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了3000年的天圓地方,全被教科書說歪了!

2021-02-08 讀史

文|蘇書默 (讀史專欄作者)

天是圓的,地是方的。

放輕鬆,我已經按住哥白尼的棺材板了,也不許叫我地理老師過來揍我。

哥白尼式不屑

我記得以前,每次自己看到天圓地方這個詞就很氣。咱們那些老祖宗真是不思進取啊,能不能跟隔壁伽利略哥白尼好好學學,能不能有點科學辯證精神,去探求一下宇宙的奧秘,能不能來點為了科學,火中做自己的勇氣。

白瞎了中國古時候那麼好的技術,愣生生沒發展出科學,害得到了近代被動挨打。

至於天圓地方這個說法,從小聽了無數遍。歷史上教到渾天儀的時候會說,語文上學兩小兒辯日的時候會說。地理上說地心說日心說的時候會說。

它已經成了古人不思進取,不愛科學的典型事例。

我還記得,我那些老師們,呲溜著一茬鬍鬚,用粉筆在黑板上邊板書邊說,「古人認知有限,所以才產生了天圓地方這樣錯誤的觀念,所以你們得培養科學文化素養,做社會主義的優秀接班人。」

我當時就信了,然後在歷史書上給那些不好好學科學的人物塗鴉。

天圓地方這個說法,大部分人都知道。我們先從天圓地方這個理念的出現說起吧。

天圓地方這個理念出現得很早,《曾子·天圓》裡就說「如誠天圓地方,則是四角之掩也」。這是最早記錄蓋天說的文章,學者估計天圓地方出現在商末周初。

後來東漢張衡發明了渾天儀後,產生了渾天說。這兩個學說差不多,蓋天說是說天是半個渾圓的蛋,渾天說是說,天是一整個渾圓的蛋。

但,都是混蛋,沒有區別。

從天圓地方這個觀念出來了兩千多年,竟然沒什麼辯駁,硬生生地將這個宇宙認知當成了必然真理。這落伍的認知,還確實是扯到了祖宗的蛋。

你是不是以為真相就是這樣了?

那你跟我一樣錯了。

注意了,劃重點了。我們之所以這麼以為,是當代編歷史、地理教材的人,誤以為中國人一直相信「天圓地方」理論,整個兒誤導了當代中國人的常識。

這事教育部得承擔一點責任。

我們的古人聰明著呢,沒有那麼傻。

來來來,看看這張圖,有圖有真相。這可不是當代兒童瞎畫的歷史地圖。這可是1584年,利瑪竇,徐光啟,李之藻等人主持下,繪製的《大明坤輿萬國全圖》。幾乎當時所有國家都在上面,包括北美南美各個殖民地的風土人情。

是不是跟現在的世界地圖差不多了,看看這圓潤的球體,你怎麼能認為,古人一直相信天圓地方呢?

所以有些學者認為,中國到明朝末年就拋棄了天圓地方的理論。

但是很不幸,清軍入關後,科學一夜回到了解放前。官方的說法又回到了天圓地方。

看這圖就知道了,方形地圖真是不怎麼好看。

但,古人信天圓地方還是信地球是個球,這重要麼?古人白了一眼,這跟我的日常生活有半毛錢關係啊。現在的人總是鹹吃蘿蔔淡操心。

天圓地方就跟咱們這時代的量子力學差不多,你要問普通的老百姓他們信不信。他們肯定白你一眼,繼續收拾柴火做飯了。

所以,古人一直信天圓地方,這是徹徹底底的偽科學。

因為大部分人根本不在乎,WHO CARE。你在乎量子力學真的假的麼,它能對我們的房子車子票子,產生半毛錢影響麼?

所以,咱只能說有些歷史大咖信天圓地方,另外一些大咖相信其他學說。

如果他們知道我們一直在研究他們究竟信不信天圓地方,肯定會笑掉大牙。

這已經徹底地本末倒置。這件事情已經成為我們用來證明的論據,而徹底失去了它原本應該有的模樣,這很悲哀。

 

那天圓地方只是少數人相信的偽科學,那豈不是一點價值沒有了?

不,價值大了,它可是咱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就像說到金字塔就是埃及,說到奧林匹克就是希臘。

那天圓地方這個說法,何德何能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呢?

