一個節目?」
  • 「董卿下跪」,一種姿勢品出三種滋味
    9月3日,「董卿跪地採訪」在微博上成為了熱搜。被反覆播放那段「董卿三分鐘三次下跪」的視頻來源於2017年9月1日的一檔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2017年《開學第一課》主題為「中國驕傲」。在主持人董卿採訪從事翻譯工作已經70多年的翻譯大師許淵衝期間,為了能夠與老人更好進行交談,曾在節目中三次跪在地上採訪,被網友們稱為跪出「最美的中華驕傲」。  (9月4日《武漢晨報》)  有人說,「董卿下跪」有炒作的因素,有擺拍的嫌疑,有策劃的痕跡。我不敢說,「董卿下跪」就沒有這些可能。是不是策劃,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但是,即使是炒作,即使是策劃,即使是擺拍,那又如何?
  • 董卿下跪說明了什麼?「跪」出了中華美德,內在美勝過外表美
    央視最美主持人董卿下跪的畫面,引起網絡熱議,並紛紛為其點讚。董卿下跪,「跪」出了中華美德,下跪並不代表卑微。「女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暫的,唯有知識和涵養修飾自己才能美麗一生。我始終堅信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總會在未來某一天發揮作用,讓我變得更出色。」
  • 連續13年央視主持,像老翻譯家三次下跪,如今做出這樣的選擇
    ,就如同是在春晚的一張通行證一樣,有關於,董卿的新聞也是比較多的,甚至還被人們聲稱是否是央視一姐,另外還曾經三次下跪,向老翻譯家進行採訪,受到了很多人們的尊重,畢竟這位老翻譯家為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董卿當年在飛天獎彩排的過程中,被別人發布出來素顏的照片,很多人都說這根本就不像是董卿啊,董卿不是非常苗條,而且顏值比較高的嗎?為什麼現在感覺這麼的胖。
  • 董卿主動下跪的翻譯家許淵衝,當年差點得諾貝爾獎
    原標題:簡直沒想到,董卿主動下跪的翻譯家許淵衝,當年差點得諾貝爾獎!每到九月,如期而至的《開學第一課》,今年是董卿和撒貝寧主持。董卿作為央視的名主持,總是會帶給人想不到的表現,比如之前的詩詞大會,她展現了良好的文學素養。現在,在開學第一課,董卿三分鐘內,跪著採訪了三次。
  • 董卿跪地採訪 以表對翻譯大師的尊重
    董卿跪地採訪 以表對翻譯大師的尊重時間:2017-09-03 16:26   來源:騰訊娛樂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董卿跪地採訪 向96歲翻譯大師致敬來源:騰訊娛樂 9月1日,《開學第一課》播出。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
  • 45歲董卿獨自爬長城,笑容燦爛,活潑似少女,歲月從不敗美人!
    45歲董卿獨自攀登長城,燦爛一笑貌似少女,網友焦點卻在真實身高自從董卿離開央視後,很多的觀眾都覺得現在這些主持人的風格比較單一,而且文化程度不如董卿,所以覺得沒什麼看頭了,因為當年的董卿和朱軍兩個人的聯合完全可以說是毫無瑕疵,離開央視之後的董卿可以說是常常會刷屏
  • 感動:董卿三分鐘三次跪地採訪,向96歲翻譯大師許淵衝致敬
    《開學第一課》,面對著名翻譯家許淵衝老先生,董卿3分鐘跪地3次,被網友們稱讚為「跪出了最美的中華驕傲」,董卿跪地採訪翻譯大師許淵衝同時也引發了一些網友們的質疑。有人說董卿是在裝逼。也有人認為她是在作秀。
  • 對金星評價董卿我是這樣看的
    金星評價董卿是用非常讚賞的口氣的,給以董卿的也是十二萬分的肯定。比如在2017年3月22日那期《金星秀》裡,金星就是以「出口成章,口吐蓮花」這話來評價董卿的。對董卿的詩詞功底金星也是十分欣賞和佩服,對於常人,當說到「天若有情天亦老」,一般人就只能想到「人間正道是滄桑」,而董卿還能想到「月如無恨月長圓」,「世間原只無情好」。」這些都足矣彰顯其文學造詣之深。董卿有這樣的成績和她自己的經歷有很大關係。她小時候就被父母要求抄寫詩詞,她讀到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直接跳到初中。
  • 董卿:人生最好的修養,來自於一生不斷堅持的讀書習慣
    一直喜歡董卿,喜歡她「腹有詩書」的氣質,喜歡她溫婉謙卑的語態。董卿的美,不在於外表(雖然我也很喜歡她這種古典美),而在於內在的修養。在央視,美女如雲,才女也不少,但能夠讓人如此喜歡並信服的,董卿是為數不多的主持人之一。她的爆發,來自於《中華詩詞大會》,來自於《朗讀者》,很多人因為這兩個節目而更加熱愛和喜歡董卿。我也是。
