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生起跑線怎麼畫?——《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
「終於出來了。」看到《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出爐,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感嘆道。
儲朝暉第一次參加學前教育立法調研,是在15年前,這麼多年來,隨著學前教育關注度越來越高,學前教育立法呼聲也越來越高。法律的出臺將彌補學前教育立法的空白,為學前教育的發展立規矩。當然,《徵求意見稿》還有諸多不足,目前正在收集各方意見。據教育部公告,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今年10月7日。
禁止幼兒園小學化
識字、算數,甚至學前學會小學三年級的知識……近年來,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聲音的裹挾下,幼兒教育搶跑頻現。
教育部多次發文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實施了多輪整治工作。《徵求意見稿》明確列出禁止行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多位專家認為,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提倡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本是教育規律的事情,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可見治理力度之大。
他們更希望去小學化、遵循兒童成長發展規律能成為學前教育的共識。「在3到6歲之間,遊戲最有利於兒童的成長發展。這在世界各國已經做過大量實驗。」儲朝暉告訴《民生周刊》記者。
「通過玩遊戲,可以把孩子內在的一些東西激發出來,而學知識是從外部往孩子裡面填東西,這是兩個不同的原理。」儲朝暉說。
事實上,經過多年整治,大部分幼兒園已經不再教授小學內容,校外培訓機構卻瞄準了這個領域。幼兒園大班空巢現象非常普遍,校外的學前班、幼小銜接機構火爆。這些校外機構以讓孩子適應小學生活為名,為孩子上語文、數學、外語等學科課程。
「校外培訓機構等其他教育機構不得對學前兒童開展半日制或者全日制培訓。」這一條也出現在《徵求意見稿》禁止行為中。
這意味著,法律出臺以後,校外培訓機構再舉辦幼小銜接班就涉及違法了。「這與義務教育階段減負、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是密切相關的。」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奕陽教育集團董事長張守禮說,但他擔心一些校外培訓機構會以課時制等方式掩蓋全日制或半日制的事實,很難界定。
升學壓力層層向下傳導,讓小學有了很大競爭性,這是導致幼兒教育搶跑的重要原因。儲朝暉認為,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還得從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著手。
支持普惠
「普惠是一個大方向。」儲朝暉表示,在《徵求意見稿》中,支持普惠性幼兒園的發展成為重要內容。
《徵求意見稿》明確,發展學前教育應堅持政府主導,以政府舉辦為主,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鼓勵、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參與。「發展學前教育必須實現普惠,但普惠的責任一定要政府來承擔。」儲朝暉說,這並不是一個普惠指標的問題,更關鍵的是各級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要足額到位。
對於《徵求意見稿》,目前爭議較多的是關於民辦幼兒園的相關規定,如「接受政府支持、執行收費政府指導價的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多位專家認為,過多限制會壓縮民辦幼兒園的發展空間,對於營利性幼兒園能否辦成普惠幼兒園需要再考慮。
儲朝暉提出,學前教育法不需要對公辦、民辦幼兒園進行界定,只要幼兒園履行了學前教育的職責,就應該支持。
採訪中,《民生周刊》記者發現,很多民辦幼兒園也願意轉成普惠性幼兒園,但前提是政府補貼的經費能到位,並且補貼額度能夠支持幼兒園正常運轉。
根據《徵求意見稿》,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科學核定辦園成本,以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為衡量標準,統籌制定財政補助和收費政策,合理確定分擔比例。
全國各地對民辦普惠性幼兒園的補貼額度不一樣,如果補貼不足,民辦幼兒園在轉為普惠性幼兒園以後可能面臨生存困難。「當前最大的問題是,有些地方財政緊張,政府投入和補助難以如期足額到位。」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民辦教育專委會秘書長黃為指出。
《徵求意見稿》提到,要保證學前教育財政經費在同級教育財政經費中佔合理比例。但什麼才是「合理比例」?儲朝暉希望,學前教育財政經費的投入比例能在學前教育法中進一步明確,這樣就能形成剛性約束,保障學前教育的經費。
提升幼師隊伍素質
近10年來,我國學前教育迅速發展,全國學前三年的毛入園率從2011年的62.3%增長至2019年的83.4%,幼兒園數增加約10萬。
據張守禮估計,入園高峰在今明兩年出現,此後將回落,幼兒園學位緊張的情況將大為緩解。「在普及學前教育的任務完成之後,發展優質學前教育將成為新的追求。」
實現學前教育優質發展的關鍵在幼兒教師。「在我國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發展中,幼兒園師資建設存在的問題格外突出,相應的法律法規調整的訴求也日益明顯。」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池瑾說。
《徵求意見稿》專列一章,對幼兒園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作出規定,包括教師權責、資質、待遇、培養等方面。《徵求意見稿》提出,幼兒園教師在職稱評定、崗位聘任(用)等方面享有與中小學教師同等的待遇。在張守禮看來,這是很好的導向,有利於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從事幼教工作。他建議,在法律中明確崗位薪酬制,實現編內編外教師同工同酬。
《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園長應當具有幼兒園教師資格、大學專科以上學歷,但對於幼兒園教師資質並未作學歷要求,只是規定應當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
「要提升幼兒園教師隊伍素質,首先要提升入口的質量。」池瑾說。根據國內2010年以來幼兒園教師的學歷統計數據,幼兒園專任教師的學歷不斷提升,持有本科和大專學歷的教師比例持續擴大,已從2010年的60.3%提高到2017年的79%。
「從目前我國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現狀和趨勢來看,有必要也有可能將學歷層次提升。」池瑾提出。這就要求加大幼兒教師的培養力度。《徵求意見稿》支持高等學校設立學前教育專業,提高培養層次,並要求將幼兒園教師培養納入公費師範生培養計劃。在池瑾看來,這有助於保障和提高幼兒園教師培養水平,根據教育需求,補充和建設高素質的幼兒園教師隊伍。對於偏遠地區早期教育師資缺乏的狀況,定向培養公費師範生是一種補充機制,從而促進當地的學前教育發展。
(□ 《民生周刊》記者 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