南懷瑾先生曾經說:中國人以前都講天圓地方,而被指為不科學,其實中國人科學得很,只是把「天圓地方」的意思解釋錯了。

天圓地方根本不是科學,那是古人的哲學。

南師的說法,天圓地方從直觀上講是下圖這個東西,我們叫它64卦方圓圖↓

(天圓地方圖,由道家修行者陳摶老祖傳出)

不要小看這幅圖,它揭示了整個宇宙不變的運行規律,由此可以擴展到地球到人類社會的運行規律。用現在理論來解釋,圓圖代表的是時間,方圖代表的是空間。這種說法都快被說爛了,你們可以自己百度看看。

我沒研究過周易,也看不懂這個宇宙哲學,我更喜歡另外一種貼近生活的說法。

這個說法要從天圓地方的漢朝銅鏡說起。

漢銅鏡最有趣的特徵就是在圓的結構上完成了方的設計,使糾纏不休的戰國銅鏡造型忽然被一個內在的方固定住。一種人世的秩序和安定被重新找到了,在這秩序與安定之外,有迴環運行的天。這是儒家的人間秩序和道家的天命宇宙的巧妙結合,是造型上最基本的規與矩的結合。

漢代的銅鏡,其實就是這大一統帝國歸納宇宙萬物最後完成的符號。

這就是天圓地方。

是儒家囊括百家之後形成的世界觀,而這世界觀至今依然生長在中華的血脈裡未曾斷絕,這文化底蘊不消亡,中華民族就算亡國幾次也亡不了種族根性,這就是唯一活到今天的四大文明古國,最後也是最初的底蘊。

漢鏡歸納了造型上的基本要素圓和方,與宇宙觀念的天與地相合。這裡的天與地又是時間與空間,是天道與人世,更清楚的說,這個方來源於房子的概念,是人世的代表,是空間的範圍,是中國建築的符號,是漢代經師所說的明堂。——蔣勳 《美的沉思》

漢銅鏡是天圓地方的文化符號最美的收束,它成為了仙家的法寶,成為正衣冠明得失的概念,成為了文學作品裡的意象。

圓是世界的範圍,使我們領悟和觀察到的全部視野。你看圓規的工作就是這樣。我們用自己作為落腳處,以自身為根基,張開的弧度就是我們所能觸及到的世界的圓,但我們窮盡所能也沒法囊括世界。

宇宙是無限的,我們只能有限地去理解。

方是內心的基石,是我們行事的尺度和根基。為人方正,就不怕世界曲折。

你看所有的矩(直尺)都是有刻度的,它告誡我們所有的行事都要有度。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說,行事要在方中進行,不可逾越邊界。

方和圓是最基本的構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就像藝術家塞尚所尋找的「圓球」「圓錐」等等形象的母體,有些像蒙德裡安尋找的水平和垂直,是世界最基本的符號。

這些偉大藝術家所尋找的世界最初的基石,我們的漢代先祖在那時候就找到了。

而且這些藝術家大多都是個人的獨立探求,而天圓地方是體現的是整個民族的共同意志。

方和圓是最初的一,它們分開就全都沒了意義,一旦結合在一起,那就是一整個無窮盡的宇宙。

漢完成了中華民族最初完備的文明世界。漢代經學,將五行,四方,四時,色彩,音律,醫藥全部納入了一個系統。

是在人世穩定的秩序中有天道不息的循回,是在人間的方正之外有四時的圜動,是在人世的限制與範圍外有無限悠遊和餘地。

圓是圓融,是將所有一切包容了起來。

漢代的儒家經學和後世有些不一樣,他將春秋戰國時候百家思想兼容並包收為一體。

漢代的儒術不是後來的封閉儒學,它是一個開放的圓。從古至今,只有漢代的經學才敢說,包納萬千將所有與自己向左相近的思想化為自身的一部分。所以董仲舒才敢於罷戳百家,獨尊儒術。

圓融是理解和接納別人,是讓自己與世界和解。所以,肯德基到了中國,變成了更適合中國人口味的炸雞。中餐館到了西方,變成了更適合西方人口味的中餐。

是圓融讓我們的民族擁有了無比旺盛的生命力,不管哪個哪個民族接觸了我們,甚至是統治了我們,我們都有著把別人同化掉的力量,把所有的敵人都變成我們的一部分,這是中國古人了不得的智慧。

