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或因財務壓力大 年輕澳人節省開支積極存款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澳媒:或因財務壓力大 年輕澳人節省開支積極存款
2018-01-08 16:37: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中新網1月8日電 澳洲網刊發編譯文章稱,近日,澳大利亞某貸款網站和澳洲研究機構針對澳大利亞人的財務問題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年輕澳人存款決心最大,同時,他們的財務壓力也更大。

  文章摘編如下:

  近日,澳大利亞Homeloans網站調查了800名澳人,並發布年度聖誕節開銷調查(Christmas Spending Survey),結果顯示,在所有接受調查的澳大利亞人中,年輕澳人在2018年的存款決心最大。

  數據顯示,18歲至24歲的澳人中,有52%計劃在2018年儲存更多的錢。而45歲至64歲澳人中,只有16%計劃存更多的錢。與此同時,18歲至34歲澳人中,有68%會定期存款,以彌補聖誕節的開銷。而在35歲至44歲澳人中,該比例僅為24%,在45歲至65歲澳人中該比例更少,為19%。

  據悉,許多因素都影響了澳人存款的趨勢,如能源價格和家用開銷的增加,2018年利率的上漲等。

  千禧一代更有財務壓力

  年輕澳人更願意存款或與財務壓力大有關,對此,澳洲研究機構McCrindle社會研究者邁爾斯(Eliane Miles)表示:「研究發現,所有澳人最大的財務問題就是儲蓄不足,其中,千禧一代(1981至2000年出生)中42%存在這個問題,X世代(1966至1980年出生)為38%,嬰兒潮出生者(1946至1964年出生)為28%。此外,36%的千禧一代認為自己的財務壓力非常大,而嬰兒潮出生者只有13%認為財務壓力非常大。」對此,邁爾斯說:「千禧一代比過去更了解財務問題,他們感受到了財務壓力。」

  近日,澳洲統計局的一項數據顯示,過去2年中,在澳大利亞所有年齡段的人中,只有25歲至34歲的澳人收入有所減少。從2009年開始,他們的家庭收入就沒有增長。

  對此,邁爾斯表示:「在過去10年中,房價的增長速度是工資的2倍。年輕人感到被困在市場之外。為了追上年長澳人,年輕澳人目前承擔巨大的壓力。」

  買二手貨等方式省錢

  為了解決財務問題,一些年輕澳人積極經營家庭企業,同時,也通過各種方式節省開支。

  據了解,卡琳(Emily Cullin)目前一邊撫養自己剛出生的孩子,一邊經營著家庭企業。

  此外,在沒有父母幫助的情況下,卡琳和同伴於2016年購置了3處房產。對此,卡琳表示,在做財務決定時,不應該摻雜感情因素。她說:「(在財務問題上面)嚴格評估,比個人感覺要更重要。」

