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弟兄姐妹在信仰上穩固紮根,禱告吧同工從眾多資料中找到這個培訓資料,希望能夠給弟兄姐妹帶來幫助。
中國學人培訓材料 信仰系列① 信仰問題解答(一)
第二課 認識聖經
聖經真的這麼可信嗎?聖經是人的著作嗎?
我看到聖經在基督徒眼裡有絕對的權威,不僅口頭引用,而且內心百分之百地相信。聖經真的有這麼可信嗎?聖經明明是人寫的,為什麼說是上帝的話?當今有不少信教的人根據聖經預言要坐飛碟升天、耶穌何日再來,都一再失信。可見聖經裡預告的,也不那麼準確啊!
「聖經可信嗎?」這個問題,是基督教信仰中最具根本性的問題之一。因為聖經對基督徒而言,不是有空時才翻看的消遣品,而是生命的基石,是我們行事為人的準則。若不搞清真假就信,豈非迷信?而事實上,探求的結果是:越探越真,越想越信。
讓我們來看看聖經是怎樣成書的。
聖經分舊約和新約兩大部分。舊約有三十九卷,新約有二十七卷,共六十六卷。考古學證明,舊約完成於耶穌誕生前數百年至千年,例如摩西五經(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完成於公元前1400年左右,新約則完成於公元一世紀末,所以新、舊約的寫作歷時1500年左右。
聖經中的各卷書均是獨立寫成,寫成後即在各猶太會堂及基督教堂傳讀。到了公元前250年左右,猶太大祭司以利沙從猶太十二支派中各選出六位譯經長老,聚集在亞歷山大城,將希伯來文舊約譯成當時流行的希臘文,這就是著名的七十士譯本。到公元70年,當聖城耶路撒冷將被摧毀之際,猶太人召開了高級會議,正式確立舊約正典三十九卷書。而在公元382年及公元397年的兩次著名會議上,則確立了新約正典二十七卷書的地位。
聖經的執筆者有四十幾位之多。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職業、身分也不同。有的是政治、軍事領袖,有的是君王、宰相,有的是猶太律法家,有的是醫生,還有漁夫、牧羊人和稅吏。有的寫於戰爭危難之中,有的寫於太平盛世之時;有的完成於皇宮內,有的則在牢獄或流放的島上……。這些在時間上跨越了千年的作者們,並不知道這些書卷日後會被彙編成冊,成為新、舊約正典。然而,當人們把這六十六卷書匯在一處時,這些跨越時空寫成的作品,卻呈現出前後呼應、和諧一致、渾然一體的風貌來,仿佛有一隻無形的手,穿過千年的時光,操控著每位作者手中的筆,使這些作品,超越了作者身為「人」的有限性,成為宏篇巨著聖經中渾然天成的一部分。這奇特的連貫性、整體性,恰好表明了是神的手在操縱一切,是神的靈貫穿始終。
因為新、舊約六十六卷書的寫作、收集過程均涉及到人的方面,所以似乎人是聖經成書的關鍵。但實際上,聖經的內容是神默示的,神藉聖經啟示自己。新、舊約各卷書的作者在神的靈促動下,以各自的特色和風格、卻是不折不扣地寫出了神的話。所以這六十六卷書寫成時就是正典了,而且神的子民、各地的會眾早已公認這些著作是神的默示。人的訂定,只是一個公開的「正式追認」。
聖經的手抄本可靠嗎?
老說聖經是神啟示人所寫的,但今日所看到的聖經已不是當年作者的原稿,而是根據手抄本印成的,我們怎能確知聖經在漫長的傳遞過程中,沒有摻進千萬個有意與無意的錯誤?