我們民族少有那種為了民族尊嚴,為了宗教榮耀,聖戰到底,死戰不休的覺悟。我們始終是一個固守根基,吸收外來營養的民族,正是如此,我們才能在數千年的民族起落裡屹立不倒。

這不僅是一個國家的道理,也是為人的道理。過剛易折,只有兼容並包才能從容自若。強如美國,也是兼併了各個國家的文化才自成一家大氣。

理解他人,不憤世嫉俗,是在這個每個人都言論自由的世界裡遊刃有餘的方法。

方是,對人世的安分和肯定。

我們的民族確實不夠浪漫,我們的藝術作品裡總是那些平凡的生物,是牛羊雞鴨,是花草蟲魚。是這些觸手可及的生命淺層,構築了我們整個民族的厚重。

從來沒有哪個民族一樣,像我們這樣愛著腳下的這片土地,自從我們的先祖到達華夏。我們就在這裡蓋房子,修城牆,這裡就是我們民族的應許之地。不管受到多少次國破家亡的傷害,我們總能一次次從歷史裡拾起破掉的磚瓦,再次重建我們的國家。

我們是一個以平凡為偉大的國家,我們肯定生活裡的瑣事,肯定最簡單的趣味。

漢代將這塊方正樸素的文化基石下放到了人間。敬重庶民,以民生民聲為本成為了民族最關心的事。兩千年來,不管上層建築如何動搖,這塊基石總是穩定不移。

方使得我們民族形成了一整個勤勞務實的民族特性,我們不奢求未知的宇宙。我們但願每天工作結束後都能有個棲息的小屋。

這個方,放在了今天,又成為了它最初的原型,房子,那是靈魂的停泊處。

可誰曾料到,到了今天,我們民族的基石「方」卻變成了「慌」。

在這個輕俗的社會裡,你方了麼?

房價不斷飛漲,你方了麼?

你成長的速度追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你方了麼?

你老了,甚至開始禿了,你方了麼?

是的我們方了,在這個焦慮的社會,很難說有誰會不慌張。世界太快了,我們總擔心第二天起來就跟不上世界的腳步,變成要被淘汰掉的那個。

淘汰就代表死亡。

我認為。

當我們覺得天圓地方只是一句笑料的時候,我們民族的基石就開始鬆動了。

我們能不方麼?

現在的我們輕飄飄的,找不到自己該用來依仗生存的準則。

就像漢朝滅亡,世界觀崩塌,整個魏晉南北朝都不知道該怎樣重塑內心宇宙,他們找不到北,只能佯裝狂士,放縱山林,他們不知道該相信什麼。

我們趕上了好時代,都經過了義務教育,都可以選擇自己堅信的東西。

但可以選擇的太多了,我們花了眼,不知道該選擇哪個。

所以,我們又錯過了時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狄更斯雙城記

世界太雜亂了,是個無窮無盡的圓。

你還能找到那唯一應該堅持的方麼?