  • 董卿:美人以玉為骨,雪為膚,楊柳為姿,更重要的是以詩詞為心
    在上海工作七年之後,一次偶然的機會,董卿受到中央電視臺一位前輩的提攜,董卿毅然決然收拾行囊來到了北京,進入中央電視臺,董卿受到央視領導的重用,站在了2005年央視春晚的舞臺上。在這之後,她連續十三年主持春節聯歡晚會,成為了央視的當家花旦。在事業如火如荼的時候,董卿決定暫時放下話筒,去美國南加州大學做為期一年的訪問學者。
  • 董卿:幽默,也是高情商的一種表現
    幽默不同於廉價的逗樂,真正的幽默,是源來自內心自信的豁達,是沉澱了智慧的從容,是生命不同階段的閱歷,是才、情、趣的聚合與發酵。才,脫胎於學識,根植於閱歷,拓展於能力,外顯於口端筆下、言窠語裡;情,沉澱於內心,綻放於喜怒,不拘七情六慾,交纏碰撞中,總能濺射幾般思緒;趣,著意於歡聲,甘飴於笑語,通透中有地氣,詼諧裡有高章。
  • 乘風破浪的姐姐董卿:人生四次清零,憑一腔孤勇,活出個盡情盡興
    如果說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放棄是基於董卿年輕者的無畏,那麼第三次將人生清零,離開上海時,董卿已經29歲了。董卿的內心進行著痛苦的掙扎,她一遍遍問自己:「如果今後的生活裡,再也沒有央視拋來的這樣的機會,你心底裡能不能接受?」最終,她放棄上海的一切,選擇前往北京。第三次的人生清零,讓董卿迎來了主持事業的輝煌,成為家喻戶曉的主持人,回眸過去,當年北上是值得的。
  • 劉德華下跪被贊,電影節主席曾為章子怡傾倒,他們跪韓星被罵慘
    俗話說,男兒膝下有黃金,中國人從不輕易下跪,下跪屬於最高的禮節。身處娛樂圈的明星,在無數的閃光燈的照耀下,本來一舉一動都是焦點,而下跪的行為更是能引起輿論風波。以下這些明星有的下跪被贊有情有義,有的卻遭到唾罵。
  • 看了董卿的採訪才明白,我們對努力的誤解太深
    如此龐大的閱讀量與詞彙量,再加上溫柔犀利卻又字字珠璣的談吐,絕非一朝一夕能夠練成,董卿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前幾天,我在一段對董卿的採訪把這個謎底揭開了。在視頻中,董卿說,自己每天在睡覺之前就會看一個小時的書,這是雷打不動的。採訪她的記者感到很詫異:你每天那麼忙,活動那麼多,又要出差,又要安排第二天的事情,這樣的閱讀習慣怎麼能堅持下來的呢?
  • 董卿的這幾組照片告訴你,什麼叫跪出來的中華美德
    董卿,1973年出生於上海。是我國中央電視臺節目著名主持人,先後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和華東師範大學,獲得上海戲劇學院MFA藝術碩士學位。她的高學歷,教會她什麼是高教養,什麼是高素質。圖中,董卿選擇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下跪,是處於一種尊重,更是對老前輩事跡的敬佩。
  • 翻譯家任溶溶:心一天也沒離開兒童文學
    這一天,我走進弄堂,推開門,正坐在方桌前的任老竟穿著醫院病號服,「人生第一次住院,剛出醫院——你怎麼會來採訪我啊?」這個從22歲起,花了60多年心血,用英、俄、意、日等多國語言將世界兒童文學名著介紹給中國孩子的翻譯家和兒童文學作家,卻覺得自己應該被淡忘了。  「我從小在書攤前看您的《木偶奇遇記》、《洋蔥頭歷險記》、《假話國曆險記》——『六一』到了,大家都想您啊!」
  • 許淵衝憑什麼讓董卿多次跪地採訪
    在國內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譯六十本,包括《詩經》、《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紅與黑》、《包法利夫人》、《追憶似水年華》等中外名著,2010年,許老獲得中國翻譯協會頒發的「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4年8月2日,許老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系首位獲此殊榮亞洲翻譯家。
  • 再見了,董卿!47歲董卿含淚直播:近照暴露扎心真相,難怪遲遲不肯公開
    更讓人驚喜的是,董卿別開生面地,以街頭連續72小時直播的方式,為我們送上了《朗讀者3》先導節目《一平方米》。尤其是董卿採訪眼科醫生陶勇時,一向堅強的陶勇無奈地說,「手的神經沒長好,依然冰涼、沒有知覺,我不太敢想未來會怎樣,接受現在吧。」董卿溫柔地回應:「未來,不就是現在積累而成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