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劉俊麟的媽媽展示了她製作愛心早餐的全過程。 上遊新聞記者 楊新宇 攝
用草莓果醬做出了「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
用瓜子仁、芝麻醬、紅豆、芒果做出了「兩隻黃鸝鳴翠柳」
紫色的葡萄切開,變成一朵盛開的繡球,長在黃瓜條的枝頭
在童心小學四年級一班劉俊麟的心裡,媽媽的味道,不僅香甜可口,而且還是一幅唯美的「山水畫」。
昨日清晨7:30,劉俊麟面前的餐桌上擺滿了營養豐富、熱氣騰騰的早餐,主題是「花點時間」:紫色的葡萄被十字刀切開,變成一朵盛開的繡球,長在黃瓜條的枝頭……
早餐時間是很好的陪伴
每天早上,媽媽彭燕都會6點準時起床,7:30準時開飯。劉俊麟一起床就能聞到各種新鮮食材烹煮的香味,今天媽媽準備的是紅薯雜糧粥、蛋黃酥、椿芽炒蛋、葡萄拼盤。劉俊麟一邊洗漱,一邊喊醒晚睡的父親,然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用早餐。
「哇,媽媽的味道每天都不一樣!」劉俊麟說。聽到兒子的誇讚,彭燕心裡樂開了花。
上午9點,兒子上學去了。彭燕在朋友圈曬起早餐,不久就收到了50多位朋友點讚:「看你的早餐就是一種享受」「美美噠」……
從2014年兒子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彭燕就堅持給兒子做「花式早餐」,天天不重樣。彭燕說,兒子不是一個挑食的孩子,她做早餐的初衷是為了讓兒子記住「媽媽的味道」。
「很多專家都提醒我們早上要吃得好,我覺得早餐不僅要重質量,也是一種很好的陪伴。」彭燕說。
因為彭燕每天都花很多心思準備早餐,所以他們家訂下一條家規:早餐一家三口要在餐桌一起吃。每個工作日,早上7:30-7:50,一家三口都坐在餐桌前,邊吃邊聊。
四年做了1383道早餐
很多人對早餐的記憶不過是小面、豆漿、油條、包子,但彭燕家的早餐食譜卻豐富得多。
你能想出雞蛋有幾種吃法,除了蒸、煎、煮等傳統手藝外,彭燕會給蒸雞蛋加上海苔絲頭髮、胡蘿蔔眼鏡和嘴巴,這碗蒸雞蛋就變成了孩子的笑臉。「兒子,這個大頭娃娃,就是你小時候的模樣。」早餐時,媽媽從一碗蒸雞蛋聊起來,兒子一邊吃一邊笑。當然,蒸雞蛋還有各種造型,比如《西遊記》裡的豬八戒、雪娃娃……
彭燕還會「變戲法」,讓義大利麵在盤子裡漂浮起,那是她利用了「障眼法」,用胡蘿蔔條撐起了麵條。
彭燕還用早餐給兒子講故事。她用蘋果、黃瓜、小番茄做出了「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用瓜子仁、芝麻醬、紅豆、芒果做出了「兩隻黃鸝鳴翠柳」,用草莓和果醬做出了「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
昨日中午,重慶晨報記者走進彭燕的廚房,冰箱裡有各種時令蔬菜瓜果,餐廳擺放著各類五穀雜糧、果仁、調料,烤箱、烤麵包機、破壁機以及料理工具一應俱全。餐桌上還放著四五本烹飪食譜,以及記錄生活的iPad日記。打開彭燕的QQ日記,裡面有1383張早餐圖。
彭燕現場表演了早餐擺盤,她拿出幾個小番茄,用小刀在砧板上切幾刀,做出了小金魚的頭和尾巴,再用很普通的吸管、剪刀,把黃瓜片做成魚眼睛,用牙籤蘸點黑芝麻醬點睛,切一小段小蔥放在魚嘴,吐泡泡金魚活靈活現。一般而言,她會圍繞主題準備一些主食和水果。
很多人以為彭燕是一位全職媽媽,其實不然,她在一家私企做財務工作。她說,做早餐不是負擔,她很享受這個過程。
班主任點讚「詩意早餐」
最近,彭燕圍繞春天的主題做了很多早餐,發在朋友圈裡,引起了兒子的班主任徐靜的關注。
用葡萄做的「清明」萬物生長、桂圓芝麻醬繪的丹頂鶴、橘瓣做的毛毛蟲、黃瓜剪的蝴蝶……看起來都像一首寫給春天的詩。
「彭媽媽的早餐像一幅詩意的山水畫。」徐老師說,她準備將彭燕請到學校,給孩子們上一節關於春天的美食課。
生活中,詩和遠方並不遙遠
「太有個人魅力了!」看了彭燕的早餐曬圖,重慶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周小燕稱讚。
周小燕說,在生活中,很多人會覺得生活中只有「眼前的苟且」,「詩和遠方」都是遙遠的、別人的……這樣生活過得匆忙、潦草、委屈。
其實,無論是全職媽媽,還是在職媽媽,只要肯花點小心思,用巧手把普通的食物變個樣,這樣「詩和遠方」並不遙遠,每天都是良辰,都有美景。
「我相信,這位媽媽堅持、認真、追美的生活態度,會營造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環境,給孩子足夠的薰陶。媽媽的巧手做出的詩意早餐,讓班主任老師也來點讚,這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有這樣的媽媽孩子會很自豪,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而自信是孩子成長的最好養料。」周小燕說。
很多上班族對幸福的期待,可能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者「假如某一天,我實現了小目標……」但周小燕提醒說,大家千萬不要忽略眼前的美,走得太快會忘了看風景。身邊有一位艱苦奮鬥、養著多肉植物的青年;有一位連續加班,回家不忘給自己烘焙一個蛋撻的姑娘……他們都是風景。當然,我們每一個人也可以成為一個培養風景的人,慢慢放鬆身心、提高品位,過自己獨一無二的詩情畫意的生活。
本報記者 黃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