相關焦點

  • 天圓地方 老祖宗的智慧
    陰陽學說,具有樸素的辯證法色彩,是古代漢族先哲們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幾千年的社會實踐證明了它的正確性,「天圓地方」是這種學說的一種具體體現。古人講「天時」,所謂天時者,是指從天而降的能量到來時,就是相應季節的開始。由於這種能量60年一輪迴(一個甲子),周而復始,如環無端,因此古人講「天圓」,用來描述時間的特點。
  • 從《易經》看「天圓地方」
    「天圓地方」是中國古典智慧與哲學的精髓之一,過去一些人因為不了解其博大深邃的內涵,只淺薄地認為其說的是「天是圓的、地是方的」,並用所謂現代天文知識來攻擊之!並煞有其事地證明其說的歷史局限性,其實指責與懷疑的人們,才是真正的無知與片面!
  • 「天圓地方」的文化內涵
    這裡的「大寰」就是天,「大距」就是地,就是「天圓地方」的意思。另外,其他一些古書如《周髀算經》《大戴禮記》中也有天圓地方的說法。我國著名的人類學家、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曾推測,玉琮的外方內圓很可能象徵當時人們的天地觀年,即天圓地方。歷史文獻中有「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的記載,說明玉琮很可能是既祀天地時使用的禮器。
  • 新中式文化精髓——天圓地方
    天圓地方是陰陽學說的一種體現。陰陽學說乃其核心和精髓。陰陽學說,具有樸素的辯證法色彩,是古代先哲們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幾千年的社會實踐證明了它的正確性。「天圓地方」是這種學說的一種具體體現。(北京天壇)古人對天地心存敬畏,地是平的,像一個大託盤,被巨大的半球形天穹罩著,因此天壇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均為北圓南方,通稱「天地牆」,以象徵「天圓地方」之說。
  • 科學家常說「天圓地方」一直被誤解,真正含義蘊含宇宙萬物思想
    天圓地方是古代陰陽學說的一種體現,是古代漢族先哲們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講堯待天下太平後,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隨後命四人分四方,具體實施文明推廣的工作,這就是最早的天圓地方的理論和實踐。天圓故然沒有今天的精確認識,但已經蘊育了樸素的宇宙觀,地方則是指地平坐標系,方指方位或方位角,即子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酉代表西方,卯代表東方,並用十二個地支,十個天幹,四個卦象表示二十四個方向並構在整個周天(360度圓),這才是天圓地方的真相。
  •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圓地方」的含義:是人正常的感知
    那麼我為什麼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圓地方」沒錯呢?這個就得從人的認知說起,就算我們現在知道地球是圓的,可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看到的感覺是不是還是天圓地方呢?這個「天圓」很好解釋,我們抬頭看天空,天空就象一個倒扣的圓鍋。「地方」,這個方不是指方形,四個邊,其實我們現實望著遠處看到的是沒有邊際的。
  • 天圓地方——走進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新館於1996年10月建成開放,當年乘著坐火車到上海中轉的機會在這裡現行遊覽了一番,不過那個時期經濟實力有限,用的是樂凱膠捲,富士柯尼卡還捨不得用,也就不用說用膠捲來拍攝文物了,所以留下的只是當年在博物館外的兩張影像。
  • 古人堅信天圓地方,原來是河圖、洛書昭示了蓋天之說!
    作者:武漢趙向陽(原創)管仲(約前723年-前645年)河圖、洛書究竟為何物?歷來看法不一:管仲說是祥瑞。管仲,齊國宰相。鄭玄說是帝王受命之符。鄭玄(127—200年),字康成,山東高密西南人,東漢末年經學、易學大師。俞琰說是寶器。俞琰(1258?—1314年),字玉吾,自號金陽子。江蘇蘇州人,宋元之際易學家、道教學者,著《周易集說》等,另有《林屋山人集》。
  • 天圓地方,陰陽相合,與我們日日相伴的筷子你真的了解嗎?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中國很早就已經使用餐具,用筷子的時間至少已有3000年的歷史。筷子在先秦時代稱為「梜」,漢代時已稱「箸」,明代開始稱「筷」。這是收藏在北京故宮的文物筷子。圖片來源:高品圖像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筷子?首先,筷子一頭圓、一頭方。圓的象徵天,方的象徵地,對應天圓地方,這是中國人對世界基本原則的理解。
  • 印象梅州:「天圓地方」的客家圍龍屋