  卡琳還通過儘可能多地購買二手物品來省錢,她說:「你可以通過一些方式省錢,例如,賣掉不需要的物品,計程車庫等。」

相關焦點

  • 留學籤證五大利好,變化背後是澳高校資金缺口裁員壓力
    保持對競爭對手優勢拯救舉步維艱國際教育產業除了前文所說的保持競爭優勢,澳國際教育產業因疫情帶來的邊境封鎖正面臨著巨大財務危機澳媒透露,八校聯盟成員之一的莫納什大學將在年底之前裁員近300人,其中包括學術人員。
  • 企業減稅揮金482億澳元 澳政府10年預算壓力大
    中新網5月6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面臨多方壓力,2016年澳大利亞聯邦預算案中企業減稅的預算開支終於露出真容。澳財政部6日透露,新預算案推出的10年企業減稅計劃將花費482億澳元預算。而就在此前,工黨也公布了其在未來節省710億澳元預算的計劃。聯盟黨與工黨間於大選前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搶風頭之爭。
  • 澳大利亞要把中國告到WTO 澳媒潑冷水,澳農叫苦
    圖源:Getty海外網12月17日電 澳大利亞政府16日宣稱要就中國對澳大麥徵收關稅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然而澳媒指出,裁決過程將曠日持久,且可能沒有效果。澳農民也擔心訴訟期間的長期對峙將造成更嚴重的經濟損失。澳大利亞《新日報》15日刊文稱,WTO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對中澳貿易爭端做出裁決。貿易訴訟可能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而且可能沒有什麼效果。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羅蘭·拉賈表示,訴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解決辦法。中國歷來遵守WTO判決結果,但判決需要很長時間。
  • 澳媒嘲諷:沒澳煤炭,中國要斷電!事實公布,很打臉...澳木材行業:沒...
    圖源:ABC news  此前,澳媒曾報導稱,中國多個地區已經出現電力短缺的情況,  澳媒還報導稱,湖南和浙江居民已經收到通知,規定「有序用電」,以及其他的一些電力限制  對此,澳媒分析道,此次中國電力短缺,就是因為缺煤炭。  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其實就是:害,誰讓你不進口我們澳洲的煤炭!
  • 澳媒:中國若這樣做我們將束手無策
    澳媒:中國若這樣做我們將束手無策 2020-05-12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歲男子成全澳最年輕病亡患者!澳洲旅遊業在因疫情損失達117億澳元
    其中包括一名20歲的男子,他成為了全澳最年輕的死亡病例!皇家墨爾本醫院內爆發嚴重疫情,院區將關閉六個病房當中的四個。新州今日新增9例!3名為海外入境者。昆州新增2例,其中1例從雪梨入境昆州。州際邊界關閉重創旅遊業旅遊部長呼籲澳人出行和消費澳洲旅遊業在今年4月、5日期間因疫情損失達117億澳元,聯邦旅遊部長呼籲澳人出行、消費以重振陷入困境的旅遊業!旅遊部長Simon Birmingham在採訪中表示,感染率較低的地區應考慮向處於疫情控制相似或更好境地的地區開放邊界。
  • 澳媒:澳稅收佔GDP比值恐達40年高位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程君秋】據澳大利亞「新快網」 2月16日報導,若未來4年沒有根本性變革來緩解愈發增長的個人稅務壓力,澳大利亞納稅額在經濟中的佔比將達到40年來的峰值。報導指出,澳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和財長莫瑞信(Scott Morrison)15日排除了5月預算案之前突然雙重解散並召開大選的可能性。與此同時,聯盟黨政府承受著越來越大的重任,需要削減開支來在大選年緩解納稅人的壓力。
  • 澳媒:明年澳航與維珍澳洲的爭奪轉向廉航
    澳航目前仍維持65%的市場份額目標,並稱這能推動利潤最大化。從長遠來講,這種說法可能是正確的,但短期內執行該策略正帶來許多財務痛楚。在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同樣產生巨大壓力的情況下,預計該公司上半財年將錄得3億元的稅前虧損。   澳洲維珍可能不會大量增加主要品牌的運力,但澳洲虎航2014年3月和4月將迎來兩架新飛機。這意味著為了跟上腳步,澳航的廉價航空子公司捷星可能需要在國內休閒遊市場相對低迷的情況下增加四架飛機。   正確選擇增加運力的航線將成為關鍵所在。
  • 留學生9月可以返澳了,首批計劃公布
    根據澳媒天空新聞今天報導稱,聯邦政府稱:留學生9月可以回澳洲了!返澳計劃將於今年9月正式開啟。澳媒表示,澳大利亞大學的海外學生英語水平很差,有的甚至帶口譯員上課。據《西澳大利亞人》報導,默多克大學的國際學生因作弊而受到調查。全國高等教育聯盟表示,人們對缺乏英語和計算機技能的國際學生激增感到擔憂。
  • 澳媒:超市塑膠袋禁令生效 澳顧客自備購物袋