在聖經代代相傳的過程中,印刷術尚未發明,一切都靠手筆抄寫在蒲紙或動物皮上。古猶太人寫聖經時極其慎重,如要抄寫一卷書,先要計算該書有多少字,抄時一發現錯處,全書都要燒毀。他們如此小心翼翼,以至今天聖經仍能保持全貌。
1947年的一個春日,一位名叫穆罕默德的牧羊人,在死海附近荒涼的昆蘭(Qumran)廢谷附近,因追尋迷路的山羊而偶然察覺到一個從未見過的山洞。出於好奇心,他隨意地將一小石塊拋入山洞,豈知遠遠傳來瓦瓶打碎之聲。他匆忙找另一位牧羊人同往洞穴,在黑暗之中摸索,竟然找到幾個高達二尺的古舊瓦瓶。原來瓶內收藏有形如小木乃伊的卷形物。
這兩位牧羊人輾轉將尋獲的皮卷帶到伯利恆城,準備用二十英鎊賣給一位古董商,但卻遭到拒絕。
後來,他們得到一位敘利亞商人的指引,將其中四卷賣給馬可寺院的撒母耳主教,另外三卷賣給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蘇勤尼(Sukenik)教授。當時正值巴勒斯坦爆發以色列獨立戰爭。撒母耳主教拖延至1948年2月才找到耶路撒冷美國東方研究學院的特勒費(Trever)代理院長。後者說服主教讓他將全部古卷攝影,把照片寄給舉世聞名的考古學家威廉奧伯萊(Albright)博士。他很快就認定瓦瓶裡原來收藏有歷史上最古老的聖經書卷。這些書卷是在主前二百年至主後六十八年由死海岸邊的一班古修士手抄的希伯來文經卷。
1953至56年間,考古學家繼續在昆蘭十一廢谷中找到了五百多份希伯來文古卷。除了以斯帖記外,所有舊約聖經古手抄本都被發現了。
死海古卷的發現,不但使我們知道今日我們所擁有的聖經,與耶穌出生前所用的聖經完全一樣,更確定了聖經在過去的傳遞過程中,沒有參插任何人為的錯誤與刪改。
聖經的神跡和預言可信嗎?
很多人不相信聖經,是因為聖經裡記載了許多神跡奇事:童女生子、死人復活、五餅二魚……。「這簡直是荒誕。」你也許也會這麼說。
且慢,當你說這話時,你是否意識到,你在邏輯上犯了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你根據自己不能行神跡、周圍的人不能行神跡,便推論出「神跡可能不存在」,繼而推論出上帝也不能行神跡的結論來。這樣的邏輯思維,你看是合理的麼──儘管或許有千千萬萬個人都採用了這種思維方式,卻恰好反應了人本身的有限性。神跡就是神的作為,在神豈有不可能的事嗎?
「天地都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可十三31)許多世紀以來,聖經飽受質疑和反對,著名學者蘭姆說過:「沒有任何一本書,像聖經這樣被宰割、被考察、被查緝、被誹謗……。有哪一本書曾經經歷這麼多的集體攻擊?人對其中的每一章、每一節、每一行、每一個字都不肯輕易放過?然而,如今聖經仍為數以千萬計的人所愛、所讀、所默想、所傳揚,而且樂此不疲。」
聖經的真實性,還從它預言的多樣性、準確性和獨特性表現出來。聖經中每四節經文中就有一句是預言性質的,另外還有一千多個獨立的預言。上帝藉眾先知預言個人、民族、城市、國家幾百年、幾千年之後的事,而這些事在歷史上都驗證了。我們只舉一個例子作詳細說明:
地處地中海東岸的古城推羅,曾是世界著名的航海、商業中心。由於當時的居民腓尼基人罪大惡極,神通過先知以西結預言說,推羅城將受到多國的攻擊,財物被掠,城垣、房屋被毀,城中的石頭、木頭、泥土都將被拋在水中,使之成為淨光的磐石,作漁夫曬網的地方。(結廿六)同時,明確說明此城不會重建:「我必叫你令人驚恐,不再存留於世;人雖尋找你,卻永尋不見。這是主耶和華說的。」(結廿六21)