    客家人建屋大都在依山傍水的丘陵山麓,宅基選擇以山脈來勢雄健,山麓結基平坦、寬敞,周圍綠水迴環的地方,此被視為「風水林」。靠山修建屋子,整體呈半圓形,前低後高,方位一般坐北向南。屋前為半月形池塘,具有蓄水、養魚、防火、防旱等作用。半圓池塘與半圓圍屋相配搭,便成了「天圓」;而在這中間,一般建有方形堂橫屋,為「地方」,二者相結合,是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的體現。
  • 我們天天使用的一種餐具,卻寓意著「七情六慾」和「天圓地方」
    目前發現最早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的銅筷子,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後傳至朝鮮、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常用的筷子一般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屬、塑料等材料製作,形狀或方或圓各異。因為筷子是持放在手指中夾取食物,據說還有益於鍛鍊腦力。使用筷子需要兩根才能夾住食物,所以我們把筷子叫做「一雙筷子」。
  • 鈑金SolidWorks如何用放樣折彎做天圓地方展開!(實際加工畫法)
    打開SolidWorks,點擊新建點擊零件點擊確定點擊草圖繪製選擇草圖繪製面點擊草圖繪製矩形我們折彎機折彎天圓地方的時候是折彎半個天圓地方的點擊平板式選擇解壓縮看展開後效果右擊平板式選擇輸出DXF/DWG此處選擇折彎線點擊確定雷射的時候兩端打缺口,折彎時候直接劃線折彎,兩件焊接就做成天圓地方
  • UG利用鈑金模塊的放樣做天圓地方管並展開,學鈑金的好好看看
    上個給大家用「直紋」做了一個天圓地方的圓臺模型,今天給大家講解下UG鈑金模塊如何使用「放樣彎邊」做天圓地方管並展開,借用下上次的圖紙數據。起始截面為直徑為30的圓,終止截面為下面的長方形;厚度設定為1.確定後即可得到,天圓地方的鈑金管。鈑金的展開選用展平實體,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向上面為鈑金的外表任一面。點確定後即可展開鈑金。
  • 古錢鑄造成「天圓地方」,其實只是為了...
    中國歷史上文字最漂亮的古幣「大觀通寶」和最大面額的古幣「一刀平五千」;收藏單價最高的藏品第一套人民幣;我國首次發行的地方流通本票廣東省1985年本票;世界上面額最大的紙幣辛巴威100萬億……想了解這些貨幣背後的故事嗎?
  • 女子花4.6萬餘元隆鼻,卻被整歪了,想修復還要再交3000元
    廣東的李女士花4.6萬餘元,在廣西微美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南寧門診部(以下簡稱微美公司)做隆鼻手術,可術後鼻子卻是歪的。李女士要求微美公司免費手術糾正,但微美公司卻要收取3000餘元的費用,李女士很不理解。
  • 老歪的中文教材,真是社會!
    話說,近年來開始學中文的老歪是越來越多,似乎,學中文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如果一個金髮碧眼的老歪說了一口流利的中文確實是一件很令人刮目相看的事。伴隨著「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的歌詞,不管是川普的外孫女、金融大鱷羅傑斯的女兒,還是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已經開始熱火朝天的學習了中文了。對於老歪們的中文教材大家肯定很好奇是什麼樣子的?今天就為大家揭開中文教材的神秘面紗。
  • 臺灣青年代表:不了解大陸,因教科書只講1979年以前歷史
    臺灣青年代表:不了解大陸,因教科書只講1979年以前歷史 澎湃新聞記者 姜麗鈞 2016-07-03 15:08 來源
  • 金晨回應嘴歪,誰說歪就一定是整失敗?
    最近金晨發了一張童年照,回應網友所說的「嘴歪」問題,表示:」如果有一天嘴不歪了,我還不喜歡了呢「。態度剛,也算是正面回應了那些一看到嘴歪、就質疑別人整容失敗的無腦黑。嘴歪的人很多,不過美女也多,隨隨便便拉一個出來,嘴角連線都不是完全在一個水平面的。
  • 一部生的教科書——讀《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
    讀其文字,詩的韻律,詩的節奏,以詩人的眼光感知著世人世事,將其情素寄之於天地萬物,並以此為對象而進行自我對話,她言:「我說人生吶,如果嘗過一回痛快淋漓的風景,寫過一篇杜鵑啼血的文章,與一個賞心悅目的人錯肩,也就夠了。」簡媜老師在中年之際,歷經了身邊人幾度離去的悲痛之後,開始用一顆悲憫之心體察老年群體,用她散文式細膩溫情的語言描繪了人所經歷的老、病、死。
  • 寶寶喜歡「歪脖子」,不是賣萌可能是病!徐州專家這樣說……
    寶寶喜歡「歪脖子」,不是賣萌可能是病!寶寶頭和脖子總朝一側歪 很多家長在發現寶寶喜歡歪頭,歪脖子的時候,總覺得孩子是在賣萌,但骨科醫生卻說,這種情況下, 多半是孩子患有斜頸。 出生3周後,鐺鐺(化名)被爸媽發現脖子一側長了個硬塊,蛋黃般大小,雖說是個突起,但不疼不癢。 與此同時,爸媽還發現鐺鐺的姿勢略有奇怪,總是向長硬塊的方向歪頭。 抱到醫院檢查發現,孩子這是患有先天性肌性斜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