    澳媒:超市塑膠袋禁令生效 澳顧客自備購物袋 2018-07-03近日,Woolworths超市因購物袋問題引發員工和顧客的矛盾。  文章摘編如下:  網民指責利用禁令賺錢  一次性塑膠袋禁令實行後,Coles超市以及Woolworths超市的購物者需要攜帶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進行購物,或者在收銀臺花費15澳分購買一個袋子。
  • 華媒:澳咖啡師從點咖啡看性格 分享「咖啡識人術」
    華媒:澳咖啡師從點咖啡看性格 分享「咖啡識人術」 2018-07-不過,不同口味的咖啡,或許能反映出每個人的性格。近日,墨爾本一位咖啡師分享了自己的「咖啡識人術」,他表示,自己可以從客人點的咖啡口味,來大致知道這位客人是什麼性格。  文章摘編如下:  拿鐵愛好者  據英媒報導,每天早晨,大部分墨爾本人都會喝上一杯咖啡驅趕睏乏。
  • 中企擁有澳「水權」 澳媒不必歇斯底裡
    香港《南華早報》7月13日文章,原題:「農場主遭劫掠」:澳媒對中國和水的歇斯底裡 對中國的不信任以及對乾旱缺水的擔憂,已助長所謂中國正惡意買下澳大利亞水源的傳言甚囂塵上。上世紀80年代,水首次成為澳一些地區的可交易大宗商品,多年來該市場已增長為每年價值30億澳元的產業。擁有土地的農場主獲得能在水市場進行交易的「水權」,包括外國實體在內的任何人都能對此投資。上月更新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澳「水權」的頭號外國所有者,以微弱優勢領先美國。
  • 澳媒發現不對勁:對中國公開強硬,澳成了下場很慘的雞,暴露無能
    目前澳大利亞的西方盟友們,表面上頻頻作秀「援澳」,實際上卻在謀劃著儘快填補澳大利亞在中國留下的市場空白。這下澳媒發現不對勁了,有人撰文指出,澳政府公開對中國強硬表態,糟蹋了最重要的對華關係,暴露其在戰略上的無能。不僅如此,澳媒援引一句中國的成語「殺雞儆猴」稱,正是澳大利亞的一些公開言論令中國「深感不快」,為北京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機會,提醒該地區其他國家注意。
  • 澳媒:30%澳代購店倒閉 中國人消費方式變了
    「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毀滅性的。」據克裡斯娜·劉稱,自今年年初以來,海外代購需求一直在急劇下降。以前,自己每月至少賣出300罐嬰兒奶粉,但在今年9月只賣出了50罐。「我非常想念那些忙碌的日子。代購似乎有減弱的趨勢,但相信不會完全消失。」
  • 澳媒:澳大利亞牛肉行業盼與中國恢復貿易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澳媒:澳牛肉行業盼與中國恢復貿易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2月9日文章,原題:中國對澳牛肉禁令造成數億澳元損失並導致從業者失業 中國對數家屠宰場進口牛肉的禁令,已經給該行業造成數億澳元的損失
  • 剛剛,澳媒揭露「中國高價澳牛」的醜聞!讓中國無數吃貨大跌眼鏡
    導讀:剛剛,澳媒揭露「中國高價澳牛」的醜聞!讓中國無數吃貨大跌眼鏡序言:在我國賣的最受歡迎的澳洲特產是啥?保健產品?嬰兒奶粉?UGG?都不正確,反而是——澳洲牛肉!但就在今天,澳媒卻揭開了一篇有關我國澳牛的醜事,讓成千上萬中國吃貨瞠目結舌1.「澳洲牛肉」50%是假的?我國,是一個人口數量強國,與此同時又是一個肉類食品進口的強國。
  • 澳媒聲稱:澳正與臺灣對話試圖止血
    澳媒聲稱:澳正與臺灣對話試圖止血】與中國大陸發生貿易摩擦,澳大利亞試圖尋找代替的出口市場,有澳媒聲稱,澳大利亞的貿易官員近期與臺灣進行經貿對話,試圖為國內受到衝擊的出口損失止血。《雪梨晨鋒報》在12日報導指出,雖然澳大利亞目前尚不考慮與臺灣籤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但總理莫裡森領導的政府急需尋找替代市場,為來自中國大陸的貿易打擊止血;報導宣稱,雖然礙於議題敏感而選擇匿名,不過,臺澳相關人士皆證實雙邊已展開經貿對話的消息,並稱是在亞太經合會(APEC)的框架下進行對話。
  • 華人在澳大利亞遇高額醫療費 正確購買保險節省開支
    華人在澳大利亞遇高額醫療費 正確購買保險節省開支
  • 孫楊收拾了霍頓,徵服了澳媒,卻沒能讓這幫人閉嘴!
    澳媒解說員還表示,孫楊的逆轉是「意料之內的,他能奪回自己的世界冠軍頭銜。」孫楊奪冠,澳媒記者採訪霍頓問道:今天和孫楊泯恩仇的日子嗎?霍頓面露尷尬地笑容說:「我認為我不能再固執下去了。」然而,也有澳媒為霍頓的失利找到了「藉口」,《西澳大利亞人》稱,由於孫楊的身高比霍頓高一些,所以「很容易」以3分41秒38的成績成功獲勝。
  • 澳媒梳理中澳貿易關係發現:中國市場無法替代
    為題發文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葡萄酒和龍蝦有巨大需求的國家,中國留學生資源也是其他地區無法代替的。澳媒報導稱,由於中澳尚未找到解決方案,許多受影響的澳大利亞出口商正尋找其他可替代市場。澳大利亞貿易部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是僅次於中國的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市場,約佔澳商品和服務出口的13.1%。