果然,推羅後來先後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及希臘亞歷山大大帝的軍隊攻破,老城的土、木、石均被拋入海中築堤。風雨洗刷後,昔日奢華的城市只剩下裸露的磐石,終成為漁人曬網的地方。後來推羅城雖有重建,但很快又遭覆滅。公元1291年被回教軍徵服、摧毀,推羅城從此永遠消失了。從尼布甲尼撒攻城(公元前587年)算起,歷經一千多年的滄桑,聖經中對推羅城的預言完全應驗了。
這是一個極不平常的預言。首先,預言一個城市不得重建是十分冒險的,因為很多城市被毀後都重建了。其次,古推羅城中有一個叫瑞斯蘭(Reselain)的大泉水,當初全城的淡水全靠它供應。如今此泉仍源源不斷湧出泉水,直流到海裡(有人估算每天大約一千萬加侖)。這些淡水足夠免費供應一個現代化大城市的需要,是建築城市最理想的地方,因此推羅城重建的可能性相當大。如果推羅城被重建,預言就落空,聖經也就不那麼可信了。然而,今天的古推羅城仍是一塊供漁夫曬網的淨光磐石。第三,在預言推羅的同時,先知以西結還預言了地中海東岸另一座古城西頓的命運,「使血流在他街上,被殺的必在其中僕倒,四周有刀劍臨到他,人就知道我是耶和華。」(結廿八23)後來西頓果然屢遭刀劍、血腥。但神沒有預言西頓要被消滅,故西頓劫後重建,到1975年時有四萬多人口。這兩座古城相距僅幾十哩,聖經預言的精確和準確性,確實無與倫比,令人敬畏。
舊約中還有關於耶穌基督的三百多個預言,在新約時代,無一差錯地應驗在耶穌一人身上。聖經預言的種類之多、時間跨度之大、準確性之高,是遠超過人的智慧。聖經中的預言,若有一處錯誤,都能成為人的把柄,被攻擊為不是神默示的。可是,至今,還沒有人找出這樣的錯誤──因為上帝不會出錯。
至於那些稱耶穌將於2000年降臨地球,本世紀人類將要毀滅,人可以用服毒、坐飛碟或蹈海的方式升天的種種說法或做法,都是沒有聖經依據的。有的是誤解,有的則是誤入歧途了。
作業
一.舊約聖經中有關耶穌基督的預言,共有333處。請找出其中有關耶穌降生的地點、童女懷孕、受苦及死亡的經文。(參看彌五;賽七及賽五十三)
二.聖經對你個人及歷代的文學家、科學家、政治家、思想家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獲取答案請回覆:問題答案
禱告吧以聖經真理為原則,在聖靈的引導下,以歸正神學為指導,喚醒基督徒對禱告的認識,提供學習禱告的資料,幫助您養成禱告的習慣,訓練禱告的精兵,凝聚禱告的力量。禱告吧抵制異端,認同打擊異端的機構所作的努力,同情被無辜涉及的機構和個人,呼籲信徒同心、教會合一、抵制異端,共同成長。
查看禱告吧介紹請回覆:關於我們
【禱告吧互動與故事】
國王得了一種怪病,據說只有吃了獅奶才會得痊癒。於是張榜尋求,說誰取得一瓶獅奶,重重有賞。
有一聰明的孩子想出妙方,每天到獅洞邊去,最後終於智取了一瓶獅奶可給國王治病。可是在去王宮的路上,這孩子身體的各個器官卻吵了起來。
腳說:「沒有我,就走不到獅子洞去。」
手說:「沒有我,用什麼取奶?」
眼睛說:「沒有我,連獅子都找不到呀!」
最後舌頭也不示弱:「沒有我,你們誰都不行!」身體各部分群起攻之:「你舌頭沒有骨頭,別妄自尊大了!」舌頭一看情勢不妙,馬上縮了回去。
進王宮後,孩子要獻奶給國王。說:「國王陛下,這是你要的狗奶。」國王大怒。
聽語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